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余生感受到地宗的弟子們身上都散發出強大的煞氣,即便是低階弟子,也身染妖血,一個個實力出眾,不由問道“前輩,萬妖窟的妖族,究竟有多強大?”
“妖族先天體魄強大,初期以血脈覺醒者尤眾,一旦覺醒靈智,即便不化人形,都非同階人族修士可單獨應付,可越往上,人族憑借智慧和苦修可以拉近與它們的實力,只是我們人族的桎梏,在于壽元。”
天玄道人快步遁向前方,翻過一座高高的山峰,前方的風景變得美輪美奐,仙雲飛空,靈霧生煙。
“嚴格來說,萬妖窟曾經屬于妖界的一部分領土,這與北方的萬魔窟有幾分相似, 據說當年創立時沙淨土的酒劍仙,以三劍為尺,丈量天地之土納入乾坤,故而將妖界和魔界的一部分界域與時沙徹底融合,所以萬妖窟內究竟有多少妖族強者,即便是貧道也無從知曉,不過似金蟾妖聖那樣的存在,貧道知道的就有十幾位。”
饒是顧余生已對時沙之地有一定了解,听見天玄道人口中的十幾名合體境妖聖,也不由地暗自震驚以他在大荒的經驗,妖族實力強大的大妖,並不會有名頭,只有能開智且化形的,才有資格被人記住。
也就是說,一個小小的萬妖窟,可能就比小玄界神秘的大荒妖族強盛。
但整個時沙之地,卻僅僅以三宗來鎮守,除去式微的人宗,相當于天宗與人宗鎮南界,豈不是從側面證明了三宗的強大。
若道宗未分裂,宗門底蘊又得多深?
“其實並非所有妖族都對人族抱有敵意,修為到了十三境後,萬族最大的禁錮在于天道規則,真正像金蟾妖聖這般出手的,少之又少,除非萬不得已,而人族與妖族之間,又暗自達成了某種默契,只要在元嬰境以下的人族和妖族生存爭斗,我等都不會輕易干涉。”
天玄從高空遁下,領顧余生來到一條通往山門的青石古道上緩緩行走。
“萬族修士,一旦開靈智踏修行,就是逆天而行,越是往上,就越會遵守天道規則,時沙雖然廣袤,按他界生存規則,是絕不會有如此龐大的修行者群體的,一切因由,皆因七界崩壞而起,當年的酒劍仙雖然開闢出了這一方淨土,但最終也承受了眾生因果……”
顧余生神色微動,他記憶里的諸多太乙真相如同碎片,還需要收集更多,于是虛心道“前輩之意,晚輩不太明白。”
天玄道人下意識的解釋道“所謂因果,就是酒劍仙以一己之力改變了太多人的命運,也改變了天道規則,一個擁有能力改變天道規則的人,足夠比肩神明,但真正的神明,是不會允許規則之外有這樣的修行者存在,所以……他的下場可想而知。”
“所以,酒劍仙並非失蹤,而是……”
“這只是貧道的猜測罷了,畢竟七界崩壞後,太乙在漫長的歲月里,依舊發生了許許多多驚天動地的大事以及量劫,此番時沙之地的種種異象,正表明太乙量劫已起,誰都無法輕易避開。”天玄道人說到這,微微頓了頓,“顧小友身為背劍人,更是無法避開的,所以……顧小友可以慎重地考慮一下加入天宗之事,畢竟你身上的道韻,與我們天宗最為契合。”
顧余生正要開口拒絕,天玄道人臉上露出一抹神秘笑容。
“顧小友,貧道雖未去過時沙,卻與地宗的天衍道友相識,對小玄界的情況也有些了解,所以你不要忙著拒絕貧道的建議。”
“小友雖然隱藏了自身氣息,可神魂的殘缺無法瞞過貧道感知,其實你也應該覺察到了吧,你雖然通過某些手段突破了天道限制進入元嬰,化神,甚至踏入煉虛 之境一路勢如破竹,但真正的瓶頸和天道限制也被無限疊加,想要再進一步難如登天,你現在身體的情況,好似山洪沖擊的堰塞湖,終有一日,你會被自身的力量反噬吞沒。”
顧余生聞言愣在原地,他沒想到自己的秘密,竟然被才接觸過幾次的天玄道人研究得如此通透
失去了天魂的他,早年無法‘築基’,更無法凝結金丹和化元嬰,但都在種種機緣下一路突破,順順利利,可他自身的境界,早已卡在十二境,在無法前進分毫。
即便他從某種意義上修煉道術使得心境和神魂突破至十三境,但始終沒有從根源上解決。
更讓顧余生擔心的是他的後天壽元將盡,已不足三年之期了。
“顧小友,昔日的道宗的確也記載有關于神魂方面的秘典,但這份秘典,歷代皆有掌教和守觀人執掌,況且昔日的道宗已化三宗,昔日的秘典,說不定也被切割……”
天玄目光里透著深邃與明澈。
“你是背劍人,貧道相信你的人品,你入天宗的目的貧道大約也能猜測到一些,但天宗並非貧道一個人的宗門,就算貧道替你保守身份,也終有拆穿的那一天,所以貧道要提醒你,許多事你要三思而行,且隨我低調入宗門,先安頓下來,你再慢慢思量權衡。”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相比起把許多事藏在心里背後,天玄道人的直言不諱,讓顧余生反而多了幾分好感,對天宗的抵觸消減幾分,他拱手道“前輩的勸誡,晚輩會慎重考慮。”
