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

第150章 老祖宗這麼懶?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咖啡就蒜 本章︰第150章 老祖宗這麼懶?

    南方叫宗祠,北方大多叫家廟。

    老李家的家廟在抗戰時候就沒了,只剩下一個“略畔李氏”的牌匾。

    後來有人要重修,結果李樂爺爺說了句“勞民傷財,有那塊地,多種點糧食不比什麼都強。”直接給否了。

    現在只剩下老林還在。一處台垣上的坡地。

    來燒紙的,只是李樂這一家人,本家那些親戚要來,都被付清梅給攔下了,“不逢年不過節,就去燒個紙說一聲,去那麼多人干嘛?”

    到地方,找到老爺子的墳頭,擺好香燭貢品,付清梅在墓碑前站了一會兒,轉過身,“行了,你們來吧,鞠個躬就成,別來磕頭那一套,他不喜歡。”

    李鐵矛領頭,一家人按著規矩,燒紙,燃香,三鞠躬。

    李樂仔細瞧了瞧老爺子的墓碑,簡簡單單一塊大石頭上面一顆紅星,下面刻著名字和生卒年月。

    沒有付清梅,也沒有子女的名字。

    “李樂,跟你大伯去給大奶奶還有太爺太奶,先人們燒紙。”

    “哦。”

    李樂又跟著李鐵矛,去了旁邊的幾個墳頭燒紙鞠躬。

    有的有墓碑,有的就是孤零零一個墳頭。

    “我太爺爺叫李大元?”

    李樂拿出一個飲料瓶,給燒完的紙錢灰燼澆上水,問李鐵矛。

    “嗯,大,士,廣,之,義,從你太爺爺開始的字輩。”

    “好家伙,都沒超過五筆,老祖宗這麼懶的?”

    “嘿,誰知道。咱們祖上是武將出身,拿刀槍的,估計圖方便。不過現在沒幾個按字輩起名字的了。”

    李樂抬起身,看向這一山坡的墳頭,東一堆,西一堆,也沒個排列,往上三輩的先人墳頭,除了個別有墓碑的,其他的燒紙,只能靠猜。

    大概,可能吧,嗨,管他呢,反正都是自家人,燒上。燒了一圈紙錢,李鐵矛嘴里一直這麼嘀咕著。

    好像老李家人,對待身後事也就那麼回事。

    就這麼著,一場在有些人家里肯定會熱鬧隆重的祭祖,就這麼略顯隨意的在一陣鞭炮聲中結束了。

    回來路上,李泉拉著李樂綴在後面。

    “昨天,丁胖子給我透了個底。”李泉說道。

    “咋?”

    “下個月,他就要去縣里了,土地局局長兼著經委副主任。”

    “那就是升了唄。好事啊。”

    “嗯,他給額說,服務區該咋樣還咋樣,讓額別擔心,他走之前肯定都給安排好。有事,可以直接找現在的一個副鎮長。”

    “這是在安你的心。”李樂想了想,“現在一年折娜娜那邊就能分到五六萬,他肯定不會扔掉不管。”

    “這個我信,不過他還給我說了個事,和你昨天給額講的那個啥計劃能掛上。”

    “哪一塊?”

    “丁胖子說,這兩年上面一直在搞基建,未來還準備修從長安到雍州,到晉省和蒙省的高速路,國道。”

    “讓我琢磨琢磨,看能不能在縣里其他地方,再搞兩個服務區。”

    “還說了啥?”李樂抹了把額頭的汗珠。

    “抓住基建的機會,找準一個點插進去。”

    “回去,咱們再琢磨琢磨。服務區這個東西,說白了,就是個復制粘貼,但是得有服務標準,服務理念,規範管理。工夫在里面,也在外面。”

    “外面?”李泉一時間沒明白。

    “以後有高速公路,就會有高速公路公司,人家憑啥自己不干,把服務區這個傻子都能看出掙錢的買賣給你做?”李樂一頓,“還有交通,路政,交警這些部門,這不都是外面工夫?”

    “簡單說,再往後服務區有三種模式,一是公建公有公營,投入,人員,收入都是公家的,二是公建公有民營,也就是承包經營,三是......”

    “民建民有民營?”李泉突然插話道。

    “嘿,你心里大概有數了吧。不過,說這個還有些早,現在修高速的都在南邊和沿海,咱們這,還有的等。”

    李泉哦了一聲,半晌,才說道,“可以先把里面工夫做足,然後外面也聯系著。要不過幾天,我去南邊看看,瞧瞧人家那邊咋搞的,還有......”

    “大泉,李樂,你倆在後面嘀咕啥 麼?”曾敏突然回頭,喊道。

    兩人對視一眼,“來了!”

