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江連橫趕早去了辦公室,坐下來安排日程。
桌上放著一摞報紙,剛送來沒多久,尚且溫熱,還帶著些油墨香氣。
奉天印刷廠復工已經有幾天了,報上仍能看見零星議論,多是關于本次叫歇的定性文章,偶有幾處,提到江連橫的名字,當然都是一片贊譽。
“你還別說,這印刷廠平時感覺不起眼,可真要停轉了,也挺不方便的。”
江連橫隨手翻了幾份報紙,抿了抿嘴,神情頗有些感慨。
方言應聲走過來,一邊倒茶,一邊應道︰“東家,這次叫歇雖然平了,但根本問題沒有解決,以後恐怕還會再出亂子啊!”
“怎麼講?”江連橫好奇詢問,“最近听見什麼風聲了?”
方言搖了搖頭,卻說︰“我昨天又去了一趟官銀號,奉票還在貶值,現在兌換現洋的市價,已經接近三塊五了。而且,照目前這種勢頭發展下去,票價估計還會繼續下跌。”
江連橫听了直皺眉。
從3.2到3.5,某種意義上來說,奉票又貶值了三毛錢。
這種市價浮動,已經很夸張了。
但更重要的是,貶值的過程實在太快。
從上次兌換現洋到如今,其間滿打滿算,還不到半月光景,金融秩序瀕臨失控,奉天商民又怎麼可能毫無察覺?
方言接著說︰“東家,這三塊五還只是市價,實際情況卻是有價無市,普通百姓想去兌換現洋,要走各種手續,就算是咱們這些有關系、走後門的,也免不了被上頭層層盤剝,真正到手的,那就更少了。”
“黑市的行情怎麼樣?”
“沒有行情,只進不出,別說那些地下錢莊了,就連那些明面上的票號,也都只收現洋,絕不兌換。”
江連橫眉頭緊鎖,喃喃自語道︰“奉票是省府發行的法定紙鈔,他們拒不兌換,這樣搞下去,難道就不怕以後被官府拎出來背鍋?”
“那也沒辦法呀,”方言說,“現在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毛荒就是事實,誰把自家的現洋兌出去,那就保準虧本,而且市面上已經出現擠兌的苗頭了,哪家敢開這道口子,估計一天之內,就會被人兌空。”
現狀已成惡性循環。
奉票越貶值,便越是容易引發擠兌;擠兌越嚴重,便越是加劇奉票貶值。
江連橫雖然不懂經濟之道,但卻深諳人性,知道眼下的情況實出必然。
可就算知道了,又能怎樣?
結果仍舊無濟于事。
奉票不是他發行的,兌價浮動也不是他能控制的,作為奉天商界頭面人物,又不便帶頭擠兌官銀號。
如今,他所能做的,似乎只有眼睜睜地看著自家的資產憑空縮水。
“唉,能兌多少算多少吧!”
江連橫嘆了口氣,隨即囑咐道︰“對了,你也抓緊準備準備,別擱我身邊忙活了好幾年,最後就掙了一堆廢紙,該兌就兌,要是踫見了麻煩,我幫你給官銀號打電話說說。”
方言連忙點頭︰“多謝東家。”
宰相門前七品官。
方言雖說不算是江家的白紙扇,但背靠大樹好乘涼,這些年來,也攢下不少人脈,知道該如何避險。
江連橫對待忠于自己的弟兄,向來不吝錢財,交代了幾句過後,緊接著又問︰“今天上午有安排嗎?”
“寧和藥鋪的掌櫃想要見見您,前天就已經約好了。”
“張勝?”
“嗯,我給他定的是上午九點。”
“那是老熟人吶,你下去看看,他要是到了,就直接領進來,別讓他在外頭等了。”
方言點了點頭,轉身推門而去。
張勝的確是老熟人了,靠幫江家十幾年,同時也是縱橫保險公司最早的那批老主顧。
江連橫第一次跟他打交道,還要追溯到民國二年,追查紅丸下落的時候。
彼時,張勝的鋪面還很寒酸,主賣膏藥,兼售紅丸、煙土,論生意規模,在奉天城遠遠排不上號。
但自從拜了江連橫為“東家”,真可謂“好風憑借力”,家產翻了數倍不止,名頭早已蓋過了“恆瑞”、“榮安”兩家藥鋪,單就城北地界兒來說,那也算是排得上號的大財主了。
這些年來,胡小妍所用的名貴藥材,大多都是他給江家的孝敬。
江連橫轉動座椅,側身望向窗外。
天氣日漸暖和,順著窗口,可以看見小西關的熱鬧街景,浮華忙碌,焦躁不安。
沒等多久,忽听房門再次推開,就見方言領著張勝走了進來。
“東家,您辛苦!”
