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長劍

第九十三章 貢品與來使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孤獨麥客 本章︰第九十三章 貢品與來使

    “嘿 !嘿 !”號子聲此起彼伏,將一根根木料抬起,堆放到指定地點。

    稍遠處,黑煙沖天而起。那是正在燃燒的官窯,專門制作青磚、瓦當。

    燒制的長方形條磚上有字,曰“南甄官磚”。

    由字面可知,這就是把洛陽甄官署南官窯連人帶工具一起搞過來了。甚至還在汴梁新設了個東官窯,燒制帶有“東甄官磚”字樣的磚塊。

    瓦片上的字更多,除了甄官署字樣外,還會批量搞一些帶有吉祥意味的字,如“高安萬世”等等。

    在他們的努力下,磚、石、土、木混合結構的建築日益增多妝點了荒涼的汴梁大地。

    營建宮城的人員也從原本萬余石勒俘虜,又增加了大量河東、河北流民。

    永嘉十年說是不打仗,但其實消耗還是不小的,只不過這筆錢糧早就規劃好了罷了。

    因為冬季河流結冰的緣故,外地的錢糧物資運不過來,這會修繕宮城只能靠之前積存的物料了。但時已臘月,差不多也該結束了。

    最初臘月中下旬,營建工作就會完全停止,讓俘虜、流民們過年,直到正月十五再行開工。

    觀風殿大部分殿室還沒影,但主殿卻已經落成,將作為今年正旦朝賀場所。

    位于觀風殿北的黃女宮主殿沒影,偏殿修了不少,除劃出一部分住人外,大部分作為倉庫及辦公場所來使用。

    度支曹、殿中曹就在此處辦公。

    臘日這天,尚書令裴邈、度支尚書殷羨、殿中尚書蔡承三人都沒有休沐,而是帶著一幫低級僚佐登記貢品。

    “陳留郡尉氏縣,絹二十匹、席十張。”

    “濮陽郡廩丘縣,白綾十匹、干棗二十斤。”

    “梁郡蒙縣,綿百斤、干柿二十斤。”

    “頓丘郡衛縣,絲六十斤、羊羔皮三十張。”

    “魏郡安陽縣,紗三十匹、防風五十斤、白麻布百匹。”

    “魏郡鄴縣,彩緞十匹、駿馬十匹、鹿皮五十張。

    “汝南郡新息縣,葛布四十匹、龜甲二片。”

    ……

    先期抵達的郡縣佐貳官員們遞上禮單,度支曹的低級官吏們記錄、謄抄不休,旁邊還有人入庫清點。

    數量不多,意思意思而已。而且是真•土特產,並非什麼名貴之物,那樣地方上負擔不起——事實上,若非邵勛親自下令,這會很多郡縣可能要搞瑞麥、白兔、並蒂蓮之類的祥瑞,那就太過了。

    郡縣官員之外,有些重要地點的軍屯大將、校尉也派人送禮來了。

    何倫送了五十匹白麻布、蠟五斤、朝歌縣送了一百匹,外加蜂蜜三壇,一起裝車運過來了。

    裴邈、殷羨二人看了許久,臉色越來越紅潤。

    士族出身的他們倒不是多看重這些財物——呃,十郡加起來也不少了——他們看到的更多是一種蒸蒸日上的氣勢。

    梁國如旭日初升,朝氣蓬勃,讓他們振奮不已。

    “貢品尚請蔡尚書派兵押運至少府儲放。”裴邈轉過身來,說道。

    “分內之事,談不上請。”蔡承行禮道。

    裴邈呵呵一笑,沒再多說。

    作為他的六曹屬下之一,裴邈對蔡承也算是有幾分了解。

    此人是廣陵破落寒門出身,已淪落到要親自操持農務的地步,才學自然是沒多少的,只能說比梁公的那些學生官們多了幾分文采,但也多得有限。

    殿中曹還有個叫李熵李德廣的令史,南郡人,同樣是破落寒門出身,與蔡承一起當過梁公親兵,如今也升上去了。

    重用寒素之人,大概是既定之策了。

    裴邈對此有些無奈。

    他擔心自己這個尚書令,最後被寒素、豪強出身的諸曹尚書、令史們架空。

    好在梁公目前只在殿中曹、五兵曹大力提拔此類人物,還沒怎麼涉及到吏部、左民、度支、田曹,算是給士族留了個自得其樂的地方。

    但他明顯感覺到,做梁國的官,所面臨的競爭要比晉國激烈。

    這讓很多平時不好好學習,但服散放縱,試圖依靠門蔭入仕的士人感受到了空前的壓力——留給士族的官位少了,內部競爭就激烈,很多爛人被擠下去了,沒有出頭之日。

    再加上梁國十郡清丈田畝、戶口,久而久之,士族收入也會減少,再不能像往常那般醉生夢死了。

    一葉落而知秋,現在僅僅開了�微不足道的頭罷了,但裴邈已經感受到了那絲透骨的寒意。

    貢品清點完畢後,蔡承點了五百兵,用馬車、牛車將其運走。

    此五百人乃宮廷侍衛,普遍比較年輕,大部分人甚至不滿二十歲,多為府兵及諸軍將士子弟,忠心是足夠的,能力或許不是很強,但還有成長空間。再者,當宮廷侍衛需要的是勤謹、細心,而不是技藝有多高強,他們和野戰部隊不一樣。

