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

第201章 曾經的一哥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五星造事包 本章︰第201章 曾經的一哥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的時間里,康馳又開始進入了吃住在公司的高強度的工作中。

    不過當初為了方便,他讓張晴在自己的辦公室後面布置了一個起居室,這種工作模式對他來說,幾乎沒任何不方便的。

    他這是真把公司,當成自己家了……

    在鈉電池的研發過程中,康馳沒有像傳統電池研發一樣,要先在實驗室中搞出樣品,那對他來說那有點多此一舉了。

    他直接選擇了造生產線藍本。

    上來就搞量產實驗,全世界估計也就只有他敢這麼搞了……

    偏偏這還是他自己的公司,燒的也是他自己的錢,下面的人就算有意見,也只能埋在心里乖乖听話,不然康馳一句話他就得滾蛋了。

    一言堂,就是這麼爽。

    得益于繪圖機的繪圖效率,康馳這次在搓生產線的過程中,格外積極,基本上所有的生產線設備,都是他親自負責總裝。

    總裝完後,他也不管行不行,直接就扔給嚴輝去測試,而每次測試的結果,也毫不意外地符合康馳在項目規劃中,提出來的技術要求。

    這讓嚴輝再次深深感受到了,什麼叫做怪物!

    明明別人在實驗室里,都不一定能搞出來的東西,這家伙通過造生產設備,直接給你批量制造出來。

    就問你服不服?

    不過一條電池生產線要經歷足足二十多道工序,再加上上游的原材料生產設備,需要用到的設備類型,更是多達上百種。

    康馳自然不可能每個都自己造,大部分設備其實還是采購,然後通過改良調試,來讓它達到生產鈉電池的標準。

    哪怕要自己造的,大部分零部件也依然采用能外包就外包,不能外包就自己造的方式,充分發揮了華國龐大完善的工業體系優勢。

    雖然一個月來,整個研發部門連一塊半成品的電池都還沒造出來,

    但隨著生產線的逐步完善,就跟修水管一樣,大家已經隱約能感覺到,距離他們建好整根水管,擰開水龍頭放出水的時間,已經越來越近了。

    就是不知道,這水質,到底行不行了……

    除了研發部門在緊鑼密鼓地推薦鈉電池項目,張晴這邊的換電站項目,在拿到了三千億的貸款後,也開足了馬力,迅速招兵買馬,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布局。

    為了配合他們的換電戰略,能源局這邊也沒有含糊。

    首先是電網公司方面,和大唐重工簽訂了長達三十年的儲能協議,承諾給大唐重工換電站項目的谷時電價,將在各地平時電價的基礎上打3折,谷時每度電平均只需要0.16元。

    且谷時時間,除了晚上2230到次日800,還額外增加了中午11001400,足足12.5個小時都算谷時。

    參桶油方面,在直接轉讓了差不多五千家因為網點過于密集,導致空置率高的加油站場地給大唐重工。

    雖然上面沒有下發白紙黑字的文件,但從參桶油和電網公司的反常態度來看,各地的領導哪怕是傻子,也能感受到這件事透露出來的蹊蹺。

    于是在大唐重工和當地部門協商換電站的場地時,基本也都比較配合,僅僅一個月時間,大唐重工就在參桶油的協助調研下,簽下了初期規劃的三萬個換電站網點。

    其中有四千個,是高速服務區網點,基本每隔一個服務區,就設置了一個換電站,兩個換電站的間隔距離,也都不超過一百公里。

    而換電站和電池的技術標準和設計方案,康馳主要是交給了嚴輝團隊來負責,他原本就是搞精密設備的,對于這種涉及到精準對接換電工作,上手的難度其實並不大。

    嚴輝在對蔚來的換電站進行了深入考察和分析後,首先初步制定了一套電池標準,然後讓張晴帶著這份標準,以及康馳的要求,前往江北省姜湖市,找到了齊瑞汽車。

    因為和上汽合作,齊瑞曾經有一個人盡皆知的修車排隊梗,但憑借著他們堅強的意志和產品品質的提升,他們不但度過了最艱難的初創期,更是一度成為了國產車的一哥。

    但自從2012年後,齊瑞就一直在走下坡路,逐漸和長安、長城、byd等第一梯隊自主品牌拉開了距離,國內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少,

    在車輛月銷量榜上,他們賣的最好的車型瑞虎8,連前三十名都經常擠不進去。

    齊瑞老了。

    這個老體現在很多地方。

    都說齊瑞在自主品牌里面就像個理工男,只知道琢磨技術,這個觀念讓他們跟不上時代的營銷方式,

    哪怕產品力其實很不錯,市場宣傳的手段也總是慢人一步,甚至經常鬧出笑話,自毀形象。

    觀念守舊,營銷不行,加上設計老土,你怎麼玩得過人家?

    玩不過,就沒錢,沒錢就搞不了新技術研發,導致他們在新能源發展的賽道上,比燃油車還更慘。

    不過好在,這幾年他們通過出口戰略,幾款主推的燃油車在海外市場,都取得非常亮眼的成績,過得其實也不算太差。

    但畢竟是曾經的王者,只要有機會,誰不想來波王者歸來?

    當齊瑞董事長謝景森收到了大唐重工的戰略合作邀請,並得知了大唐重工這次,初期投資規模就是三千億的大手筆後,頓時大為震驚,

    同時他也立即意識到,這很可能是他們在國內市場重返顛覆的機會!

    唯一可惜的就是,他們這次的角色,是代工設計和制造。

    張晴看出了謝景森眼神中的患得患失,于是立即補充道︰

    “如果您覺得我們的方案可行,看好我們的這套模式,也完全可以選擇按照我們的電池標準,推出齊瑞自己的電車分離汽車,享受我們的換電服務。”

    謝景森听後,反倒猶豫了。

    畢竟誰也不知道,這套方案行不行得通,初期老老實實當個代工廠,用別人的錢來試水,風險才是最低了。

    如果效果好,他們再自己入局其實也不遲。

    “我會認真考慮的,不過前期的話,或許幫�f譴シ肥凳歉霾淮淼難≡瘛!br />
    張晴點了點頭,也沒有強求。

    接下來,她傳達了康馳提出的設計要求,然後開始討論設計費、代工費,擬定合作合同等瑣事……

    (本章完)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方便以後閱讀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第201章 曾經的一哥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第201章 曾經的一哥並對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