天玄滿意點點頭,他帶著顧余生一直沿著古老的青石路往山上攀登,一路上,天玄道人走得很慢,時不時介紹一下天宗山門石刻的由來,甚至還指了指幾處不起眼的地方,告訴顧余生那里布有道宗的護山大陣。
無論是對顧余生的試探,亦或是坦誠,都讓顧余生深刻地感受到天宗超凡的底蘊。
山巒雲深,青石階梯,一路攀登,過了一山又一山,回頭時,身依然在山中,顧余生每每回頭,不免嘖嘖稱奇。
“此地雖奪天地造化,仰大自然鬼斧神工,但終究不是昔日貧道入山修行之地。”
天玄道人神色藏著幾分遺憾,接下來也變得沉默不語,連挺拔的身姿都變得有幾分佝僂,那滄桑的眼眸,仿佛在極力地追憶著什麼。
顧余生雖年少,卻能夠深切地感受到天玄道人埋藏在心間的遺憾,因為這種感覺,他太能體會了。
但人生就是這樣,許多事當時惘然,就算過去經歷悲傷,痛苦,絕望,到頭來,心里還是會保留著一份美好的遺憾。
就如遙遠的青萍山,青雲門那樣。
就當顧余生也陷入追憶時,山上一縷清風拂動,一名年輕的收山道士御空而來,恭敬道“師叔祖,您老人家可算回來了,掌教已命弟子等日夜等候,就怕您出事……連前山門都已封閉……”
“我這不是平安回來了嗎?”天玄道人用秘術壓制了面色的蒼白和身體的虛乏,顯出宗門老祖的威嚴,“你去稟報掌教師兄,就說貧道稍後就去兩儀殿面見師兄,切勿驚動宗門弟子。”
“是。”
這名年輕的天宗修士恭敬回答之時,暗自以神識探查顧余生,見顧余生竟是一位年輕的元嬰修士,不免多看了幾眼。
“智生,他叫余錦生,是貧道請來的宗門客卿,他雖年輕卻頗有天賦,不僅精通煉丹術,對御獸術也有涉獵,切切不可怠慢,你領其走後山,安頓在坐忘峰道觀,其余諸事,我已安排妥當。”
天玄道人說完,朝顧余生微微頷首捻須,身影一個飄忽,消失在原地,看似無痕,卻讓顧余生感知到,他雖然及時保住了天玄道人的肉身,可他傷勢已極為嚴重,非朝夕可以恢復。
“是,師叔祖。”
智生稽首應答,片刻後抬起頭,又打量了顧余生幾眼,這才拱手道“在下智生,見過余道友,既已有師叔祖安排,請跟在下來,我先往後山。”
智生腳下太極圖案生,逍遙御空飛劍,稍等顧余生三息,向雲霧山中遁行。
顧余生心如明鏡,知曉眼前的年輕修士必是宗門年輕一輩的翹楚,已是元嬰修士,和自己“相當”,已暗起較量之心,他也不與之計較,施展遁術緊跟在後,保持著相當克制且微妙的距離。
待御過數座雲霧遮蔽的秀麗險山,智生放慢了遁速,面色微紅,朝顧余生拱手道“道友好修為,在下自愧不如,暗較之舉,讓道友見笑了。”
“哪里哪里,我只是剛好在遁術方面稍有造詣而已。”
智生聞言,方長吐一口氣,大口大口喘息,朝顧余生投來一個釋懷又尷尬的笑容,“余道友精通丹道,又擁有如此超凡遁術,著實難得,雖暫為客卿,他日也必定會在宗門得到諸位師兄弟和長老的敬重,怪不得師叔祖如此器重。對了,我長居天劍峰,一心悟劍道,其實在劍道一途,才是我的專長,他日若余道友有閑暇,咱兩不妨互相討教印證,一起進步。”
“好。”
顧余生點頭答應,雖然他從智生的言語間听出一些自得,卻也不太在意其瑕疵,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尊,且從他的衣著來看,恐怕是天宗某位長老的親傳弟子,以彼之心,雖有爭強好勝,但一起進步,也是一種友善。
顧余生也並不因為自己的境界遠高于對方就直接戳破,他的內心對劍道一途秉承著質樸的理念達者為師,不妄自菲薄,也不輕視任何一位劍修。
若是對方值得深交,也對劍道執著,他也不介意將自己所悟交流一二。
“余道友骨齡似少年,或許在劍道一途也會有所成就……”
智生再次放緩遁速,為顧余生介紹天宗地域及其諸多山峰道觀,以及天宗的概況和禁忌,天宗之地,覆蓋極為廣闊,群山綿綿之地,皆為天宗的核心區域,靈氣充盈,而天宗的弟子,若算上外門和山外的,足足有十萬人之眾。
相較之下,地宗稍遜一籌,而人宗則在數量和控制的地脈疆域上遠遠被天宗碾壓了。
也難怪天玄道人在最開始經過人宗地域時,感慨且低調。
喜歡一劍一酒一乾坤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一劍一酒一乾坤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