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恩羅達,當前東非殖民地的一個小據點往南直線距離大約60公里,就是葡萄牙人的莫桑比克殖民地,向東30公里,是桑給巴爾甦丹國勢力範
1866年9月13
東非殖民地的地理勘察隊對這里進行了考察,確定了這里適合人類居住以
10月7日,第一批移民到達羅恩羅達,到目前為止整個羅恩羅達人口600多
羅恩羅達是恩斯特規劃的下濱海區首府,整個下濱海區面積接近八萬平方公
八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羅恩羅達的600多華人移民和少量德意志
羅恩羅達距離第一鎮將近400公里,中間還隔著中濱海區,距離第一鎮最遠的行政區索倫湖區,其首府基戈馬到第一鎮的距離約為1000公
所以整個東非殖民地就算加上土著,也顯得地廣人稀,東非殖民地的開發還任重道
羅恩羅達作為下濱海區的首府,目前只是空有首府之名,其規模也只相當于上濱海區的一個村
而位置更加偏僻的東馬拉維湖區就更加一言難盡了,當前才完成勘探工作,第一鎮分配的移民還在去往松蓋阿的路
中濱海區的情況相對好一些,因為距離上濱海區距離較近,目前,移民已經達到了1000多
羅恩羅達的最高行政長官是德意志人,名字叫托馬斯是原先東非殖民地雇佣兵團的一
他的副手是黑心根軍事學院畢業的學生李文華,而東非殖民地的德意志人,基本上都參加過軍隊,地位第二梯隊的華人治安官,也是從黑心根軍事學院畢業的學生中挑選出來
所以可以說,目前整個東非殖民地是一個軍政府,所有的移民都按照軍隊式的計劃和指令行事,和生產生
好在殖民地采取的統治方式是集體化管理,而且移民都比較老實且服從命令,不像歐洲的民眾有反抗意
要真的是像其他國家一樣,給了這些移民自由生活的權利,那這些軍人出身的殖民地官員,肯定是要抓瞎的,畢竟他們不是那種具有行政經驗的職業官
而集體化管理就和他們在軍隊中那樣,按部就班的完成長官的命令就可以了,東非殖民地在沒有完全開發出來之前,也只要按照恩斯特指令發展,就再好不過
作為一名黑興根軍事學院畢業的學生,李文華對恩斯特的忠誠沒的說,相較于在清國的日子,在黑興根軍事學院學習重新塑造了李文華這樣的學子們的三
在洗腦和填鴨式教育中,黑興根軍事學院的學員在潛意識里明白是恩斯特將他們從水深火熱之中拉出來,而唯一能報答校長的就是好好工
李文華也是懷著這樣的心情來到東非殖民地的,在殖民地會議關于開發新的大區土地議題上,李文華被選中為下濱海區的二把
目前東非殖民地基本上由德意志人和黑興根軍事學院的學生這兩個群體來管
其中,黑興根軍事學院的學生起著橋梁的作用,是將殖民地政策頒布給移民的重要一
他們負責宣講政策,教化民眾,管理軍隊事務等重要工
在殖民地所有公文必須使用德語,所以那些殖民地政策必須由他們翻譯給移
同時東非殖民地推行德意志化,就必須對這些移民進行再教育,但是對于這些常年文盲狀態,沒有讀過書的老農民來說,學習是非常難
所以殖民地只能對他們進行簡單的德語教育,先學習八百個重要的德語詞匯,每天學習兩三
而要移民徹底學會德語,就只能從娃娃抓起,從下一代開始,那時東非殖民地將會把義務制教育搬進殖民
而這一切都需要準備時間,恩斯特在黑興根軍事學院正在培養一批未來的殖民地教師,等他們學成後,就會在殖民地開始教育這一百年大
這次的學生主要是一些德意志地區的孤兒組成的,他們和華人學員一起在課堂上學習,等到未來他們會和這些華人學員一起前往東非殖民地,成立東非殖民地自己的學
……
羅恩羅達的地理位置比較優越,所以向西不到幾里地就分布著三個土著部
這些土著部落規模還比較大,所以需要殖民地治安軍出動清理,這次派往羅恩羅達的移民中,有兩百人的治安
在配發了槍支彈藥後,托馬斯和李文華開始帶隊出發,第一個被羅恩羅達殖民地治安軍肅清的部落名字叫奇古
只有幾百人,配有馬匹的治安軍,一個沖鋒就打散了這些土著,在一把火燒了茅草和樹枝搭建的部落房屋後,殖民地治安軍向著下一個目的地出
第二和第三個土著部落,位于奇古古部落的北邊,其中穆維娜部落人最多,而林迪部落的地勢最險
解決穆維娜部落的手法和奇古古差不多,也就是多花費了一些時間,而林迪部落才是真的不好
騎兵發揮不出作用,只能多用彈藥來消耗敵人,好在林迪部落的門和柵欄是木制
殖民地治安軍用火箭浸入植物油脂,點燃林迪部落的圍牆,最後在焦土里,治安軍士兵發起沖鋒擊垮了羅恩羅達附近最後一個土著部
三個土著部落的殘部只能向西逃竄,羅恩羅達附近也就有了一處較為安全的範
在清理了羅恩羅達殖民地附近的野生動物後,殖民地治安軍就和移民會和,開始羅恩羅達的警戒工
初步建立的羅恩羅達是個土木結構的小村寨,這里距離葡萄牙人和阿拉伯人的勢力範圍比較近所以在建設上,增加了防御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