    “今日事已畢,回家過節了。”裴邈一振袍袖,轉身離開。

    殷羨笑了笑,也跟著離開了。

    ******

    梁國使者之外,還有很多州郡、鎮將派出使者前來汴梁,其中最讓邵勛驚喜的,莫過于糜晃派來的使者糜憑了——他的小兒子。

    糜憑的到來,驚動了正與父母妻兒團聚的邵勛,立刻抽出時間接見,並把他的兄長糜直也喊了過來。

    “子恢可好?”邵勛拉著糜憑的手,連聲問道。

    “家父身體尚好,听得梁公封建之事,喜不自勝。”糜憑回道。

    邵勛有些感慨,道︰“待青州事了,一定要讓子恢來汴梁,同享富貴。”

    糜氏兄弟听了有些感動。

    不管是虛情假意還是真情流露,梁公確實很記掛他們的父親。

    梁公的老兄弟,一個個都有官當。哪怕是不識字的吳前,現在都是八品牧長,而他的兒孫也有官在身,三代人下來,東海國不得出個吳氏家族?

    “子恢可有什麼話。”邵勛一邊接過糜憑遞來的信件,一邊問道。

    “家父唯願梁公康健,這天下缺不了梁公。”糜憑說道。

    邵勛停下了拆信的動作,沉默良久後,嘆道︰“子恢知我。”

    糜氏兄弟悄悄對視了一眼。

    他們在梁公身上看到了“情分”二字。

    君臣之間的情分是最奢侈、最寶貴的。

    情分沒消耗完之前,無論出了多大的事,最終都能化險為夷。

    情分沒了之後,就是公事公辦了。

    父親與梁公相識于微末之時,對他多有照拂。這麼多年,父親也沒求過梁公什麼,這個情分就一直存在著。

    人的造化,當真難以言說。

    邵勛感慨完後,拆開信件,仔仔細細看完。

    糜晃的這封信,敘舊佔了一半,剩下的多為青州、徐州之事,其中涉及到了很多兵力、器械、錢糧的調撥以及主管官員暴露出的問題——所以,很多時候官員們真的很怕這種能直接給最高領袖寫信的人,殺傷力太強了。

    邵勛看完後,只有一個感覺︰糜晃還是想做一番功業的。

    他指出北方大勢已定,曹嶷內部人心惶惶。

    曾經被他武力壓服的士人們心思活絡,迎接王師的沖動非常強烈。

    他認為建鄴方面可能會制造一些障礙,比如在淮水一帶發動攻勢策應。但這種策應規模不會太大,因為司馬睿在這件事上無法得到江東豪族的有力支持。

    他建議南守北攻,自領糜氏、王氏、徐氏、何氏等東海豪族部曲為骨干,征發丁壯,從瑯琊北上,過大峴山,直插臨胊、廣固。

    看到這一段時,邵勛的既視感非常強……

    收起信件後,邵勛想了想,不太放心老上級的軍事能力——他是厚道人,但不是殺伐果斷的軍事家。

    或許,需要給他配一些能打的部隊和將領。

    “對青州之事,汝等有何見解?”邵勛心中起了重用糜氏子弟的心思,于是問道。

    “明公,臘日之時,四方來賀,此等威勢,青州士人自看得到。若剿撫並用,破之必矣。”糜直說道。

    “最近數月,城陽王氏有人帶著部曲家人浮海南下,亦有人被瑯琊王氏、泰山羊氏拉攏,願為內應。”糜憑從東海來,知道的消息自然比糜直多,只听他說道︰“樂安光逸乃越府舊吏,南渡後不如意,復又北還,與家父多有接觸。樂安孫氏乃惠皇後——”

    說到這里,糜憑果斷閉嘴,又道︰“北海逢氏、城陽孟氏等族皆對曹嶷不滿,苦盼王師久矣,願為先導。”

    “你覺得該怎麼打?”邵勛問道。

    “精兵強將,悉發青州,以泰山壓頂之勢破之。”糜憑答道。

    “哦?”邵勛頗感興趣地問道︰“既有這麼多內應、先導,為何還要調集如此多的精兵?”

    “正因為有內應,才需調重兵。打得越快,曹嶷人心散滅得就越快,越到後面越容易。”糜憑說道︰“若無重兵,亦不能戰,即便有內應,也容易讓曹嶷反應過來,從容應對,打到後面遷延日久,花費、死傷不可計數。”

    “有點意思。”邵勛看著糜憑,笑道︰“你覺得該調哪些兵?”

    “僕至汴梁,見到許多河北胡將來賀。明公或可大肆征調騎軍,天師道徒非常懼怕鮮卑具裝甲騎,沖個幾次,他們就潰了。”

    邵勛听了大笑,然後看向糜直,道︰“令弟才學可不在你之下。”

    糜直有些尷尬。

    梁公的無心之言,讓他頗感壓力,連帶著幼弟到來的喜悅都沖散了不少。

    甚至于,他都有些嫉妒這個弟弟了,鋒芒太露。

    邵勛才不管他怎麼想,對糜直、糜憑兩兄弟說道︰“可願隨我去見見諸胡鎮將、酋帥?”

    ……

    邵勛在緊鑼密鼓策劃青州戰爭的時候,泰山羊氏的使者羊楷還在廣固城盤桓。

    臘日這天,曹嶷辦了一場酒宴,邀請了羊楷。

    (今天有點忙,盟主加更不一定搞得起來,從明天開始吧,不會少的。)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晉末長劍》,方便以後閱讀晉末長劍第九十三章 貢品與來使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晉末長劍第九十三章 貢品與來使並對晉末長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