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

第262章 重啟SSC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五星造事包 本章︰第262章 重啟SSC

    “反重力技術?!”

    當六角大樓的人對著康馳的采訪視頻,進行逐幀分析听到這個言論後,頓時就懵了。

    康馳前面關于銀鶴的解釋,倒是讓他們松了口氣。

    根據他們的推測,如果康馳順利把固態鈉電池的技術應用在固態鋰電池上,那能量密度確實應該在600-750h/g左右。

    哪怕康馳技術有所保留,最多也應該不會超過800h/g。

    因此他們雖然不相信重型銀鶴的續航只有六百公里,但卻堅信不會超過一千公里。

    最有可能的,還是八百公里左右。

    所以當時登陸蓮花號商船的銀鶴,應該就是原本就搭載在周山艦的備用秘密武器,而不是從第48批護航艦隊飛過來的。

    不然這也太夸張了。

    至于那個曾經出現在紅鷹號上的那三個不明信號,肯定是迷惑和嚇唬他們的手段!

    可能是某種無人機偵查裝置,也可能是別的什麼小玩意,但肯定不可能是銀鶴。

    “可是他們一邊又想嚇唬我們,一邊又想降低我們的戒心……是不是有點矛盾了?”

    “真真假假,有什麼好矛盾的?銀鶴畢竟只是一款傾轉旋翼機,雖然很實用,但不是什麼重大戰略武器,就算它能飛兩千公里,正常情況下對我們也沒什麼威脅,沒必要在這上面浪費太多時間精力,與其猜測,不如多花點精力,向國會要固態電池的研發經費……”

    于是這個話題就此揭過。

    但下�話題,就讓他們有點不知如何是好了。

    因為康馳突然提出來的這個反重力,曾經還是他們給畫出來的餅……

    反重力的研究,曾經有兩個鼻祖,一個是飄升派的鼻祖托馬斯•湯森•布朗。

    1921年還上高中的托馬斯,在玩x射線管的時候,突然發現這個實驗器材在某個特定的方向會產生某種力,讓這個實驗器材的質量發生改變。

    這個發現讓托馬斯給激動壞了,同時也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

    這貨以為自己發現了新的物理,也就是反重力。

    他還把這種現象稱為別費爾德-布朗效應。

    但後來經過大家的論證,發現這個所謂的別費爾德-布朗效應,其實就是通過制造等離子風來產生推力的離子推進器原理,這壓根就不是真正的反重力。

    但是托馬斯等飄升派的研究者,根本就不願意承認這個現實,堅持認為這個就是反重力,並且一直在進行這方面研究。

    這人一旦連自己都開始騙了,最終可能就真的分不清什麼是真,什麼是假了……

    至于另一個反重力研究者,就是飛升玄幻派鼻祖哈奇森。

    哈奇森其實是一個業余的物理愛好者,這哥們在1979年,突然聲稱自己在搞特斯拉線圈的時候,實驗室很多東西都非常詭異地飄了起來,金屬和木頭發生了融合,還有東西出現了瞬移。

    反正就跟鬧鬼似地。

    但問題是口說無憑,見鬼的事情只有他一個人見過,而且他還沒辦法通過實驗重現出來……

    後來他還拍了一段還原反重力現象的視頻,但很快就遭到了各方質疑。

    “我這幾十年也做不出同樣的實驗,所以只能通過這個方法還原一下當時的情況,我保證這種情況絕對是真的!”

    哈奇森後來在各方的質疑下,還非常理直氣壯地承認了他用‘魚線’拉起物品的騷操作……

    這就是目前真正在研究反重力的這幫人。

    嗯,

    華國的捉鬼道士可能也算?

    如果真能抓到個女鬼,說不定也能解開反重力的神秘面紗,帶著人類文明飛升星際……

    所以如果見鬼了千萬別怕,這貨價值連城,抓到就是賺到!

