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

第214章 回京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咖啡就蒜 本章︰第214章 回京

    李晉喬問李樂,“你明天回學校?”

    李樂問李晉喬,“你明天去報到?”

    “嗯!”

    李晉喬把新換的皮衣拍的“啪啪”作響,“咋樣?”

    正拖地的李樂瞅了眼,“還成,最近肚子是小了點。”

    “是吧,處里的健身房,有空就練練,還是有點效果的。”李晉喬摸摸肚子,滿意的點著頭,“晚上有戰友請吃飯,你去不去?”

    “去哪吃?”

    “功德林。”

    “吃素?你?”李樂搖著頭。

    “他最近剛從耶穌改信佛,只能去那。”

    “我不去,晚上我去王爺爺那蹭飯。”

    “行吧,那你自由活動。”

    說完,李晉喬拎起手包,就要出門。

    “等等,我送你。”

    “你送我?”

    李樂把拖把扔進衛生間,從茶幾抽屜里拿出奧拓的車鑰匙,沖老李晃了晃。

    小奧拓還行,個把月沒動,有電。

    “車快沒油了。”坐進車里,瞅了眼油表,李樂朝副駕伸手。

    “撒?”正往後調著車座的李晉喬一愣,

    “加油,贊助。”

    “多少?”

    “一北。”李樂眼都不眨。

    “你是不是覺得額是坎頭子?”李晉喬一拉安全帶,“這車要能加一百塊錢油,額把車燈吃了。”

    “那就八十。”李樂還價。

    “三十,差不多得了。”老李攔腰砍。

    “五十,不能再少。”

    “行行行,給。”

    李晉喬翻包,一張五十拍到李樂手里。

    揣兜里,這才打方向,鑽出巷口。

    加油站,李晉喬眼瞅著李樂從遮陽板底下拿出一沓汽油票,抽了兩張一張十升,一張二十升的遞給交給加油工,愣了幾秒,隨即一拍大腿,“哎呀,失算咧。”

    “錢還額。”

    “哎呀,兒子坑老子,天經地義,小氣個撒 麼。”

    “就那點私房錢,還得被你坑。讓他開個收據。”

    “干嘛?”

    “出門在外,有些小賬沒有票,不得拿收據報銷?”

    “哦,對。”李樂伸出頭,“哥們兒,開張收據。”

    “汽油票只能開收據,加多少寫多少。”加油工歪頭回了句。

    “成。”

    加完油,李樂接過收據,看了眼油價。

    嘖嘖嘖,後來都說油價是漲三毛跌五分,越來越高。可現在這油價,算算人均收入,其實也差不了多少。

    只不過漲速倒是越來越快,93號油從去年夏天的一塊五到了眼下的兩塊三。

    小車開出加油站,停在了路邊。

    “咋停了?”

    “我不認路,你給看看咋走?”李樂還要掏地圖。

    李晉喬倒是一擺手,“不用,我認得,從這往西,走崇文門和台基大街交叉口左拐就到。”

    李樂一驚,“你咋知道路?”

    “額多大,你多大?額來過燕京多少趟?”

    “倒也是,你指路啊。”

    “走你的吧。”

    送老李到了地方,李樂原路返回,這才找到方向,奔著王士鄉家開去。

    進胡同的時候,就看到有兩邊民房的牆上已經用油漆寫了大大的“拆”字。

    車小好擠,李樂擦著牆邊把車停好,邁腿從副駕鑽出了車,拎著兩大包東西進了院門。

    進屋,正瞅見老頭兒和老太太給家里的瓶瓶罐罐裝打包。

    “王爺爺,袁奶奶!”

    “哎,正好,幫我把那櫃子頂上的幾個花盆給拿下來。”老頭兒听到李樂進來,手一指。

    “我這東西放哪?”

    “什麼東西?”

    “長安的稠酒和大棗,柿餅子。”

    “先放大案上。”

    李樂脫掉外套,一扯袖子,開始找凳子墊腳從櫃子頂上往下搬。

    “慢著點兒,東西摔了沒事,人摔了可就不值了。”

    “放心,手里有數。”

    東西倒是不重,主要是不好使力,李樂擎著手,仰著脖子,一點點把花盆往外倒騰,費了半天才給弄下來。

    接過老太太遞過來的毛巾擦擦手,“老爺子,這是什麼時候的盆兒?”

