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長劍

第九十五章 城內城外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孤獨麥客 本章︰第九十五章 城內城外

    新平城外的營寨已經扎好,標準的圍三闕一。

    銀槍左營及黃頭軍五千人位于城南,背靠桑干河。

    陳留府兵三千五六百人位于城西,義從軍三千騎亦屯于此處。

    五千黃頭軍屯于城東,同樣背靠桑干河——水與桑干河在新平以南交匯,然後拐彎流向東北方向。

    郁鞠部五千鮮卑、烏桓騎兵亦屯于城東北。

    路上次第匯集而來的萬余烏桓騎兵則由各自部大帶著,于野外巡弋,遮護外圍。

    說是圍三闕一,但這個樣子根本不好跑,晉軍騎兵太多了。

    六月十九日,王雀兒出了中軍大營,巡視各處。

    三十六歲的他,正處于高級將領的黃金年紀。

    二十年征戰下來,從小兵做起的他經驗豐富到讓人驚訝,如果不早夭的話,還可為國征戰二十年,青史留名。

    一般而言,史官會定期拜訪主要文武將官,采擷史料,當事人口述的素材是最重要的來源,會有相當程度的美化,故史書上描寫的實力一般會大大高于文武官員的真實能力。

    如果還願意花錢的話,幫你加戲、修飾也不是不可以,畢竟後朝修史是以前朝時記錄下來的各種材料為基礎——如果沒遺失的話。

    王雀兒對青史留名還是很感興趣的,且這幾年越來越多地思考這類事情——有人圖名,有人好利,王雀兒便是前者。

    能賺得偌大名聲的戰爭不多了,攻打拓跋鮮卑便是其中之一。

    至于攻打江東或者蜀地,他沒什麼興趣,其他人差不多也是同樣的看法。

    原因無他,建鄴這種名字,听著就沒平城、盛樂有吸引力。

    江東也沒陰山、河南地讓他熱血沸騰。

    司馬睿、王導之流,听著就讓人昏昏欲睡,而拓跋、慕容、宇文這類能調動鋪天蓋地鐵騎的草原頭領更能讓他精神一震,全力以赴。

    說白了,中原普通百姓可能對司馬睿、王導之類更感興趣,但作為武人,他清楚地知道什麼才是更大的挑戰。

    “武學又有新東西可教了。”王雀兒駐馬桑干河畔,道︰“自廣武出,及至新平,二百余里,至平城,則有三百多里。其間風物,與中原大不相同。”

    “此皆秦漢舊地,雖雲殊異,但仍有幾分中夏遺存可尋。”大將軍府監軍庾澤(庾袞三子)笑道︰“出了平城北上,那才是真正的無垠草原呢。煙村寥落,荒涼得直讓人落淚。”

    說白了,平城以南宜牧宜耕,秦漢時都大力移民實邊,置郡設縣。

    平城再往北,興許還能種地,但條件比起平城以南、雁門關以北卻要差了不少。

    至于陰山以北,則條件更差,只有極少數地方可以屯田種地,整體是以放牧為主。

    中原王朝能打過去,但真的佔不了——或者沒人想過要佔領,反正以秦漢時的手段是沒法佔領的,除非有人想出新辦法。

    “此戰,大王居功至偉。”王雀兒面向西南方向,拱了拱手,說道。

    庾澤有些傻,你至于這樣麼?

    王雀兒不管庾澤心里怎麼想的,只道︰“深入敵境二三百里作戰,哪有那麼容易?若非大王在後面招降納叛,令諸縣雜胡紛紛來投,此刻我必然到不了新平。”

    庾澤不得不承認,這話有道理。

    深入敵境最危險的就是後路。

    別的不談,如今投靠王氏母子的那六七萬烏桓人,如果調轉刀槍,抄截你的糧道,捕殺你的信使,甚至深入你的後方,大肆破壞,你怎麼辦?你要花費多少力氣來一一清理?

    但梁王把他們變成了自己人,至少不會添亂,能幫你驅逐、捕殺敵方的游騎。一進一出,差距很大了。

    這場戰爭如果最終大勝,源于最初的定策。

    “王將軍,王氏母子已招降數萬眾,多為陘北烏桓,將來如何處置?這些地方會給什翼犍以為復國之基嗎?”庾澤靠近幾步,低聲問道。

    王雀兒神秘地笑了笑,沒回答。

    可能嗎?不可能。

    作為梁王的得意門生,他知道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比如梁王欲在陘北設馬邑、雲中二郡。

    或許是羈縻郡,因為當地胡人實在太多,但絕對不會給什翼犍的,平城以北還差不多。

    想要地盤?自己去搶啊,梁王可以給你們名義。

    “監軍勿要多問。”王雀兒說道︰“有些機密之事,泄露了恐引發動亂。”

    庾澤聞言,心下有些不爽。

    不過他很快調整好了心情。王雀兒這話,相當于回答他了,自然不會再追問。

    他抬頭看了看桑干水南岸,一座土城正在興建。

    建城之人多為烏桓老弱婦孺,伐木挑土,十分辛苦。

    听聞王氏已經在找工匠制作官印,以王豐、長孫睿(拔拔睿)為左右輔相,又以劉路孤、郁鞠為左右賢王,另分設諸部大人,遣其派子佷入侍什翼犍。

    這女人原來什麼樣子,他有所耳聞,最近一段時間進步很大啊,幾乎讓人感覺不出她只是個十九歲的婦人。

    實在不行的話,干脆建議大王殺了她算了,省得日後成為禍患,也省得——給從妹添堵,畢竟梁王很容易犯老毛病。

    ******

    新平城內,拓跋六曾經居住過的宅邸內,廣寧王氏家令王昌正與普骨閭密談。

    “今日之情形你也看到了,普部老弱,難當梁國勁兵。城中這些人,三心二意,你覺得能為你死戰嗎?”王昌仿佛一點不擔心自己的安危,在房中走來走去,侃侃而談︰“守城者,烏桓也、晉也,其心向何方,不言自明。異日大軍攻城,玉石俱焚,豈不可惜?”

