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長劍

第一百十二章 摸底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孤獨麥客 本章︰第一百十二章 摸底

    前台在辯論,邵勛則來到了芳洲亭坐下,開始了解一些更直觀的東西。

    議郎邵球坐在他身後,取紙筆記錄。

    趙王邵以及其他幾個皇子旁听。

    至于太子則留在萬象院,那是他該露臉的場合。

    童千斤則給眾人端來了酒食。

    「沒毒的,不用怕。」邵勛看著對面之人遲疑的模樣,說了個冷笑話。

    嗯,確實有點冷,王遐父子兄弟四人臉上沒有絲毫笑意。

    「太原王氏在江東的莊園,都怎麼整治的?」邵勛問道。

    四人沉默片刻,最終由王臻說道︰「回陛下,正月朔日,移栽諸樹,至望日止。」

    「二月美田種粟麥,其余種豆、麻及諸般園蔬,修剪樹枝。」

    「三月種瓜、稻。」

    「四月可收去歲深秋種下的一些園蔬,盡五月止,皆可種園蔬。」

    「六月再收園蔬、果子,大暑後蓄一些瓜果種子,復種一批園蔬。」

    「七八月種蕪菁、秋收,準備種子。」

    「九月種冬葵等物。」

    「十月無事。」

    「冬月做咸蔭。」

    「臘月無農事。」

    邵勛倒對王臻起了點好感,一個家族不能每個人都袖手空談,總得有人經營產業。

    王遐、王恪看樣子是做官的,王述邊做官邊結交土人,打響名氣,王臻就是負責打理家業的,分工明確。

    粟、麥、稻是主糧,拿最好的田地來種。

    其他地方種桑麻、果蔬,可能還有魚塘、竹林、牲畜之類的沒說,手工業生產肯定也是有的。

    「你家五百多莊戶,都是怎麼管的?」邵勛問道。

    「初去江南之時,地多有主,不好太太過分,且較為分散,只能與他們談租佃。」王臻說道︰「我家比較講良心,五五分賬。但約定莊客需為家主種田、割草、砍柴、修房屋、放牧牛羊、春米釀酒等事,此無償也。」

    邵勛一听,和北地大同小異。

    有的莊園沒有自營土地,全部放給莊客、部曲耕作,自己只負責管理,這種一般是莊園名下的土地不成片,監管不便一一庾文君當年嫁給邵勛,帶來的嫁妝里甚至有位于南頓、汝南二郡的田地,而不僅僅是在穎川。

    有的莊園一部分土地自營,讓奴婢耕作,以及令莊客義務服勞役,另一部分租佃給莊客。

    「一年收多少錢糧?」邵勛問道。

    「五萬多斛糧、絹千余匹,果蔬牲畜無算。」

    「結余呢?」

    「結余三一之數。」

    「結余的錢糧怎麼用的?」

    「想辦法買地、買奴婢、買牲畜。」

    「不做其他事?」

    「不做。」王臻答道。

    邵勛點了點頭,莊園盈余全部拿來再投資,且投資對象是土地。

    所以,想讓他們拿出一部分錢糧做愛好,真的需要改變風氣。

    說白了,莊園主也有揮霍的地方,比如舉辦宴會、置辦舞姬等等,佔據了他們大部分閑暇時光。

    投資土地倒也不能完全算錯用辯證思維來看,你以為歷史上江南是怎麼開發出來的?

    漢末那會,曹操還在給長江南岸的山越宗帥發印綬給官,蠱惑他們造反。

    三國時期,孫權打山越的時間可比其他多多了。

    到了這會,揚州長江北岸已難尋蠻夷蹤影,長江南岸那幾個郡的蠻夷也基本不活躍了,可以認為被編戶齊民了。

    莊園是一種有組織的開發模式,相當于殖民開拓團,在蠻夷遍地的南方還是有其先進性的。

    王遐家的是典型的江南莊園。

    邵勛問清楚後,再與所得的奏疏印證了一下,發現大差不離,遂放心了。

    就莊園的經濟模型來看,如果改掉奢靡無度的作風,能省不少錢出來,完全可以投入到其他方面,比如研究「道理」。

    當然,邵勛沒法有效監管,更不宜強制,這些人即便不再花天酒地、奢靡無度了,省下來的錢也未必就去研究道理,更大可能是投資田產。

    也罷,本來就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還能怎地?

