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長劍

第四十六章 奔忙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孤獨麥客 本章︰第四十六章 奔忙

    高陽今年的夏糧收獲不咋樣。

    原因很多。

    其一是去年的水災導致土壤質量下降,影響收成。

    其二是缺乏充足的農具、耕牛。

    其三是會種小麥的人少,驟然改種冬小麥,問題多多。

    這不是穿越者輕飄飄一句“教”就能完成的。

    誰來教?

    他教得怎麼樣?

    需要多少人教?有沒有這麼多人來教?

    他說的話別人听得懂、願意听嗎?

    高陽人抵觸怎麼辦?

    對小麥的印象不好,不願意種怎麼辦?

    教的人不用心,學的人太笨怎麼辦?

    太多問題了,注定只能是一鍋夾生飯,一切都需要時間來慢慢消化。

    而夏糧收成低,本來還有一個補救辦法,那就是六月種雜糧,這個很多人都會,不太需要教,無奈被大水毀了。

    所以,高陽百姓今年明明收獲了一季糧食,卻很難活到年底,更別說明年青黃不接時怎麼辦了。故去年剛剛安頓下來的人,又蠢蠢欲動,想要帶著僅有的糧食,或下河南乞討,或東奔幽州乃至慕容鮮卑。

    “總算把他們摁住了。”

    八月下旬之後,雨水漸少,到九月初時,終于停歇了下來,邵勛暗松一口氣,然後帶著高陽百姓播種第二季冬小麥——今年應該會比去年好一些……吧?

    毛邦換了一身粗布麻服,腿上滿是泥濘。

    師徒二人站在𨆯水邊,看著夕陽下仍在勞作的百姓。

    忙完秋播後,他們還會種一些蕪菁。無需花多大力氣,隨緣種就是了。

    冬天餓極了的時候,摘一點出來吃,或許能救命。

    高陽四縣還剩七千多戶、三萬口人,一家賑濟了四十斛糧食,算上他們自己的余糧,混點野菜、草根,大概能勉強撐到正月。

    秋天新種下的糧食要到明年五月,中間還有四個月的時間怎麼撐過去,就要靠他們自己想辦法了。

    蕪菁能解決一部分缺口,開春後或許有野菜、果蔬,也能解決一部分,但還差了不少。或許,還是要從本就不夠吃的糧食里面再擠一點,留待五月麥收之前那段最難熬的時間。

    生活,本就如此艱難。

    天邊最後一絲亮光將落未落之時,百姓們餓得頭暈眼花,差不多也收工了。

    “撲通!”前方突然跪下數人,一老翁、倆年輕小夫妻外加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

    “這是……”邵勛有些驚訝。

    親軍督黃正上前,一把將人拉起,稍稍向後推了推。

    “大王。”老翁顫聲說道︰“小兒年且十五,也該跟隨大王出征了,以報王活命之恩德。”

    邵勛先是有些驚訝,繼而沉默了。

    報恩或許有,但也有其他因素,比如減少一張吃飯的嘴。

    半大小子,吃倒老子,他們的飯量是非常驚人的。

    如果邵勛能收下他,發下來的賑濟糧就寬松不少了,雖然仍不夠吃,但已可在半饑半飽的狀態下,靠樹葉、草根、野菜,頂過最難的那一段——如果明年五月能順利收獲冬小麥的話。

    老百姓也沒有辦法。

    這不是冷血,而是萬般不舍之下,給小兒子一個活命的機會。

    只要梁王收下了,難道還真能看著他餓死不成?

    而他家里還有大兒子和兒媳,有人養老送終,將來會有孫子延續血脈,這已經是無奈之下的最好辦法了。

    “罷了,此子我收下了,先當個輔兵吧,以後再授田。”邵勛嘆了口氣,道。

    “大王,收下我兒吧。”前邊又有數家人拉著兒子走了過來,基本都是十來歲的年紀,但也有部分二十多歲的。

    邵勛朝黃正點了點頭,示意他收下,隨後便離開了。

    ******

    九月十五日,邵勛抵達了河間,接見了奉召而來的冀州刺史劉疇、都督羊鑒、幽州刺史袁沖、都督盧詵,順便重新委任了河間郡的官員。

    原河間太守賑災不力。

    朝廷從青州調撥了五十萬斛粟米至此,竟然不慎被雨淋了一批,發霉變質。

    這事可大可小。

    發霉的糧食已經分發下去了,災民也吃了……

    但問題在于太守試圖隱瞞,且幾乎成功了,如果邵勛不來的話。

    新太守是龍驤幕府戶曹掾、燕國劉郢。

    這是盧志的人,邵勛思來想去,感覺老盧最近頹勢盡顯,決定拉一把。

    “高陽四十萬、河間八十萬、章武四十萬、博陵一百萬、常山、中山二郡合計十萬,總二百七十萬斛賑災糧,或有不足,但足以挽回大部分災民的性命了。”邵勛說道︰“為了討要這些糧食,我可是得罪了不少人,一定要用好。”

    “幽州遭災的範陽、燕國二郡也得到了百五十萬斛糧。這糧不光是給你們賑災的,也要重建邊塞武備。”

    “廣寧大部失陷,不要急著奪回,先守好上谷。此等時節,再強要出塞攻鮮卑,恐招致大敗,上谷亦不可保。甦忠義還剩多少人?”