    普骨閭臉色不是很好看,只道︰“要我降,只有幾件事。”

    “但講無妨。”王昌胸有成竹地說道。

    “其一,普部尚有老弱婦孺數萬人,已轉至他處放牧,不得加害,亦不得隨意打散。”

    “好。”王昌答道。

    “其二,什翼犍復國之後,若祭祀天神,我不管是十姓還是七姓同祭,普氏之名仍得列于祭壇之上。”

    “好。”

    “其三,若新平不能給,我需得一塊好地作為牧場。”

    “好。”

    “其四,可敦到底打算用什麼官制?鮮卑舊俗還是晉地官制?如果是晉制,給我個衛將軍。如果鮮卑舊俗,輔相似可多設幾人,我居其一。若有可能,可遣使至洛陽,為我求來歸義侯之類的金印,至不濟,也得有個親善中郎將銀印。”

    說完,他看向王昌。

    這事王昌不敢做主了,也有些惱火。

    普骨閭真是心中沒點數,都什麼時候了,還他媽獅子大開口。

    老子到現在還沒落實一官半職呢,還在以家令的身份奔走,你也好意思提這麼多要求?

    “此條有些過了。”王昌心中嫉恨,直言道︰“大人怕是不清楚滿城烏桓都听誰的!可敦一至,烏桓諸部皆拜,屆時怕不是要取你人頭以獻。”

    普骨閭重重地拍了一下案幾,怒道︰“新平名邑,幾可以之為都,我平白獻上,卻一點好處不給,像話嗎?”

    王昌剛要跟著發怒,卻突然發現普骨閭此人眼底似有幾分狡黠之意,頓時冷哼一聲,道︰“就這麼些,你愛降不降。”

    普骨閭靜靜看著王昌,眼神似乎非常危險,手也慢慢撫到了腰間刀柄之上。

    王昌雖然篤定此人不敢怎麼樣,但見到他的動作,心中仍然一突,但他強自撐住了,與普骨閭對視著,毫不退讓。

    良久之後,普骨閭突然一笑,屋內劍拔弩張的氣氛頓時消減了不少。

    只見他拍了拍手,片刻之後,數人入內,抬著兩個大箱子。

    普骨閭親自將其打開,卻見里頭擺放著諸多金銀之物。

    只听他說道︰“此乃昔年司馬騰酬謝大單于(拓跋猗迤)之物,只消你居中奔走一番,便全是你的了,如何?”

    王昌暗暗咽了下口水,艱難地把目光移開後,搖了搖頭。

    普骨閭見他軟硬不吃,頓時有些不高興,責備道︰“我也是為了可敦、王子著想。草原上的雄鷹哪那麼多婆婆媽媽?你收了這兩箱東西,就是我普骨閭的朋友,你不收,我沒法安心投效。”

    “實在是愛莫能助。”王昌的語氣有些和緩,但仍然拒絕了。

    普骨閭仔細盯了他許久,發現王昌是真不願意,嘆了口氣,道︰“算了,不為難你。金銀還是你的,就當交個朋友。”

    王昌松了口氣,神色間頗多意動。

    “那就換個條件吧。”普骨閭又道︰“我降可敦、王子,但不降邵勛。邵兵不得進新平城,只能在外間駐扎,我可遣人送些糧草、牛羊勞軍。”

    王昌一听,又很為難。

    普骨閭見狀,氣得罵道︰“老婢何不曉事?你道我真貪生怕死?和你實話說了吧,若非可敦、什翼犍在此,我寧可遠遁,也不會投降。我不讓邵兵入城,也是為了什翼犍著想,難道王子真想一輩子寄人籬下?代國是拓跋氏的代國,不是邵氏代國。什翼犍未壯,壯當自立,若他沒這份心思,若可敦沒這個計劃,我自投翳槐去也。如果翳槐也沒志氣,我就遠走河西,再不受這鳥氣。”

    去河西,那就是投奔禿發部了,那是拓跋匹孤(拓跋力微的庶長兄)的後人創建的勢力。

    就王昌本心而言,當然也不想寄人籬下。

    最近一段時間,他也秘密建議過可敦,讓她與邵勛虛與委蛇,待什翼犍復國且羽翼漸盛之後,再脫離控制。

    邵勛此人已經三十七歲了,再等十幾年,就將步入人生暮年,屆時什翼犍可能才剛滿二十,正是雄心萬丈的年紀,機會不小的。

    但可敦居然有些害怕,似乎也有那麼一絲絲愧疚,始終沒正面回答他。

    這事弄得!

    王昌收回思緒,只道︰“普骨閭你不要和我胡攪蠻纏了,前面三條我可以做主答應。官職、金印之事,做不了主,運氣好興許會有你的,運氣不好只能作罷。就這樣,你若不答應,大可殺了我,向全城上下表明心志。”

    普骨閭看都不看他,冷哼一聲,直接走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晉末長劍》,方便以後閱讀晉末長劍第九十五章 城內城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晉末長劍第九十五章 城內城外並對晉末長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