    “你瞅著呢?”

    見李樂伸手要掀底,老頭兒攔了,“哎,別看款。”

    “不看款,這不難為人麼?”

    老頭兒推推眼鏡,樂道,“贗品可不都在款上下功夫?”

    李樂湊過去,低頭仔細看了看,指著一個淡黃地粉彩,繪著梅花的方形花盆,“這個上面寫了大雅齋,光緒時候的。”

    “旁邊這個青花纏枝花花盆,淺圈足,修胎干淨,胎體厚薄適中,薄洗口,應手弧度流暢,青白釉,通透中有細橘皮紋,藍中發灰是浙料的特點,青花鐵斑不顯,色澤設色上下統一,青花分水的功夫很深,再加上官樣花紋,大概率是乾隆的。”

    “這一個,如意紋、回紋及六朵不同姿態的花朵用纏枝穿插,釉色比乾隆那個稍淺,胎體更輕薄一些,而且花紋簡單協調,透著股秀氣,比乾隆那個靈動些,他爹的概率大一些,但是也有可能是乾隆早期,他爹剛死那幾年的。”

    李樂䱇吧䱇說了一通。

    老頭兒問道,“完了?”

    “完了。有錯沒?”

    “還成,除了那一件斗彩的年份差了點,其他都對。行,再看到仿的,你也能分個大概。”

    “嘿嘿,在您這,一開始就看的是真玩意兒。”

    “把東西收收,準備吃飯,今晚弄個打鹵面。”

    “什麼鹵子?”李樂真有點餓了,不自覺的舔了舔嘴唇。

    “有人給送了點口蘑,正好煮五花肉,泡點香菇黃花菜,弄個三鮮鹵。你這回了燕京,得吃面。”

    “那回頭我去抻面?”

    “你會......”老頭剛要說,突然想起來,“倒也是,做面食,你們和晉省最拿手。”

    “在家我爸也教了點,他手藝好,拉面能拉出毛細來。我姥爺說他是能開面館的那種。下禮拜得空讓他來家,給您做油潑面?”

    “好,提前說,我準備秦椒。”

    袁老太太一旁听到,問道,“你爸來燕京了?怎麼沒一起過來。”

    李樂一邊把氣泡袋包好的一個小梅瓶,遞給王士鄉檢查,一邊回道,“他是去參加學習的,今天剛到就被戰友拉走去功德林了。”

    “德勝門?”老太太疑惑道,“去那干嘛?”

    老頭笑的哈哈的,“人家說的是吃飯的那個功德林,素菜館,滬海過來的那個,咱們去滬海還吃過兩次。不是那個管理所。”

    “嗨,我還以為是德勝門外的那個。”

    “竺宇平山左,厥名功德林。石磴雖不高,亦足具四臨。”王士鄉突然念叨兩句,問李樂知道是誰寫的不?

    “不知道。”

    “就那個乾隆。”老頭一指剛才看過的花盆。

    “你又顯擺什麼呢?”袁詮悠伸手一點老頭兒,“你們去弄飯吧,剩下的我來裝。”

    爺孫倆被攆到廚房忙活。

    五花肉連皮帶肉切長條,加上花椒、八角、大料,蔥段、姜片,倒上點兒黃酒,開過去浮沫,小火煮成白肉,再切成比麻將牌略大的厚片。

    泡好的香菇,黃花菜連水倒進肉湯,燒一會,再把白肉木耳和改刀好的口蘑一起倒進去,加鹽、醬油、胡椒粉一起煮,開了之後加水澱粉,不能攪和,用鐵勺推著勾芡。

    最後再倒入雞蛋液,溜著鍋邊轉圈蹭,雞蛋液凝固之後出鍋,撒上蔥花,炸好的花椒油澆上去就得。

    李樂年輕力氣大,抻面的手藝得了李晉喬的七八分,筷子粗細的面煮出來之後,不粘不連不斷,帶著股韌勁兒。

    王士鄉拿筷子挑了挑,“你這是家傳手藝了。”

    “您說好那肯定好。”

    “得,端鍋,進屋。”

    “好咧!”

