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創業實錄

第二十一章 干涉俄國會議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惡的呃呃呃 本章︰第二十一章 干涉俄國會議

    對于平原省而言,“五五”規劃期間的經濟突破點是難以把握,就本省的主導產業來說,平原省已經做到了極致,達到東非最高水平。

    不過,這平原省的產業主要是谷物種植業,這使得產業利潤其實還不如索馬里地區發展的經濟作物種植業,而這其實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東非地區產業協作的特征。

    幸好東非是一個由移民組成的國家,沒有歷史包袱,人口分布基本和如今東非區域經濟發展水平適配。

    目前,東非自由市場環境下,私有化趨勢越發明顯,平原省僅僅是東非政府用于平衡商品糧市場的籌碼罷了。

    而毫無疑問,在目前東非農業發展階段,實際上國有農場依舊佔據一定的優勢,這主要是因為東非市場開放時間短,尚未形成民營的大型農業生產企業,而這種生產單位的大量出現依舊需要至少十年時間。

    ……

    1921年3月。

    歐洲的疫情得到了初步控制,社會秩序開始穩步恢復,但是在這種背景下,新的動蕩因素也開始在歐洲卷土重來。

    3月12日。

    英法德奧等國家在柏林重新召開會議,準備對俄國進行軍事干預。

    德國首相赫爾曼說道︰“俄國工黨已經徹底鞏固了政權的穩定,他們通過將土地分給俄國的農民,沒收銀行、工廠、礦山等財產,提高底層工人待遇從而收買人心。”

    “這是十分可怕的,將近一億多俄國人,因此被俄國工黨所蒙蔽,這對于整個世界來說都是一場災難。”

    “我想在座的各位應該十分清楚,這對于我們意味著什麼,所以世界各國應該團結起來,消滅這個可怕的異端,否則的話,未來大家說不定就會像那些俄國貴族,商人一樣,尸體被吊在路燈上。”

    “工黨對歐洲的滲透已經到了十分猖獗的地步,而我們在過去一年里,獲得的情報顯示,這些歐洲各國工黨的活動都受到了俄國政府的支持。”

    本來,在戰爭尚未結束之前,不管是協約國還是同盟國,就都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在戰爭結束後第一時間干預俄國的內政,甚至不排除軍事入侵,來消滅俄國的工黨政權。

    但是,戰爭結束之後,歐洲各國還沒有松口氣,就倒霉的遇到了歐洲流感大爆發,這使得各個國家都只能先忙于自救,使得干預俄國的事情被一再推遲。

    奧匈帝國首相康拉德也殺氣騰騰的說道︰“不管我們以往有什麼分歧,但是面對俄國這個共同的敵人,大家應該拋開成見,攜手應對這個世界毒瘤,將工黨扼殺在俄國之內。”

    “自從俄國工黨奪取政權後,歐洲的工黨活動明顯越發頻繁,光是我國在去年就打擊和查封了幾十個奧匈帝國境內的工黨組織。”

    “同時,根據我們的情報,俄國工黨已經開始組織大量人員,向波羅的海沿岸三國,波蘭,烏克蘭等地區滲透。”

    “他們煽動當地的民眾和政府對抗,破壞生產資料,阻礙工廠和企業的正常運轉。”

    “同時在世界各國內,輸出其暴動思想,顛覆各國合法政府,鼓動民眾和政府作對,同時支持各國分裂組織,恐怖組織等非法組織的活動。”

    “對于如今的歐洲來說,工黨問題已經成了需要刻不容緩去解決的問題,否則的話,未來整個歐洲都將被工黨染紅。”

    “這對于我們而言顯然不是一個好消息,所以必須以最嚴厲的辦法,對俄國進行制裁和軍事干預。”

    “同時為俄國暴亂中犧牲的尼古拉二世,貴族,商人等等平反。”

    尼古拉二世可以說人死債消,如果他還活著的話,康拉德肯定說不出這種話,畢竟奧匈帝國在一戰中受到的最大損失,都是因為尼古拉二世所造成的。

    但是,現在尼古拉二世已經被俄國工黨殺害,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解了奧匈帝國政府的心頭之恨,同時可以反過來打著為尼古拉二世復仇的旗號,干預俄國內政。

    德國的赫爾曼首相說道︰“正如康拉德首相所言,大家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工黨的受害者。”

    “而今,歐洲的情況可以說十分糟糕,先是因為戰爭原因,導致整個歐洲被打成廢墟,隨後我們又遇到了近幾十年來最大的瘟疫,讓各國的經濟雪上加霜。”

    “而這些負面問題,卻恰好是工黨滋生的土壤,我們應該趁著如今,西歐工黨尚未成勢之前,將他們扼殺在搖籃之中。”

