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長劍

第三十四章 面見(上)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孤獨麥客 本章︰第三十四章 面見(上)

    停!」武士拈弓搭箭,大喝一聲。

    而說話之間,一支羽箭飛了出去,沒入殘雪之中,箭羽震顫不休。

    正往北奔行的百余人嚇了一跳,

    很快,二十余丁壯上前。

    大部分人拄著長矛,少數人持有弓刀。

    最強壯的七八個還身著皮甲,看起來有兩下子,應是上過陣。

    「都是鄉黨,莫要動手。」一中年人策馬上前,用譙沛口音大喊道。

    本地人?挎弓武士與同袍面面相,稍稍放下了點戒心。

    「爾等何人,從何而來?」武士大聲問道。

    遠處的塢堡之內,鐘聲不斷,顯然堡主在集結兵馬了,很快就可以增援過來。

    作為與吳兵相持第一線,這些塢堡的軍事素養還是可以的,一般性的中小規模戰斗都可以勝任,反應也非常快一一反應不快的都沒了。

    而大梁朝廷在這片的政策基本就是本地人守本地,盡可能不佔用朝廷的資源,因此默許他們在地方上坐大,甚至委任豪族子弟為官。

    比如前譙國內史、現譙郡太守桓宣就出身「人(縣)桓氏」,乃地方上一個中等士族,日子過得不好不壞,雖沒有進入中樞,但在前任太守因為被吳兵攻入郡內且地方上發生叛亂而免官之後,人桓氏就已經是譙郡數一數二的家族,僅次于夏侯氏。

    「我乃桓公部曲將,奉命北返,收拾家業。」來人大聲道。

    一听「桓」這個姓,這些塢堡民們就菊花一緊。

    武士頓了頓,復問道︰「哪個桓?”

    「龍亢桓。」來人回道。

    「我道是誰,原來是渡江那個。」身後已經有數百人集結而至,武士膽氣陡增,大笑道︰「幾以為是桓府君親族。」

    眾人一听並非太守族人,也松了口氣,紛紛叫道︰「還有女人!抓了當奴婢!」

    「對!吳兵能抓譙人,譙人如何抓不得吳兵?」

    吵吵之下,抽刀出鞘之聲此起彼伏,足見雙方往日里積怨之深。

    「慢!」數十騎踏雪而來,遠遠停了下來,領頭的名叫張平的塢堡主伸手阻止道。

    說完,又對身側一人低聲道︰「屠各,你引五十騎繞後,盯著點,但不要擅自出手。」

    名叫「屠各」之人領命而去,帶著五十騎,遠遠兜向側翼,並將角弓拿了出來,典型的匈奴輕騎兵戰法。

    五十騎繞行之後,來人這邊一陣慌亂,

    張平穩穩坐于馬背之上,靜靜看著對面慌亂的模樣。

    許久之後,見五十騎並沒有發動進攻的意思,他們終于安靜了下來。

    「來個能說話的?」不知道什麼緣故,張平這個脾氣暴躁、殺人如麻之輩居然沒第一時間動手,而是和和氣氣地說道。

    對面陣中一人上前,長揖一禮,道︰「事關機密,將軍可否私下敘話?」

    「君何姓?」張平問道。

    「桓。」

    「好!」張平點了點頭,翻身下馬,步行向西。

    此人亦步行而西。

    兩人走出去二十余步後,停了下來。

    「相(縣)人桓撫見過將軍。」桓撫又施一禮,道。

    听到「桓撫」這個名字後,張平心下大定。

    楚王殿下坐鎮譙城,遣人至此,令其接應祖渺司馬桓撫至譙城。

    張平何時見過如此大人物?接到命令後不敢怠慢,天天派人在淮水一帶巡視,總算見著了。

    只要他把桓撫一行人安全帶到譙城,便有可能得到桓宣桓府君甚至楚王的贊賞。

    這個買賣值得做!

    ******

    一行人很快被送到了一個塢堡內。

    領頭的幾位官員甚至被安排了不錯的屋舍。但你懂得,有些人平日里住著大莊園,嬌妻美婢伺候著,如何習慣塢堡那狹窄、潮濕、陰冷的小房間?

    這不,祖渺幕府解散前的參軍殷義就不滿了。

    他一點沒有寄人籬下的自覺,且這麼多年一直看不起兵家子。

    張平將自己家人住的屋舍讓了出來,殷義一見便罵道︰「此舍只堪作馬既!」

    張平听了,額頭隱隱露出青筋。

    他的子弟家人也對殷義怒目而視。

    「住口!」桓撫扭頭看了下殷義,喝道︰「我等來此乃謀大事,非為享樂。「

    殷義被這麼一罵,怒氣上涌,好懸才忍住了。

    桓撫是司馬,他只是個參軍,級別不一樣。

    祖士稚死後,祖士少實際掌握兵權,就目前看來,桓撫依舊受信任,而他殷義則有點要被掃地出門的意思了,地位差距比以前更大了。

    爾母婢!待去了洛陽,見著族人,便要你等好看。

    我族佷女可是大梁天子寵妃,看你們將來要不要巴結我!