    手欠,又日常)

    李晉喬問李樂,“你明天回學校?”

    李樂問李晉喬,“你明天去報到?”

    “嗯!”

    李晉喬把新換的皮衣拍的“啪啪”作響,“咋樣?”

    正拖地的李樂瞅了眼,“還成,最近肚子是小了點。”

    “是吧,處里的健身房,有空就練練,還是有點效果的。”李晉喬摸摸肚子,滿意的點著頭,“晚上有戰友請吃飯,你去不去?”

    “去哪吃?”

    “功德林。”

    “吃素?你?”李樂搖著頭。

    “他最近剛從耶穌改信佛,只能去那。”

    “我不去,晚上我去王爺爺那蹭飯。”

    “行吧,那你自由活動。”

    說完,李晉喬拎起手包,就要出門。

    “等等,我送你。”

    “你送我?”

    李樂把拖把扔進衛生間,從茶幾抽屜里拿出奧拓的車鑰匙,沖老李晃了晃。

    小奧拓還行,個把月沒動,有電。

    “車快沒油了。”坐進車里,瞅了眼油表,李樂朝副駕伸手。

    “撒?”正往後調著車座的李晉喬一愣,

    “加油,贊助。”

    “多少?”

    “一北。”李樂眼都不眨。

    “你是不是覺得額是坎頭子?”李晉喬一拉安全帶,“這車要能加一百塊錢油,額把車燈吃了。”

    “那就八十。”李樂還價。

    “三十,差不多得了。”老李攔腰砍。

    “五十,不能再少。”

    “行行行,給。”

    李晉喬翻包,一張五十拍到李樂手里。

    揣兜里,這才打方向,鑽出巷口。

    加油站,李晉喬眼瞅著李樂從遮陽板底下拿出一沓汽油票,抽了兩張一張十升,一張二十升的遞給交給加油工,愣了幾秒,隨即一拍大腿,“哎呀,失算咧。”

    “錢還額。”

    “哎呀,兒子坑老子,天經地義,小氣個撒 麼。”

    “就那點私房錢,還得被你坑。讓他開個收據。”

    “干嘛?”

    “出門在外,有些小賬沒有票,不得拿收據報銷?”

    “哦,對。”李樂伸出頭,“哥們兒,開張收據。”

    “汽油票只能開收據,加多少寫多少。”加油工歪頭回了句。

    “成。”

    加完油,李樂接過收據,看了眼油價。

    嘖嘖嘖,後來都說油價是漲三毛跌五分,越來越高。可現在這油價,算算人均收入,其實也差不了多少。

    只不過漲速倒是越來越快,93號油從去年夏天的一塊五到了眼下的兩塊三。

    小車開出加油站,停在了路邊。

    “咋停了?”

    “我不認路,你給看看咋走?”李樂還要掏地圖。

    李晉喬倒是一擺手,“不用,我認得,從這往西,走崇文門和台基大街交叉口左拐就到。”

    李樂一驚,“你咋知道路?”

    “額多大,你多大?額來過燕京多少趟?”

    “倒也是,你指路啊。”

    “走你的吧。”

    送老李到了地方,李樂原路返回,這才找到方向,奔著王士鄉家開去。

    進胡同的時候,就看到有兩邊民房的牆上已經用油漆寫了大大的“拆”字。

    車小好擠,李樂擦著牆邊把車停好,邁腿從副駕鑽出了車,拎著兩大包東西進了院門。

    進屋,正瞅見老頭兒和老太太給家里的瓶瓶罐罐裝打包。

    “王爺爺,袁奶奶!”

    “哎,正好,幫我把那櫃子頂上的幾個花盆給拿下來。”老頭兒听到李樂進來,手一指。

    “我這東西放哪?”

    “什麼東西?”

    “長安的稠酒和大棗,柿餅子。”

    “先放大案上。”

    李樂脫掉外套,一扯袖子,開始找凳子墊腳從櫃子頂上往下搬。

    “慢著點兒,東西摔了沒事,人摔了可就不值了。”

    “放心,手里有數。”

    東西倒是不重,主要是不好使力,李樂擎著手,仰著脖子,一點點把花盆往外倒騰,費了半天才給弄下來。

    接過老太太遞過來的毛巾擦擦手,“老爺子,這是什麼時候的盆兒?”