    。。。。。。。

    回到老宅沒一會,雍州市里和當地駐軍的人,好像掐準點一般,在丁尚武的帶領下,進了院門。

    噓寒問暖,憶往昔,看今朝,期望未來,送上慰問品,一套形式走完,來人和付清梅坐在一起說起話。

    市里來的是一個姓王的二把手,很親切的挨著老太太,“付主任,您這趟回來,也太低調了,和老爺子在的時候一樣。”

    “老爺子那時候,自己坐著長途車,當天來當天走,我是跟在後面追都追不上。”

    付清梅一樂,“那我是不如他,他反偵察經驗多豐富。這不還是被你們知道了?怎麼?在干休所有眼線?”

    “嘿,瞧您說的,哪能呢。”

    “行了,知道你們那點兒消息來源,一幫老頭老太,現在就剩下打打小報告了。”

    付清梅拍了拍二把手的胳膊,“大王,這些年你是進步不小哇?”

    “還不是在老爺子身邊那兩年鍛煉的麼?”

    “跟他鍛煉個啥?整天挨批倒是真的。他那脾氣,也就你們這些性子糯的能習慣,小劉不都差點拍桌子要走人?老李嘀咕半夜,第二天還去給人道歉,哪有本著臉去的。”

    “他是刀子嘴豆腐心,我們都明白。前幾天去燕京,小劉還說明年春節,回長安看看您去。”

    “有心了,你們啊。”付清梅又瞧了眼一旁穿著軍裝的上校,“你叫彭湘年,彭楚年是你什麼人?”

    “報告付主任,那是我大哥。”上校直起身,回道。

    老太太點點頭,招手把曾敏叫過來,“去把東西拿過來。”

    “哎。”

    曾敏轉身,把一個包遞給付清梅。

    “這里是一萬兩千塊錢。”付清梅拉開包,取出一個牛皮紙袋。塞到軍官手里。

    “我那邊用不到錢,這是攢的工資和補貼,你拿回去,用你大哥的名字,在下面連隊,建個圖書室。”

    “付主任,這......”

    “拿著吧,以後我就不給錢了,只給書。能把這件事辦好?”

    “保證完成任務。”

    “回頭拍個照片給我,我要檢查的。”

    “是!”

    眾人臨走時,站在老宅子門口台階上照相。

    付清梅掃了一眼,“在家門口,哪能少了父母官,小丁。”

    “哎。”站在最外面的丁尚武趕緊湊過來。

    “過來,你站邊上。”

     嚓一聲。

    第三天,一張合影出現在當地的報紙上。

    標題寫著,“原xx軍區司令部情報部副部長,政治部政工研究室主任付清梅同志來我市考察。”

    南方叫宗祠,北方大多叫家廟。

    老李家的家廟在抗戰時候就沒了,只剩下一個“略畔李氏”的牌匾。

    後來有人要重修,結果李樂爺爺說了句“勞民傷財,有那塊地,多種點糧食不比什麼都強。”直接給否了。

    現在只剩下老林還在。一處台垣上的坡地。

    來燒紙的,只是李樂這一家人,本家那些親戚要來,都被付清梅給攔下了,“不逢年不過節,就去燒個紙說一聲,去那麼多人干嘛?”

    到地方,找到老爺子的墳頭,擺好香燭貢品,付清梅在墓碑前站了一會兒,轉過身,“行了,你們來吧,鞠個躬就成,別來磕頭那一套,他不喜歡。”

    李鐵矛領頭,一家人按著規矩,燒紙,燃香,三鞠躬。

    李樂仔細瞧了瞧老爺子的墓碑,簡簡單單一塊大石頭上面一顆紅星,下面刻著名字和生卒年月。

    沒有付清梅,也沒有子女的名字。

    “李樂,跟你大伯去給大奶奶還有太爺太奶,先人們燒紙。”

    “哦。”

    李樂又跟著李鐵矛,去了旁邊的幾個墳頭燒紙鞠躬。

    有的有墓碑,有的就是孤零零一個墳頭。

    “我太爺爺叫李大元?”

    李樂拿出一個飲料瓶,給燒完的紙錢灰燼澆上水,問李鐵矛。

    “嗯,大,士,廣,之,義,從你太爺爺開始的字輩。”

    “好家伙,都沒超過五筆,老祖宗這麼懶的?”

    “嘿,誰知道。咱們祖上是武將出身,拿刀槍的,估計圖方便。不過現在沒幾個按字輩起名字的了。”

    李樂抬起身,看向這一山坡的墳頭,東一堆,西一堆,也沒個排列,往上三輩的先人墳頭,除了個別有墓碑的,其他的燒紙,只能靠猜。

    大概,可能吧,嗨,管他呢,反正都是自家人,燒上。燒了一圈紙錢,李鐵矛嘴里一直這麼嘀咕著。

    好像老李家人,對待身後事也就那麼回事。

    就這麼著,一場在有些人家里肯定會熱鬧隆重的祭祖,就這麼略顯隨意的在一陣鞭炮聲中結束了。

    回來路上,李泉拉著李樂綴在後面。

    “昨天,丁胖子給我透了個底。”李泉說道。

    “咋?”

