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江湖二十年

第一百一十七章 風•大辯論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征子有利 本章︰第一百一十七章 風•大辯論

    冬日初雪。

    北大營新軍兵臨城下,巡防營舊軍固守城門——奉天戒嚴。

    即便如此,咨議局召集各界代表開會的消息,仍舊在城內傳得沸沸揚揚。

    人人都在觀望。

    保皇與革命,兩派首腦,頭一次面對面,相視而談。

    二十幾人,一張桌,動動嘴,便要決定奉天乃至整個關外,是戰是和,何去何從。

    兩邊都聲稱為了天下百姓,可與會者,盡皆非富即貴,竟無一個百姓。

    甦家作為奉天錢莊生意的代表,自然也在其中。

    會議開了一整天,便是吵了一整天……

    直至天光漸暗,眾人才在一片驚呼聲中草草散會,竟相沖出咨議局大樓。

    門口台階上,新雪落了薄薄一層,只眨眼間的功夫,就被踩成一道道烏黑的雪泥。

    路面濕滑,代表們前擁後擠,驚慌失措,支開兩條胳膊,倒騰著小碎步,趟水踏冰,盡顯狼狽。

    偶爾有人摔倒,也顧不得疼,只管倉皇著爬起來,奔向停在街對面的各家馬車。

    家家馬車前頭,都掛起燈籠,串兒鈴聲響,便在雪地上碾出無數蜿蜒扭曲的車轍,像煙花似的,沿著奉天城大街小巷,帶著流言蜚語,四散開來。

    不用多說,今晚過後,咨議局方才發生的事兒,必定鬧得滿城皆知。

    甦文棋身穿棕色風衣,硬著一張臉,匆匆走出大樓,和其他人一樣,鑽進自家馬車。

    老馬噴了個鼻響,踏步朝城北走去。

    一路無話,到了廣源錢莊城北分號,錢伯順牽馬來接。

    “少爺,怎麼去了這麼久才回來?會開得咋樣啊?”

    甦文棋不置可否,但從神情來看,卻是不容樂觀。

    “伯順,去找老陳,讓他帶著新賬本過來見我。”

    說完,他便悶不吭聲地穿過院子,推開房門,走進客廳。

    屋子里和平常一樣,爐火燒得正盛,憑借這點暖意,擺在四處的綠植盆栽,勉強還沒敗落。

    甦文棋撿起地上的爐鉤子,挑起兩塊黑炭,撥進爐內,又添了兩根柴,隨後搬來一個馬扎,坐在火堆旁邊烤火搓手,靜靜等待。

    直到新炭燃燒起來,敲門聲才終于響起。

    “進。”甦文棋說。

    老伙計陳忠抱著一摞新賬,輕手輕腳地走過來,低聲說︰“少爺,你要的賬本。”

    甦文棋抬手接過賬本,小臂長短,足有兩指厚,比他想象中的還要多。

    “全都拿來了?”

    “全都拿來了。”

    甦文棋默默點頭,看了一會兒眼前的爐火,把心一橫,忽地從賬本上扯下幾頁,丟棄在新燒的木炭上。

    淡黃色的紙張落在炭火上,先是開了一團黑,隨後便“呼”地燃燒起來,化成一縷青煙。

    陳忠猛地亂了方寸,忙問︰“哎,少爺,你、你這是干啥呀?”

    甦文棋繼續撕賬去燒,淡淡地回道︰“禍不及家人,沒多少時間了,你趕緊去把老賬補一補吧。”

    “少爺,是不是剛才開會——”

    甦文棋擺了擺手,不願多談。

    陳忠見狀,心下會意,便只好答應一聲,扭頭出門,回櫃上去了。

    甦文棋兀自焚燒賬本,火勢很旺,但倒映在眸子里,卻顯得有些黯淡。

      啪啪的聲響,屋子里騰起白煙,嗆鼻辣眼,記憶隨之回溯……

    …………

    撥開眼前煙塵,咨議局會議室里,橫亙著一張黑漆長桌,各界團體代表,連同當局大員,分列左右。

    首先浮在眼前的,是一張皺紋橫生的老臉。

    須發皆白的趙總督,宦海多年,穩如泰山,眼神中自有幾分老辣,左手邊是手握舊軍重兵的張老疙瘩,右手邊則是智囊袁金鎧。

    對面是兩個年輕人,眼里有光,但稍顯浮躁。

    魏天青一身戎裝,舉止干練;張龍則是西式裝扮,戴副小眼鏡,上唇蓄著一把大胡子。

    會場里的聲音,漸漸真切起來。

    “砰!”

