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只是正常情況下,如果有必要,一架Ju52運輸機還可以多塞幾個人進去,除了德國的飛機以外,意大利方面也派出了十幾架飛機支援佛朗哥,而摩洛哥本身也有一些軍用飛機。
因此,德國和意大利的航空隊完全有能力把非洲軍團,連人帶裝備送到佛朗哥想要去到的地方。
……
1936年7月末。
在西班牙內戰正打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叛亂的主要資助者德國,這個時候卻一片歌舞升平,欣欣向榮。
德國首都柏林,正在為奧運會這一具有和平象征意義的國際盛會做最後的籌備。
這次柏林奧運會已經確認參加的國家和地區就高達六十多個,非洲更是破天荒的有五個國家和地區參賽,分別是東非,南德意志王國,埃及,阿比西尼亞帝國,南非。
前世柏林奧運會,非洲只有兩個國家和地區參賽,也就是埃及和南非,而且這兩個地方都算英國的殖民地。
在新建的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阿道夫本人正在親自巡視場館的建設情況。
“首相閣下,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已經全面竣工,這是一座可以容納十萬觀眾的超級體育場,由維納•馬赫等設計師親自設計。”
“同時配備了最先進的設施,並且建設有更衣室、休息室和新聞間,體現我們德國對運動員和觀賽人員的關懷……”
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的監督建造者施佩爾跟在阿道夫身後,向他展示著這座體育場的各種設施和宏偉設計理念。
施佩爾可以稱得上是阿道夫的御用建築師,這些年很多德國的標志性建築都是在他手上完成的,包括阿道夫的官邸。
阿道夫回過頭,對施佩爾說道︰“阿爾伯特,你做的很好,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的建造十分驚艷,我想它在接下來帝國的在本屆奧運會中,會成為我們雅利安人運動員優異成績的見證者。”
“同時也讓全世界看到我們德國在建築,藝術還有科技等諸多領域的優秀成績。”
“這次柏林奧運會的場館和配套設施建造,都證明了你是一個優秀的德國人,等奧運會結束後,我會交給你一個重任,那就是將整個柏林打造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城市。”
阿道夫對柏林現在的城市建設並不滿意,在他看來,柏林缺乏藝術性,也不夠雄偉壯麗,遠遠比不上巴黎和維也納,柏林的建築就像是一堆拼湊起來橫七豎八的堆積物。
所以,在阿道夫看來柏林只是一個大城市,但不是一個真正聞名于世的大都會。
施佩爾對于阿道夫的允諾,十分激動,他穩住心神,鏗鏘有力的保證說︰“首相放心,以後柏林一定會在我們手上成為這個世界最偉大,最具有藝術性的城市,成為德意志民族,乃至世界的中心。”
對于改造柏林這個大工程,有了阿道夫的指示,說不定會在今年就正式開工,畢竟阿道夫領導的政府效率很高。
同時,此時的德國國力也空前強大,吞並奧匈帝國後,德國的人口超過一億,經濟總量更是穩居世界前三,工業實力在歐洲也無出其右。
加上本時空一戰後德國本身損失就很小,這讓德國擁有比前世更加雄厚的經濟實力。
所以,改造柏林這種大工程,對于現在德國而言,並不是太大的難題,而施佩爾也希望借助這個機會,在德國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就在阿道夫等人沉浸在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的雄偉壯麗之中的時候,他的秘書走了過來小聲的說道。