    “回大王。”幽州都督盧詵稟道︰“還剩九千余口人、牛羊馬匹十萬多。”

    甦忠義是甦恕延之子,原廣寧懷荒鎮將,數月前被拓跋鮮卑大敗,退入上谷居庸關內。

    而盧詵在鮮卑入侵前當過一任廣寧太守,這個時候他只有慶幸。如果還在任上,結局很難講,畢竟新太守是戰死了的。

    “讓他來常山放牧吧。”邵勛說道︰“著甦忠義再獻精壯一千,我有大用。”

    “是。”盧詵、羊鑒二人齊聲應道。

    梁王沒提給沒給鎮將,那就糊涂著辦了,先劃一塊地,夠這九千多人放牧即可,總是擠在上谷那窮地方也不是個事。

    另外,九千多人里面,成年男丁大概也有三千出頭,再抽走一千精壯,甦忠義是真的完蛋了,至少十年後才能恢復點元氣。

    不過,這事比較棘手,他們要暗中協作,秘密通知地方郡縣,謹防甦忠義作亂。

    一旦作亂,就要立刻鎮壓。

    如果不作亂,忍了這口氣,甦忠義也沒什麼作亂的本錢了。

    “宇文氏欲壑難填,貪得無厭。便是牧草豐衍、六畜興旺之年,他們也要劫掠。”邵勛又道︰“其眾雖凶殘狡詐,但並未全力南下,如何抵擋不住?御夷鎮將遇敵大隊之時,居庸關便不出兵救援。北口鎮將與賊大戰旬日,靜塞鎮將作壁上觀。如此種種,問題頗大,容易為敵各個擊破。”

    “今日我再說一遍,幽州戰事,由都督盧詵統籌,誰再出工不出力,以為我拿你沒辦法麼?”

    是的,有些人就是認為邵勛拿他沒辦法,暗中觀望。

    他們也不明著反對,但用心和不用心,差別可大了。鎮將都是軍閥,一切以保存自身為要,為了別人的地盤拼殺,非常不智。

    之前游統干得馬馬虎虎,但邵勛擔心他在幽州干的時間太長,關系盤根錯節,不好處置,于是將他調走了——長期坐鎮一方主持軍務,朝廷下令調走之時,萬一人家請地方軍民上表留己呢?

    盧詵能不能控制住局面,目前還看不出來,畢竟他才赴任幾個月。

    邵勛決定再給他一段時間,如果不行,果斷換人,讓李重過來——李重和盧詵各有利弊,前者能力強,後者在地方上有影響力。

    由此可見,他此番東下冀州,並不全是為了救災。

    一個原因是去年答應了災民,今年再來看看災後重建狀況——這事啥也別提了,本來以為會收獲災民的感激和贊譽,現在看來又是一場大水,完全折磨人。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幽州邊防了。

    拓跋鮮卑是一個橫跨燕山、陰山的大勢力,整個漠南草原的精華之地全在其手。

    另外,他們還佔據了河南地一部分以及像代郡之類的傳統漢地。

    附庸地盤則更多,宇文鮮卑還是他們的姻親。

    簡而言之,他們可以出擊的地方非常多。

    幽州、冀州、並州、雍州、秦州、涼州全在他們的打擊範圍之內,從東到西綿延數千里——反過來講,可以打擊他們的地方也非常多。

    邵勛還听說了一個不保準的消息︰涼州張茂因道路阻絕,孤懸于外,故遣使至盛樂稱藩。

    不投靠劉漢,投靠拓跋鮮卑,原因是後者屢敗匈奴,戰斗力強勁,另外就是匈奴已經把秦州吃得差不多了,有可能威脅涼州,故早作打算。

    當然,張茂地位不穩,引鮮卑自固也是一個原因,畢竟拓跋氏的手是可以伸到涼州的。

    邵勛暫時不想主動攻拓跋鮮卑了,但整頓幽州邊塞體系卻是必須的。

    這個地方面臨的壓力太大了,一個不好就有可能被鮮卑四部集火︰拓跋攻上谷、範陽;慕容攻北平;宇文則南下劫掠諸郡,尤其是燕國、範陽;段部麼——萬一造反呢?

    如今冀州連續三年遭災,百姓哀鴻遍野,地方極為混亂,這些都會助長別人的野心。

    他來了,多多少少能震懾一下,能拉攏一下,哪怕效果不佳,但總是有點效果的。

    他不來,安坐于汴梁或平陽發號施令的話,那是一點用都沒有,相反還會讓河北士人失望,保不齊就讓一些猶豫不決之人從賊了。

    有些事,就不能怕麻煩。

    你要讓河北父(士)老(族)看到你沒放棄他們,你仍然在關心他們,且非常重視他們,親身前來……

    九月下旬,邵勛離開了河間,南下安平等地,檢查冬小麥播種狀況,同時收攏流民——心野了的則盡數擊潰,然後收其余眾——統一帶至鄴城,就地整頓。

    幾乎與此同時,他下達了一道命令︰除祭祀之外,釀酒者斬,釀醴者配流岢嵐、新興。

    這個時候,盧志在鄴城病倒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晉末長劍》,方便以後閱讀晉末長劍第四十六章 奔忙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晉末長劍第四十六章 奔忙並對晉末長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