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長劍

第一百十二章 捐資助糧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孤獨麥客 本章︰第一百十二章 捐資助糧

    牛車駛過泥濘的鄉野小路,停在一座塢堡前。

    兵曹掾張勁下了馬車,抬頭看了看高聳的圍牆,大聲道︰“羊公何在?”

    圍牆上響起一陣喧嘩聲。

    不一會兒,吊橋轟然放下,院門大開,一年約五旬的老者帶著數十子佷、部曲出門相迎。

    “原來是張君,數月未見,風采依舊啊。”被稱為“羊公”的老者笑道。

    笑意之中,似乎隱隱藏著擔憂。

    偃師縣的官吏上門,從來就沒有過好事,不是派捐,就是要人,有時候兩者都要。

    但他們也沒辦法。

    作為偃師縣不多的塢堡帥,他們自有生存之道。

    一是能打。不需要強到能打敗所有敵人的程度,而是讓圍攻他們的敵人付出相當的代價,覺得得不償失。

    二是與人為善。只要不把他們逼到走投無路的份上,萬事好商量——誰都可以商量,朝廷、草寇、匈奴乃至各路軍頭。

    兵曹掾張勁代表的是朝廷,羊公似乎已經意識到他來是做什麼的了。

    “今日上門,我也是沒辦法,上頭壓下來的。”張勁先講了一通“免責聲明”,然後說道︰“事情比較急,今日便不敘舊了。河南尹有令,于司州諸郡征集人丁、錢糧,偃師縣也有份……”

    羊公沉默許久,問道︰“要多少?”

    張勁其實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因為縣令只要結果,不管過程如何。

    因此,他完全是看人下菜碟,每個塢堡、莊園的指標都不一樣。

    眼前這家塢堡的主人據說出身泰山羊氏遠支,但怎麼說呢,從來沒見羊氏對他們有過什麼照拂。縱有關系,那也不知道多少輩以前的事了,雖然都姓羊,其實是兩家人。

    但張勁頗通人情世故,對地方上非常熟悉。

    據他所知,惠皇後羊獻容之父羊玄之的墓就在偃師,面前這個老頭經常帶著子佷輩祭掃,非常勤謹。

    在張勁看來,這純粹是不要臉硬往上湊攀親戚。

    當然,這話他不敢對別人說,因為鄉間有傳聞,羊公之父當年以羊氏遠支——一說家奴——身份,陪著羊玄之進京,後不知什麼原因跑到了偃師,亂世之中糾集鄉人,聚居自保。

    傳聞真真假假,難以分辨。

    但這種事,寧可當做真的,也不能掉以輕心。

    因此,他稍一思索,便給出了數字︰“三百精壯,五月二十日前抵達河陽南城。”

    “可還要錢糧?”羊公微微點頭,又問道。

    “錢糧之事不歸我管。”張勁擺了擺手,說道︰“但粟麥、干草總要準備一些的,說不定還要幾頭帶役畜的車輛,馭手要準備好。”

    羊公心里有數了,只見他拍了拍手,一子佷端著個木盤上前。

    他將盤中的一匹絹取下,交到張勁手里,道︰“張君勤于王事,辛苦了。”

    張勁也不客氣,讓隨從把絹放回牛車,然後寒暄一番,便匆匆離去。

    看著兵曹掾一行人遠去的身影,羊公臉色微沉。

    事情不小啊!

    洛陽那邊傳來消息,陳郡公邵勛引兵入洛,看樣子要對匈奴大打出手了。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征丁派糧是發動戰爭的先兆,大家早就習慣了。

    戰戰戰,終日戰!再戰下去,大家一起死好了。

    今年洛陽太平無事,但依然有大股人潮向南涌動,前往揚州、江州。

    等有點家底的人都跑了,都去為瑯琊王種地打仗了,看你們還能怎麼辦!

    “把人都散掉,繼續鋤草。”羊公吩咐了一聲,便轉身回了塢堡。

    他們並不是孤例。

    從四月下旬開始,河南尹轄下諸縣都接到了命令,派捐、派丁,前往河陽集結——最早一批五月二十抵達,最晚的一批不會遲于六月中。

    一時間,人丁、物資、車輛開始往河陽三城匯集,風雲為之變色。

    ******

    洛陽城里的士民也未能逃過“盤剝”。

    從四月下旬開始,禁軍左右衛出動兵馬,挨家挨戶收取錢帛。

    是的,收的是錢帛,沒收他們糧食。

    他們沒多少糧食,但祖上積累下來的錢財不少。畢竟這是洛陽,天下的人才、錢財都往這邊匯集。很多家庭自曹魏年間就定居于此了,幾代人積累下來,家底還是不少的。

    大清早的時候,吳王府的門就被叫開了。

    當吳王第五子、新都王司馬衍怒氣沖沖地出門,正欲叱喝時,一下子噎住了。

    門外站著數十名全副武裝的軍士,看樣子是一�隊。

    隊主態度恭敬,只說道︰“奉天子詔命,請諸王捐資助賞。”