“首相閣下,這是西班牙方面的戰報,我們的飛機已經抵達梅利利亞等機場,成功協助佛朗哥把一部分軍隊送往西班牙南部。”
阿道夫拿過文件仔細閱讀後,滿意的點點頭說︰“我們的空軍表現的不錯,這次他們算是立了一功,之後讓戈林給他們頒發獎章和獎金。”
對于空軍的優異表現,阿道夫毫不吝嗇,現在他們能把西班牙士兵空運到西班牙本土,以後就能把帝國軍隊投送到敵人的後方,打敵人一個出其不意。
這時,阿道夫又說道︰“同時,讓戈林做好準備,接下來的西班牙戰爭,可能還需要帝國空軍出力,西班牙工黨現在還佔據著優勢,掌握著西班牙的大部分資源。”
“所以,佛朗哥他們勢必會在武器裝備上和馬德里工黨政府有所差距,如果有必要,我們不僅要支援佛朗哥,甚至要派出軍隊,親自下場幫他擺平工黨政權。”
現在西班牙共和政府,在阿道夫眼里和工黨政權完全沒有區別,畢竟阿道夫本人的信條就是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
既然西班牙共和政府里有工黨分子,那這個政府就和工黨沒有任何區別,都是他必須消滅的對象。
“空軍要隨時待命,當然,在柏林奧林匹克期間,我們還不至于參與西班牙的事。”
“這次運動會,本身就是為了展示帝國的對外形象,同時也是為了迷惑歐洲各國,讓他們放松對德國警惕。”
誠然,在阿道夫眼里歐洲其他國家,就是一堆臭魚爛蝦,但是他也沒有自負到單挑整個歐洲的地步。
為了實現對歐洲的征服,阿道夫心里的大致預案已經很清晰,首先就是擺平德國的老對手法國,然後再轉過頭對付甦聯,先弱後強,歐洲基本可以大局已定,然後德國再聯手英國等國家,把美國和東非等國家拒之門外,並且和他們競爭。
現在,阿道夫對英國還是存在幻想的,畢竟英國也是他所謂雅利安人的一部分。
當然,如果法國人知道阿道夫心里的想法,恐怕就要吐血了。
他們成為了阿道夫所認為的軟柿子,但事實也是如此,現在歐洲大陸上只有兩個國家被阿道夫視為有一定的威脅,也就是法國和甦聯。
至于波蘭,實力比前世遭到了大幅度的削弱,而且現在還淪為了德國的小弟,雖然阿道夫看不上波蘭,但也不會因為波蘭的斯拉夫血統,就把它徹底顛覆掉,至少在德國統一歐洲以前,阿道夫沒有這個想法,不過德國真的統一了歐洲,那就說不定了。
阿道夫毫不掩飾他心中的計劃對兩人說道︰“歐洲的戰斗要快,而我們的頭號目標,就是法國,解決了法國,甦聯自然也就再難以成為我們的對手。”
“其實,對于歐洲現在我們不說十拿九穩,勝算也超過七成,真正讓我感到擔心的反而是美國和東非兩個國家的態度。”
“不過就現在的情況來說,美國對歐洲的事務並不太感興趣,我們反而要警惕東非。”
“有情報表明,東非插手了西班牙的事務,而且現在東非還和意大利有經濟上的合作,和法國,甦聯的關系也很曖昧,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跡象。”
經過美國長達近百年的包裝,絕大部分國家確實對美國的態度更加友好一些,加上現在美國本身的新聞媒體也成天喜歡以“光榮孤立”自居,所以美國在很多國家眼里,還真就人畜無害的樣子。
東非肯定就做不到這一點,因為從東非建國以來,所有的外交和軍事行動,就透露出一種極為夸張的侵略性,否則東非也不可能成為世界面積第二大國的同時還佔據著諸多的海外殖民地。
阿道夫說道︰“東非未來必然是帝國的大敵,他們的勢力範圍遍布整個南半球,而且距離歐洲又太近,我們統一歐洲後,必然會和東非爆發沖突甚至是戰爭。”
東非在地圖上對歐洲的壓迫感,僅次于甦聯,但是,東非的實力卻遠超過甦聯。
阿道夫說道︰“如果讓東非把爪牙伸到北非,那未來地中海就不再以歐洲為主導,而是和這個龐然大物共享。”
“同時,他們也會對地中海沿岸的安全形成極大的威脅,除此外,東非本身在印度洋的優勢也太過強大,這也是帝國未來無法容忍的。”
