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形態

第四百二十九章 儒門的引子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一只辣椒精 本章︰第四百二十九章 儒門的引子

    “天地有浩然正氣,其雜然賦流形,下為河岳,上為日星……”

    郡守府中,張學舟厚著臉皮跟著董仲舒跑了跑,算是暫時找了個落腳的地方。

    他以往覺得九大規避法決入門,躺野外三兩天不算啥事,但在見過巴蛇之後,張學舟覺得自己還是需要擁有正常的生活,不能隨意在野外風餐露宿。

    他等待著自己回歸現實的時間。

    修煉《雲中術》出問題被帝君撈回來後,他在這方世界已經過了兩天有余,至今都沒有回歸現實。

    但張學舟覺得時間或許會很接近回歸。

    這讓他進食過極為簡單的一餐後,就找了郡守府的一處公職人員安置房中暫住。

    閑著等待時,張學舟亦大聲誦讀著董仲舒的浩然正氣訣。

    “仲舒兄,儒家的浩然正氣訣只有調心之用,這位張姓修士法力外放,也算是小有門道了,他為何還學你這本事?”

    忙碌完大雨後賑災工作的文翁回來,听到張學舟大聲的誦讀,不免有幾分詫異。

    “見到仲翁兄開辦學宮,我不免也有幾分心癢,想著歸化一些其他學派的修士”董仲舒低聲回道︰“浩然正氣決對大多數人只有調心之用,但對陰陽家這種偏執發展的學派卻有幾分調和可能。”

    “這位修士是陰陽家的學生?”文翁詫異道︰“你莫要去惹晉昌,萬一被他察覺你私自授學產生影響,他破罐子破摔咱們擋不住!”

    “不是晉昌的學生,只是謅不歸隨手教過他一些內容!”

    “原來是謅不歸,那就沒事了!”

    文翁點點頭。

    若董仲舒看得上張學舟,文翁覺得董仲舒就算是搶了人,謅不歸也不會成為麻煩。

    實際上,隨著謅不歸被邪羅斯川聖地通緝,江湖中已經沒了謅不歸的消息,不乏有人猜測謅不歸已經死了。

    樹倒猢猻散,撿謅不歸的學生入自己學派也是很正常的事。

    听著張學舟大聲且起勁的誦讀聲音,文翁覺得對方還挺勤奮。

    儒家的浩然正氣訣屬于中庸學,對陰陽家較為極端的修煉學說確實存在一定的輔助作用。

    但若要說浩然正氣訣有多能耐,這也談不上,若不然大伙兒都去學儒家修煉之法了。

    儒家學說最大的優勢在于共通性,導致對諸多術的容納度較高,也可以作為其他學派的共修的法門。

    但也正是因為儒家學說這種廣而博的容納性,這造成了儒家修士學什麼術的威能都較之其他學派差一籌。

    容納萬千學說具備克敵之力的只有一位孔聖人,即便後續的孟聖等人也要遜色一籌。

    至于董仲舒當下則還處于掙扎向上中,並無通曉萬千隨手克敵的能耐。

    “我听聞儒家有九經,他這種真靈境修士只讀浩然正氣訣怕是很難改換門戶”文翁道。

    “慢慢來”董仲舒擺手道︰“我們儒家重在明悟,這種事急不得!”

    “那倒是”文翁點頭道︰“若他知曉真正調和一派學說所需誦讀學習的書籍繁多,堪稱重新回爐修煉,他很有可能放棄。”

    “歷代儒門修士歸納的浩然正氣訣只能種下一顆儒學的引子,若想進一步增進,那必須多學一些才成”董仲舒道︰“但孔聖和孟聖將萬千道理融于九經之中,提及誦讀萬遍可明慧心,這種修行對正常人而言難度確實很高,若不在前期弄簡單點,我還真怕他跑了。”

    “能拜入你門下,那是他的運道”文翁笑道。

    “他沒拜入我門下!”

    董仲舒悻悻應了一句。

    被張學舟一番話勾起了成為裨益于國于民的修士念頭,但董仲舒第一步就失敗了。

    張學舟並不願意拜入他門下,甚至有直接放棄學習浩然正氣訣的念頭。

    這也是董仲舒需要面對的首要問題,即便是他願意傳播有用的知識,但並非每個人都願意拜到儒門中。

    這需要董仲舒割舍規矩,也需要他念頭通達豁然,可以接受這類情況。

    在張學舟的身上,董仲舒至少邁出了嘗試的第一步。

    “我學宮只是教導識字、律法、文風此類,仲舒兄你這可是未入門就直接教修煉學”文翁吸了一口冷氣道︰“儒門的申培公威望極高,當下還不是你說了算,你可千萬要小心,別讓他們知曉!”

    “若愚頑不懂變通,儒門最終也會走向陰陽家的末路!”

    董仲舒擺擺手先提及了自己的理念,而後又指了指蜀郡城外。

    “但凡能得巴蛇之膽助我更進一步,他們能耐我何如!”

    時間已經到中午,前往太平堰探尋巴蛇蹤跡的人依舊沒有歸來報訊,董仲舒不免提醒了文翁一句。

    重歸巴蛇的問題上,董仲舒還有一些心思,文翁則是滿臉沉重之色。

    巴蛇體型較之以往龐大太多了,以往的巴蛇吞一口豬或一頭牛就能安靜數月,而眼下的巴蛇一頓或許要吃十頭到八頭牲畜才可能飽腹。

    眾人昨夜窺見巴蛇的腹部似乎有人類形態的異物在蠕動,對方很可能不再滿足于普通的肉食。

    這需要文翁等人盡快解決問題。

    兩人各自對視時不乏一臉肅穆,又在郡守府中來回踏步焦慮等待。

    直到傍晚太陽接近落山時,十余位前往太平堰方向探查的人員才陸續回報。

    “沒有?”

    “一絲痕跡都找不到?”

    “這怎麼可能?”

    除了臨江的村莊少了一對外出尋牛的父子,太平堰附近並無特殊變化。

    雷電的天氣加夜晚的環境讓人少有外出,這或許是當下唯一的好消息。

    但壞消息讓文翁難于鎮定。

    他們親眼見證過巴蛇,但巴蛇就這麼消失了,甚至讓諸多擅長狩獵的探尋人員難尋一絲蹤跡。

    “什麼都尋不到,難道一條蟒蛇能飛起來不成?”文翁微怒道。

    “若巴蛇會飛……”

    文翁的發怒讓眾人不敢抬頭回話,董仲舒則是臉色微變,只覺事情棘手了起來。

    董仲舒學了一百四十八道術,但沒有一道術能讓他飛天。

    但凡遭遇能飛縱的妖物,不敵或發生意外的情況下,他便是逃脫都難于做到。

    “沒有相門的人,我又不擅長風水陣法,這要如何去尋覓巴蛇所隱匿的地點!”

    董仲舒所想是一方面,尋求巴蛇蹤跡的文翁則是頭疼有了新的麻煩。

    當狩獵的追蹤手段失效,便只能轉向術法手段。

    但術法手段可追蹤者寥寥。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第五形態》,方便以後閱讀第五形態第四百二十九章 儒門的引子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第五形態第四百二十九章 儒門的引子並對第五形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