    總之目前搞反重力研究的基本都不是很靠譜,而且前面這些還只是小騙子,最大的騙子還另有其人。

    1947年,在羅斯威爾發生了到目前為止都沒有權威解釋的‘飛碟墜毀’事件之後的第三年,國就聲稱開始研究反重力技術。

    參與者還是鼎鼎大名的國航空航天局naa、國物理聯合會aip、國航天航空學會aiaa等重量級選手。

    然後沒過多久,國的民間就開始陸續出現各種關于反重力飛行器的目擊傳聞。

    然後這方面的消息開始越來越多,說是在“r-71”黑鳥之後,國又研發了一款編號為“r-91”曙光女神(也可能是極光)的新一代偵察機。

    曙光女神據說采用的是某種脈沖發動機(可能就是旋轉爆震沖壓發動機),速度高達出動時會產生刺耳的轟鳴聲,並且附帶強大震波,飛行路徑也會留下類似香腸狀的繩結式凝結尾煙,跟傳統飛機有極大差異。

    r-91的預算在1986年僅為8千萬美元,但是到1987年就急劇提高到22億美元,同時黑鳥退役後,也沒有了後繼機型,因此對于這款偵察機的存在性,各方都相對還是比較相信的。

    但後來又有消息說,他們在r-91的技術基礎上,又研發出了“tr-3b”,並且實現了真正的反重力,或者弱重力。

    只要在網上隨便一搜,就能看到大量關于tr-3b這款完全不遵循空氣動力學的飛行器視頻。

    外形就是個等邊三角形的tr-3b,可以瞬間加速減速、超高速飛行甚至上天入海,簡直就和uf一樣。

    對于這個傳聞,老一邊不斷在正式場合否認,一邊又在暗地里瘋狂煽風點火。

    所以戰忽局,不是華國獨有的,老美很早以前在玩這套了。

    為了讓這個餅更加真實可信,他們甚至放了一篇關于‘搭載了慣性質量減弱裝置的飛行器’專利,這篇專利現在進入谷歌專利搜索網站,輸入u10144532b2,就能直接查到。

    在這項專利中,簡單描述了搭載了質量減弱裝置的飛行器原理,

    它有內部共振腔、外部共振腔和微波發射器三個系統,微波發射器將通過共振腔產生高頻電磁波,然後通過內部和外部兩個共振腔產生反重力場,從而達到降低飛行器質量的目的。

    而且這項專利所描述的飛行器外觀,幾乎和民間傳聞的tr-3b一模一樣。

    但如果有這項超越時代的技術,哪個傻子會去申請專利?

    早特麼奴役全人類,然後發展成星際文明了!

    所以這擺明了就是在裝腔造勢,讓餅看上去更香的東西。

    這個餅一開始其實是想畫給老老毛子吃的。

    結果老老毛子沒撐住,變成了老毛子,這個餅就沒了用武之地,于是他們又想給華國吃。

    但華國根本不吃這套,

    雖然口口聲聲經常喊著要‘彎道超車’,但真要實際行動起來,全都是‘摸著鷹醬過河’,

    甚至過河的方式還是小步快跑,生怕被石頭絆倒掉進河里了……

    憨厚老實,腳踏實地,是華國民族的傳統美德!

    但誰能想到,時隔這麼多年,華國突然又撿起這塊餅來吃了!

    如果隨便換個人來吃這塊餅,他們可能連研究會議都懶得開,頂多私下討論暗暗竊喜,

    但關鍵是,吃這塊餅的人,是不斷幫華國實現直線超車,讓他們屢屢受挫的康馳!

    他們不禁有些懷疑,難道歪打誤撞,這條技術路線還真有可能實現?

    當然,他們雖然有點慌,但也不至于直接就信了康馳,畢竟反重力連他們自己都覺得荒謬。

    于是他們立即找了些專家學者,開始進行可行性分析。

    大部分學者,雖然對康馳的態度表示了高度懷疑,但也沒有直接把話說死,畢竟誰也不想被這個一直在創造奇跡的華國鬼才啪啪打臉。

    不過一位來自波士頓大學的高能物理學家恩哈德•佩斯教授,卻對康馳提出的方向非常贊同。

    “不過我不認為造一個小型粒子對撞機,就能發現並捕獲到反質荷,反質荷是更加前沿的高能物理研究,我們需要重啟項目,建造一個比h能量還高十倍以上的粒子對撞機!這也是為了實現反重力,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听到項目,這位負責收集學者建議的六角大樓專員頓時就頭大了。

    更別是,張口就是要比h能量還要高十倍……

    “好的……我會把您的意見如實呈報。”

    “謝謝,不過我們已經針對此事,聯合了物理學會及物理聯合會,一起向柏宮遞交重啟項目的申請,想必申請抵達的速度,可能比你們的匯報還更快……”

    壞了!