    司馬衍臉色變幻許久,才把一口悶氣咽下去。

    這不是第一次了。

    長沙王司馬�V時代,就百般盤剝公卿,請其出糧出錢,最後司馬�V被司馬越背刺弄死,滿城公卿官員們也出了一份力。

    但司馬越上台後,一樣干這些事,且更加惡劣。

    司馬越本人出鎮外藩,他的部將何倫、王秉三番五次劫掠公卿官員,獲取錢財。

    眾人懾于司馬越的權勢,敢怒不敢言。

    再加上局勢日益敗壞,想法漸漸變了,于是忍了下來。

    唯一的不滿,大概就是何倫等人手段太粗糙了,做得太難看,武夫得志的感覺十分明顯,給人觀感不好——靈壽公主就被何倫冒犯侮辱了,居然當眾摸她的臉,將她的貼身婢女搶走。

    這一次大範圍攤派,毫無疑問是邵勛指使的。

    也不知道他哪來的膽子。難道認為自己根基已經穩固,可以做一些以前不敢做的事情了?

    這個認知有點讓人恐懼。

    本來不願出錢的司馬衍,最終沒敢把這句話說出口,而是嘆了口氣,轉身回去請示父親。

    吳王司馬晏身體不太好,眼神更不好,年少時得過一場病,視力受損。現在三十多歲了,視力更是差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幾乎要把眼楮貼到書上才能看得清楚。

    或許,這就是當初司馬越立儲時沒有選他,而是選擇司馬熾的主要原因——武帝諸子中,其時只有吳王晏、豫章王熾二人可為儲,吳王視力不好,“才不及中人,于武帝諸子中最劣”,即便司馬越同意,大臣們也不會讓一個瞎子兼傻子來當皇帝,真的太離譜了。

    “交了錢財出去,還能食肉否?”听了兒子的匯報,司馬晏先是一愣,然後問道。

    僕婢們盡皆低頭,不敢多听、多看。

    司馬衍盡心解釋道︰“阿爺勿憂,再過兩月,封地錢糧就送到了,必可食肉。”

    別看司馬晏又瞎又傻,但他是武帝司馬炎僅存的兩個兒子之一。說難听點,今上司馬熾如果駕崩,吳王的機會還不小呢。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太康十年(289),司馬晏就封吳王,以丹陽、吳興、吳三郡為食邑,後被司馬倫剝奪,再又恢復,每年可得三郡封地三分之一的租賦——現在不可能全額拿到。

    吳王也是有幕僚的。

    前陣子剛剛離京歸故里的丹陽葛洪,其父葛悌就曾任吳王郎中令,後轉任邵陵太守。

    王府班子都在丹陽,若非司馬越和今上都不準宗王離京,一大家子去丹陽享福倒也不錯。

    “那就給吧。”司馬晏眯著眼楮說道︰“要多少?”

    “錢千貫、絹二千匹,還要五輛大車,並馭手、役畜一並發給。”司馬衍有些心痛地說道。

    雖然他已受封新都王,但封地在梁州,戰亂頻仍,已是多年沒有進奉租賦,身上還沒一官半職,只能借著照顧父親的名義啃老了。

    這次一並撥出如許多的資財“襄贊軍需”,怎麼可能不心痛?

    但人家要求了這個數,你給還是不給?

    “多嗎?”司馬晏听了兒子報出的數目,問道。

    司馬衍沉默了會,道︰“不多。”

    “那就去尋你母妃,將錢財給了吧。”司馬晏閉上眼楮,說道。

    “好。”司馬衍行了一禮,先去向母親荀氏匯報,然後帶著五輛大車出府,停在東陽門內御街上,與軍士交割財貨。

    此時大街上人來人往,車馬不息。

    作為洛陽最豪富的東陽門內御道,達官貴人雲集,軍士們壯著膽子,挨家挨戶要錢,然後把征來的錢財送往金墉城,堆得滿滿當當。

    重賞之下,自有勇夫。沒有錢怎麼能激勵將士們奮勇作戰呢?