    有志于開荒都是好的了,總比原來強。

    「你們四人可至少府為典事、書令史之類,此非官,而是小吏,自食其力也不錯,勿要多想。」邵勛起身道︰「酒食全賜給你們了。」

    說罷,帶著一眾兒子離開。

    「念柳,你覺得將來有多少士族願意鑽研道理?」邵勛一邊走,一邊問道。

    「百中無一。」邵說道。

    「不至于此。」邵勛笑道。

    沒有他的時候,也有人在搞這方面的研究,只不過不得其法,出成果的就寥寥幾人。

    他也不高估自己的勸導能力,但在基數這麼低的情況下,人數翻個幾倍輕輕松松,甚至更多。

    而這些人全是靠自費搞研究,沒有人亡政息的憂慮,更該擔心的是這個人死後他的子孫對這方面沒興趣,但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人不應該要求更多。

    邵勛之前對龔壯說他家每年收糧數十萬斛,但龔氏那種是介于部落與士族之間的奇怪階段,即蠻夷酋長漢化了,但下層漢化程度不夠,對龔氏來說,這些錢糧不全是他的,真正能用的有多少很難說。

    所以他又摸了摸底,發現如果把莊園當做一家公司的話,#,毛利率還挺高,歸母淨利潤也不少,怪不得都喜歡搞這個呢。

    從這個角度來看,「資金」方面是沒有問題的。

    邵勛囑咐他們「量力而行」,已經很體貼了。

    「十一郎,你也說說,異日江南會如何?」邵勛看向漢王邵渥,用鼓勵的語氣說道。

    「阿爺,我———」邵渥低著頭。

    「嗯?」邵勛仔細看了兒子一眼,道︰「你是我的種,怎一點豪勇之氣都沒有?抬起頭來。」

    「十一弟,你讀書時不是很聰慧的麼?」趙王邵笑道︰「連教授都夸贊你呢,射箭也比我準。三兄可羨慕了。」

    「真的?」邵渥看向邵。

    「自然是真的。」邵笑道。

    邵渥有些高興,抬頭看向邵勛,道︰「阿爺,我覺得異日江南還是經營莊園的人居多,有一小部分人出于阿爺勸導,會窮究道理。另外另外——可能還有貨殖發家的。」

    「你覺得這樣好麼?」邵勛問道。

    邵渥有些遲疑,最後用略帶些孺慕的目光看向邵勛,道︰「阿爺,我還不懂,以後能不能教我?阿爺驅逐胡虜,一統河山,這般豐功偉業,無人能及。阿爺做得肯定是對的。」

    邵勛被這話逗樂了,也挺高興。

    十一郎是神龜六年(322)臘月出生的,真算周歲的話也就十一歲半,虛歲則十三,

    其實還是個孩子。

    被孩子真心實意地拍馬屁,邵勛很受用。

    如果是太子或長子、次子拍馬屁,邵勛則覺得他們別有所圖。

    「好,以後教你。」邵勛大手一揮,高興道。

    邵渥也浮現出高興的神色,下意識走近兩步,離得邵勛更近了。

    邵雍、邵厚、邵珂、邵恭「閑散王公」四人組落在最後面,偶爾互相對視一眼。

    父親在家中的時候不多,哪曉得許多事?

