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煦7月5日出差,去的還是黔省。
甦醒也訂了5號早上的飛機,飛廣陵。
在甦醒放假前,廣陵雙博館那邊就有人聯系她,想要跟她約文創畫稿了。
兩人都是早上的飛機。
何煦7點半的航班,甦醒要更早一些,是6點25起飛。
何煦想跟女朋友一起去機場,就起得更早了一些,提早到了機場。
兩人在機場吃了頓頓豐盛的早餐。
甦醒快登機時,何煦將她送到了登機口。
何煦將甦醒耳邊的一縷發誓別在了她的耳後,語氣十分不舍,“我這次出差,時間可能會久一些……”
“嗯……”甦醒說︰“我簽完幾個單子,也要回家一趟,我爸媽前兩天還問我,放假什麼時候回家呢。”
“好,你回去多陪陪叔叔阿姨,我方便拿手機的時候,就和你聯系。”
“好∼”
兩人擁抱了片刻,之後甦醒要登機了。
甦醒走VIP通道,她回頭又跟何煦揮揮手,之後走進了登機廊橋。
何煦一直目送著女朋友,直到她的身影徹底看不見了,他才前往自己的登機口。
甦醒的座位是商務艙。
她在位置上坐下後,就听到腦中響起了系統的電子音。
【恭喜宿主︰“弘揚華國傳統文化”的長期可持續任務進度已更新,宿主關于傳統戲曲的科普,新增影響人數超六千人,獎勵生命值60天。】
甦醒在心里算了一下時間,《戲韻靈途》漫畫,截止到現在,上線七個月了呢。
曲影他們已經將第一卷內容的劇本改編完畢,近期就準備拍攝呢。
京城連環畫出版社那邊也已經開始著手制作《戲韻靈途》第一卷的漫畫圖書了,估計在她開學前就會上市。
甦醒勾起唇角,對《戲韻靈途》這IP的開發,充滿了期待。
……
8點10分。
甦醒所坐的航班,在泰州機場降落。
她下了飛機,去轉盤處取了行李,出了到達大廳後,給接站的司機打了個電話,跟司機確認上車位置。
很快,她就上了車。
司機啟動車子,往市區開去。
甦醒訂的酒店在邗江區,距離廣陵站、雙博館都不遠。
她前兩天跟廣陵雙博館文創產業部的負責人聯系時,說近期會來廣陵,但沒說具體時間。
她打算到了地方,自己先逛一逛。
車子開了四十多分鐘,終于到了酒店。
甦醒下車,司機也下了車,將後備箱的行李幫她拿了出來。
她可以自己拿的,但司機動作挺快的,她也就沒拒絕他的周到服務。
“謝謝師傅。”
“沒(默)得(地)事(四)。”
甦醒莞爾一笑。
司機已經在努力說普通話了,不過還是帶著明顯的口音。
之前她跟司機電話的時候,就在很努力的听他講什麼。
甦醒拖著行李箱,進入酒店,辦理入住。
她稍作休息後,就下了樓。
酒店距離廣陵雙博館只有1.6公里。
甦醒準備溜達著逛過去。
如今廣陵的網紅博物館大運河博物館還沒開建,廣陵現在只有雙博館這一個國家一級博物館。
甦醒走了幾步,就看到有個小車,上面拉著的一個玻璃展櫃,里面賣的是一只只光溜溜的白鵝肉。
她看了一眼招牌,寫著“廣陵老鵝”,下面還有一行小字,寫的是鹽水鵝。
甦醒有些好奇,她只吃過酸菜炖大鵝,還沒吃過這種鹽水鵝呢,不會腥,不會柴嗎?
她看到有人在攤車前買鵝,老板熟練地剁著鵝肉。
她有點兒想嘗試,不過她現在要去博物館,不方便拎著鵝肉逛博物院,等晚點兒再說吧。
甦醒繼續往前走,沒走多遠,她就又看到一個賣老鵝的小車。
她腳步頓了頓,繼續走,結果很快,她就再次看到了賣老鵝的攤位。
!甦醒忍不住笑︰看來是沒有鵝能活著離開廣陵呀!
路過一個巷子口時,甦醒看到一個外賣騎手在跟一個男人吵架。
不少路人都駐足瞧熱鬧。
甦醒也停了下來,湊過去听了一會兒。
結果她听了幾分鐘,一個字兒都沒听懂。
雙方是用本地話吵的,對她來說,堪比一門沒學過的外語。
算了,她還是走吧。
沒過多久,甦醒到了廣陵雙博館。
廣陵雙博館之所以叫“雙博館”,是因為廣陵博物館和華國雕版印刷博物館兩館合一建設的。
廣陵博物館老館成立于1951年,2003年在老館的基礎上開始重建,並與雕版印刷博物館合並,2005年10月竣工,並全面對外開放,是地方特色鮮明的綜合博物館。
甦醒在進入博物館前,從背包里拿出一個防�砐1纇棬U恕 br />
今天是周日,游客應該不少,她怕再像上次在晉博似的遇到粉絲。
她雖然不反感粉絲找她合影、簽名,但在這遇到粉絲,可能就沒辦法好好逛展廳了。
這也是她想自己先來逛逛雙博館,沒有提前告訴博物館的人的一個原因。
陪同的人多了,難免會引人注意。
如今這個年代,游覽各大博物館都不需要線上預約。
甦醒出示身份證就進去了。
她先去服務台,想約個人工講解,正好踫見有幾個學生模樣的游客也在請講解,他們想找人拼個散客小團,來分擔講解費用。
看到甦醒過來,一個女生就問她︰“你好,請問你是要請講解嗎?”
甦醒點頭,“是啊。”
女生說︰“我們想找人一起拼講解,現在有三個人了,你要不要跟我們一起?”
甦醒略思索了一下,就同意了,“好啊。”
四人拼了個散客小團,A了講解費。
為他們服務的講解員是個二十六七歲的男性,他給四人發了耳機,帶著他們開始逛展館。
“我是今天的講解員小嚴,接下來就由我帶領大家一同揭開這座文化寶庫的神秘面紗……我們從空中俯瞰博物館,會發現它就像一片舒展在明月湖邊的荷葉,巧妙地融入周邊的濱湖環境,實現了建築與自然的和諧交融,體現出‘天人合一’的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