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形態

第四百七十一章 法器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一只辣椒精 本章︰第四百七十一章 法器

    <b></b>                  張學舟知曉天平的構造,知曉卡尺的制造。

    但張學舟無法拿捏天平砝碼的克重,也難于準確繪制一毫米的正確長短。

    沒有正常準確的參照,他就難于去依葫蘆畫瓢。

    董仲舒構建衡具時同樣如此。

    法力可維持平衡,但衡具的標準參照必須擁有。

    “我們打造法器衡必須先量取重量,首先要維系這根吊桿兩端的平衡!”

    一根繩子掛著一根長桿平衡下來制作成了最簡單的天平,而長桿兩端則各有懸掛份量幾近相同的容器。

    一方容器放入了用大秤稱重的一斤肉,而另一方容器則緩緩倒入水。

    “這肉有十六兩,這水也添加到了十六兩,如此就能維持平衡”董仲舒道“接下來我將肉取走,而將這十六兩的水均分到平衡!”

    “如此就能分出八兩水,再將八兩水均分成四兩,四兩水又分成二兩,最終用一兩水取得彼此平衡?”張學舟問道。

    “不錯,這正是構建精度準確的衡所需構建的標準”董仲舒點頭道“你稱重需求的精細度太高,這甚至還需要將一兩水進行均分到五錢,這其中也需要打造數套平衡桿和容器做進一步的細化才能不斷均分下去。”

    通過重復打造平衡桿和容器,也不斷進行分化,重復數次後得到最終確定的量,這讓重量的刻度無疑被精細到了一個極小的單位。

    看上去簡單,但這又蘊含著重量的道理。

    確定重量的最小單位後,就可以開始構建法器衡。

    這存在類似砝碼的吊線錘,而驅動法力到吊線錘上,就可以對另一端的物體量取重量。

    根據法力的投入,另一端可量取的重量也從五錢到一兩,又到二兩、三兩、四兩、五兩……等數量進行記重。

    若法力足夠雄厚,另一端吊起一座山也能維持平衡。

    “可惜不能對五錢再細化下去”張學舟可惜道。

    “你配比藥材時一次可配比兩份,又或三份”董仲舒道“如此也不需要精準到太小的數目。”

    “您說的是,但那藥材太少了哩”張學舟道“我哪知道將陰陽家獨門的風水技藝傳授出去幫忙只到手了三份闢谷散的藥材。”

    “咳咳咳!”

    文翁覺得自己躺槍了。

    煉丹向來是個大窟窿,家里沒礦壓根撐不住,他應下了事情,但沒法做到無限量的供給。

    而且張學舟生死不知躺了七天,他哪能知曉這小伙體力剛恢復小半就要煉丹藥。

    “其實那巴蛇我們也沒逮著”文翁道。

    “你們讓巴蛇逃脫了,我能有什麼辦法”張學舟攤手道“可憐我將陰陽家獨門的風水技藝賣了個豬肉價。”

    “我再給�c 薟牧希 嗔絲ス馗 渤圓幌蔽奈痰饋br />
    “你一個大修士就這麼……”

    張學舟嘟囔兩聲,等到被董仲舒拉了拉,他才止住想得寸進尺的念頭。

    “仲翁為官清廉且心系民生,你別看他修為高,但他確實不算富有”董仲舒低聲道“而且他開辦學宮都是自己在出錢,以後只怕要錢的地方更多。”

    “你的意思是說你們一個衰,一個窮?”張學舟疑道。

    “你說話不要這麼直接!”

    董仲舒極為不滿的晃了晃腦袋,他衰能有什麼辦法,文翁窮也沒啥辦法。

    至于張學舟,董仲舒覺得對方倒霉成這樣就不要想著嘲諷其他人了,畢竟他鮮有看到真靈境修士落水後差點淹死。

    大哥不笑二弟,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和睦相處。

    “如今有錢的人只有大鹽商、大冶鐵商、掌控礦產的諸侯王,其他人哪有多少錢財”文翁無奈道“若非家里有幾畝薄田,我拿朝廷那點俸祿都撐不下這郡守府。”

    “人家當郡守不說富到流油,你倒是還將自家的錢財倒騰了進去”董仲舒笑道。

    “總歸是要做一些事才對得起平生所學”文翁道“虧一些就虧一些了!”

