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月明星稀,四野清朗的好風色,合該飲酒賞月、吟詩作對的時候,然而在鄴城外,一場血淚淋灕的大戰正在接近尾聲。
出城的文丑所部人馬,本意是和前來接應他們的袁尚合力一處,出乎秦軍意料之外的內外夾攻,突破秦軍的包圍圈,贏下一場酣暢無比的大勝。
可當下,從鄴城而出的文丑,為甘寧和馬超並力攻破,此刻正在繞城而行,望著尋覓機會進入城內,然他身後的馬超和龐德追之甚急,文丑現下好似一條喪家之犬,不得摸到機會進入鄴城。
“速速打開城門。”文丑朝著城頭大喊,可城頭回應他的只有沉默,秦軍就跟在文丑身後數丈的地方,這麼近的距離,如果打開城門放文丑入內,秦軍定然不會放過進入這等良機,肯定會循著文丑的後腳跟沖入鄴城。
文丑作為河北名將,性命固然重要,但比起河北的軍政中心鄴城來說,文丑就顯得無足輕重了。為一大將而冒著失去鄴城的風險,眼下把控鄴城的田豐,是如何也不會行此險招。
只是放任文丑在城外哀求,城頭守卒不免軍心動搖,畢竟文丑作為大將,夙來為軍中所知,軍中也素來敬仰文丑這等驍將。
可而今文丑出城激戰,為敵所破,危在旦夕,卻是不得返回鄴城保全性命,只能如同一條敗犬般在城門口哭嚎,這等景象入目,鄴城的守卒或是不忍,或是生起憐憫之心,更多的是兔死狐悲之意。
其中就包括守將甦由,甦由見著文丑在城門口哀戚,他不忍目睹這等慘況,神色哀憐,別過頭去。
這一幕,自然是被坐鎮鄴城的田豐所察覺,他斟酌了一二,向甦由開口道“甦將軍,你可有把握接應文將軍回城。”
甦由听到田豐的征詢,他神色糾結了片刻,而後搖了搖頭道“別駕,秦軍攻破我軍,士氣正盛,出城與之交戰,恐難獲勝,說不好再送掉一隊人馬。”
“此外,秦軍追擊文將軍,逼之甚急,我等斷不可開城門接應,不然鄴城將有所危機……所故可速令壯士高喊,讓文將軍離城遁走,不要強求入城,奔外方有一線生機。”
“甦將軍言之有理。”逢紀點了點頭,附和了一句。
“也只好這樣了。”田豐輕嘆了一聲,招呼來幾名嗓子大的壯士,讓他們對著城下大喊“文將軍,今者城門斷不能開,且速速離城遁走,往明公處奔去。”
城下的文丑听到後,他頓時就撥動馬首,向著鄴城相反的方向奔去。
即是知道了鄴城不會打開城門,文丑知道如果還繞著鄴城奔走,繞到天亮也進不去鄴城,恐是會因為馬力不足,為秦軍追趕上,了結了他這條性命。
所故文丑不用權衡,他當機立斷,做出了向外奔走的舉措,也是當下危機的形勢容不得文丑猶豫,畢竟秦軍追兵就在他身後數丈的地方,哪有什麼時候讓他思索和斟酌。
不過文丑的運氣不太好,向外奔走的他,迎面撞上了作為預備隊的張任所部,張任騎著白馬,立于陣前,一桿大槍牢牢的握在手上,虎目精準的盯上了戴著金盔的文丑。
與此同時,文丑也盯上了張任,不用多想,單從張任的裝扮來看,就知道張任是面前這一隊輕騎的主將,那壯碩的身姿,丈余的長槍,閃著精光的槍頭,不是普通騎卒該有的行頭。
‘一招拿下此人,令秦軍輕騎膽寒,如此可得一線生機。’文丑自恃武勇,見到張任的第一刻,沒有規避的心思,只有憑借一身武勇拿下張任的膽魄。
這里並非文丑自大,而是文丑作為河北驍將,向著與顏良齊名,遍歷河北將校,少有能與他對敵的人,且文丑的將軍名頭,正是他一刀一槍所掙出的。
往日臨敵陷陣,斬將奪旗的舊事在文丑腦海中浮現,他今日將復舊日的輝煌事跡,再度做出斬將奪旗的 赫功勛,同時如此一來,或可稍稍贖去他今夜大敗的罪責。