張勝四十多歲,也不年輕了,進門按照江湖規矩,仍舊道聲辛苦。
因是線上的熟脈,江連橫就沒太端著,見面揚了揚下巴,笑著便問︰“找我干啥,來要錢吶?”
“要錢?”張勝一愣,“要什麼錢?”
“我听南風說,他安排印刷廠的老孟去你那抓藥了?”
“�砥@ 遙 獠皇淺尚暮 孜頤矗 退 Ш羌蓋 共蝗縹移絞備榧遺萁龐玫墓竽兀 一怪劣諞蛭 秦砉狹┬嫻男 耍 吹ぐ竽 氖奔涿矗俊 br />
江連橫笑了笑,抬手指向桌對面的椅子。
“快坐,好不容易跑我這來一趟,有什麼話就直說吧!”
“是是是,我也知道東家的日程排得緊,按理來說,我應該開門見山,但這件事兒……還真挺難以啟齒!”
張勝如坐針氈,目光閃躲,像是做了什麼虧心事兒,吞吞吐吐,半晌兒也沒想好到底應該如何開場。
江連橫以為他是來告幫兌換現洋的,結果不是,而是關于生意上的合作。
“這些年來,多虧了有東家照應,我才能在奉天混得風生水起、買賣興旺,不過……這世事變幻莫測,總是不如人願,老話說得好啊,樹挪死,人挪活……”
“行行行,”江連橫忍不住打斷道,“你有話就痛快點,大家十幾年的交情了,只要你沒在背後捅我刀子,我還犯不上跟你翻臉不認人,你說吧,直說!”
張勝醞釀片刻,終于坦誠道︰“東家,我以後……就不打算再干煙土的生意了。”
“你要干保險吶?”
“不不不,東家說笑了,我只是不打算再踫煙土和紅丸,以後規規矩矩地干藥鋪生意就挺好。”
“什麼情況?”江連橫有點意外,“你在這行里混了十幾年,咋的,突然長良心了?”
張勝略顯尷尬,卻也只能搖頭否認。
所謂“窮生奸計,富長良心”,這話說得太過絕對,以至于近乎謬論。
其實,善惡是非,往往就在一念之間,僅憑窮富而論,想來多半是豪紳的自夸,亦如“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大抵也只是某種想當然。
煙商賺了錢,假惺惺地去做慈善的,不是沒有,而且也不鮮見。
但要說突然良心發現,金盆洗手不干了,卻是聞所未聞的非常之事。
難道是錢掙夠了?
那更不可能,就算掙夠了錢,頂多也是滿足現狀,不再擴張,還沒听說過誰把到手的生意扔出去不要了。
江連橫一再追問,張勝便只好吐露實情。
“東家,最近省府準備放開煙禁,這事兒您沒听說嗎?”
“倒是有點耳聞,但不是說這提案讓張輔臣給否了麼?”
“否什麼呀,現在已經通過了。”
“什麼時候的事兒?”
“就在前兩天。”
前兩天,江家正忙于調停勞工叫歇,並未刻意關注省府的其他政令,又要忙于兌換現洋,難免有所疏忽。
何況,個人精力有限,江連橫不可能面面俱到。
張勝作為業內煙商,全心全意地關注此事動向,自然最先有所察覺。
“按照最新消息,奉天這邊的情況暫且擱置,但黑吉兩省的煙禁,已經準備徹底放開了。”
所謂放開煙禁,從來都不是指允許販售煙土,而是指允許大規模種植煙土。
這事兒乍听起來,甚至有些吊詭——放開煙禁,其實往往意味著收緊煙土販售。
張勝解釋道︰“奉天雖然不種,但該賣還是要賣,不僅要賣,而且是壟斷專營。不出意外的話,三省各地馬上就要成立專賣局了。到時候,像我這種私營的,肯定要受打擊。”
“我不是幫你弄過特許經營的牌照嗎?”江連橫問。
“有也沒用啊,這次突然放開煙禁,擺明了就是要設局專賣,所有煙稅最後都要收歸軍用。”
看來,奉張集團為了問鼎天下,已經瀕臨無所不用的地步了。
張勝搖頭嘆道︰“東家,您想想,等專賣局成立以後,我這生意還怎麼干吶?我的售價要是比專賣局高,那就毫無競爭力;要是比專賣局低,他們保準給我扣個‘擾亂市場’的罪名,紅丸也會被嚴令禁止。”
自古以來,民不與官斗。
一是斗不過,二是斗過了,那就離死不遠了。
更何況,煙土本就是缺德的生意,官府想要治罪,不僅不會激起民憤,反而還會獲得一片贊譽。
這種情況下,急流勇退才是最穩妥的做法。
當然,其實也有例外,那就是去給小東洋當牛做馬,在宏濟善堂兜售紅丸,省府也只能感嘆鞭長莫及。
但張勝顯然沒這種打算,買賣歸買賣,納頭去拜鬼子這種事兒,終究干不出來。
“我已經想好了,”他說,“反正我那藥鋪的生意,現在照樣不少掙,走了十幾年財運,該放手就放手吧,就當是給兒女積德了,您說是不是?”
