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長劍

第六十九章 不約而同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孤獨麥客 本章︰第六十九章 不約而同

    大營之中,呻吟哀嚎聲不絕于耳。

    由壕溝隔開的獨立營地內,至少躺了兩三千人。

    醫者跑來跑去,並征發了大量民壯,來回照顧。

    《風土病》(第一版)這種書他們都讀過,但仔細對照之下,大部分的病癥都對不上,茫然無措,壓根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太醫令皇甫方回甚至都隨軍南征了,但他也說不出什麼所以然,只能先撿認得出的進行對癥治療。

    「暮春以來多雨,很多坑窪之處積滿了水,此謂‘死水’。死水一多,孳生蚊蟲,這是瘧病,照方診治。」他一邊說,一邊提筆簽發命令,下撥藥材。

    藥材有沒有用,很難說。

    漢末有治療瘧病的方子,但據他觀察,效果很差。或許,只有特殊地方產的藥材,效果才能好一些?

    但現在也沒別的辦法了,聊勝于無吧。

    疤病十分麻煩。

    他和天子談過,天子認為死水中最容易擎生蚊蟲,不停流淌著的河流則要好一些。蚊蟲叮咬了患虐之人後,再去叮咬其他人,就容易把「虐蟲」傳播過去,

    久而久之,營中患病之人愈發多,終至不可收拾。

    天子還認為蚊只能飛數十步,至多百步,因此清理百步內的死水塘就可以了。

    皇甫方回對此持懷疑態度,但天子堅持要求寫進去。

    此番出征,軍營中便是照此辦理的,填平了不少水塘,但問題是無法盡善盡美。

    如此多的大軍,周遭河湖水塘又極多,填不勝填。

    營寨綿延出去很遠,每個單獨的營寨之間還要布設壕溝,防止營嘯蔓延或敵方攻破一個營寨之後順勢直取下一個,總之不可能不被蚊蟲叮咬。

    但此舉確實也減少了患虐的可能,總體還是有效果的,不然怕是要死更多人。

    「這幾日雨停了,讓樵采軍士大舉外出,多砍些干柴回來。」皇甫方回又吩咐道。

    《風土病》中同樣建議喝熱水。

    為何僅僅是建議呢?因為很難做到。

    先不說被人限制樵采這種事了,梁軍還不至于如此。但說周遭環境,多湖沼水草蘆葦,這種東西根本不經燒,要收集非常多才行,很費勁,根本不夠用扎營立寨,利于樵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優勢。

    再者,連日陰雨,更增添了困難。

    軍士們熱飯都不一定吃得上了,只能嚼保存了一些時日的干糧,喝生水。

    至于說漢時少量出現的石炭(煤炭),太少了,而且根本不可能長途運輸,

    沒這個能力。

    皇甫方回一邊簽發命令,一邊總結。

    《風土病》這本書還得再刪改、新增,越濕熱的地方越危險,越容易患病,「蠱蟲」、「疫蟲」似乎不僅僅來自水里,土、氣、風中似乎都有,整體比相對干冷的北方多多了。

    同時他還發現了一個現象︰壽春就好多了。

    好像是越早變成城邑、周遭改變越徹底的地方越不容易患病,人煙稀少、野獸出沒的荒地則要危險得多。

    寫到最後,他干脆擱下了筆。

    這仗就不該在夏天打,如果等到冬天,病蟲是不是會少很多?至少蚊子不見了。

    ******

    大營之中,張碩剛剛披掛完畢。

    軍士們的精神頭不是很好。

    無他,天天下雨,營地內濕漉漉的,身上幾乎要長毛了,難受得要死。

    更別說不斷有人病倒,被送入後方營地隔離開來,這些都打擊了士氣。

    對了,吃不到熱飯、熱湯,幾天還好,經常如此,那是真的士氣不振。

    不過,在軍令下達之後,他們還是很快整隊完畢,做好了出發的準備。

    祖約部將許柳已經帶著兩三千人先期出發了,一路著敵軍的蹤跡,向合肥方向追擊。

    梁軍作為後繼,晚一天出發。

    毫無疑問,這是一次大膽的行動。

    張碩判斷山遐撤退之後,北邊淮水上的普軍水師肯定也會撤退。

    如此,則後路無憂。

    至于說會不會有生力軍來接應普軍,應不至于。

    徐州李重、南陽樂凱都會發動進攻,牽制一部分敵軍。

    李重那邊可能牽制不了幾個人,畢竟淮水下游一帶水勢雄渾,河面更加開闊,一不留神就被人留在南岸了一一從徐州方向南下建鄴,是諸條路線中最難的,也是最不可取的,除非守軍一觸即潰。

    樂凱倒是能牽制一部分人。

    其實這就夠了,晉國最能打的部隊就是荊州兵,牽制住他們就行一一晉廷向以淮陰為「北府」,淮南為「西府」,蓋因鎮守這兩處的大將往往帶有「北」、「西」字樣的將軍號,且能開府,而今祖約舉事,淮南糜爛,「西府」這個頭餃或許會飛到荊州都督身上,至于「北府」會不會易主則很難說。