一念至此,文丑大喝一聲“賊將速來領死。”一邊大喝的他,一邊雙腿一夾坐下良駿,良駿和他搭配日久,通曉文丑的心意,旋即良駿四蹄翻飛,向著張任沖去。
“好膽。”張任虎目一睜,輕笑了一聲,他未曾想到,敵將敗退之際,還敢同他舞刀弄槍,甚至于舞著長刀向他沖殺而來,瞧著要和他分個高低,真可謂是一身虎膽也。
同樣是雙腿一夾坐下神駿,張任越陣而出,向著文丑沖去,兩人打著同樣的主意——干掉敵軍的主將,讓敵軍為之膽寒,如此可輕而易舉的贏下一場勝局。
“啊!”文丑臨近張任之際,他大吼一聲,手中長刀向著張任揮劈而下,這招勢大力沉,威力驚人,倘若是真的受下此招,只怕是就算穿著盔甲,也要被劈成兩截,身首分離。
只是文丑動作很快,張任卻是比文丑更快一步,他尋覓到文丑揮劈動作的空當,手中長槍猶如一條游龍般,向著文丑的胸膛刺去,中門大開的文丑,見著長槍臨近,他連忙放棄揮劈的動作,欲要收回長刀用于格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可揮劈動作勢大力沉,一時間不得迅捷放棄,更遑論收回長刀擋住長槍,一時間,文丑不免慌亂了起來,他眼睜睜的見著長槍的槍尖,閃著寒光刺進了他的胸膛。
“啊啊啊!”不同于前面壯麗聲勢的大吼,這一次文丑是哀嚎不斷,且哀嚎聲一次比一次的壓低,胸膛被長槍貫穿的他,身體中的生機正在一點點被抽走,卻是做不到高聲哀嚎了。
一招得逞的張任,手腕微微調動,手中長槍的槍頭跟著抖了個槍花,這朵槍花,鮮紅無二,妖艷非常,是由文丑的一腔熱血繪制而成,而隨著這朵槍花繪制了出來,文丑手中大刀落地,雙手無力的垂下,所以身體沒有跟著一起倒下,全靠胸膛前的一桿大槍支撐。
若是論起張任和文丑的武力高低,實打實的來上一場激戰,張任卻是做不到一招秒殺文丑,可今夜文丑先是逢上一場大敗,而後接著末路竄逃,撞上張任後,心中焦躁不安的文丑又念著一招斃敵,不免出招的時候過于沖動,使出了中門大開的打法,這才被張任抓住機會,一招格殺。
文丑身後,追隨文丑的數十名親衛精騎,見著文丑為敵將一招攻殺,這些人頓時撥馬上前,欲要搶回文丑的尸身,他們是親衛,性命和將校一體,加上受文丑恩惠極多,這等危急之時,正是報答文丑的時候。
這一幕,自然為張任所窺見,手中長槍往後一移,從文丑的胸膛中脫出,失去了長槍支撐的文丑,身形一歪,從馬背上墜落在地,撲通一聲後,掀起一片灰塵。
而文丑坐下的良駿,在听到身側的動靜,不由歪頭一掃,見到主人倒在地上的它頓時心生惑然,舉蹄踏前一步,用馬首撥動起文丑的尸身,希望文丑重新騎到它的背上,可此刻的文丑雙眼失神,面色慘白,卻是不能回應忠馬的撥動。
這邊抽回長槍的張任,見著數十精騎向他沖來,他不躲不避,舞動長槍迎了上去。
作為蜀地出了名的騎將,這些年來在戰場上磨礪日久,張任一身的武藝打磨的是爐火純青,但見他手中大槍翻飛,有如龍飛鳳舞,每刺出去一槍,必有一名袁軍精騎倒地,若是無一合之敵。
不消片刻,數十名袁軍精騎就折損了十余人,剩下的精騎無不胸中生出寒意,膽魄為之顫栗,他們對上的不是人,而是鬼神,不然緣何如此強橫無敵。
在心中膽寒的情況下,撥馬上前的袁軍精騎,不少人生出了退卻的心思,趁著張任還沒有殺到眼前,旋即撥馬逃竄了起來,精騎不管方向如何,只要能遠離張任,就死命鞭打坐下馬匹狂奔了起來。
張任見著面前精騎散盡,他沒有循著蹤跡追上,而是往後揮了揮手,他麾下的輕騎就奔赴了出去,去截殺這些無頭蒼蠅般亂竄的袁軍精騎,將首級一個個帶回到張任身前。
隨著文丑一死,鄴城所派遣出的人馬不成氣候,要麼歸降,要麼斗死,接下來,秦軍只需要應付袁尚所部人馬,換言之,只需王平阻截住袁尚所部,今夜秦軍就可稱得上是一場完勝。