    “下個月,他就要去縣里了,土地局局長兼著經委副主任。”

    “那就是升了唄。好事啊。”

    “嗯,他給額說,服務區該咋樣還咋樣,讓額別擔心,他走之前肯定都給安排好。有事,可以直接找現在的一個副鎮長。”

    “這是在安你的心。”李樂想了想,“現在一年折娜娜那邊就能分到五六萬,他肯定不會扔掉不管。”

    “這個我信,不過他還給我說了個事,和你昨天給額講的那個啥計劃能掛上。”

    “哪一塊?”

    “丁胖子說,這兩年上面一直在搞基建,未來還準備修從長安到雍州,到晉省和蒙省的高速路,國道。”

    “讓我琢磨琢磨,看能不能在縣里其他地方,再搞兩個服務區。”

    “還說了啥?”李樂抹了把額頭的汗珠。

    “抓住基建的機會,找準一個點插進去。”

    “回去,咱們再琢磨琢磨。服務區這個東西,說白了,就是個復制粘貼,但是得有服務標準,服務理念,規範管理。工夫在里面,也在外面。”

    “外面?”李泉一時間沒明白。

    “以後有高速公路,就會有高速公路公司,人家憑啥自己不干,把服務區這個傻子都能看出掙錢的買賣給你做?”李樂一頓,“還有交通,路政,交警這些部門,這不都是外面工夫?”

    “簡單說,再往後服務區有三種模式,一是公建公有公營,投入,人員,收入都是公家的,二是公建公有民營,也就是承包經營,三是......”

    “民建民有民營?”李泉突然插話道。

    “嘿,你心里大概有數了吧。不過,說這個還有些早,現在修高速的都在南邊和沿海,咱們這,還有的等。”

    李泉哦了一聲,半晌,才說道,“可以先把里面工夫做足,然後外面也聯系著。要不過幾天,我去南邊看看,瞧瞧人家那邊咋搞的,還有......”

    “大泉,李樂,你倆在後面嘀咕啥 麼?”曾敏突然回頭,喊道。

    兩人對視一眼,“來了!”

    。。。。。。。

    回到老宅沒一會,雍州市里和當地駐軍的人,好像掐準點一般,在丁尚武的帶領下,進了院門。

    噓寒問暖,憶往昔,看今朝,期望未來,送上慰問品,一套形式走完,來人和付清梅坐在一起說起話。

    市里來的是一個姓王的二把手,很親切的挨著老太太,“付主任,您這趟回來,也太低調了,和老爺子在的時候一樣。”

    “老爺子那時候,自己坐著長途車,當天來當天走,我是跟在後面追都追不上。”

    付清梅一樂,“那我是不如他,他反偵察經驗多豐富。這不還是被你們知道了?怎麼?在干休所有眼線?”

    “嘿,瞧您說的,哪能呢。”

    “行了,知道你們那點兒消息來源,一幫老頭老太,現在就剩下打打小報告了。”

    付清梅拍了拍二把手的胳膊,“大王,這些年你是進步不小哇?”

    “還不是在老爺子身邊那兩年鍛煉的麼?”

    “跟他鍛煉個啥?整天挨批倒是真的。他那脾氣,也就你們這些性子糯的能習慣,小劉不都差點拍桌子要走人?老李嘀咕半夜,第二天還去給人道歉,哪有本著臉去的。”

    “他是刀子嘴豆腐心,我們都明白。前幾天去燕京,小劉還說明年春節,回長安看看您去。”

    “有心了,你們啊。”付清梅又瞧了眼一旁穿著軍裝的上校,“你叫彭湘年,彭楚年是你什麼人?”

    “報告付主任,那是我大哥。”上校直起身,回道。

    老太太點點頭,招手把曾敏叫過來,“去把東西拿過來。”

    “哎。”

    曾敏轉身,把一個包遞給付清梅。

    “這里是一萬兩千塊錢。”付清梅拉開包,取出一個牛皮紙袋。塞到軍官手里。

    “我那邊用不到錢,這是攢的工資和補貼,你拿回去,用你大哥的名字,在下面連隊,建個圖書室。”

    “付主任,這......”

    “拿著吧,以後我就不給錢了,只給書。能把這件事辦好?”

    “保證完成任務。”

    “回頭拍個照片給我,我要檢查的。”

    “是!”

    眾人臨走時,站在老宅子門口台階上照相。

    付清梅掃了一眼,“在家門口,哪能少了父母官,小丁。”

    “哎。”站在最外面的丁尚武趕緊湊過來。

    “過來,你站邊上。”

     嚓一聲。

    第三天,一張合影出現在當地的報紙上。

    標題寫著,“原xx軍區司令部情報部副部長,政治部政工研究室主任付清梅同志來我市考察。”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方便以後閱讀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第150章 老祖宗這麼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第150章 老祖宗這麼懶?並對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