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倫匆匆來到了考城。
考城縣在國朝初年罷廢,第一次置濟陽國的時候復縣,但縣城都沒有,于是找地方匆匆築了一座新縣城,面積大大縮水,城周不過數里,狹窄逼仄,真的沒法住多少人。
鎮軍將軍幕府遷來後,先佔據了城西南一處廢棄的莊園,作為鎮軍將軍及太妃的居所及發號施令之處。
鎮軍將軍年紀小,還沒成婚,目前主要任務是學習。
至于幕府一應大小事務,全部奏予太妃知曉。太妃審閱後,會給出批復,再發往各地執行。
這可能是此時天下最有權勢的女人了。
名義上掌握著九郡國(多了濟陽郡),有數十僚佐、十余將官听令,可驅使近兩萬軍隊。
如果算上東海國四郡,那真是不得了。
說難听點,陳公的實力可能都不如裴妃。
不過,陳公是裴妃背後的男人。沒有陳公,裴妃也不可能得到兗州,從某種角度來說,裴妃就是陳公的“實力”。
當然,話又說回來了,如果沒有嗣王和太妃,陳公也沒法輕易操控兗州。
合則兩利,分則兩害。
風韻猶存的主母和年輕勇猛的家臣,嘿嘿,老何也難免私下里腹誹。
莊園正在進行小規模的修繕,來自洛陽王府和廣成澤棠梨院的一批僕婢努力進行著灑掃。
管事的人還是裴十六。他正在府外甄別新買來的僕婢,打算擴充莊園人手。
見到何倫前來後,立刻遣人通稟,不一會兒便將何倫引了進去。
鎮軍將軍幕府長史趙穆、司馬鄧攸二人正在裴妃面前稟報嗣王的學業。
“嗣王在詩賦一道還欠些火候,太妃不妨令其出外游水玩水一番,領悟真意。”趙穆說道。
趙穆,汲郡人,字季子。司馬越鎮許昌時就投靠過來了,以“儀形中軌”著稱。
他又是玄學大家王弼的女婿,故很受看重。
簡而言之,趙穆長相就很符合士人審美,本人還是三國玄學大家王弼的女婿,“家學淵源”,所以被司馬越聘為參軍,但主要任務是教導世子司馬毗——司馬毗還曾有過另外三位老師,即鄧攸、王承、阮瞻,教育資源吊炸天。
“何為真意?”裴妃問道。
趙穆听了,思索一番後,道︰“為人者,當體察內心,不拘于俗禮,追求適意和逍遙。”
“可有說道?”
“昔年吳郡張季鷹(張翰)任齊王東曹掾,一日見洛陽秋風乍起,突然思念故鄉之蓴羹鱸魚,便對人言‘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遂辭官回鄉。”趙穆說道︰“此為士人風骨、真意,據此而寫出的詩賦,方能流傳千古。”
“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