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長劍

第一百三十章 特權階級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孤獨麥客 本章︰第一百三十章 特權階級

    雲中塢內,士兵們搬來了幾大箱竹簡、木牘,邵勛足足看了一下午。

    去年雲中、金門、檀山三寨,共得糧六萬五千斛,听起來很多,但由于建塢堡佔用了大量人力、原本農田數量太少、溝渠太少等各種因素,遠遠不敷使用。

    從裴妃那弄來的一千五百匹河內絹、五百貫錢早就花光了,裴康後來送的五百匹蜀錦也用了個七七八八,可以說是花錢如流水。

    但亂世嘛,錢是最不值錢的,邵勛非常看得開。

    塢堡的存在,可以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後勤基地。

    後勤基地的存在,可以讓他養活這六百名銀槍軍士卒,並支持他們持續訓練,不斷提高水平,提高戰斗力。

    歸根結底,人是最重要的財富。

    邵勛現在很有成就感。

    他的私兵從“零級”慢慢變成“一級兵”,再變成“二級兵”……

    最後再上陣廝殺,活下來的會變成“精英兵”。

    這才是他最大的財富,是他不會落入卸磨殺驢窘境的最大依仗——司馬家的人最喜歡干這些事了,怎能沒有防備?

    “1300余戶並州流民,6300余口人,平均一戶還不滿五口,開闢了161頃農田,管理著大小174頭牲畜。這家底,比邵園強得有限。”邵勛將一捆竹簡卷起來,放入腳邊的箱子里,眼楮看著窗外的一棵白櫻桃樹,默默思考。

    因為既要組織人手修建塢堡,又要派人開挖溝渠,平整田地,今年雲中塢沒有組織秋播,而是等到明年開春後再行春播。

    播種面積應該還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希望能到200頃甚至更多。

    新開闢的農田,即便原來並非純粹的野地,而是被人拋荒的良田,第一年也不會有多高的產量。

    邵勛讓檀山塢的毛二統計三個塢堡的農田收成。毛二算術不錯,最後算出來的種子收獲比也就1:4的樣子。也就是說,你撒15斤種子,最後只能收獲60斤糧食,十分蛋疼。

    第一年種糧,收成也就是圖一樂。

    “我為什麼這麼窮?”邵勛嘆了口氣,起身離開了庭院,在塢堡內巡視起來。

    空曠的院場內,堆滿了大大小小的竹匾,里面多為晾曬的山野貨。

    邵勛拿起一枚干蘑菇看了看,不確定是否有毒。

    旁邊一位老者正在給晾曬的蘑菇翻面,見到邵勛時立刻停下手,恭恭敬敬讓到一旁。

    “杖翁無需害怕,我又不吃人。”邵勛放下蘑菇,笑道。

    沒想到老者更害怕了,嘴角囁嚅著,想要說些什麼,卻又不敢。

    “此蕈都是爾等采摘的?”邵勛問道。

    “是。”老者答道。

    “賣了換錢還是自家吃?”

    “吃。”

    邵勛皺了皺眉,語言交流能力有點弱啊,于是他盡量想好要問的話,讓對方回答是或者否就行了。

    “青黃不接時吃嗎?”

    “是。”

    “除了蕈還吃什麼?”

    “野菜、野果、榆樹葉、桑葚。”

    邵勛點了點頭。

    後世21世紀,一�人一天吃一斤多糧食,他很可能吃不下去。

    但往前推個幾十年則不然,一個干重體力活的成年男子一天吃三斤糧食都不稀奇,因為肚里沒油水。

    他還記得村里有個在碼頭上船挑貨的男人,回家後拿著臉盆在吃面,還能連湯帶面吃個精光,都不知道他的胃怎麼裝得下的。

    邵勛曾與他攀談過。

    他說早上出門吃三大碗粥,挑幾擔貨後,撒一泡尿就感覺到有點餓了。

    吃不到肉奶制品,光攝入碳水化合物的人,如果恰巧還是干重體力活的,就是這麼可怕。

    野菜、野果、樹葉、桑葚、蔬菜以及一切能弄得到的吃食,都是他們補充營養的途徑。

    “今年地里收成怎樣?”邵勛又問道。

    “不成。”老者搖了搖頭。

    “有兩斛嗎?”

    老者點了點頭。

    “你家分到幾畝地?”

