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

第266章 我們也要達爾摩斯之劍!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五星造事包 本章︰第266章 我們也要達爾摩斯之劍!

    看著被所有人簇擁在中間的康馳,沈首長只是笑著鼓掌,沒有再上前恭喜他了。

    他此時的心中除了震撼和欣慰之外,已經找不到什麼的詞來夸這個年輕人了。

    當雙手拍得已經有些累後,他忍不住輕輕地揉了揉眼楮,發現不知道時候,眼角竟然已經有些潮濕了……

    原本只是因為听說康馳造出了大涵道的發動機,想過來親眼看看究竟。

    沒想到一不小心,就見證了一項新的歷史記錄。

    如果不是康馳,這項世界記錄恐怕在他的有生之年,都看不到華國打破了……

    他現在為難的,反倒是有沒有必要把這項重大的科技進步公布于世了。

    對于這種足以振奮全國的消息,如果能公開肯定是最好的,

    這將大大提高國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同時這款發動機的問世,也意味著華國已經有制造超大型戰略運輸機,和隱身戰略轟炸機的實力。

    這將對華國的國際地位,以及戰略威懾力,都有非常大的提升。

    不過如果公開的話,就等于是少了張底牌,萬一真發生掀桌子的情況,就少了個能讓敵人出其不意的手段。

    不過以目前的局勢來看,真掀桌子的可能性還是比較低的,因此增強威懾力的效果應該是最好的。

    所以非但不要遮遮掩掩,反而要大肆宣揚!

    當然,宣傳的時機也很重要。

    對于大部分不了解航發的普通民眾來說,看航發肯定不如看飛機來得直觀,所以事情可以先緩一緩,至少等運20試飛之後,再展開宣傳效果才是最好的。

    甚至如果能再憋一憋,還能放出個更大的招……

    就在沈首長的心都已經飛到燕京,準備向長老院當面匯報此次的重大科研進步之時,現場的熱烈的氣氛也終于緩緩地平復了下來。

    剛剛嚴輝和測試團隊在簡單地慶祝了一下後,就率率先一步進入了測試間,開始拆卸試車台上的發動機,這讓大家都以為今天的第一輪測試已經到此為止了。

    但沒想到,在把發動機卸下後,他們又把試車台架旋轉了一百八十度,然後又開始重新安裝發動機。

    這個舉動頓時讓大家有些迷糊了。

    第一輪測試主要就是為了測試發動機的性能參數,按理來說應該都已經做完了啊。

    董俊忍不住對康馳問道“今天的測試還沒結束?”

    “嗯,還剩最後一項測試。”

    “什麼測試?”

    “反推力測試。”

    “反推力?你這發動機竟然還有反推力裝置!!?”

    董俊心髒頓時劇烈地跳動了起來,簡直懷疑自己今天會不會猝死在這……

    他喘著粗氣,緩緩地把目光轉移到了測試車間的實時畫面,仔細地觀察起了發動機後半段。

    大型飛機由于整體的重量大,剎車需要非常大的制動力距離,因此非常挑機場,跑道稍微短一點都不行。

    如果雨天跑道濕滑時,還得預留出更長的安全距離。

    至于如果遇到跑道結冰之類的極端情況,除非對跑道提前除冰,不然哪怕十公里可能都剎不住。

    因此僅靠機翼上的擾流板和起落架等剎車手段,其實遠遠不足以滿足大型飛機的制動需求。

    這時候,反推力裝置就應運而生了。

    具有反推力裝置的大型飛機,著陸滑行距離甚至可以從兩三千米,縮短至三四百米,直接縮短了幾乎十倍。

    老美的17運輸機,就是因為裝備了這種反推力裝置的大推力發動機,才能在平坦的土路、荒漠甚至草地完成短距起降。

    最夸張的是,這貨還在南極冰面上進行過滿載起降。

    冰面上降落,起落架的制動力幾乎為零,能剎停全靠反推力。

    幾十年前的飛機就有這性能,要說不羨慕不眼饞,那肯定是騙人的……

    目前反推力裝置主要有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擋板形反推,它是通過把發動機噴氣口的外殼,設計成可以活動的斗型擋板,需要反推力的時候,就把外殼旋轉,像是在噴氣口後面掛一�降落傘,改變氣流方向產生反推力。

    這種設計結構非常簡單,可靠性也高,但非常笨重,效率也低,主要用于渦噴發動機和小涵道比發動機上。

    第二種是葉珊式反推裝置,它的原理是把發動機的外殼設計成像側滑門一樣,可以通過前後滑動,打開發動機的側邊出氣口。

    在需要反推力的時候,就直接用阻流門堵住發動機的正向噴氣口,讓所有氣流都只能通過側邊的出氣口,向微微偏反的方向排氣形成反推力。

    這種設計結構相對復雜,但氣流導向性很好,剎車效率也高,波音很多大型客機都在使用這種技術。

    最後則是折流門式反推裝置,它是擋板形和葉珊式的結合,需要反推的時候,它的外殼就會像花一樣盛開幾片花瓣,因為反推氣流的角度比較大,所以效果也是最好的。

    不過它不但結構復雜,對折流門的密封性要求也非常高,因此技術難度又上升了一個等級。

    董俊通過仔細觀察,很快就確定了康馳這台渦扇30的反推力類型,就是難度最高,效果最好的折流門式!

