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興奇笑道︰“不愧是太子的人,在這種地方,照舊在為太子籌謀。
    不管你怎麼說,我只能告訴你,不論陳家怎麼選,我陳興奇只做我認為對的事。”
    陳興奇來的突然,離開的也干脆。
    之前還不想走,誰料孟長青突然就說到儲位之爭,陳興奇不想給家里惹禍,實在不敢跟孟長青這種光腳的人摻和。
    他帶著小半袋紅薯走了。
    八月半這天孟長青跟自己家人一同吃了碗面。
    之後又開始忙起來,她這小半年以來,最關心的只有兩件事。
    第一是北山縣整體的格局。
    每家每戶所建造的房屋必須在劃線之內,可以內縮,但絕不能往外擴。
    她叫人時時監管,只要看出哪戶人家有往外擴的意圖,衙役會立刻上前警告,及時阻止對方的行為,也是讓對方免受時間和金錢上的損失。
    如今縣城的格局完全按她之前的規劃來,東西排列有序。
    房屋不論是外觀還是內在布局都較為統一。
    這點倒不是孟長青要求,只是這里幫忙建造房屋的都是那一批人,除非主家另有巧思,否則自然就按照泥瓦匠的習慣來建。
    雖說都是土屋,但結構結實、牆體厚實,內有火炕,足夠抗寒。
    此外便是糧食的收成。
    越靠近收獲時,她待在地里的時間越長。
    辛辛苦苦小半年,總算是要到驗收成果的時候了。
    孟長青這天叫了楊正和張園兩人來書房,讓他們加強巡視,特別是險山處,有任何異動,都要及時來回稟。
    楊正道︰“大人是怕山上的人來搶糧?”
    “之前就有過這樣的事。”孟長青說,“一直到現在我們都不清楚山上的情況,所以萬事萬物只能早作防備。”
    張園欲言又止。
    孟長青道︰“張校尉有話直說。”
    “其實昨天,一組有個叫馬來福的人,曾經跟我說過這件事。”張園道︰“他認為可以趁著現在糧食多,將山上的人引誘下來,他的意思是,山上也不是鐵板一塊。
    我听完後本想告訴大人,但大人昨天功夫繁忙,又有客來訪,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跟您說。”
    孟長青沒有說話,楊正開口讓她考慮一下,“凡事都有兩面,那些人做慣了山匪,自然不服您的管教,可一旦從山上下來,不論他們服不服,總得在規矩之內行事,萬一他們有出格的事,衙役們處理起來也方便。”
    “我會考慮的。”孟長青說,“麻煩張校尉去跟那人說一聲,讓他傍晚來府衙一趟,我要見他。”
    “我這就去跟他說。”
    張園離開後,孟長青對楊正道︰“楊大哥這段時間我得常去巡視城牆,縣衙這邊你要多費心。”
    “好,我讓左大頭時刻守著,您在外也要注意安全。”
    最近這段時間,常有捷丸野人試圖趁夜色爬過城牆,因城牆中只有北山縣的這段外表沒有砌磚,所以是最容易攀爬的,只需用尖銳的利器,在夯土牆上鑿出坑,便能靠此著力。
    這天孟長青騎馬來到城牆之外,護軍于泰同行。
    “您看這處,是被損壞最嚴重的。”
    孟長青隨著他手指的方向看過去,看到城牆之上密密麻麻的大小坑,絕不止一個捷丸野人來過此處。
    于泰說︰“孟大人,外側的磚面還是要盡快鋪上。”
    “這是自然。”孟長青順著那些大小坑,仰頭往上看,看到城牆上正值守的兵士。
    “夜晚寂靜,任何動靜都會放大,怎麼捷丸野人接近城牆,守城的兵士為何沒發現?”
    “您沒跟野人打過交道,不知道他們之中有那些善于藏匿行蹤的人,不管是行走還是做事完全沒有動靜,很難察覺。
    再有一點,值守的兵士畢竟是人,難免有走神的時候,能在野人上牆之前及時發現的,我認為都沒什麼問題。”
    孟長青看著那些大小不一的坑。
    于泰還在說︰“最近這段時間,往這邊來的捷丸野人越來越多,如此下去,他們爬上城牆是遲早的事。”
    孟長青只能保證,“等秋收後,我立刻安排。”
    “還請大人快一些。”
    孟長青點頭,“勞煩各位將士,在此期間一定嚴防死守。”
    “這點孟大人可以放心。”于泰道︰“城牆上的石塊日日補充,這一處增加了值守的人數,巡夜的班次也增加了,大人上牆看看嗎?”
    孟長青跟著于泰上牆,城牆之上人頭大石塊緊靠在牆角,箭筒里箭矢充足,兵士們精神抖擻。
    孟長青到牆面上坑最多的那塊去看了看,這里的值守的士兵確實要比別處多。
    但捷丸野人不是傻子,這里防守重,自然會找別的空隙。
    孟長青無奈,也知道趕緊修繕城牆才是關鍵,所以回縣衙後立刻寫了公文,上交給衛方耘。
    “大人,馬來福來了。”張園還記著孟長青交代的事。
    孟長青自己都快忘了。
    “拜見孟大人。”馬來福被帶進來就開始磕頭。
    “知道我找你因為什麼?”孟長青問。
    “是我之前跟張大人說的那件事。”
    “那你說說看,怎麼才能把山上的人引下來?”
    馬來福說︰“大人可以直接喊話,或是在山腳貼上告示,他們之中多是識字的人,能看得懂。”
    “山上有你記掛的人?”
    馬來福否認,只說這是自己真心的建議,還望大人好好考慮。
    沒過兩日,涼州府那邊傳信過來,說府台大人要見她。
    孟長青來不及仔細琢磨山匪的事,扛了一袋紅薯去了涼州府。
    差役直接將他們帶到書房,說︰“府台大人已在書房等著您了。”
    “府台大人。”孟長青開口便是告罪,“今日出門晚了些,讓大人久等了。”
    “這才什麼時辰,你來的不算晚。”衛方耘看向八方面前的麻袋,“那是什麼?”
    “這是紅薯。”孟長青側身打開口袋,掏出里面清洗過的紅薯,“已經能帶著吃了,我給您帶了些,想讓您嘗嘗味道。”
    衛方耘走過來,接過孟長青手中的,拿在手上掂了掂,“這東西有些斤兩,可算過畝產?”
    “我挖了幾分小田,算下來畝產應該不下四千斤。”孟長青道︰“北山縣的土地雖然幾十年不耕種,但土壤夠肥,加上百姓們勤快,這東西長得很好。”
    “我記得你說過,它是煮熟了吃的?”
    孟長青回道︰“可以直接煮著吃,也可以做成菜,往火盆里一丟烤著吃,甚至直接生吃也行。”
    衛方耘叫來衙役,讓他把這袋紅薯拿去廚房,各種做法都做一些,他要嘗一嘗。
    說完紅薯的事,衛方耘才讓眾人坐下開始說正事,“你寫來的東西我看到了,今年秋收過後,巍山縣和宏甲縣的城牆也要修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