    大軍整隊完畢後,正待出發,監軍蔡裔欲言又止。

    他不是怕了,而是職責所在。

    說實話,若他處在張碩的位置上,一定會做同樣的事情,南下追擊,但他現在是監軍,職責不一樣,就要從其他方面考慮了。

    張碩試了試抽刀入鞘之後,見蔡裔面色不豫,道「元子何故如此?」

    既然張碩問了,蔡裔便不再藏著掖著,直接說道︰「都督,若淮水上的晉軍水師不退呢?屆時大軍遠在合肥,後路糧道被斷,能久持乎?」

    張碩沉吟了一下,道︰「若事事皆要穩妥無比才動手,那便是武學里說的‘結硬寨、打呆仗」。此番本是我攻淮南,不意晉人來得如此之速,反倒變成彼攻我守了。今敵軍退卻,不追何待?」

    「若賊偽退誘敵呢?」蔡裔問道。

    「追一下總是要的。」張碩堅持道︰「而今淮南諸縣皆在觀望,若能追到合肥城下,縱無力攻取,淮南北邊諸縣卻有可能改旗易幟。另者一-」

    說到這里,他扭頭看向北方,道︰「江東水軍實在惱人,動不動截斷後路,

    斷我糧道,此誠可憂之事,故需效曹魏故智,于淮南屯田,就近籌措資糧。”

    「屯田?」蔡裔是真的震驚了,不由得多打量了幾下張碩。

    「昔年鄧艾于兩淮屯田,淮北二萬人、淮南三萬人,十二分休,常有四萬人,且田且守。六七年間,積糧三千萬斛于淮上。」張碩說道︰「惜當年所屯之田多已荒廢,水渠亦多湮廢,還得花大力氣整治。若我仍鎮淮南,今冬便征發兵士、百姓修治陂池、灌渠,待淮南糧收,縱淮水為人截斷,又有何懼?」

    蔡裔一時失聲。

    張碩此人,與其說是戰將,倒不如說是個屯田將。

    他南下的主要目的竟然是擴大佔領區,以便後方能安心屯田積糧。

    「君勿要多勸。」張碩當先而出,聲音遠遠飄來︰「此時不敢進,悔之莫及。」

    ******

    六月二十五日,天水。

    前方軍報每隔幾天就有一封,大部分是關于北方草原的,這也是邵勛最關注的。

    至于張碩營中發來的,他不甚關心。

    只不過確實有點驚訝。

    祖約拖來拖去,果然拖出了事。

    按照最先的計劃,祖約于壽春舉事,然後盡可能煽動更多的人加入進來,配合南下的張碩部,讓淮南全境變色。

    但第一步就失敗了。

    前後拖延許久,一會索要糧草器械,麻痹建鄴朝廷;一會調整布防,解散或遣走不可靠的部眾;一會要去徐州搬取將校家眷,不然他們不願跟著反,總之一堆事,結果就讓建鄴朝廷嗅出不對了。

    邵勛基本可以肯定,建鄴朝廷在祖約舉事之前一段時間,就已經討論結束,

    開始委任官員、調集兵馬了。

    祖約麻痹他們,他們也麻痹祖約。

    于是等到祖約舉事之時,晉軍主力一部已經抵達巢湖,待許柳南下之時,歷陽水陸都督陸玩已經抵達合肥,雙方先鋒迎頭相撞。

    張碩決意南下成德,與普軍水陸主力廝殺,頗為冒險,蓋因後路不穩。

    但邵勛沒有阻止。

    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張碩完全沒必要寫這封自明心志的信。

    有什麼用?

    若單騎走免,逃回淮北,該斬首還是得斬首。你是都督,握有全權,同時負全責,不可能你提前打了預防針就不追究。

    如今的戰爭進程,邵勛不是很清楚。

    他甚至懷疑水師已經全軍覆沒了,這倒是個難題。

    所以,今天他決定給張碩回一封信,由秘書監盧諶擬寫。

    「幾個要點。其一,修治二石山城及水寨,可容納水師屯駐。」

    這其實是給水師一個避戰的場所,搞存在航隊。

    存在艦隊雖然總被人嘲笑,但不是沒有用。結合水寨、木樁乃至鐵索,可以勉強維持一個溝通南北的通道。

    但這不是短時間內能完成的,至少需要幾個月。

    「其二,若能控制芍陂,則修治陂池,若不能,盡可能搶佔良田所在,朕會發胡漢丁壯前去屯田。」

    屯田是必須的,蓋因即便有了水寨,在水軍戰力遠遜于江東的情況下,依然可能被摧毀,再度被隔斷南北。

    也就是說,從河南渡河攻打淮南,往往只有短短數月時間窗口,持續能力不足。若能在淮南收糧,則可大大緩解此窘境,屆時江東水師甚至都不會過來了,

    因為用處不大。

    「其三,看好祖部軍士,勿要令其遁逃。」

    張碩來報,祖渙率三千人東行收取諸縣,行至半途,軍眾鼓噪,直接散走了一半人。

    這些人去哪里?當然是跑回徐州和家人團聚了。

    祖約手頭剩下的兵馬,多半也軍心浮動,不可不防。

    「其四,若遇大疫,勿要勉強,量力而行。」

    「其五,勿要殺降。」

    「其六,把質子軍撤回來,他們死人太多了。「

    「就這麼多吧,卿自斟酌語句,聊為潤色,寫完就遣快馬發出。”

    「臣遵旨。」盧諶應道。

    邵勛點了點頭,隨即站在地圖前,仔細看著橫亙東西的陰山。

    (今晚還有一章,雙倍月票了,求票。)

    (朋友寫的《犁漢》完結了,有興趣的書友可以看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晉末長劍》,方便以後閱讀晉末長劍第六十九章 不約而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晉末長劍第六十九章 不約而同並對晉末長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