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劉璋

第533章 袁劉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花花家的太歲 本章︰第533章 袁劉

    荊州,襄陽。

    自初平元年劉表單騎入荊州以來,除去一開始袁術和孫堅圖謀荊州,造成荊襄之地危殆以外,後面幾年,荊襄之地基本處于平和安寧的狀態。

    這其一是劉表個人能力還算不錯,雖是其人進取能力不足,但守成是綽綽有余,是故荊州內部政局穩定,無有戰亂。

    其二就是宇內毗鄰荊州的諸侯,上游的劉璋同劉表交好,互為盟友,劉表不用去憂心上游,而下游的江東之地,早些年間處于混戰的狀態,對劉表沒有威脅。

    而今雖是小霸王孫策一統江東六郡,但孫策由于攻佔江東時誅殺了不少豪杰和渠帥,內中不寧,叛亂時興,又江東之地山越橫行,須得留兵鎮壓,致使孫策連年進犯荊州,每每被阻于江夏,不得更進一步。

    因是如故,在劉表恩威並著,招誘有方下,荊州之地萬里肅清、群民悅服,而四境即寧,從容自保下的劉表,開經立學,愛民養士,兗、豫學士歸者以千數,使得荊州大治,文風為盛,于亂世中成為一方樂土。

    時維三月,春意正濃的時候,劉表見著春色在枝頭綻放,他不由雅興頓生,招來一眾荊州文武,賞起這濃濃的春意起來。

    “諸君,請。”劉表舉杯示意眾人,他面色恰然,神色怡悅,更是于黑白交雜的頭發上插著一枝桃花,整個人在春色的襯托下,顯得年輕了幾歲。

    于州牧府庭院中擺開的酒宴,無有上下之分,也沒有什麼約束,眾人三三兩兩湊在一起,或坐或立,或行或臥,飲酒的飲酒,賞花的賞花,撲入了這濃濃的春色中。

    劉表的左右,有劉先、蔡瑁、張允、蒯良、蒯越等親近之人圍坐一旁,眾人同劉表洽談言笑,飲酒作賦,不時發出轟笑快活之聲。

    歡愉的酒宴隨著時光靜靜流淌,自古樂極生悲,歡笑久了難免有些疲乏,劉表忽的喟嘆了一聲道︰“自初平元年,吾單騎入荊州以來,到如今的建安五年,已經快十個年頭了。”

    歲月催人老,相貌容易衰,劉表端起一杯斟滿酒水的杯盞,卻是遲遲沒有飲下,而見到劉表這幅姿態,一眾左右也是停下了動作,靜候起劉表的下一步舉動。

    劉表發出慶幸的語氣︰“十年了,幸賴神靈庇佑,上天眷顧,荊州一向少有災患和瘟疫,四境也沒有強敵賓寇,所故吾才得以厚顏待在荊州牧的位置上,安安穩穩至于今日。”

    說到這里劉表頓了頓,他將手中杯盞虛晃一圈後道︰“也是得諸君鼎力相助,不然吾這個荊州牧,卻是不得安寧,亦是不得安座。”

    “吾于此,致謝諸君。”劉表示意眾人舉杯滿飲,飲下他的謝意。

    作為荊州牧,一州之元首的劉表這等作態,下面的人自然要做出反應,不能只讓劉表一個人孤零零的揮灑情緒。

    別駕劉先自是第一個應聲,他拱手向劉表言道︰“宇內大亂,四境不寧,非是明公入主荊州,撫寧一方,則荊州必然兵災橫行,禍亂不休,此皆明公之功德,可昭于日月。”

    蔡瑁雖是位列武將,但他出身世家,自是也有文采在胸,他拱手贊道︰“明公肅清萬里,群民悅服,江漢、荊南之地,無不俯仰明公之盛德,是明公故,所以荊襄得安也。”

    蒯良,作為蒯氏的領頭人,他出首道︰“明公入主荊州,不過數載,道化大行,文風大盛,又廣求遺書,收羅古籍,使得古典畢集,充于州閭,是夫子所曰立功之事也。”

    有了劉先、蔡瑁、蒯良的帶頭,荊州的一眾文武紛紛出首,向著劉表頌揚贊嘆,有推崇劉表功業者,有贊美劉表德行者,有褒揚劉表形貌才華者。

    听得眾人之言,劉表嘴角掛著壓不下去的笑意,他擺了擺手道︰“諸君之言,甚是過矣,吾雖有所恩惠于民,卻是不得當諸君這等贊嘆。”

    當此歡愉之際,一名報信的使者挾帶緊急軍情,踏入了擺開宴席的州牧府庭院之中,使者腳步匆匆,和當下諸人輕松快意的心境大相徑庭,所故一入場就為眾人所關切到。

    劉表自是瞧見了此人,他神色閃過一縷不悅,今天如此歡愉快意的日子,偏有這等煞風景的人,但他也知道軍國之事關乎自身,所故他端正神色,向這名使者垂詢道︰“有何緊急軍情?”

