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兄冠軍侯

第099章 霍光解春秋!張三殺了李四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女口夏 本章︰第099章 霍光解春秋!張三殺了李四

    董仲舒眯著眼楮,看了司馬遷一眼,對他此番話不以為意。

    公羊學說,怎會因為一個小小論戰就淪為末流呢!

    不可能!

    絕對不可能。

    司馬遷並不知道董公心中所想,見老人家不說話,隨即便又勸道︰「講席,此次擂台戰,春秋五家學說來了四家。連那淪為末流的鄒氏、夾氏都來了,唯獨缺我公羊派。」

    《漢志》曾有記載。

    春秋分五傳,謂左氏、公羊、谷梁、鄒氏、夾氏也!

    只是後二者在漢朝時期已經淪為末流。

    所以。

    上次的書紙比試,霍光都沒有聯系這所謂的皺氏和夾氏。

    畢竟推廣書紙要的就是儒家的影響力,而鄒氏和夾氏並沒有這所謂的影響力,所以就沒有聯系他們。

    但此番論戰不同。

    陛下要的是儒家對未來太子成長上有所幫助,所以論戰講究的就是一個公平。

    至于怎麼個公平呢?

    簡單!

    五傳都來,公平競爭,誰能論戰到最後,誰就是最好的學說派系。

    董仲舒听到司馬遷所言,並沒有在乎那兩個已經淪為末流的學說派系,而是皺眉問道︰「擂台戰,是什麼意思?」

    司馬遷則是解釋道︰「講席,擂台戰就是一個論戰的比試方法。比如您站在擂台上,提出公羊傳里的一個論點,其余四家輪流上台駁斥,贏下四輪,便是一勝局。」

    「因為有五家,所以擂台論戰有五局,每局各換一個學派提出論點。」

    「堅持四輪,或者駁斥方勝則為勝局。」

    「五局結束後,勝局多的學派,就是最後贏者。若有兩者相同,則剔除少數,相同勝局者繼續論戰,直至角逐出最後一家來。」

    「對了。」

    「講席,這個擂台比試方式,還是您的蒙學弟子霍光提議出來的呢!」

    一听到「霍光」二字,董仲舒臉上的表情就不太好看了。

    畢竟。

    霍光在董仲舒的眼中,可是一直不討喜的存在。

    現在听司馬遷這麼一提,當即就垮著臉說道︰「子長啊,你難道忘記了這豎子上次書紙比試,坑我公羊派的事情了嗎?」

    「本來你穩穩當當拿下頭名就好。」

    「結果這豎子自說自演,還打著我公羊派的名號,壞了我儒家名聲。」

    「此次。」

    「指不定又要借用我公羊派的名號干什麼壞事呢!」

    說起這事。

    司馬遷也是滿臉憤懣,如若不是霍光橫插一腳進來,那頭名的百萬之賞必定要被自己收入囊中。

    要知道!

    他那時候,都提前在長安樂訂好了酒席。

    結果卻沒了頭名大賞,還得找老父親司馬談要了些錢財,付了長安樂的酒水錢。

    為此。

    還遭到時任太史令的司馬談一頓臭罵。

    但現在不是計較這個的時候,司馬遷正了正神色,說道︰「講席,此一時非彼一時也。此番擂台論戰,乃是各派學說成為官學時機。我父親透露,這是陛下的意思。」

    「官學?」听到這兩個字後,即便是董仲舒,也不再淡定了。

    什麼叫官學啊!

    那就是官家認定的學說,必定要在漢朝大行其道。

    可問題是。.

    即便此刻的董仲舒已經動心了,但他前面明確的拒絕了霍光,現在怎麼參與此次論戰?

    于是。

    董老只好說道︰「問題是我已經

    與你師弟說了,要放棄此次論戰啊!難不成,現在還要老夫求他?」

    董老曾為司馬遷講解公羊,算得上是他師父,而現在又為霍光蒙學。

    這不是師弟,又是什麼?

    司馬遷為人精明聰慧,一听董仲舒所說,便知道是何意了,淡淡說道︰「講席勿要多慮,大漢以忠孝為本,師者如父。您要參與,師弟必定不會阻攔。若您拉不下面子,子長願替講席出面與霍議郎說說。」

    聞言。

    董仲舒嘆了一口氣,道︰「罷了,為公羊派學未來發展,老夫這點面子算得了什麼。」

    「走吧,子長...」

    「你帶老夫去那擂台看看!」

    「......」

    ......

    .....