    這個發現,讓董俊已經沒力氣說話,也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這台發動機從內到外,從頭到尾,幾乎每個能塞的角落,都特麼地塞滿了黑科技!

    簡直離譜!

    董俊嚴重懷疑,它的使用壽命,真的能有兩萬個小時?!

    但董俊也不敢多問,更不敢再說。

    畢竟臉現在還有點疼……

    和此前的十幾個項目一樣,這台渦扇30在反推力的測試中,依然表現得非常穩定,在10涵道比開啟加力燃燒室的情況下,它的反推力足足高達300n,如果設計一款後面也符合動力學的飛機,這玩意甚至能直接讓飛機倒著飛……

    不過考慮到飛機在起降的過程中,發動機和跑道要保持更大的間隙,避免吸入砂石,一般會在空中就把涵道比變回6,這個時候哪怕開啟了加力燃燒室,它的最大反推力其實也只有220n。

    而且考慮到不是每個跑道的條件都適合反推力裝置,為了避免朝下噴出的氣流吹起雜物卷入發動機,四個折流門通常還只能開啟朝上的兩個,因此在正常的使用中,它的反推力會控制120n左右。

    饒是如此,這個喜上加喜,也足以讓所有目睹了今天測試的人睡不著覺了。

    第一輪測試剛結束,沈首長就立即把康馳拉到一旁問道“第二輪測試什麼時候開始?”

    “明天就會繼續。”

    “必須要你主持麼?”

    康馳搖了搖頭“第二輪測試主要是各種穩定性、極端性測試,比較費時費力,我打算交給翱鷹基地的工程師來主持,我們這邊也會留下幾個工程師配合。”

    “嗯,明白了……”

    沈首長表示明白後,連招呼都沒打就火急火燎地離開了控制室。

    很快他就來到了翱鷹試飛基地的通訊室,找到了那部紅色電話……

    ——

    燕京。

    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內,一位兩鬢斑白的老人正坐在木椅上,認真地閱讀著一份厚厚的文件。

    文件的標題,是華國建設大型粒子對撞機的必要性分析,及權威學者的意見匯總。

    關于這個話題的爭論,在老美重啟項目後,突然就變得激烈了起來,也不知道軍方這次的戰忽,算不算搬起石頭砸到了自己的腳……

    不過這個爭論其實一直都沒停過,只不過這次因為的事情熱度突然高了點而已。

    當老人看到文件的某一個位置時,目光不由停頓了一下,然後又倒回去,仔細看了一遍。

    “康博士竟然站在了楊院士這邊?”

    “嗯,我听說這件事的起因,就是軍方讓康博士借著銀鶴的契機,迷惑對手的小手段。”

    坐在老人旁邊的華科院院長陳啟帆立即解釋道,

    “他本人其實從來沒有涉足過高能物理的研究,所以他也重點強調了,這只是他的個人感性意見,不具備太高的參考價值。”

    老人點了點頭,隨後溫和地笑著說道“不過在太空中建造粒子對撞機……這種事估計也就只有他才敢想了。”

    陳院長也笑著說道“康博士畢竟還年輕嘛,他將來的路還很長,很多我們不敢想的東西,說不定到了他們的時代,就真實現了也說不定。”

    “嗯……”

    就在老人不禁對未來感到無比期盼,同時又有些小遺憾的時候,外面突然傳來了腳步聲。

    兩人立即抬起頭,看到一名穿著軍裝的男子在警衛的帶領,腳步略顯急促地走了進來。

    老人立即微笑著問道“紀局長,大晚上的走路怎麼還帶風了?”

    紀局長深吸了口,努力克制住內心的激動,回答道“剛剛接到了沈老的消息。”

    老人的眼神頓時閃爍了一下。

    “老沈……他昨天好像去了翱鷹試飛基地?”

    “對,今天康博士造的渦扇-30,順利通過第一輪測試,成績……相當驚艷!”

    听到這句話的瞬間,老人頓時忍不住站了起來,目光緊緊地看著紀局長“真的達到了50噸推力?”