    上庸張魯入寇?江東孫策犯境?在脫口而出問話的時候,劉表揣測了一二使者帶來的消息,給出了兩個可能的答案。

    也是與荊州毗鄰,同時與荊州有隙的諸侯就張魯和孫策兩家,所以劉表很隨意的就擺出了兩個選項,做出了二選一的賭盤。

    使者疾馳而來,呼吸有些不順,為了能響亮的進行通報,他先是深深喘了一口氣,而後氣息稍稍平穩後,他朗聲道︰“稟明公,探馬來報,許都曹操似有進犯我荊襄之意?”

    “嗯?”劉表手中的酒杯險些脫手,幸是他在酒杯脫手的時候手心加了點力度,將酒杯牢牢的握在了手里,沒有讓酒杯落地,不然大庭廣眾之下,他的顏面將盡失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許都曹操?確定嗎?”劉表過問了一句,他不敢置信使者帶來的消息,且知道他和曹操並無大的仇怨,兩家一向是井水不犯河水,卻是不知曹操為何南下侵犯荊襄。

    使者重重的點了點頭,他應聲回道︰“據新野令刺探到的消息,南陽宛城有大批軍馬入駐,又有輜重糧草囤積到了宛城,自宛城向南,自是兵向我荊襄也。”

    “嘶……”劉表飲宴歡樂的好心情頓然飛到天外去了,他當下神色不解至極,他實是想不通,曹操為何進犯他的荊襄,這件事卻是匪夷所思也。

    這個時候,蓄養謀士的好處就顯現出來了,劉表向著劉先、蒯越等人問道︰“諸君,卿等怎麼看?曹操當是有南下之意乎?”

    劉先當仁不讓,第一個出首應道︰“戰事未起,曹軍未動,事情具體如何,尚未可知也,而今曹軍入駐宛城,又于宛城囤積糧草,未必就是南下犯我荊襄,愚意遣使往許都查探一二,如此有備而無患。”

    “自當如此。”劉表點頭,同意了劉先遣使往許都的建議,接著他將目光轉向蒯越,荊州謀士當中,以蒯越智謀最為深遠,且蒯越事事料敵于先,蒯越的意見不可不听。

    蒯越見到劉表征詢的目光,他輕咳了一聲,然後出言道︰“越以為,曹操當是沒有南下之意,此招不過是虛晃而已。”

    “何以見得?”劉表眉毛輕輕跳了下,在蒯越話音剛落的時候,他就前後腳的追問了一句。

    蒯越安坐席間,束身拱手道︰“曹操所據者,中原也,而中原處于四戰之地,所要守御的方面極多,雖是而今曹操東平青徐,內除憂患,然河北袁紹、關中劉璋皆是虎視眈眈,曹操自是不得輕動,此為根本之因也。”

    一眾文武,劉先、蔡瑁、蒯良等人聞言,多有默然點頭呼應者,以蒯越所言在理。

    “其次。”蒯越繼續補充道︰“明公與曹操並無舊怨,且昔日袁術造逆于淮南,明公曾經遣兵相助,有恩惠于曹操,雖是曹操為人品行不佳,但總得顧忌人言也。”

    “再者。”蒯越侃侃而談︰“曹操居于中原,首圖者當為河北、關中之地,若是曹操一意南下,與明公兵勢一交,兩家生怨,則曹操不得安也,每每出兵當還顧荊襄,以防明公襲取許都,或將誤其大業也。”

    蒯越總結陳詞道︰“有此三者,是故愚意曹操當是不會進犯荊襄。”當然,蒯越也沒有把話說的太滿,他補了一句︰“然還是需要增派新野之戍,以防曹操見我軍守御寡少,生出進取之意,犯境之心。”

    “得蒯君一言,有如撥雲翳見青天也。”劉表撫須贊了一聲,他此刻神色不似方才一般緊張,略微輕松愜意了一些。

    ……

    鄴城,大將軍府。

    麴義,在界橋之戰中頭等的大功臣,一戰挫敗了白馬義從的威風,于袁紹麾下算是首當其沖的大將,當下他听聞到袁紹的宣言後,他不待袁紹話語講完,就出席朗聲道︰“明公,今時即是要進軍河東,征討關中,某願為先鋒臨陣,為明公建功一二。”