寧和藥鋪既然打算放棄這樁生意,那就沒必要再買江家的貨運保險了。
雖說藥材也需要貨運,店鋪也需要水火險,但無論利潤還是頻次,都沒法跟煙土生意相提並論。
突然之間,江家便丟了一份保險大單。
而且,寧和藥鋪的情況,大概只是個開端。
當官府的專賣局成立以後,斷交保險的煙商,很可能會與日俱增,甚至徹底沒了這份生意。
專賣局的煙土,必定是武裝押運,哪用得著去買江家的保險?
听到此處,江連橫的臉色不禁愈發陰沉,卻又不好多說什麼。
畢竟,人家都不做這樁生意了,總不能強買強賣,那就真成打家劫舍的了。
張勝見狀,心里有點發虛,連忙找補道︰“這些年來,多謝東家的照應,以後我就指著家里的藥鋪掙錢了,所以……我準備來年開始,交雙倍的水火險。”
雙倍的水火險?
三倍也沒用,都抵不上煙土貨運保險的利潤。
江連橫沒法責備他,只淡淡地問︰“你是不是真不打算繼續干下去了?”
“啊?”張勝一時沒反應過來。
“我問你是不是真不打算繼續干下去了。”
“是是是,我如果背地里偷摸再干,任憑東家處置!”
“那行,”江連橫擺擺手說,“我知道了,你回去吧。”
張勝呆愣片刻,指指身後問︰“那……我先走了?”
方言應聲解圍,走過來抬手笑道︰“張老板這邊請。”
兩人走出辦公室。
張勝余驚未定,忙扯住方言的手,低聲問道︰“方老弟,剛才……東家不是對我有啥意見吧?”
方言搖頭寬慰了兩句,說︰“放心吧,生意歸生意,你們這麼多年的交情,總不至于因為這點小事兒就記恨你,只要你沒耍心眼兒,沒在背地里算計東家,這些都可以理解,東家待會兒還有別的客人,我就不送你了。”
事實也是如此。
江連橫沒那麼小心眼兒,只要靠幫的請求合情合理,他並不會因為少了一單生意,便懷恨在心。
不過,生意上的合作少了,共同利益也就少了。
下次再來登門告幫,江連橫還會不會用心幫襯,那就全憑當時的心情了。
江連橫支開張勝,主要還是為了查明煙土貨運保險,在公司里所佔的份額比重。
他將此事交給方言去辦,要求天黑之前,列清明細,一並送到城北江宅,隨後便先行乘車回了趟家。
未曾想,剛進大宅,卻見胡小妍和薛應清正坐在客廳里低聲交談。
兩人神情嚴肅,尤其是薛應清,全然沒有往日的歡快模樣。
一見江連橫走進屋內,她便立刻起身迎過來,說︰“當家的回來了,你得給拿個主意,現在這生意,我算是沒法做了。”
“你又咋了?”江連橫眉頭一皺。
薛應清嘆聲說︰“奉票跌價,現洋又不容易兌,現在已經有不少商號規定只收現洋了,就咱們這邊還收奉票,鬧得那幫人都跑過來‘擠兌’我,結果就是生意越火,買賣越虧,哪有這麼干的呀?”
“那……你也跟著漲價唄!”
“漲得沒有跌得快,那能有個屁用!要我說,咱也趕緊規定只收現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