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長劍

第八十三章 儀典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孤獨麥客 本章︰第八十三章 儀典

    昨夜下了一場雨,花朵上的露珠滾來滾去,晶瑩可愛。

    “啪嗒!”一陣勁風傳來,露珠瞬間滾落地面,消散于塵埃之中。

    一雙雙軍靴快速踏過,奔向宮城各個角落。

    很快,太極殿、昭陽殿、建始殿、嘉福殿、九龍殿、崇華殿等建築群外,皆有大兵駐守。

    對于舉辦儀典的南宮太極殿,更是重中之重,有兵士入內搜檢,反復三次,方才罷休。

    隨後,銀槍左營的軍士以幢為單位,守于諸殿內外,盤查出入。

    天子司馬熾立于九龍殿前的水渠邊,怒目而視。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憤怒的底色是害怕,天子非常害怕今日遭遇不測。

    畢竟,太子已經死了啊!

    督伯趙槐見著天子,遠遠行了一禮,隨後便不再管他,揮了揮手,如狼似虎的軍士立刻佔據了水渠上的兩座小橋,將渠北諸殿隔絕于外。

    他們還算給面子的,至少諸殿北邊的八坊沒有派人滋擾,只在路口設障,派軍士戍守——八坊乃才人居住之所。

    司馬熾盯著正在分派崗哨的趙槐,但人家面色不變,該干嘛干嘛,口令聲喊得又快又急,顯然是喪心病狂之人,邵賊畜養多年狂悖之徒。

    到了最後,他放棄了,神色蕭索地回了九龍殿。

    或許,內心之中還有一絲奢望。

    邵賊不可能久留洛陽,就像曹孟德不可能久留許昌一樣。

    邵賊走後,他還有機會——但他也不太想留在洛陽了。

    司馬熾下意識看向了北方,怎麼還沒動靜呢?他想看到的混亂始終沒有出現。

    天子入殿之後沒多久,車騎將軍幕府刺奸督邵走了過來。

    左右執法令史各領兵眾百人,自宮城雲龍門而入,二度巡檢。

    巡完北宮諸殿、華林園、天淵池、九華台等地後,又向南穿過陵雲台、靈芝圃,仔細巡視以太極、昭陽二殿為主的南宮建築群。

    他在殿前廣場上看到銀槍左營督軍王雀兒以及冗從僕射鄭世達。

    二人正在交談著。

    王雀兒沒怎麼說話,鄭世達卻跟在後面,喋喋不休,神色間多有討好。

    邵見得這個場面,心中對鄭世達的印象更全面了一些,暗道回去後得在鄭世達的檔籍中補上幾筆︰功名心切,善阿諛奉承。

    邵又看了下閶闔門。

    這座建築乃魏明帝生前下令修建。

    明帝前期,多在建始殿、嘉福殿、九龍殿等殿听政,舉辦朝會。晚年時,曹魏國力漸增,乃大興土木,將舊宮殿群稱為“北宮”,開始營建太極殿、昭陽殿、閶闔門、雲龍門等建築群,稱作“南宮”。

    南宮雖只有兩座主殿,但工程量遠大于北殿。可惜的是,明帝至死都沒能等到南宮完成,崩于北宮的嘉福殿。

    閶闔門是整個洛陽宮城的南大門,正對銅駝街。

    明天(六月十五)是望日,有大朝會。屆時閶闔門會打開,文武百官自此門而入。

    而在今天入夜之前,太常會把整整四廂樂器搬進來。後半夜再布設好位置,屆時人員往來非常雜亂,不可不察。

    邵不厭其煩,繞著太極前殿轉了一圈。

    端門內站著銀槍軍幢主季收,正在安排六百甲士的哨位。

    按制,這里應該有虎賁中郎將、羽林監率兵值守,侍御史、謁者各一人監督。

    這會侍御史、謁者倒是來了,但統兵軍官已換成了季收。

    閶闔門那里也有朝官監督,分別是廷尉監、廷尉平,守門軍士為兩幢兵一千二百人。

    雲龍門封閉,只有兵士值守。

    逛完一圈後,邵暗暗松了口氣。

    如此大動干戈,就是為了確保安全。

    ******

    六月十五,望日朝會。

    外頭還一片漆黑的時候,邵勛就起床了。

    早朝這種事,真是反人類啊,起得太早,跟後世賣早點的似的,後半夜就得起來。

    有那貪睡的官員,甚至來不及吃早飯,路上買個胡餅,一邊走一邊吃。

    幸好這�年代朝會不多,即便到了唐代,也就三日一朝,唐玄宗有時候還覺得頻率太高了,不如睡懶覺——從此君王不早朝!

