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老煙炮和鐵疙瘩的日子,過得也挺緊巴。
大戰過後,百廢待興,活人都才剛緩過一口氣兒來,哪有閑心去顧及死人的後事?
奉天省又逢新政,地方官署衙門改頭換面、拆分重組,各種各樣的新部門,如春草萌發,讓人目不暇接。
新政雖好,但到底是無根之木。
老百姓壓根兒就分不清楚,那一棟棟大樓,到底是干啥的,只知道見了官員的面兒,仍舊跪地高呼“老爺”,端的是新瓶裝舊酒,還是那個味兒!
朝廷新政,除“廢科舉”、“禁纏足”、“限煙土”以外,各省各地還有一項,便是嚴抓衛生之道。
巡警上街,嚴查市民,道路兩旁不許倒尿潑糞,井口水邊不許淘米洗衣,染房臭水不得亂傾,殺房屠宰場盡移城外,戮人行刑場搬出鬧市。
病豬肉都不能入城,死尸當然只許出、不許進。
過去,一旦到了掌燈時分,整個城里,無非幾個更夫和巡夜的捕快,倒還方便掩人耳目。可如今,晚上的時候,街燈通明,巡警人多,實在難以渾水摸魚。
鄉下雖然管得不嚴,但莊稼人往往是有那心、沒那錢。
老煙炮和鐵疙瘩的生意,因此而受阻。
好在,這倆人也不單指這一門兒生意過活,平日里也賣點野貨、假藥之類的玩意兒,來路大多不明,但都是些小本買賣,清湯寡水,干起來沒勁,便一直琢磨著再干一票。
恰在此時,有牙行的朋友帶話,說奉天有人願意出大價錢,要買兩具青年男尸。
老煙炮一開始有點猶豫,奉天不遠,但也不近,最重要的是,這尸體怎麼能運進城,也是個問題。
牙行的人說︰“這你不用擔心,那買主自有辦法,你只管把貨運過去,到時候人家自會來取就行了。”
老煙炮問買主是誰?
牙行的人卻只管搖頭,明擺著不願透露,並說︰“這活兒,你要是能接,就先給十塊錢做訂金,要是接不了,我就另找他人!”
鐵疙瘩見錢眼開,立馬點頭答應,接下來便跟著老煙炮四處尋找新墳,恨不能人家剛埋,他們後腳就給人刨開。
買主明明說要兩具青年男尸,這倆人愣是拉著倆老頭兒去了奉天。
那位問了,這不是作死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