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做個小縣官

第29章︰師傳演技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好酸的楊梅 本章︰第29章︰師傳演技

    初十這天,孟長青又天蒙蒙亮鑽出洞,扛著鋤頭去劃灶房的位置。

    灶房的位置,就選在棚子旁邊,百姓們也往這個方向跑慣了,沒必要再改。

    她從棚子旁邊經過,下了夜班的百姓正好在棚子里吃飯,見到她過來連吧唧嘴的聲音都放輕了。

    自從初四那夜過後,沒幾個百姓不害怕她。

    孟長青要建的灶房首先要大,要至少能同時做出六千人份的飯。

    以現在百姓們的食量來算,一大鍋糜子飯大約能讓三十人吃飽,那六千人灶房就至少得放下兩百口鍋。

    一尋的距離,剛好能放下兩口鍋。

    孟長青站在雪地里簡單一換算,一尋等于1.6米,一間灶房以5米*10米的大小來算,一面牆安排入口,另外三面排滿鍋,那一間灶房能放三十口鍋。

    也就是說,這樣大小的灶房需要七間。

    至于為什麼選這個面積,是因為更大的房子更難以建造,而比這小的房子又不夠實用。

    現在嘛,先從第一間開始建,畢竟她連大鍋都只有三口。

    她量好距離、劃好位置,睡了一晚上坑洞的張園等人也起來了。

    “知縣大人。”張園用雪擦了把臉,快步走到孟長青面前,“大人起的真早啊。”

    “張校尉也起的挺早,在坑洞里睡得著嗎?”

    張園回道︰“我們從軍多年,在戰場上都能睡得著。”

    “那就好,灶房的位置我已經劃出來了,你們吃過早飯就開始吧。”孟長青臨走時關照,“往北二里地的巍山關旁有木料可用,但你也知道那是什麼地方,靠近時一定提前打招呼。”

    這天卯時四刻,早朝開始,難得太傅也來了。

    各部例行匯報後,中書侍郎舉著涼州知府奏本道︰“涼州知府五百里加急,為北山縣建造城牆一事。”

    衛方耘的加急奏本,昨天傍晚到的中書侍郎桌案上,他是一刻沒敢耽擱,當時就拿著去找了皇帝。

    本朝的中書省遠沒有前朝風光,實際做主的人是皇帝,底下官員只為皇帝打下手,按皇帝旨意草擬詔書,為皇帝分類奏本。

    若有官員敢仿前朝專權的,一旦被清算往往累及三族。

    皇帝看過後,將奏本還給他,讓他在今日早朝提起這件事。

    “念。”

    “臣涼州知府衛方耘,奏請……”

    等中書侍郎念完,皇帝問︰“眾卿以為,此請該不該通過?”

    兵部尚書首先站出來賣好,“依臣看,涼州知府所計,益于大梁,應該通過。”

    這件事情昨天已經跟六部尚書說好,今天早朝就不會再有意外。

    本不會再有意外的,但誰也沒想到,太傅會站出來反對。

    “依臣看,城牆雖該建,但孟長青所言太過兒戲,陛下應另選能臣主持此事。”

    太傅已沒有實職,但在朝臣中還有威望,他這話一出,立刻有御史附和,“請陛下三思,另選能臣。”

    “朕也想選這麼一個能臣,愛卿們誰有此能力,大可自己站出來。”

    要說單單修建城牆,朝中不少大臣都能去主持,但有孟長青的計劃在前,他們這些踏踏實實的計劃,就顯得愚了。

    沒有哪個大臣肯站出來,皇帝的視線落到太傅身上,“太傅。”

    太傅轉身看向身後站著的朝臣,“你們是大梁最核心的臣子,是國之棟梁,哪一個不是飽讀詩書?文韜武略遠超他一個無知小兒,為何連這般膽氣都沒有?

    你們不肯去,我去!”

    “太傅。”皇帝無奈勸道︰“您年紀大了,怎受得了路途顛簸。”

    “陛下別看我年老,我起碼比那信口雌黃的混賬有用得多!”似乎是太過激動,太傅開始咳嗽,早朝之上咳的撕心裂肺。

    皇帝立刻讓�秦g閹蠓雋訟氯ュ 紙欣從轎 鎦巍br />
    太傅離開後,此事最後一個阻力隨之消失,皇帝當朝批復,八百里加急送回涼州。

    快馬加鞭,批復從京城到衛方耘手上,已經是兩天後的下午。

    府中的衙役拿著皇帝批復,趕到軍營交到衛方耘手上。

    衛方耘一看,朝廷還真是大方,這次所請數目,愣是一點沒減少,只是四萬役夫,皇帝卻讓涼州知府自己去想辦法。

    整個涼州只有這麼些人,還能有什麼辦法?只能讓服過役的人,再服一遍。

    但勞役一多,百姓們的日子就要難過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在古代做個小縣官》,方便以後閱讀在古代做個小縣官第29章︰師傳演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在古代做個小縣官第29章︰師傳演技並對在古代做個小縣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