    真不知道那種每日一朝的日子怎麼過的。

    “夫君,妾在家等你。”庾文君親自為邵勛穿上了季夏時節的黃色朝服,柔聲說道。

    邵勛點了點頭,道︰“走個過場罷了。”

    親兵已來到外間。

    邵勛抱了抱妻子,道︰“過幾日,你召集公卿官員夫人、女眷,一起游樂下。”

    庾文君嗯了一聲。

    其實她不是很喜歡這些事,但夫君鼓勵她這麼做,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再者,男人在外面拼殺,她確實也應該分擔些壓力。

    “明公。”楊勤輕聲催促了下。

    邵勛看了看天色,道︰“走吧。”

    馬車停在門口,邵勛坐了上去。

    數百親軍團團護衛著,一路向西,再向北,很快抵達了閶闔門。

    “陳公。”看到他的官員紛紛行禮。

    邵勛一一回禮。

    隨後便沒什麼話了,大家各自沉默著,直到宮門打開。

    邵勛看了看黑洞洞的宮門,仿佛張開血盆之口的巨獸一般,讓人捉摸不透。

    他沒有遲疑,昂首挺胸,舉步向前。

    司馬熾早早來到偏殿之內坐著,面無表情,形同木偶。

    今天是望日大朝會,但又不是單純的大朝會,因為有著一個冊封儀典。

    國卿,君之貳也。冊封之日,天子臨軒,百僚陪列。

    又,公侯大臣,人君所重,故御坐而起,在輿為下,言稱伯舅。

    當然,那是先秦時期。那會公侯、國卿非常值錢,君主要給予相當的尊重。

    到了這會,需要皇帝臨軒的典禮只有幾種——

    一、派使臣出使外國;

    二、拜三公及同級別的官員,大將軍當然在此列;

    三、皇帝婚禮、冠禮以及冊封皇後;

    四、太子冠禮;

    五、冊封藩王。

    今日舉行的是“拜大將軍”、“晉爵梁公”兩個典禮。

    大將軍可不是單純的武職,“內秉國政,外則仗鉞專征,其權遠出丞相之右”,這是一個位在丞相、三公之上的的職務。

    想當年,曹操為大將軍,袁紹為太尉,就很不高興,直接破口大罵,結果是︰“操大懼,乃讓位與紹。”

    國朝大將軍並非常設,但每一次出現,都對應著一個輔政大臣。

    司馬熾越想越不是滋味,神色間有些哀傷。

    金石雅樂很快奏響,從閶闔門一直延伸到太極前殿。

    侍中劉望看了下漏刻,道︰“陛下,時辰到了。”

    司馬熾沉重地點了點頭。

    劉望來到正殿,高聲道︰“升御座。”

    侍中、散騎常侍、黃門侍郎等天子隨身近臣次第入內。

    不一會兒,穿著袞冕之服的天子司馬熾從偏殿走出,坐于龍案之後,目光死死看著外面——天光熹微,可見到尚書令以下官員皆在殿門外等候。

    場面一時靜了下來。

    劉望一直盯著漏刻,待時辰到了後,轉身奏道︰“請陛下外辦。”

    司馬熾面無表情地起身,在近臣簇擁下,出了殿門,立于檐下。

    一謁者上前,跪奏道︰“陛下,大鴻臚楊瑁言群臣就位。”

    侍中劉望看了下天子,轉頭道︰“可。”

    謁者退下。

    不一會兒,大鴻臚楊瑁小跑了過來。

    司馬熾厭惡地看了他一眼︰原兗州刺史、司馬越僚佐。

    司馬越、邵勛都是他最討厭的人。

    司馬越死後,很多人投奔邵勛,他又成了“新司馬越”,更加可恨!

    “陛下,請行事。”大鴻臚楊瑁奏道。

    侍中劉望這次沒看天子,直接說道︰“可。”

    楊瑁立刻轉身,舉手道︰“可行事。”

    雅樂聲四起。

    邵勛在謁者的引領下,迎著東邊的第一縷陽光,龍行虎步,來到了陛前。

    雅樂立止,邵勛拜倒于地,道︰“臣邵勛拜見陛下。”

    列于殿前的文武百官、宗室王公紛紛把目光投注在他身上。

    他們的目光是復雜的。

    羨慕、巴結、痛恨、嫉妒、不屑、欣慰等情緒交織纏繞著,為這場儀典增添了別樣的色彩。

    侍中劉望展開了一份聖旨,大聲朗誦道︰“朕御極以來,勤勞十載,實欲致生靈于安樂,升四海于太平。而豺狼競起,群丑並立,瘡痍遍及江淮,耕織空于河洛……”

    “朕每思黎元之苦,淚灑衣襟;見城邑之墟,氣填胸臆。罪在朕躬,痛徹心扉……”

    “勛懷黃公之略,長謀河上;盡及瓜之戍,久屯燕趙。捷報屢聞,成績可數。宜任大將軍、錄尚書事,付以權柄,專事征行。”

    “勛定難救亂,素懷忠義之心;濟世安民,遂行英雄之志。今上察天意,下觀人願,宜晉爵梁公,以陳、梁、魏等十郡為梁國,望卿永憶桓文之烈。”

    “臣叩謝天恩。”邵勛再拜。

    “禮畢。”侍中劉望喊完這句話後,立刻上前,微笑著攙扶起邵勛。

    邵勛向他含笑致意,然後目光落在天子身上。

    司馬熾看著這個雄壯威武的大漢,一時間竟然不敢對視,避開了視線。

    群臣偷偷看著二人,暗暗嘆氣。

    大將軍、梁公、兗州牧,三者集于一身,大晉王氣分矣。

    而這個時候,天光漸漸大亮,金色的陽光落在邵勛身上,竟然讓人莫敢直視。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晉末長劍》,方便以後閱讀晉末長劍第八十三章 儀典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晉末長劍第八十三章 儀典並對晉末長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