    袁紹話講到一半被打斷,他的面上先是閃過一抹不悅之色,作為主君,講究威重,而被下屬隨意插話打斷,就養不出威嚴來了。

    但對上麴義這名戰功赫赫的大將,日後還需倚重的對象,袁紹的不悅之色只是片刻間就消弭不見,他換上了一抹笑顏,朝著麴義笑道︰“麴將軍有此等雄心,吾自當允之,此戰就由麴將軍為先鋒。”

    “多謝明公,某定然不讓明公失望。”麴義聞言大喜,他正色謝了袁紹一句。

    “麴將軍的驍武勇銳,吾于界橋見識過一番,料來將軍定然不會讓我失望,此戰將軍為先鋒,當建奇功也。”對于麴義的滿腔信心和熱血,袁紹回應了一聲。

    會議散去,袁紹留下一眾謀士繼續商談,他向逢紀垂詢道︰“听說許都方面有南下的意圖,不知是真是假?”

    逢紀應聲作答︰“曹軍于宛城囤聚了兵馬、戰具、輜重糧草等物,見其勢態,確是有南下的意思,只是究竟如何,還需刺探一二。”

    袁紹撫須笑道︰“曹操即是有南下之舉,吾于黎陽就不用囤聚重兵了,可全力發兵河東,與劉璋小兒一決高下。”

    “明公,不可。”沮授出言勸誡道︰“曹操今次尚未發兵南下,兵馬大部依舊是屯于許都,見勢而行,伺機而動,我軍若是減去黎陽之戍,恐為曹操所趁也。”

    “沮卿寬心。”袁紹擺了擺手道︰“吾不過是說說而已,曹操一日不與劉表交兵,吾自是不會省去黎陽之戍。”

    “明公睿智。”沮授贊了一聲。

    袁紹頓了頓,他談起了一樁事情︰“今次發兵河東,進軍關中,吾尚且有一件憂心之事。”一眾謀士聞言,斂手束身,靜候袁紹接下來的話。

    袁紹緩緩道來︰“張燕、公孫續,舊日為吾所敗,苟延殘喘于太行山林之中,本不能再為禍患,然未曾想到,打虎不死,災禍不止……今時黑山賊勢復振,又為害矣,數次進犯常山郡的縣鄉,雖不足為大害,然吾亦不勝其擾,卿等可有平賊之策。”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張燕、公孫續,兵馬不眾,軍心不盛,所以能禍亂至今日,蓋因彼等竄行太行久矣,此等疥癬之疾也,明公遣一諳熟地理者往之討平即可。”沮授拱手進言道,他對秋後螞蚱般的張燕和公孫續並不放在眼里。

    “吾正為此事憂心也。”袁紹嘆息一聲道︰“此行征戰河東,顏良、文丑、張合、高覽等大將皆悉數從征,卻是少一可以蕩平張燕和公孫續的人選。”

    沮授微微一笑道︰“今下倒是有一良選,且此人用于張燕和公孫續,稱得上是物盡其用,不知明公是否有意揀選此人。”

    “哦,何人?”袁紹追問道。

    “劉備劉玄德。”沮授的人選一脫口,袁紹就撫掌贊嘆道︰“吾卻是差點忘了此人,劉備為涿郡人,久歷幽燕,了解太行諸陘,又素來征戰,老于兵事,卻是一良選也。”

    沮授接著進言道︰“往昔劉備與公孫瓚共學于盧尚書,私交甚厚,對公孫瓚之子公孫續自是了解,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也,以劉備對敵公孫續,當可建功也。”

    “妙,妙哉。”袁紹頻頻點起了頭,他對沮授的建議很是認可,隨即他下發命令︰“著令,以劉備為帥,都統呂翔、呂曠前去討定張燕和公孫續。”

    對襲擾縣鄉的張燕和公孫續給出了應對之策後,袁紹同一眾謀士切談起了進軍河東的細節,欲要進軍關中,先得拿下河東這只攔路虎,不然只能望大河而興嘆也。

    商談半晌後,袁紹定下了進軍河東的詳細細節,就待夏收糧足,就將發兵河東。

    喜歡季漢劉璋請大家收藏︰()季漢劉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季漢劉璋》,方便以後閱讀季漢劉璋第533章 袁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季漢劉璋第533章 袁劉並對季漢劉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