    犬台宮中,陛下召集三公九卿,大小官員百余名,以及近臣若干陪同大漢未來的太子的劉據,觀看這場儒家五大學說派系的擂台論戰。

    自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諫言,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

    整個大漢朝。

    儒家可謂是發展到了一個鼎盛規模。

    朝廷上的百官,大部分都與儒家有著多多少少的關聯。

    而霍光身為此次事情的負責人,自然忙的不可開交。剛剛匆匆出了一趟宮門,這又匆匆趕了回來,站在陛下身邊。

    七月的天氣,甚是燥熱。

    漢武帝看著額角溢出汗珠的霍光,淡淡地問道︰「霍議郎剛才去做什麼事情了,這麼著急忙慌的樣子?」

    霍光擦了擦額頭的汗珠,然後說道︰「回陛下,臣剛才去宮門外接董公進來。」

    「先前。」

    「董公並不願意參與這樣的論戰,不知後面發生了什麼事,又願意來了。」

    「太史令之子司馬遷,剛才知會我帶董老入宮。」

    漢武帝听到這話,眉毛微微上挑,看著霍光的眼神中,似乎是在思考什麼問題。

    片刻之後。

    他便對霍光問道︰「你一直听著董仲舒講解公羊學說,心里覺得公羊如何?朕想听你說說看!」

    听霍光說說看?

    額...

    這咋開口呢!

    霍光一時間有些恍惚,當初在董老面前說的那些大逆不道的話,自是不能在漢武帝面前敘述出來。

    醞釀了下後。

    這才開口說道︰「陛下,臣認為,公羊學說的內容,好壞參半。譬如好處,學公羊儒家子弟,若遇匈奴來犯,定會支持漢朝出兵誅之,君主也有勇氣對抗外敵,我漢朝子民人人都能挺直脊梁。」

    「譬如壞處,稍顯激進,謀略不足。」

    「像大復仇之論,臣子報君父之仇,可他國之力強于本國,如何報之?未說,只讓報仇,乃至九世之仇猶可報!」

    「如同一莽夫拿著竹籃打水,就知道打,卻從不思考為何籃子裝不了水。」

    「復仇之論,其實大部分學說都是支持的。譬如谷梁學說也支持這個論點,只是,在支持上它又附加了一個條件,那就是本國強于他國,那就復仇,若弱于敵國,就算了。」

    「兩相比較下來,雖然公羊派的教義偏為激進,但臣還是比較喜歡公羊學說的。」

    一番侃侃而談後。

    武帝頗為好奇地回道︰「董仲舒不是教你公羊的麼,你什麼時候也讀了谷梁?」

    「臣慚愧,其實儒家弟子春秋五傳都要讀的。只是臣平日里較為懶惰,所以公羊之外,只讀了兩三遍谷梁和一遍左傳。」霍光尷尬地撓了撓頭。

    這個尷尬是真的。

    儒家弟子,不管是哪一學說派系,基本上五傳都是要讀的。

    熟讀公羊,而不知谷梁?

    如那井底之蛙,眼中也就知道個井口大小的天地。

    在霍光和漢武帝的交流中,擂台式的論戰已經開始了。

    《左傳》派的那個黑乎乎的小老頭,正與《鄒氏春秋傳》學說的領頭人激烈論述著彼此的觀點。

    從目前情景上來看,左傳論點頗佔上風!

    此時漢武帝看著場上二人論戰,私下卻又對霍光問道︰「既然你讀了谷梁,公羊還有左傳,那你說說三者有何區別?」

    霍光拱手道︰「左傳的話,應該區別是最大的。它以史實為主,甚至還補充了一些《春秋》中沒有記錄的大事。而谷梁傳和公羊傳則是講的微言大義,用著作者的理解去闡釋孔聖的意思。」

    「如果將區別細致化來說,可以用齊國滅紀國為例,闡述大復仇論點。」

    「公羊派的說法是,紀國讒言害死齊哀公,齊國隔九世之仇滅紀國。」

    「谷梁派的說法是,紀侯大去其國,何談九世之仇猶可報?」

    「左傳派的說法是,齊國以齊哀公之死為名攻紀國,紀國滅,紀侯逃。」

    「說的不錯,可見你下過一番功夫。」听聞霍光的話,漢武帝點點頭,隨即又轉頭看向另一邊的皇子劉據,問道︰「皇兒,可听懂了。」

    然而。

    年幼的劉據不過七八歲,听著父皇劉徹的話,懵懵懂懂的搖了搖頭。

    這一幕使得漢武帝大感不悅,罵道︰「怎麼笨成這樣,霍議郎這麼簡單的話都听不懂,還怎麼學?」

    被父皇一訓。

    身為皇子的劉據,只好慚愧的低下頭來。

    這時漢武帝又看向霍光,問道︰「霍議郎,可有更簡單的解釋?」

    霍光當即點頭,說道︰「有!」

    「嗯,那就請霍議郎為皇兒說說。」漢武帝看向霍光,眼中露出欣慰的表情來。

    那樣子。

    仿佛一個老父親看著光宗耀祖回來的娃一樣,而皇子劉據就成了山上撿來的。

    霍光雖有些汗顏,但還是認認真真為皇子劉據解釋道︰「殿下,如果听不懂紀、齊之事,臣便以張三、李四舉例。」

    「公羊傳的說法是,張三殺了李四,李四後人必須要報復張三或者張三的後人。」

    「谷梁傳的說法是,李四被殺了,我都沒提張三,你李四後人復什麼仇。」

    「左傳的說法是,某一天內,某某地方發生了一件凶案,歹徒張三因為什麼事,動手殺了李四。」

    在這番敘述下,皇子劉據當即拍手說道︰「這樣說的話,那我就懂了。」

    懂了就好!