    “何止是50噸推力……他們還打破了歷史記錄!”

    “打破了歷史紀錄?”

    紀局長表情有些復雜地點了點頭,然後深吸了口氣調整好情緒才繼續開口道“這件事說來話長,我得先和您簡單解釋一下康博士這次用上的幾項尖端技術……”

    于是在紀局長足足長達十多分鐘的講解下,老人總算大概理解了什麼是變涵道、變循環和反推力技術。

    “有了康博士的這款發動機,我們的客機、運輸機、轟炸機,甚至是艦隊,以後都將有一個更加強大的心髒支持。”

    “換裝了渦扇-30的運20,如果機身材料再從t1000碳縴維換成t1200,那滿載航程預計將提升到1萬公里以上,這個預計下個月就能進行首次試飛。而如果裝在隱身轟炸機上,最遠航程甚至可能超2萬公里……”

    “好!太好了!”

    听完紀局長的匯報,老人頓時心情激動地來回踱步了幾次。

    運輸機倒是還好,航程不夠載重不足,也可以勉強將就,但遠程戰略轟炸機的意義卻完全不一樣。

    國的“b-2”轟炸機雖然只有11萬公里的航程,5-6千公里的作戰半徑,但因為國在全球到處都有軍事基地,再加上它的隱身能力,所以能像幽靈一樣,來無影去無蹤地威脅到全球任何一個地方。

    它就像是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始終懸在每個人的頭頂。

    而華國目前已知的,最強性能的轟炸機就是轟-6,它的最大航程是八千公里,作戰半徑35-4公里。

    因為沒有隱身性能,它作用更像是巡航導彈的空中發射平台和增程器,可以大大降低導彈的發射成本、打擊範圍和縮短打擊時間。

    作為守土大將,轟-6巡視邊疆,震懾周邊宵小尚可,但如果對手是老,就有點鞭長莫及了。

    轟20雖然也在研發中,但如果沒有渦扇30這樣綜合性能如此強大的發動機,作戰半徑也不會比轟6遠太多,只能算是中程隱身戰略轟炸機。

    如果目標是老的本土,

    它能做到的,就是飛到太平洋中間扔出導彈,然後掉頭回家。

    一個是直接到頭頂了再扔,

    一個是距離上千公里的時候就扔,

    導彈攔截的難度和載彈量孰高孰低,就很明顯了。

    如果華國能擁有兩萬公里航程的隱身戰略轟炸機,那哪怕沒有海外軍事基地,也將手握一把和老同樣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雖然咱愛好和平,喜歡埋頭種田發展經濟,但如果有人敢侵犯我們,也是有能力直接轟炸你老家的!

    所有對華國有歪心思的,以後都得再多掂量掂量了!

    于是很快,經過長老院的批準,一系列圍繞渦扇-30的項目開始迅速成立,或者更改方向。

    第一,是運20全面停止建造,改造運20。

    同時除了為了趕進度,用來測試渦扇30的那架運20原型機,後面的運20也將對機身尺寸進行重新設計,進一步增加運20的貨艙尺寸。

    現役的運20,也將陸續進行改造工作。

    第二,是啟動超大型運輸機項目‘y-30’。

    目標是造一款全球最大的運輸機。

    其實超大型運輸機的需求雖然有,但並不大,因此這個項目更多的,是一種象征性意義,無論是造給國人看,還是造給全世界的人看,都有其必要性。

    第三,商飛929項目的j2000發動機停止研發,改為向大唐重工采購民用版的渦扇-30,民用版的渦扇-30將閹割掉變循環和變涵道兩種技術,僅保留反推力裝置。

    第四,轟-20研發項目也改為使用渦扇-30,進行機身重新設計,編號改為h-20。

    當康馳听到了沈首長的轉述後,也不禁為這麼大的動作而感到驚訝。

    雖然他對渦扇-30非常有信心,但測試畢竟還沒結束,領導們就對他這麼有信心?

    “萬一後面的測試沒通過呢?”

    “那就繼續改良。”沈首長毫不在乎地說道,“你這原型機都造出來,並且已經通過了第一輪測試,進度本來就比其它航發更快,何況第一輪的數據還這麼好。”

    “萬一真遇到了問題了也沒事,你可以慢慢解決,我們等得起,需要什麼支持盡管說……實在不行,那些太前沿的技術可以先不用在渦扇-30上,以後慢慢解決後再上,這總比j2000那邊的速度快吧?”

    “嗯,明白了。”

    “另外,我們想讓你擔任‘y-30’和‘h-20’的總工程師……你有這個意向嗎?”

    (本章完)

    inf。inf(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方便以後閱讀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第266章 我們也要達爾摩斯之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第266章 我們也要達爾摩斯之劍!並對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