    張龍不過二十七八歲,年輕氣盛,拍桌瞪眼,手掌下壓著的,是“奉天國民保安會”的名單和宗旨。

    “趙總督,你這是什麼意思?保安會要是像你這麼整,干脆叫‘保皇會’得了!光復東北的事兒,在這宗旨上,你只字未提,那還談什麼?”

    黨人們交頭接耳,低聲附和。

    趙總督卻連眼皮都沒抬一下。

    “既然叫‘奉天國民保安會’,自然旨在‘保境安民’,至于什麼光復不光復的,不是保安會的初衷。”

    “荒唐!”張龍朗聲道,“保安會旨在呼應南國革命,你這樣做,是倒行逆施!這名單上面,各個要職,全都給了你們自己,連各地分會會長,也由現任官員出任,那這保安會,還有什麼意義?”

    “張龍先生,那依你的意思,應該怎麼辦?”趙總督明知故問。

    張龍就坡下驢︰“很簡單,各個要職,該由我們黨人出任!至少,也應該平分掌權!”

    趙總督抬起眼皮,笑了笑,問︰“原來如此。那敢問張先生,時至今日,可曾管理過一府、一縣、哪怕是一個村子?可有任何為官經驗?”

    張龍愣住︰“這……這倒沒有。”

    保皇派低聲訕笑。

    趙總督卻忽然嚴肅起來,語調拔高了不少。

    “沒有?我猜也是沒有!張龍,老夫從政數十年,每到一處,必開新政,興辦實業,時至今日,也不敢說治理有術。以你的資歷,憑什麼要求身居要職,我憑什麼相信你們能把奉天治理好?”

    一番話,有理有據,就連黨人那邊,也不禁汗顏。

    張龍被噎得夠嗆,氣勢上仍然不服︰“你們倒是有經驗,也不看看,把這國家治理成了什麼樣子!喪權辱國的條約,簽了多少?”

    言罷,黨人又群情激奮起來。

    趙總督沒法否認,卻懂得避重就輕,反客為主。

    “列強環伺,朝廷用兵不利,條約喪權,也是屬實。可老夫倒想問一句,你們要是成功了,這些條約,你們是認,還是不認?”

    剛剛起勢的黨人,瞬間又沒了氣焰。

    沒辦法,條約,該認還是要認,否則列強必定出兵干預,維護清廷。

    張龍一時不知道該怎麼接話,跟左右商量了幾句,方才驚醒過來。

    “趙總督,你們不要混淆是非!這些條約,歸根結底,是清廷弄出來的爛攤子,罪不在我們!眼下要救國,必須推翻皇權,以新思想,建立民——”

    “新思想?”

    趙總督冷笑一聲,從手邊拿起一份報紙,在桌面上攤開,用手指敲了敲。

    “你們這些逆黨,除了朝廷編練的新軍以外,都是些什麼人?自己看看!三教九流,江湖幫派,南國謀亂,這些地痞流氓,都進了衙門里作威作福,你們指望他們救國?他們懂什麼新思想?只會坑蒙拐騙,魚肉百姓!”

    這話又是不爭的事實。

    南國光復,哥佬、三合、青、白、洪盡皆出力,仗著些許功勛,原本只能在暗地里活動,如今卻堂而皇之、招搖過市,甚至許多地方,上自都督、下至微職、以及軍隊大小官職,無一不是江湖幫派。

    立公口、開山堂,稱兄道弟,囂張跋扈。

    歷朝歷代,江湖幫派,何曾有過這麼風光的時候,甚至要改堂口,入仕途?