    “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切斷俄國工黨對歐洲各國工黨的資助,而這就需要整個歐洲,甚至是歐洲之外的國家團結起來,將俄國工黨徹底堵死在波羅的海,黑海之內,甚至要通過軍事手段,將他們消滅在俄國境內。”

    “曾經巴黎工黨和如今俄國工黨的相繼成功,這充分說明了世界工黨的運動達到了一個高峰期,成為世界各國必須解決的公共性問題。”

    德國和奧匈帝國距離俄國最近,所以對于對付俄國工黨也是最積極的,俄國儼然成為了兩國的心腹之患。

    而面對德奧兩國的說辭,英國和法國政府卻出奇的沒有反對。

    法國總統克列孟梭首先開口說道︰“我們法國願意為剿滅俄國工黨奉獻出自己的力量,俄國工黨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的毒瘤,它的存在已經威脅到歐洲乃至世界秩序的安全。”

    “同時,俄國工黨不講規則和信譽,反復無常,他們破壞公平的市場秩序,同時通過卑劣的手段掠奪俄國和其他國家的財富。”

    “如果任由俄國工黨做大,那未來整個歐洲都將陷入這群野心家的魔爪。”

    俄國工黨上台,損失最嚴重的就是法國,因為在一戰前,法國是俄國最大的債主,但是俄國工黨奪取政權後,法國的貸款完全打了水漂不說,就是法國在俄國的許多正當投資,也被俄國政府沒收。

    而其他各國皆是如此,要知道在沙皇俄國時代,俄國一半的資本被外國控制,一些高新產業甚至完全由其他國家資本控制,就比如俄國電氣工業中,外國資本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而這些投資和貸款,現在完全打了水漂,可以說,除了沒有投資俄國的國家,以及東非這種在俄國工黨控制全國之前完成撤資的國家以外,其他各國損失慘重。

    而且,東非不僅沒有在俄國受到損失,反而在撤退時順手狠狠的撈了一筆財富。

    除了東非以外,從俄國獲得好處的國家就是日本,日本作為扶持當初俄國遠東區域白匪的主要幕後黑手,顯然也從俄國獲得了不少好處。

    在听完了法德奧三國的意見後,英國首相大衛這個時候才開口道︰“對于俄國工黨,我們是一定要打擊的,不過具體怎麼打擊,顯然也要做好謀劃。”

    “因為世界大戰和歐洲流感的原因,我們已經錯過了干預俄國最好的時機,現在俄國工黨徹底掌握政權。”

    “而現在的俄國依舊是人口過億的超級大國,且沙皇政府之前給俄國留下了深厚的積累,使得俄國具有完備的軍工體系。”

    “所以,我們想要干預俄國,該怎麼做,顯然要謹慎一些。”

    即便損失了大量國土的俄國,依舊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大國,而且因為俄國工黨的組織能力,這個俄國說不定比之前的沙皇俄國更加難纏,至少沙皇俄國可沒有口才和能力說服俄國底層民眾積極支援戰爭。

    說到這里,大衛首相突然把矛頭指向了東非,他皺著眉頭說道︰“弗里爾閣下,這次你們東非必須主動承擔更多的義務。”

    “可以說俄國工黨能夠做大,東非要負主要責任,如果在1918年,貴國能夠干預俄國政治,情況也不至于發展到今天這個程度。”

    “當時,世界範圍內,也只有貴國有能力和時間完成對俄國工黨的干涉,但是你們不僅沒有行動,反而隔岸觀火,最終讓俄國工黨成功。”

    面對英國的指責,弗里爾顯然不會背鍋,他挑著眉毛說道︰“大衛首相,你的指責完全是無理取鬧,俄國工黨的做大,說到底是尼古拉二世政府當初對國內矛盾處置不當造成的。”

    “說句不好听的,就當時俄國國內的反戰情緒,只要尼古拉二世立刻停止戰爭,恐怕俄國工黨都沒有成功的機會。”

    “而且,在俄國出事以外,我們東非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限制俄國工黨的發展。”

    “我們扶持了俄國皇儲組成了新的俄國政府同工黨政權做斗爭,同時向俄國境內的抵抗勢力出口和贈送了大量武器,幫助他們對抗工黨組織。”

    “但是,誰能想到這些抵抗組織自己不團結,戰斗力和紀律還差,最終被俄國工黨逐個擊破。”

    “而且,我們想干涉俄國,實際上也有能無力,畢竟當時貴國封鎖了甦伊士運河這條東非和俄國最重要的通道,我們根本就不可能大規模向俄國輸送人員和物資。”