    霍光看著皇子劉據,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氣。

    要是這還不懂,那霍光也沒有辦法了。

    一番交談過後。

    擂台上。

    董公登場,開始與左傳派那個皮膚黑乎乎的小老頭對論起來。

    他們所提出的論點,可不像霍光說的如此簡單,大都是些復雜深奧的問題。

    當然。

    如果要霍光來形容他們的論點,那就是全部是牽強附會的瞎扯淡。

    孔子作春秋,明明是記錄春秋時期各國發生的事情,沒成想被後人扯出這麼多主觀的大道理出來了。

    就像一本名著,被人過度解讀的樣子。

    漢武帝听著場上爭論的二人,屬實是听不下去,便又對霍光問道︰「霍議郎認為,五傳最後,誰能勝出?」

    霍光淡淡一笑道︰「當然是臣的

    老師董公了。」

    「哦?就因為他是你的老師,所以你才這麼認為?」漢武帝劉徹眼中露出一抹疑惑。

    霍光微微搖頭,說道︰「不,陛下,臣認為董公會贏,是有一番考究的。」

    「夾氏傳,鄒氏傳,已然屬于末流,根本不足以和公羊傳叫板。左傳,乃記述事件起因經過結果,無主觀含義。」

    「唯有谷梁傳可與公羊傳比擬,但問題是...」

    說到這里,霍光微微皺眉,似乎有些難言的樣子。

    而漢武帝正听的上頭,怎能在這時候斷了。

    隨即!

    漢武帝劉徹便問道︰「怎麼說著說著,還吞吞吐吐的了,有話直說,無需擔憂什麼!」

    于是。

    霍光便繼續說道︰「那臣便接著說說。」

    「谷梁傳和公羊傳都是微言大義,二者很多地方都有相近的意思,所以能比的只有谷梁。」

    「但問題是,谷梁派的大儒瑕丘江公,他老人家說話有點結巴,這和我老師董公爭論,自是要吃嘴笨的虧。」

    漢武帝一听,更是樂了。

    等到後面。

    谷梁派的大儒瑕丘江公上場,一听,發現他果然有些嘴笨。

    漢武帝當即搖搖頭,臉上那抹不易察覺的擔憂也沒了,開口說道︰「這說話都不利索,怎麼能跟董生爭論?呵呵,霍議郎果然沒有說錯,據兒的儒家講席,應該是董仲舒了!」

    公羊學派能大行其道,必然與當權者脫不了關系。

    畢竟公羊學說里一些強硬霸道的理念,很符合漢武帝劉徹的脾氣。

    若不合武帝之意。

    哪怕董仲舒贏了,漢武帝也會讓他輸個明明白白。

    然而。

    漢武帝正樂著呢,一旁的劉據,看著場中爭論不敗的董仲舒,眼神中卻突顯一絲厭惡的神采。

    只是這一抹厭惡的神采很快就一閃而過,未曾有人察覺到,包括霍光在內。

    擂台論戰結束後。

    董公毫無懸念的贏了所有學派大儒,于是被漢武帝留下,為皇子劉據舉行拜師之禮。

    其余學派大儒,則紛紛黯然離去犬台宮。

    如那瑕丘江公者,出了宮門後,更是老淚縱橫,涕淚不止的嘆氣道︰「完了,谷梁學說要...要要淪為末流,老夫實屬罪人矣!」

    一旁來接太公的江婉秋,見老人這樣,當即說道︰「太公,是不是那霍光又偷女干耍滑,使得您落敗了?哼,我找他要說法去!」

    說著。

    江婉秋便要朝著正與司馬遷交談霍光走去。

    「回來!」瑕丘江公一听,頓時臉色變了,呵斥道︰「要...要要什麼說法,都是太公我...我我吃了口舌的虧,否則豈能讓那...那那董仲舒勝我。」

    「噢。」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吾兄冠軍侯》,方便以後閱讀吾兄冠軍侯第099章 霍光解春秋!張三殺了李四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吾兄冠軍侯第099章 霍光解春秋!張三殺了李四並對吾兄冠軍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