德國統治歐洲後,說到底圖謀的是經濟上的利益,也就是和其他大洲之間的貿易,但是南美,被東非和美國兩家把持,北非和西非,東非影響力也很強,中東和南亞,東非也佔據優勢,歐洲和遠東市場的貿易線路,也要經過東非勢力範圍。
毫無疑問,這些問題都被阿道夫考慮在內。
“一個強大的東非,是對歐洲最大的威脅之一,而這個威脅已經實質上存在,甦聯也有這樣的潛力,但是甦聯現在不是德國的對手,未來我們也不會給甦聯這個機會。”
說到這里,現場的氣氛也變得有些肅殺起來。
對于20世紀前期的任何國家而言,東非幾乎都是一座難以逾越的大山,它幾乎不存在任何方面的短板,並且還在不斷向外延伸它的觸手和血管。
這也就意味著即便德國統治了歐洲,幾乎也很難找到辦法,把東非解決掉,統治歐洲也只是拿到了和東非對抗的入場券。
如果拋開血統和意識形態問題,東非實際上早已經成為了一個比甦聯更加危險的國家。
“如果沒有國家在最短時間里,把歐洲資源整合起來,那隨著時間的推移,東非將會越發強大,且無人制衡,最終把歐洲徹底的邊緣化。”
歐洲人最喜歡自詡為世界文明的中心,可是東非目前來看,是最有可能導致歐洲經濟和產業衰退的國家,畢竟東非所在的非洲大陸和歐洲本來就遙相呼應,二者存在競爭關系。
這樣一來,就可能導致世界貿易網絡重心的偏移,當年歐洲貿易重心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直接導致了威尼斯等地中海國家的衰落,並且讓葡萄牙,西班牙,法國,荷蘭,英國等一干國家崛起,並且成為世界大國。
就可以看出貿易重心轉變的巨大影響力,而如果世界各個大洲的貿易,不再需要通過歐洲,而是經過非洲,那歐洲就不可避免的陷入衰落。
比經濟體量,東非一個國家幾乎就可以和整個歐洲抗衡,比人口,東非本土人口高達兩億,加上北非和西非,現在非洲的人口規模也能達到歐洲的七成左右,而且非洲人口增速明顯高于歐洲。
比面積,歐洲更是拍馬也追不上非洲,除非把亞洲也算上,但是歐亞是不可能一體的,資源方面,歐洲更是不及東非,世界重要的油氣資源,鐵礦石等產區,幾乎都有東非的影子,而東非本身還是一個資源大國。
比地理位置,甦伊士運河,馬六甲海峽,好望角等通道雖然被英國控制,但是東非很容易就改變這些區域的所有權。
換句話說,如果東非和歐洲是敵人,那東非很容易就可以切斷歐洲和亞洲,大洋洲的貿易,並且威脅其在南美的利益。
而歐洲想反過來在全球經濟格局中制衡東非卻很難做到,非洲大陸去往世界其他各地區,幾乎都比較便利,至少比歐洲便利。
所以,東非要市場有市場,要體量有體量,要工業有工業,要原材料有原材料,要軍事有軍事,要農業有農業,要交通有交通……
這種國家的存在,阿道夫怎麼可能喜歡,並且近些年德國和東非的貿易競爭和沖突本來就越來越激烈,因為德國工業主要以高精尖為特點,而東非完成產業升級後,自然對德國企業的打擊巨大。
現在,東非還在試圖佔據更多的歐洲市場,這又進一步加劇和德國在經濟上的競爭。
而在世界戰略上,德國和東非的關系也越來越惡化,重點就體現在中東,南美兩地的競爭上,中東地區,為了制衡東非,德國扶持奧斯曼帝國和伊朗等國家。
在南美,德國則是加強對阿根廷和巴西等國家的滲透,兩國在地緣戰略上的沖突,已經尤為明顯。
而新的戰場也即將有可能出現,那就是環地中海地區,以前德國肯定對環地中海不太重視,畢竟德國不是地中海國家,但是現在德國獲得了亞得里亞海出海通道,也有了在地中海沿岸發展的基本條件。
阿道夫說道︰“現在我們拿東非完全沒有辦法,但是等歐洲的戰略完成,我們就會變成最直接的競爭對手,而且,趁著我們整合歐洲的時候,東非肯定會侵蝕更多的土地。”
這里阿道夫指的就是英國,法國和荷蘭等國家的海外殖民地,這些殖民地在阿道夫看來,未來都應該屬于德國,所以自然不允許東非趁火打劫和蠶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