    「張將軍,不知龍亢桓氏老宅如何了?」桓撫問道。

    「君不是相人麼?」張平問道。

    「幫桓公問問。」桓撫答道相縣桓氏是後漢經學家桓譚後人。

    龍亢桓氏則是後漢帝師桓榮後人,家族精研《尚書》,乃經學世家。

    縣桓氏則是曹魏太常桓階後人,祖上原籍長沙,後遷至縣。

    如果說相縣桓氏、龍亢桓氏還有點親戚關系的話,縣桓氏就真的是外人了。

    「桓公渡江後,此宅為人所據。後吳兵打來,他們似被擊破,四散而走。」張平說道︰「據我所知,直到去年中,桓公莊宅已經無人居住。吳兵曾放過一把火,屋垣傾頹,怕是已無幾間完整的屋舍了。」

    「至于農田,多半荒廢。偶爾有人去放牧牛羊,也是放完就走。那邊離淮水太近了,容易為吳人劫掠。”

    「其實整個譙郡現在不缺地,只缺人。兩軍相持這麼多年,傷損太大了。」

    「多謝告知。」桓撫行了一禮,道。

    張平擺了擺手,道︰「楚王殿下已至譙城。我觀諸君頗為疲累,今日便休整一番,明日一早北上,如何?」

    「可。」桓撫應道。

    二人說話間,塢堡民們已在大院中支起炊具,為新來的一百多人準備飯食。

    「怎麼來了這麼多人?男男女女不下百人?」張平指著一行人,好奇道。

    桓撫面現郝色,道︰「多為龍亢桓氏子弟、部曲、奴婢,來收拾老宅的。”

    張平一听就明白了,遂問道︰「茂倫公(桓彝)在建鄴官居何職?」

    「中書郎。」桓撫答道。

    「此職何掌?」

    桓撫沉默片刻,道︰「編修國史。」

    不過,建鄴有傳聞,桓彝有可能調任尚書吏部郎,但還沒有塵埃落定的事情,桓撫不想多說。

    再者,江左的制度有點奇怪,開始雜曹魏時期存在、大晉朝早已改革的制度。

    比如曹魏置尚書郎中(九品制之第六品)二十五人,分任諸曹從事,協助主官處理事務。

    而江左台閣現在就有二十余曹,分到中書省的就是中書郎,分到尚書省吏部的就是尚書吏部郎。

    前者沒什麼實權,編修國史而已,後者卻是一個實權衙署,在五品以下官員的選任中,有一定的建議權。

    但說實話,都不是什麼大官,還不如外放當個太守呢。

    張平不知道內情,但听到「編修國史」四個字就明白了,合著完全沒什麼權力啊。

    這純屬是在江東干得不順心,于是又試探著投向北方。

    桓彝一定非常關注桓撫的動向,好決定自己下一步的動作。

    這些人啊!

    「這(huo)坑坑窪窪,煮點肉也這麼慢,到晚上能煮熟不?」殷義的聲音又在院中響起︰「還不如熔了做成兵器。

    張平聞言,站到殷義身前,道︰「古有諸侯問鼎之輕重。今天下方平,君便欲碎此鼎耶?「

    殷義冷笑道︰「待我去了洛陽,見得族人,便碎你頭,看你還惜不惜此鼎!」

    張平勃然大怒,刷地一聲抽出佩刀。

    桓撫連忙按住了他的手,低聲道︰「息怒。此人乃殷淑妃族叔,為人張狂,勿要和他一般見識。我這就帶他走,連夜去譙城。”

    張平听到「殷淑妃」三字時,清醒了一些,連續深呼吸數次後,終于壓下了那股殺人的沖動。

    「啪!」一聲清脆的耳光響起。

    張平尋聲望去,卻見一跟隨桓撫而來的少年卯足了勁,狠狠甩了殷義一巴掌,直接將人打懵了。

    張平心下大爽,怒氣消了很多,遂問道︰「此何人?」

    桓撫猶豫片刻,湊到張平耳邊,低聲道︰「此為桓公長子溫。」

    「真少年英雄也。」張平擊掌贊嘆道,旋又想起桓溫的身份,暗道桓彝比他想象得還要有決斷力,居然已經下定決心了。

    其實想想也是。

    桓彝並不是什麼甘于寂寞之人。

    作為刑家之後,不知道多麼渴望再造家族輝煌呢一一本地人都知道,桓彝就是當年被誅三族的曹魏大司農桓範之子桓楷(在逃)的後人,雖然他沒看過桓氏的族譜。

    及至國朝,趙王倫位,桓彝投奔齊王司馬�活@擄芎筇踴せ搖br />
    沉澱一段時間後,復投司馬睿,並隨之舉族渡江,可惜看樣子沒受什麼重用。

    想到這里,張平居然有點可憐桓彝了。

    兩次出手,都沒跟對人—

    桓溫打完殷義後,讓自家部曲將其看押起來。

    殷義反復叫罵、威脅,桓溫不為所動,只道︰「此時揍你,你也只有生受著,叫罵何益?徒增苦痛耳。你若想報復,我便隨你去洛陽走一遭,又如何?

    1

    殷義被驚呆了,想要說些什麼,卻又怕挨打,只能用憤恨的眼神看向桓溫,心想該如何找回場子。

    桓撫嘆了口氣,吩咐道︰「用完飯食就走。」

    說罷,看向桓溫,有些憂慮,思著得將他帶到譙城,若能得楚王青睞,便不懼小人報復了。

    天色將暗之時,眾人終填飽了饑腸。

    桓撫向張平深施一禮,帶著十余人告辭離去,剩下百人則往桓氏老宅而去。

    正月底,桓撫一行人抵達了譙縣。

    太守桓宣陪著魯王邵、楚王邵掛,在太守府召見桓撫、桓溫、殷義三人。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晉末長劍》,方便以後閱讀晉末長劍第三十四章 面見(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晉末長劍第三十四章 面見(上)並對晉末長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