    “而從俄國的東部進入俄國,對于東非來說更加遙遠,如果是從西伯利亞出發的話,反而美國和日本更有優勢,但是很顯然他們也沒有做到這一點。”

    “最後,東非對俄國境內反抗工黨勢力的支援只能通過波斯灣,然後通過陸地進行。”

    “而大家都知道中東和中亞地區,不僅情況復雜,交通更是十分惡劣,還不如西伯利亞鐵路方便,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已經做出了最大努力對干涉俄國的政治。”

    東非同俄國的主要貿易線路有兩條,一個是從甦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然後再通過奧斯曼帝國控制的海峽進入黑海。

    另外一條,則是通過波羅的海抵達聖彼得堡。

    除了這兩條路線以外,其他路線都不太重要,畢竟黑海沿岸和波羅的海沿岸屬于俄國經濟發達的區域。

    弗里爾接著說道︰“東非對付俄國工黨的努力是不可磨滅的,至今阿列克謝領導的俄國流亡政府依舊達累斯薩拉姆市。”

    “反而是諸位,當初沒有接受我們的建議,讓阿列克謝沙皇領導烏克蘭和波蘭等地區,繼續同俄國工黨做斗爭。”

    顯然,歐洲各國是不可能接受一個東非扶持起來的傀儡,領導烏克蘭和波蘭等原沙皇俄國地區的。

    這個時候,德國的赫爾曼首相打圓場道︰“好了,大衛首相,這個時候再追究誰的過錯,已經于事無補,現在大家應該回歸到如何對付俄國工黨的話題上來。”

    克列孟梭總統說道︰“我不建議直接出兵俄國,如果是在俄國工黨掌權之初,我們或許還能通過軍事干涉,將俄國工黨扼殺在搖籃之中。”

    “現在,歐洲好不容易熬過戰爭,所以大規模出兵,並不符合歐洲民眾的心理,搞不好會弄巧成拙,反而讓俄國工黨鑽了空子。”

    “現在,波蘭和烏克蘭等國家既然已經從俄國獨立出來,我們不如將他們重新武裝,成為對抗俄國工黨的一把好刀。”

    顯然,克列孟梭是不支持出兵的,畢竟現在法國的情況,根本不支持克列孟梭如此做。

    而今克列孟梭好不容易通過積極的抗疫政策,拉回了一點支持率,如果再談及戰爭,法國民眾會毫不猶豫的將他踢下去。

    再者說,法國在世界大戰中的損失過于慘烈,克列孟梭也不打算再讓法國卷入新的戰爭之中。

    除此外,克列孟梭支持武裝烏克蘭和波蘭等國家,也有些給德奧兩國挖坑的意思,現在克列孟梭反而希望東歐出現新的國家,進一步平衡俄國和德,奧兩國。

    而波蘭和烏克蘭的底子都不算差,有成為歐洲中等強國的潛力,如果能將他們扶持起來,對于法國而言也是一個好消息。

    大衛首相對于這個建議自然也是支持的,他說道︰“克列孟梭總統說的不錯,現在我們應該大力扶持波蘭和烏克蘭,至少讓他們在軍事上有自保的能力,並且作為歐洲屏蔽工黨的前沿陣地。”

    對于,英法兩國的建議,德國和奧匈帝國有些猶豫,不過最終還是同意下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如果不扶持波蘭和烏克蘭,那對付俄國工黨就要德國和奧匈帝國親自上陣,而這不是兩國政府所希望看到的。

    尤其是奧匈帝國,因為國內復雜的情況,奧匈帝國政府也最清楚,如果奧匈帝國和俄國直接踫上的話,那對于現在的奧匈帝國絕對是一場災難。

    俄國工黨甚至不需要扶持奧匈帝國境內的工黨組織,只要支持各個民族獨立,就能要了帝國的半條命。

    所以還是用烏克蘭把俄國同奧匈帝國隔開,才是最好的選擇,這樣俄國工黨滲透奧匈帝國的難度也更大。

    而奧匈帝國既然同意了,德國自然也只能支持,對于德國而言,親自對付俄國工黨其實不算大問題,但是德國也不想成為英國和法國的棋子,畢竟,英法兩國本來就有希望德國和俄國直接打起來的小心思。

    最終,參會各國達成了一致,那就是扶持波蘭和烏克蘭和俄國工黨對壘,以此來實現消耗俄國的目的,同時對俄國實行嚴厲的經濟封鎖,讓其不戰自潰。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非洲創業實錄》,方便以後閱讀非洲創業實錄第二十一章 干涉俄國會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非洲創業實錄第二十一章 干涉俄國會議並對非洲創業實錄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