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莽末年,宗祖(沈戎)自壽春渡江南下。」
「隨後幾代人,屢有刺史、別駕、太守、主簿、國相之任。然漢末離亂,沈氏守道不移,尊崇漢室,不妄交納孫氏,累征不就。」
「建安年間,孫權召沈友沈子正論當時之務。論罷,權斂容敬焉。然沈子正謂‘主上在許(昌)’,終不為權所用,故害之,時年二十九。」
「終吳一世,沈家只有一支族人出仕,故未能身士族。」
說話的是吳興沈氏的沈楨,與沈充算是一輩人,但不同支。
在座的還有一人,名沈延,乃中書侍郎沈陵之子,現為江陵幕府記室督。
沈陵與他們也不是一支,祖父沈憲乃東吳新都都尉,就是方才沈楨所說出仕的那一支,算是以自家部曲為東吳打仗,換取不被清算。
父親沈矯同樣是武將,為東吳建威將軍、新都太守。普平吳後,詔征沈矯郁林、長沙太守,不就。
而就是這個「不就」,真是坑慘了沈家,
東吳也搞了九品中正制,本來沈氏就這一支出仕,連續兩代人當官了,這可都是沈氏子弟上陣與曹魏反復搏殺,流了不知道多少血得來的官位啊,結果東吳滅亡後你不要了?外人听起來還以為沈氏是孫家的大忠臣呢。
歷史機遇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本來在東吳時就不怎麼受待見,沒混到士族,入普後有太守不當,同樣沒能混成士族。所以,吳興沈氏這麼一個世代為將的武力強宗就處在了這麼一個不尷不尬的境地中,要多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