    “你瞅著呢?”

    見李樂伸手要掀底,老頭兒攔了,“哎,別看款。”

    “不看款,這不難為人麼?”

    老頭兒推推眼鏡,樂道,“贗品可不都在款上下功夫?”

    李樂湊過去,低頭仔細看了看,指著一個淡黃地粉彩,繪著梅花的方形花盆,“這個上面寫了大雅齋,光緒時候的。”

    “旁邊這個青花纏枝花花盆,淺圈足,修胎干淨,胎體厚薄適中,薄洗口,應手弧度流暢,青白釉,通透中有細橘皮紋,藍中發灰是浙料的特點,青花鐵斑不顯,色澤設色上下統一,青花分水的功夫很深,再加上官樣花紋,大概率是乾隆的。”

    “這一個,如意紋、回紋及六朵不同姿態的花朵用纏枝穿插,釉色比乾隆那個稍淺,胎體更輕薄一些,而且花紋簡單協調,透著股秀氣,比乾隆那個靈動些,他爹的概率大一些,但是也有可能是乾隆早期,他爹剛死那幾年的。”

    李樂䱇吧䱇說了一通。

    老頭兒問道,“完了?”

    “完了。有錯沒?”

    “還成,除了那一件斗彩的年份差了點,其他都對。行,再看到仿的,你也能分個大概。”

    “嘿嘿,在您這,一開始就看的是真玩意兒。”

    “把東西收收,準備吃飯,今晚弄個打鹵面。”

    “什麼鹵子?”李樂真有點餓了,不自覺的舔了舔嘴唇。

    “有人給送了點口蘑,正好煮五花肉,泡點香菇黃花菜,弄個三鮮鹵。你這回了燕京,得吃面。”

    “那回頭我去抻面?”

    “你會......”老頭剛要說,突然想起來,“倒也是,做面食,你們和晉省最拿手。”

    “在家我爸也教了點,他手藝好,拉面能拉出毛細來。我姥爺說他是能開面館的那種。下禮拜得空讓他來家,給您做油潑面?”

    “好,提前說,我準備秦椒。”

    袁老太太一旁听到,問道,“你爸來燕京了?怎麼沒一起過來。”

    李樂一邊把氣泡袋包好的一個小梅瓶,遞給王士鄉檢查,一邊回道,“他是去參加學習的,今天剛到就被戰友拉走去功德林了。”

    “德勝門?”老太太疑惑道,“去那干嘛?”

    老頭笑的哈哈的,“人家說的是吃飯的那個功德林,素菜館,滬海過來的那個,咱們去滬海還吃過兩次。不是那個管理所。”

    “嗨,我還以為是德勝門外的那個。”

    “竺宇平山左,厥名功德林。石磴雖不高,亦足具四臨。”王士鄉突然念叨兩句,問李樂知道是誰寫的不?

    “不知道。”

    “就那個乾隆。”老頭一指剛才看過的花盆。

    “你又顯擺什麼呢?”袁詮悠伸手一點老頭兒,“你們去弄飯吧,剩下的我來裝。”

    爺孫倆被攆到廚房忙活。

    五花肉連皮帶肉切長條,加上花椒、八角、大料,蔥段、姜片,倒上點兒黃酒,開過去浮沫,小火煮成白肉,再切成比麻將牌略大的厚片。

    泡好的香菇,黃花菜連水倒進肉湯,燒一會,再把白肉木耳和改刀好的口蘑一起倒進去,加鹽、醬油、胡椒粉一起煮,開了之後加水澱粉,不能攪和,用鐵勺推著勾芡。

    最後再倒入雞蛋液,溜著鍋邊轉圈蹭,雞蛋液凝固之後出鍋,撒上蔥花,炸好的花椒油澆上去就得。

    李樂年輕力氣大,抻面的手藝得了李晉喬的七八分,筷子粗細的面煮出來之後,不粘不連不斷,帶著股韌勁兒。

    王士鄉拿筷子挑了挑,“你這是家傳手藝了。”

    “您說好那肯定好。”

    “得,端鍋,進屋。”

    “好咧!”

    手欠,又日常)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方便以後閱讀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第214章 回京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第214章 回京並對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