    張龍不甘示弱,說︰“喚醒百姓,需要時間,一時混亂,那也是在所難免,只要假以時日,必然——”

    “天真!”趙總督勃然大怒,“假以時日,誰會給你們時間?你們這些人,有幾個跟洋人打過交道?列強亡我之心不死!他們巴不得我們是一盤散沙!你們這些逆賊,跟東洋人在一塊兒眉來眼去,實乃引狼拒虎,虧你們想的出來!”

    趙總督年近七十,出身官宦世家,“忠君”二字,早已刻在了骨子里,卻也無礙于其強國心願。

    每到一處,必定開闢新政。

    正因如此,倒清一派才對其抱有幻想。

    十幾年總督生涯,可不是蓋的,寥寥幾句話,就把張龍等人說得啞口無言,唬得革命派連忙輕聲商議起來。

    “趙總督,你剛才所說的,關于江湖幫派的事兒,據我所知,孫先生不會將大權交給他們。”

    保皇派一陣哄笑,紛紛質問︰“孫大炮能調幾省的兵?又有多大權?恐怕是誰也指揮不動吧?”

    趙總督卻道︰“果真如此,那就是卸磨殺驢,你們日後必亂!”

    “胡說八道!”

    “胡說八道?”保皇派又嘲弄起來,“南國名義上是光復,可實際上呢?各自為政,連軍餉都要湊不出來了,還說不亂?”

    張龍太過年輕,耍嘴皮子,怎麼可能是這幫老油條的對手,當下心里便愈發焦急,干脆不再講理。

    “隨你們怎麼說,倒清乃是大勢所趨,民國必將成立!”

    “只破不立,空談誤國!”

    趙總督將桌上的舊報紙推到張龍面前,指著上面一張模糊的照片,說︰“我問你,這是什麼?”

    張龍耿起脖子︰“鐵血十八星旗!”

    “既然你知道這面旗,想必肯定也知道這面旗的含義了?”

    張龍啞然。

    趙總督旋即掃視會場眾人︰“我問你們,按他們的說法,這關外河山,可在這十八星里面?嗯?不止是我關外,漠北、西北、吐蕃,可在這十八星里面?難不成,你們要將天下四分五裂,去當外國人?既然懸了十八星旗,又來關外作甚?張龍,你自己也是旗人,對此,你又怎麼解釋?”

    此話一出,舉座嘩然。

    其中,尤以關外本地倒清一派,最是無法接受。

    這一派中,也不少人和張龍一樣,本就是旗人,原想著聲援南國,卻不料自己竟被排除在外,于情于理,實難接受。

    新軍協統魏天青,一直悶不吭聲,到了此時,也終于坐不住了。

    “趙總督,你不要挑撥離間,十八星旗,只是一時舉措,現在已經改了,四族融漢,歸為一體,你這是妖言惑眾!”

    “哦,原來現在已經改了呀!”

    趙總督突然怒拍桌子,高聲喝道︰“可見你們這幫逆賊,根本就是一幫烏合之眾,朝令夕改,過河拆橋,哪有什麼理念?你們要是成功,國家必亂,百姓必苦!”

    “我們這是時時革新!”魏天青說,“趙總督,你也算是能臣,操辦新政,也有功勞。你應該比誰都清楚,要是再讓清廷掌權,國家必亡!”

    “放肆!魏天青,你也食朝廷俸祿,公派留洋,今不思報效皇恩,反倒跟這些亂臣賊子廝混一處,你也配這一身戎裝?”

    “魏某只忠于天下,不忠于一人!趙總督,我奉勸你一句,不要再倒行逆施,一昧愚忠!”魏天青義正言辭。

    “荒唐!”趙總督反唇相譏,“忠,就是忠,何來愚忠之說?忠心必愚!你本是個軍人,服從即是天職,還敢在這里狡辯是非,妄論忠心?”