    “十一畝。”

    “明年好好種,會有更多地的。”邵勛從懷里摸出一把銅錢,塞到老者手里,然後離開了。

    雲中塢還沒有自給自足的能力,今年完全就是配給制。全塢的老百姓,光日常勞作、生活,6300口人每年就要吃掉七八萬斛糧食,考慮到他們還要建塢堡、挖溝渠、平整田地,消耗更大,今年雲中塢的虧損著實厲害。

    明年他的要求不高,不奢望扭虧為盈——事實上是不可能的——只要把虧損幅度大大降低就可以了。

    第三年,達到盈虧平衡,或者略有些盈余。

    第四年,有相當的盈余。

    這還是在他開了農業金手指情況下的最好情況了。古代集體開荒,前三年基本是純投入,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而說到農業金手指,邵勛很快來到了山腳下某處。

    這里有一座座“土山”,更準確地說是糞土山,成分為人畜糞便和以泥土後形成的混合物,氣味十分感人。

    最“熟”的一批糞土已堆放大半年。這會已經有人將其挑走,撒到農田里。

    最“新”的糞土山還在慢慢長高。

    渠谷水畔,趁著冬季枯水期清淤的丁壯將一車車的淤泥拉過來,與新鮮糞土不斷攪拌,然後堆積起來。

    沒有人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他們只是听命行事罷了。

    金三執行命令十分堅決,而且管理起來很嚴酷。他人雖然不在,運鎧甲去了,但各項命令依然被不折不扣地執行了下去。

    以軍法治民,或許不太科學,不太人性化,但亂世之中,你還想怎樣?

    並州流民們對此沒有任何意見。

    沒經歷過饑餓的絕望,就不會珍惜安定的生活。

    他們現在不是流民了,而是正兒八經的堡戶、塢民,干活、種地、吃飯,雖然辛苦,但能活下去,一家老小能夠團圓,這比什麼都好。

    邵勛最後看了看那些牲畜。

    整體數量有所增加,明年會更多。

    雲中塢附近的丘陵緩坡,不適合種田,但很適合放牧。牛羊馬的數量會一年年增加,每年還會固定產出大量的鮮奶。

    魏晉以來,上層官員公卿的食譜中存在大量的奶制品,普通百姓受此風影響,也多有食用。

    比如奶粥。

    這是一種混合著粟、奶、野菜熬煮而成的粥,風靡大江南北,是很常見的食物。

    即便到了唐代,人們仍然經常食用奶制品,並發明了諸多品種,如干酪、酸漿等等。

    白居易就很喜歡自己煮奶粥喝。

    但不知道為何越往後,奶制品食用就越少。

    最大的原因可能還是人地矛盾,人口增長過于迅速,人均資源佔有量反而少了。

    就比如邵勛看到的那些丘陵緩坡,甚至是山間的平地,時人完全沒興趣去耕作,因為其他地方有更多、更好的農田。

    膏腴之地你不耕,去改造貧瘠的丘陵?

    這些丘陵緩坡、山間細碎小盆地乃至林間空地,作為牧場最合適,無需改造成農田,你也沒那麼多人手去耕作。

    牲畜產出的奶主要制成各類干酪、奶渣。

    普通堡戶沒份,那是銀槍軍士卒的,每個月都發。

    銀槍軍士卒定期去山上訓練,順便打獵,獵物也是他們的,與堡戶無關。

    可以這麼說,銀槍軍官兵是一個特權階層。

    最好的待遇、最精良的武器裝備、最嚴格的訓練,農忙時下地幫幫忙,自己再侍弄一些瓜果菜園,除此之外就沒事了,除了訓練還是訓練。

    士兵們的“競爭力”如此之強,紛紛娶妻就不奇怪了。

    這是一個全新的階級︰職業武人、軍功集團。

    它是邵勛一點點呵護、培養出來的,現在還只是個幼苗,未來或許能長成參天大樹。

    亂世是他們最好的土壤,新事物的誕生也必然會爆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有些勝利,是軍事的勝利。

    有些勝利,是政治的勝利。

    有些勝利,是制度的勝利。

    三者其實又密不可分,相輔相成。

    只有魔法才能對付魔法。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晉末長劍》,方便以後閱讀晉末長劍第一百三十章 特權階級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晉末長劍第一百三十章 特權階級並對晉末長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