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形態

第二千六百八十三章 東山墓的修行地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一只辣椒精 本章︰第二千六百八十三章 東山墓的修行地

    普通小車的速度在一百八十公里每小時,但受限于道路和駕駛技術,很少有人以這種極限速度駕駛,更無需說保持長時間駕駛。

    飛行器並無不同,想用最高速一直 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太快了!”

    北熱河到東山需要四小時車程,張曼倩駕駛飛行器的時間不到一刻鐘。

    而落地點並不平整,是一個有角度的斜坡,旁邊甚至還停了數輛專車。

    駱不讓腸胃翻滾,第一個解除安全裝置沖出飛行器。

    他一個趔趄差點翻出去時,被落點處的人拉住了身體。

    “多謝李委員長!”

    攙扶住駱不讓發出感慨的是李應博。

    別說駱不讓驚嘆,哪怕李應博也沒忍住開口夸贊。

    張曼倩駕駛飛行器快而顛簸,其他人飛行器可以用十年八年,張家的飛行器三五年就得退役換新,但在有需求的時候,這種駕駛技術能救命。

    尤其是任安然等人當下將秦蒙狩獵目標指向凶獸,這需要更為快捷的打擊特定目標,也需要更為快捷輸送,涉及的特殊交通工具有運輸型,也有小巧快速躲避型等。

    頂級載具與合格的駕駛員彌足珍貴,能讓高序列者們如虎添翼,甚至用最佳狀態面對凶獸沖擊等情況。

    “是我該多謝你才是!”

    攙扶住駱不讓的李應博極為客氣。

    屬于基因序列的時代在以一種夸張的速度迅猛向前。

    這涉及了基因序列整體實力強化的序列鎖,也涉及了各大學府培養的後備人力資源。

    李應博以往一直覺得基因序列資源有限,難于承擔龐大的人流進入其中,但他發現良性的循環在不斷形成。

    涉及的人在變強、涉及狩獵速度在提升,適合秦蒙的載具更是會具備決定性的沖擊,一些以往不敢想不敢做的事似乎走通暢了。

    哪怕有些事情的順序顛倒,但放在當下再談就是具備了前瞻性。

    諸多事離不開諸多人各出各力,而李應博也是這其中最重要的一份子。

    “李委員長好!”

    “此番要欠你一個大人情了!”

    等到張學舟從飛行器副駕駛艙走出,李應博迅速調轉了方向。

    見到張學舟神色如常打招呼,李應博迅速拱手回應。

    “談什麼人情,咱們向上的路才走到一個初步階段,以後的事情多著呢!”

    秦蒙秘石無疑很稀有,或有人見過,也或有人享受過其中的好處,但沒什麼人能攜帶回國,更無需說和眾人分享。

    如果是一般人,李應博覺得對方私藏的概率非常高,甚至有可能作為家族傳承寶物。

    很難有什麼人像任一生、張學舟等人一樣開明。

    這不是自己一個人想著獨行,而是在真正推動一群人向前。

    “秦蒙秘石對修行境界術具備獨到的優勢,你們身體承受不住藥物沖擊,此番借助秦蒙秘石應當是有一定用處”張學舟邊走邊開口道“尤其是安然預備沖擊神通境,你們觀看時有很大概率牽引氣機,從而能向前跨一步!”

    “境界術確實太難了”李應博沉聲道。

    境界術的作用極為微妙,不說其他,只說一道太清真術便能在危急時刻救命。

    但也只有足夠高的境界引導太清真術才能產生效果,境界跟不上,太清真術救治的效果便會大幅度下降。

    明明知曉其中的好處,但就是達不到標準,李應博等人的尷尬難言。

    尤其是境界術還牽扯到當下的序列鎖,但凡以法力為引子牽引基因力量,這就能形成自身獨有的序列鎖。

    如果不具備推陳出新的能力,這會將人死死綁在境界術上。

    李應博想過速成序列鎖,但從任安然等人的建議來看,自身凝聚序列鎖更能契合自身,將來也能走得更遠。

    這是一份較為縹緲的前景,李應博過往認為第六序列就是自己的盡頭,而後他的目光轉向第七序列,但如今的他不得不將目光放得更遠一些。

    一切的發展太快了,當下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或許在將來真有可能。

    譬如當下運輸回國的秦蒙秘石就是第一步。

    “能在困難中修行到當下的都很厲害”張學舟道︰“一旦有適應的條件,境界術跨步便可通達!”

    張學舟屢屢認同境界術不適合當下的大環境,每一位修行境界術的人都卡在一個需求適配的死循環中,修行難度遠遠超出了另外一方世界的修士。

    甚至于他們這些人還處于一個大型國度的頂層,李應博等人都落到如此下場,其他人想修行的難度可想而知。

    任安然是張學舟當下唯一的開拓境界術道友,但張學舟不能否認王郝然、李應博、任一生等人的修行能力。

    如果將這些人放在另外一方世界修行,眾人不說是天之驕子,至少也是一方高手,或許不乏通達神通境的能力,

    “承蒙吉言!”

    李應博點點頭,他眼中神采奕奕,顯然也有極高的期待感。

    “這墓不錯!”

    釋放秦蒙秘石靈氣挑選的石墓區域離羅高祖不遠,整個墓地已經清理完,周邊甚至引水成渠,而渠中有魚,環境並非常人想象中陰森森的石墓,而是極為幽靜不曾開放的旅游景點。

    龐大的施工隊進駐東山,工程的進度確實完成得不錯。

    除了部分裝修和博物館中古物的運輸與維護等零星事,東山旅游景區幾乎已經完工了八九成。

    只要等到細節部分打磨完畢,這兒便能借助飛娛直播的算法機制向諸多有意向旅游的人進行各類推薦,從而吸引有能力旅游的人前來消費。

    張學舟走入古墓區域時,他甚至還能看到墓室中鋪設的照明、通風等裝置,又不乏重要古物采用欄桿防護,甚至采用了透明防撞的鋼化玻璃封存,謹防不文明現象帶來的損毀。

    很顯然,這兒布置已經較為完善。

    但吸引張學舟的是這個名為羅太宗帝王的寢宮處。

    與羅太祖純粹的石頭墓不同,羅太宗寢宮中豎立著龐大的玉石牆。

    這位帝王在東山選擇墓穴時顯然極為湊巧,山中石體中央處是玉石層,也被挖空成了玉石構造的古墓,甚至盛放尸體的帝槨也是純粹的玉石打造而成。

    張學舟贊嘆一聲,他朝著處于這方墓室親自動手布置的眾人打了招呼,而後伸手摸向玉石牆壁。

    這讓他臉色微微一變。

    “應該是逸盡了靈氣的魂玉!”

    隨著張學舟踏入寢宮處,盤膝坐在秦蒙秘石下調整狀態的任安然站起了身。

    “沒想到我們聯盟國過往曾有如此修行的聖地!”

    張學舟看了看還剩下兩噸重的秦蒙秘石,又看向被挖空的寢宮。

    不談寢宮中被挖走的龐大玉體,即便羅太宗的帝槨都不止兩噸重。

    如果時間向前推六百年,哪怕尊上和帝君等存在看到這種寶地都會強行出手。

    這無疑是一處修行聖地,哪怕時間過了六百多年,靈氣逸散到只剩下一個空殼,這兒依舊存在利用的價值。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第五形態》,方便以後閱讀第五形態第二千六百八十三章 東山墓的修行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第五形態第二千六百八十三章 東山墓的修行地並對第五形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