    張龍按捺不住,又說︰“趙總督,你要是這樣說,就沒得談了!奉天百姓,要是遭遇戰火,你就是罪魁禍首!”

    然而,趙總督眼里,卻根本沒他這個年輕人。

    “魏天青,關外不比關內,日俄兩強,俱是狼子野心。在座的各位,難不成都忘了庚子年的事兒了?奉天若起戰事,那兩國必定趁虛而入,這千古罵名,你們誰能擔待?”

    不論立場如何,趙總督身居要職,對時局判斷,必定高出眾人一等。此話一出,倒清一派,便又舉棋不定,遲疑起來。

    說且說不過,沒想到趙總督還有後招。

    只見他一邊說,一邊從袖口里扯出一張電文。

    “魏天青,既然你志向遠大,關外偏隅一地,也留不住你。幸好,朝廷已經決定,撤銷你第二混成協協統之職。”

    原來,這趙總督與欽差大臣方大頭私交甚好,為穩住關外大局,早已應允撤銷了魏天青的軍務。

    北大營新軍,自然也不是鐵板一塊,魏天青跟張龍兩個,密謀起事,三番五次被手下告密。

    新軍各營,淨是方、趙二人的心腹,本來就難于調遣,如今魏天青被擄去兵權,更無威信可言。

    張龍年輕,一腔熱血,卻頭腦簡單。

    辯論,辯不過老趙;弄權,更弄不過老趙。

    咨議局一場會議下來,保皇派不僅巋然不動,甚至不少倒清派都被當場說服,可謂大敗虧輸。

    眼瞅著形勢不利,魏天青與張龍惱羞成怒,霍然起身,看那架勢,似乎又拿出舍得一身剮的氣勢。

    可就在此時,坐在趙總督左手邊的張老疙瘩,也跟著站起身來。

    緊接著,會場的安保人員,頓時應聲掏槍,把會場團團圍住。

    一時間,舉座皆驚。

    只見那張老疙瘩雙手叉腰,卡住腰帶,端的是滿身匪氣。

    “都別亂動!嘿嘿,我老張,只是個俗人,你們剛才說的那些,亂七八糟的,我也听不懂。我這人吶,腦袋里就一根筋,只知道領兵打仗,保護大帥安全!在座的,都是朋友,可我手上這家伙,卻是天生的王八蛋,六親不認!”

    說完,張老疙瘩便掏出配槍,一把按在桌面上。

    “啪!”

    ……鐵爐內,一根老柴燒斷。

    回憶戛然而止。

    甦文棋燒掉最後一頁賬,屋子里的濃煙,總算散去了不少。

    他的容貌,也跟著漸漸清晰起來。

    少傾,爐火塌下去半分,漆黑的木炭燒成了蒼白的灰燼。

    甦文棋嘆了一口氣,情不自禁。

    如今,他有點兒惶惑了。

    多年以來,他暗中資助遼東盟會,為了倒清,給張龍等人掏錢無數,不計得失。

    本以為,他們已經做足了充分的準備,至少也該有所應變,而不至于被趙總督三言兩語便噎得喘不過氣來。

    可今日一見,淨是天真爛漫。

    沒有鐵血,沒有果決。

    甦文棋心明眼亮,心里的失望溢于言表。

    他沒法自欺欺人,他從張龍等人身上看到的,不止是幼稚和無能,還有軟弱和局限,而這些將會使許多鮮血,付諸東流。

    救國之道,不在其中。

    甦文棋眼下要做的,就是盡快與家族切割,爭取不去連累家人。

    能否做到,他心里也沒底。

    正在哀哀苦想的時候,房門聲再次敲響,錢伯順看出少爺心亂,戰戰兢兢地走上前,輕聲說︰“少爺,司督閣那邊,有消息了。”

    ————

    月票︰359/500

    打賞︰61600/80000

    加更︰1

    欠更︰3

    單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民國江湖二十年》,方便以後閱讀民國江湖二十年第一百一十七章 風•大辯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民國江湖二十年第一百一十七章 風•大辯論並對民國江湖二十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