    十一弟最親厚的可不是他六兄。

    他倆之間關系談不上差,但也絕對稱不上好。

    六郎和十一郎之間,皇後終究還是沒能一碗水端平。

    當然,這一點或許父親已經知道了。

    「你等先回去吧。」邵勛突然停下腳步,揮手道。

    「是。」眾人紛紛行禮。

    邵渥看著父親的背影,遲疑了一下,很快被老三拉走了。

    待兒子們走後,邵勛又往前走了一段,然後吩咐了童千斤一句。

    童千斤會意離開,邵勛則推開了院門。

    這是一個獨立的小院。

    石氏懷孕後有了點優待,獨門獨戶居住,應氏也不用干活了,專門照顧她。

    見到邵勛來後,應氏立刻行禮,眼神有些幽怨。

    「陛下。」石氏吃力地從胡床上起身。

    「趕緊坐下。」邵勛立刻上前,扶著石氏坐下。

    懷孕六個月了,肚子挺得老高,起立都不容易。

    「陛下。」院外響起了聲音。

    石氏、應氏對視一眼,都有些疑惑,更有些似曾相識之感。

    「進來吧。」邵勛說道。

    親兵將院門打開,放了一人入內,然後又關上院門。

    「以後你就住這了,方便照顧一一石貴嬪。」邵勛看著來人,說道。

    石氏臉一下子燒得火辣辣的。

    她吃驚地看著來人,赫然是王簡姬。

    與會稽王的婚事定下後,石氏還在不同場合見過她幾次。

    猶記得一次她主持游園,來了不少女卷,她對王簡姬怎麼說來著?

    「這朵新開的蘭花,晨露未�時最是嬌嫩,正如爾初掌王府之時節。爾既入我司馬氏之門,當知簪纓世族之婦,不獨以容止為美。昔班昭作《女誡》七篇,言「清閑貞靜,守節整齊」,此乃女子立身之本——”

    想起這事,石氏就覺沒臉見王簡姬。

    主簡姬似乎也想到了這件事。

    在她記憶中,石貴嬪當初說這話時,手里握著書卷,眸子帶著三分寒潭水色,錦衣裁得比旁人緊半分,顯露出美好的身段,肩線又始終繃得筆直,仿佛經年累月淬煉出的威儀。

    衣領卡在喉骨下方三寸處,嚴整無比。

    說話聲調像用尺子量過,每句話尾音都落在羽調與宮調之間固定的位置當時她好羨慕,覺得自已若是執掌會稽王府二十年後,能達到石貴嬪那莊重、貞靜的氣度,便已是僥天之幸。

    她之前听說石貴嬪被俘虜了,當時有些驚訝,本以為石貴嬪會死節。但也沒多想,以為石貴嬪身處掖庭之中,一邊干著繁重的活計,一邊出淤泥而不染,仍然氣度萬千。

    只是一眼前的石貴嬪穿著葛布涼衫,裸露出大片肌膚,顯然不太莊重。

    小腹高高隆起,已然身懷六甲。

    這幾乎顛覆了小姑娘的認知,

    還有應氏,她出身書香門第,曾與她談論過婦德,提到「夫有再娶之義,婦無二適之文」、「貞靜清閑,行已有恥」。

    「啪!」邵勛拍了拍應氏渾圓的大臀,道︰「隨我來。」

    說罷,牽看應氏的手要去里間。

    應氏微有乞求之意,眼中漸漸蓄滿淚水。

    邵勛看著她的眼楮,道︰「罷了,朕居然因為你心軟了。」

    應氏破涕為笑,然後又羞郝地看了眼王簡姬。

    「以後再服侍朕吧。」邵勛說道。

    應氏臉一紅,微不可聞地嗯了一聲。

    「照顧姑氏乃你二人應有之義,勿要懈怠。」邵勛說完之後,便心情愉悅地離開了。

    石、應、王三女對視一眼,盡皆難堪地低下了頭,院中一時間寂靜無比。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晉末長劍》,方便以後閱讀晉末長劍第一百十二章 摸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晉末長劍第一百十二章 摸底並對晉末長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