而王平這邊,他麾下的無當飛軍,如同一面堅固的城牆,牢牢的擋在袁尚所部的前面,這里張合麾下大戟士攻伐許久,終是等到了中軍的袁尚和後軍的高覽。
三隊人馬匯合,袁尚于陣中指揮,張合和高覽領著生力軍在前拼殺,只求攻破秦軍的防線,沖到鄴城城下,和出城的文丑所部搭上線,兩相合力,大破秦軍。
這是田豐先前向袁尚發去書信,同袁尚約定好的計劃。
不過計劃趕不上變化,出城的文丑所部受阻于甘寧、馬超,這廂袁尚所部為王平牢牢阻擋,兩路人馬匯聚不到一起,讓趕赴此地的袁尚不由心中焦躁了起來。
尤其是袁尚听到了前方傳來‘萬勝’的歡呼聲時,這些萬勝的聲音非是河北的腔調,而是關中、蜀地特有的聲音,通過秦人的歡呼聲,可以得知出城的文丑所部,大抵是敗了。
“與我上前,上前。”袁尚大聲喝令,希望能突破正當面的秦軍,挽救文丑所部的敗局,可面前的這伙秦軍本就堅韌,在听到後方同袍勝利的歡呼聲時,更是屹然不動,好似抱定青石的綠竹。
推進不得,甚至于秦軍在鼓舞下,開始反推了袁尚所部,士氣正盛的秦軍,一往無前的,在王平的指揮下發起了反沖鋒。
王平並沒有因為後方的勝利而生出驕心,他調動無當飛軍向前推進,卻是一步一步向前,如牆而進,一點點的去打壓、去消弭袁軍的戰心,直到勝機出現的時候,再來上一招狂沖猛打,打垮正當面的袁軍。
張合身在前軍,他見狀不免面色沉重了起來,秦軍穩扎穩打,兼之有士氣的加成,而反觀己方,戰意不足,士氣有所不振,這樣下去就是一場大敗。
‘當退矣。’張合生出了一個念頭,他知道現在應當做出退兵的選擇,畢竟出城的鄴兵為秦軍所敗,他們就算沖破當面對的秦軍,還需面對剛勝上一場的又一隊秦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自不必提,他們連正當面的秦軍都未能沖垮,且在局勢上落于下風。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抱著這個念頭,張合讓高覽在前軍指揮,他則拍馬來到中軍,向袁尚進言道“明公,出城的鄴兵已敗,當面的秦軍又是少有的堅韌,我軍進取不利,理當就此退兵,不然擊破出城鄴兵的秦軍合圍過來,再走就怕是晚了。”
袁尚目光閃爍,面上泛著糾結的神情,對于就此遁走,他實是心有不甘,可局勢如此,若是不走,他這一票人馬,只怕如張合所言,大半要折損在這里
最終,袁尚咬了咬牙,語氣猶疑道“張將軍,今者我軍正與秦軍貼近攻殺,就算想退,也不太好退,若是一個不慎,為秦軍餃尾追擊,也是一場大敗。”
袁尚有所擔憂,畢竟現在正是交兵的時候,退兵一個不好就會變成潰敗,將顧不上兵,兵顧不上將,各自奔散,人人自危也。
“明公但引大隊人馬遁去,合當領大戟士為明公殿後,使明公無憂于秦軍。”張合面色決然,帶著效死的豪情。
“將軍。”袁尚神色為之感動,他上前握著張合的手道“將軍當見機行事,萬不可令己身落入危殆之中,尚且先引兵還營,于營門處靜候將軍。”
“明公,還望速行。”張合重重的點了點頭,他保證道“合隨後就來。”
言訖,張合返回前軍,讓高覽協助袁尚引兵離去,他則留在此地,呼令大戟士結陣抵御秦軍的攻勢,為袁尚的撤離爭取時間。
喜歡季漢劉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季漢劉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