    這位專員一听,頓時就暗道不妙。

    誰能想到這次的事情,竟然給了這幫搞高能物理的學者一個要錢造大型對撞機的借口。

    在二戰結束後,建設大型粒子加速器,一直都是西方各國物理學家和政客之間的博弈熱門,更是科學進步、地區發展的標志。

    一個個宏大的粒子對撞機項目,爭先恐後地開始啟動。

    到了冷戰時期,老老毛子和國自然也沒有放過這個領域,1982年國超導超級對撞機()計劃被提了出來,目的是建造一個將質子加速到20tev,比鷗洲h還要強三倍的對撞機。

    但是在項目啟動幾年後,因為老老毛子沒抗住,國高能物理領域被領先的恐懼一掃而空。

    于是建造這種擴日持久,並且費用高昂貴的大型科研裝置是否真的有必要和意義,就成了各方探討的主要話題。

    曾經在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擔任主任的埃爾文•溫伯格,原本是項目的堅定有力支持者,但後來突然臨陣倒戈,認為項目百害無益。

    “它會不會破壞科學?”

    “它會不會在經濟上毀了國?”

    “我們是否應該將這些資金,用于根除疾病,或者其他直接有助于人類福祉的努力,而不是用于太空旅行,或者粒子物理之類的‘奇觀’裝置上?”

    他的這三個質問,立即贏得了一大批的支持者。

    畢竟高能物理學的研究成果,通常很難在短期內帶來實際效益,

    彼時的國雖然剛取得了一場酣暢淋灕的勝利,但社會經濟也為此疲憊不堪,

    此時的他們,需要更加符合眼前實際利益的東西。

    于是項目,最終成了國歷史上最大的科學爛尾工程,短短幾年時間,浪費了數百億美元和大量的人力物力……

    在它被迫停工的那天,無數科學家就預言,國科學將很難再進步,甚至有人稱之為國科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時過境遷,現在的情況,似乎又輪回到了1982年,

    不管大家承不承認,一場東西脫鉤和新冷戰,似乎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

    因此無論是出于科研還是政治需要,加上目前的經濟基礎尚且還行,如果有一大批高能物理學家向國會遞交申請,項目被重啟,說不定還真有可能……

    康馳的這個采訪,其實只是個導火索。

    實際上他說的話到底可不可信,已經有點無關緊要了,大家需要的無非就是一個借口罷了。

    一周後,柏宮正式接受了物理學會、物理聯合會及一大批高能物理學者的提議和申請,開始對重啟項目召開了听證會,研究論證方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僅僅過了不到十天,這個方案就正式通過了,項目被重啟了!

    不過柏宮也只批準了初期的十億美元經費,後續要不要追加,還是要看具體的情況……

    ——

    “重啟項目?!”

    當听到蔡耀斌告訴他,自己的那套瞎扯的發言,竟然真的讓老重啟了一個吞金獸項目後,也不禁感到有些驚訝。

    這時候反而輪到蔡耀斌有些擔心了。

    其實對于要不要建設屬于自己的大型例子對撞機,華國也有著完全不同的兩種聲音,以楊院士為首的則認為現實收益不明顯,而以王院士為首的則認為成本與成果是對等的,雙方的爭論持續了多年。

    “你認為這個項目,有沒有可能真的搞出反重力技術,或者別的什麼前沿黑科技?”

    “嗯……我對前沿的科技理論不是很了解,但對我個人而言,我覺得現有的理論已經完全能夠支持我們發展到外太空了,確實沒必要在現階段把資源投入到這方面的建設。”

    “何況h已經非常強大了,我感覺在地表建設對撞機是有一個限制瓶頸的,和對撞能量大小無關……如果真要建設粒子對撞機,以後有機會可以直接在太空中建,徹底改變對撞機的環境後,說不定會有更大的發現和驚喜。”

    說完之後,康馳又補充了一句“當然,以上只是我的個人看法。”

    “嗯,明白了……我會如實呈報你的意見,對了,渦扇30的進度怎麼樣了?”

    “3月26日,有空一起去翱鷹基地麼?”

    “3月26日?!”

    听到康馳連具體的日期都說出來了,蔡耀斌頓時激動得頭皮都在發麻。

    “當然有空,沒空也得抽出空來!”

    (本章完)

    inf。inf(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方便以後閱讀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第262章 重啟SSC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第262章 重啟SSC並對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