    時局若此,為了保住洛陽,為了獲得勝利,官員公卿們自然要出血,尤其是司馬氏諸王。

    ******

    邵勛回到了久違的金谷園。

    因長久沒人打理,園內雜草叢生,幾可牧馬。

    海棠花已謝,一片雨打風吹後的殘紅。

    “荒涼之景態,仿佛河南諸縣。”邵勛走在沒過膝蓋的荒草中,感慨道。

    “全忠你真是越來越不掩飾了。”王衍跟在他後面,抱怨道。

    “我的表字不是全忠。”邵勛無奈道︰“再者,我掩飾什麼?”

    “全忠何出此言?”王衍不滿道︰“你能有今日,全賴洛陽公卿、潁川士族支持,是也不是?”

    “是,也不是。”邵勛笑道︰“些許錢財,長沙王取得,東海王取得,我就取不得?是何道理?”

    “我家被牽走五匹馬。”王衍說道。

    “哈哈。”邵勛湊了過去,低聲說道︰“太尉,你我何分彼此?將來討滅匈奴,金谷園送�瞴@綰危俊br />
    王衍搖頭失笑。

    他不是真的心疼那些錢財,只是借機提醒邵勛注意點罷了。

    你剛給武夫請官,侵奪士人利益,這會又盤剝洛陽公卿,行事有點太激烈了。

    當然,他也沒太過擔心,只是稍稍提醒。

    邵勛行事是有分寸的,而且十分謹慎。

    放兩年前,他絕對不會劫奪洛陽公卿的財貨,但現在就敢了。

    王衍想了想,似乎也鬧不出什麼大的亂子。在司馬越死後,邵勛已是洛陽周圍最大的軍頭,還是唯一的軍頭,太多人想與他攀上關系了。

    與庾文君成親後,更是河南士族在政治上的代表,諸般榮耀加于一身,自然可以予取予求。

    “我要金谷園何用。”王衍悻悻回了句︰“你心中有數就好。”

    “答應給你,自然會給。”邵勛說道︰“河陽三城築起後,洛陽局勢日漸安穩,金谷園可稍稍拾掇一下了。異日驅殺王彌,金谷園甚至可募人耕種,恢復昔日盛況,真不要?”

    王衍有些心動。

    他不太愛錢,但金谷園的價值不是用錢可以衡量的,附著在上面的東西太多了,很對他胃口。

    “太尉不要,我就送給——”邵勛沉吟了一下。

    王衍疑惑地看向他,神色不變。

    “就送給惠風好了。”邵勛說道。

    王衍出奇地沒有反對。

    “要不送給景風?”邵勛又道。

    “胡鬧!”王衍終于繃不住了。

    邵勛笑笑,揭過這個話題,說道︰“匈奴在關中攻勢凌厲,朝廷就不想想辦法?”

    “今日不同往日,朝廷派個人過去,人家未必會認。”王衍說道。

    這就是中央權威淪喪的結果,地方諸侯不認你了。

    當然,這只是一部分原因。

    弘農在匈奴手里,令關中聯系洛陽,需得轉道南陽再北上,頗為不便。

    地理上的阻隔會產生心理上的隔膜,讓關中各路軍頭們下意識自行其是。直接惡果就是一盤散沙,誰也不服誰。

    大敵當前,我自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前陣子,匈奴在馮翊大敗關中諸侯,進逼長安。

    雙方在黃白城激戰,賈疋死後接任雍州刺史的允屢戰屢敗,京兆尹索、長安都督梁綜等人但坐視耳。

    這個樣子,顯然是十分危險的。

    要知道,在晉陽為拓跋猗盧奪回後,匈奴主力盡屯于並州,並未使出全力攻打關中,仗還打成這個鳥樣,關中諸侯都有責任。

    “還是得想辦法調解一下。”邵勛建議道︰“無非就是官位之爭罷了。實在不行,讓梁芬去長安,他威望高,或能統御群雄。”

    王衍看了邵勛一眼,沒正面回答。

    這是別有所圖啊!

    “河北戰局,你打算怎麼做?”王衍問道。

    “說出來就不靈了。”邵勛笑道︰“太尉不妨幫我打探下匈奴內情。”

    “你何不找裴仲豫?”王衍問道。

    “太尉消息更靈通。”

    王衍嗤笑一聲,道︰“罷了,罷了,老夫這就讓惠風過來。這些事,以往都是她整理的。”

    “善哉。”邵勛笑道︰“如此,我便放心去河陽了。”

    王衍一怔。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晉末長劍》,方便以後閱讀晉末長劍第一百十二章 捐資助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晉末長劍第一百十二章 捐資助糧並對晉末長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