    文翁心寬,並不喜計較。

    這類秉性者提及吃不消大概率是真心吃不消。

    張學舟一番話旁敲側擊,索要到十份材料倒也不再過于糾纏。

    前三份材料制造闢谷散失敗,後十份他必須成功兩三次。

    只有闢谷散與闢谷術搭配,他才能在回到現實中的那數天維持生命特征的正常化。

    至于再往後,張學舟也必須尋到掙錢的門道,將闢谷散的數量充實起來,一直拖延到他穿梭時間正常,又或實力再度拔高導致闢谷術的提升。

    依他躺著的這七天來看,張學舟被人灌藥湯水的情況下確實能撐七天,但幾乎算是餓到了極限。

    如果沒有人輔助喂食,他躺七天後就差不多應該死了。

    等到從將死狀態恢復身體正常,這其中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甚至數天都不一定能恢復到最初的狀態中。

    這也會導致他的狀態會一次一次繼續下滑,直到陷入惡性循環中難于逃脫。

    若不想迎接那樣的局面,張學舟處于第一階段時就要杜絕後續的可能。

    他蹲在鐵匠鋪,看著匠人們打造陷阱,又等待著董仲舒指導打造的那件衡具法器完成。

    “此刃甚鋒,那蛇上身覆鱗,腹則光滑用于盤旋爬行難有遮擋,應能劃破蛇腹揪出腸肚!”

    臨近傍晚,文翁的捕蛇陷阱才完工。

    只見那捕蛇長管有壯漢胳膊粗細,又有兩丈長。

    這長管內置弧形鋒刃,幾乎與董仲舒的需求並無不同。

    等到轉入巴蛇之眼,又將這根長管用樹皮包裹,一個簡單又實用的捕蛇陷阱工具已經制成。

    文翁臉帶喜色,隨即叫上軍士抬著長管去進行放置。

    鐵匠鋪的另一側,張學舟索求的那件‘衡’具法器也從粗胚進入了細雕琢,近乎進入完工的階段。

    “看清楚了,這個是精金制作的吊錘,沒有這三兩精金傳導法力,這就是個只能稱五錢重量的衡具!”

    董仲舒指著衡具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等到傳了張學舟一道墨家煉寶決,他才心安理得將自己那把扇子晃了晃。

    等到張學舟施展煉寶決,一股掌控由心的感覺頓時涌上心頭。

    看著精金制作的吊錘,又看了看衡具的杠桿,張學舟只覺擁有了一個支點,腦海中多了一股荒誕到想翹起星球大地的念頭。

    念頭雖然亂作祟,但從實際上而言,這是真正意義上屬于張學舟第一件有需求的法器。

    “墨家的煉寶決滋潤法器法寶極具靈性,你精煉法器越強,這件衡具所能稱重的重量就越高,若你能錘煉到極致,說不定能拿這件衡具對一匹馬稱重!”董仲舒道。

    見到張學舟一臉開心,董仲舒心中不免還有幾分小得意。

    作為一位大儒,他就是這麼棒,所學諸多的他幾乎時不時有一些能耐能做利用。

    “最多只能對馬稱重啊!”

    張學舟想到自己翹起星球大地的念頭,又想想一匹馬的重量,再到如今衡具只能量取一斤範圍內的重量,他心中諸多念頭齊齊消退了下去。

    “稱馬的重量都還不滿意?”

    董仲舒搖頭晃腦了數次,但若要讓他說量取一匹馬的重量有什麼實際的好處,他也說不上來。

    總之,他的三兩精金砸到這件法器上,實用性確實有限。

    若張學舟拿了衡具依舊煉丹不成,董仲舒必須說這小伙搞到了一件廢寶。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第五形態》,方便以後閱讀第五形態第四百七十一章 法器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第五形態第四百七十一章 法器並對第五形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