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常勝和劉美心最近有個煩心事,老三何家藝與一個叫歐陽寶老同學走的很近。
那個歐陽寶,何常勝以前也見過,還留他在家里吃過一頓飯。
何常勝在那時候就感覺三女兒與歐陽寶之間有點什麼,只是那時候兩人都太小,何常勝沒當回事。
後來何家藝中學畢業,何常勝通過關系把她弄進藝術團工作,兩人聯系按理說應該就斷了。
前不久劉美心在街上看到何家藝和歐陽寶逛街約會,這才知道女兒已經談戀愛。
何常勝和劉美心都不同意何家藝與歐陽寶在一起,因為他家條件太差。
歐陽寶自幼失去母親,十兄弟被父親拉扯大,家里條件極差。
歐陽寶父親靠在大戲院外面賣花生,把十個孩子養大已經很不容易,根本沒條件讓兒子結婚。
何常勝還了解到,歐陽寶不是個踏實的人,這段時間一直在倒騰鴨毛和雞毛,倒手賣給供銷社。
因為老大老二都嫁給大學生的關系,何常勝和劉美心挑女婿的眼光也變高。
老三何家藝本來就長的漂亮,現在工作單位也不錯,何常勝不求她找個大學生,但也不能找個街溜子。
偏偏何家藝是個戀愛腦,找對象根本不看條件,只要自己喜歡,就一頭走到黑,說什麼都不肯與歐陽寶分手。
何常勝和劉美心也是操碎了心。
“何家藝,我警告你,以後不許跟那個歐陽寶瞎混。”何常勝在飯桌上就開始訓斥女兒。
“爸,歐陽寶有什麼不好,他最近賺了不少錢。”何家藝不理解道。
劉美心沉下臉,說道“歐陽寶家里負擔太重,他有九個兄弟,將來麻煩事少不了。”
何家藝固執道“咱家孩子也不少,有六個呢。”
何常勝氣道“那怎麼能一樣,歐陽寶那邊是十個弟兄,他還有那麼多弟弟要照顧。”
“爸,你就是看不上歐陽寶。”何家藝委屈道。
“他有什麼能讓我看上的。”何常勝嗤之以鼻道“你看看你大姐夫和二姐夫,那個歐陽寶要是能有他們一半,我都不想反對你們。”
王剛和湯為民對視一眼,沒想到何家藝找的對象,家里負擔這麼重,難怪何常勝死活不同意。
何家藝這時又說道“爸,當初您還不是死活不同意兩個姐姐嫁入湯家,甚至逼的大姐離家出走,現在大姐二姐還不是挺幸福。”
“你!”何常勝怒目圓瞪,拍案而起。
“常勝。”何文氏開口了,說道“今天是慶祝家文學成歸來,一家團圓,大喜日子,有什麼回頭再聊。”
何常勝聞言壓制住脾氣,又緩緩坐下來。
劉美心與大女兒何家麗交換了一個眼神。
何家麗領會母親意思,默默拉著何家藝去到桌尾。
何家文本來也想過去勸勸三妹,被王剛按住。
吃完飯後,王剛騎車帶著何家文回家。
“剛剛吃飯時,你為什麼攔著我。”何家文坐在後面,緊緊抱著王剛的腰。
“三妹的婚事,你就不要插手了。”王剛提醒道“不管她最後和歐陽寶能不能在一起,對你都沒好處。”
何家文憂心道“可家藝畢竟是我妹妹。”
王剛勸道“就因為關系親近,才不好插手,很容易落埋怨。”
何家文將臉靠在王剛後背上,說道“你說家藝最後會和歐陽寶在一起嗎?”
“難說。”王剛說道“你這個妹妹,性格有些叛逆,父母越是反對,說不定越是有反效果。”
何家文驚疑道“那我要不要提醒爸媽?”
王剛搖搖頭道“你媽應該是找你大姐勸三妹了,你就別摻和。”
何家文嘆口氣道“感覺咱家幾姐妹,婚姻都不太順?”
王剛笑道“人生哪有事事順遂,三妹這事在我看來,也就是人生小插曲,不管她將來選擇如何,日子都得過下去。”
何家文好奇道“這話怎麼說?”
王剛閑聊道“你想呀!三妹要是嫁給歐陽寶,剛開始確實要苦幾年,但誰又能保證,歐陽寶一輩子窮困潦倒,以後不會發財。
換個方向想,三妹不嫁歐陽寶,失去一段初戀,但爸媽肯定會想辦法給她介紹個良人,最後日子過的怎樣,還是未知數!”
何家文若有所思道“確實是這個理,不管選擇如何,人生總是有得有失。”
王剛笑道“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緣法,咱們做親戚的,最多在三妹失意,或者落難時幫襯一把,但不能幫她做選擇,因為不管怎麼選,她都要失去一些東西,那就是以後她埋怨咱們的理由。”
“好吧,我知道了,我都听你的。”何家文贊同道。
三天後,湯為民和何家麗同時跑去王剛家。
王剛加班不在家,何家文給姐姐和姐夫倒了杯水。
“家文,我找家藝聊過,她就是不肯與歐陽寶分手。”何家麗焦急的說道。
“爸媽是什麼意思?”何家文淡定的問道。
“媽的意思是讓我們一起找歐陽寶聊聊,最好讓幼民和你姐夫也在場,讓歐陽寶知難而退。”何家麗開口道。
何家文沉吟片刻,最後拒絕道“大姐,我覺得我們不該干預三妹。”
何家麗眉頭一皺,問道“你不想管家藝的事?”
何家文把王剛之前說的理由講出來,然後說道“我這幾天也在想三妹的事,我覺得我們不該亂插手,免得以後三妹埋怨我們。”
何家麗皺眉道“萬一家藝嫁給歐陽寶吃苦受罪,難道以後不會埋怨我們沒攔著嗎?”
何家文搖搖頭道“路是她自己選的,哪怕以後吃不了苦離婚,我們可以幫襯幫襯,但不能代她,或者說逼她做選擇。”
“你現在怎麼這麼自私,眼看三妹跳火坑也不管!”何家麗氣憤道。
何家文看了眼湯為民,表情如常道“當初爸媽反對我們嫁到湯家,何嘗不是怕我們跳火坑里,未來的事,沒人說的準。”
何家麗被回的啞口無言,揮手道“比口才我說不過你,到底是上過大學,道理說的一套又一套。
我只知道,我是何家長女,長女如母,我不能明知是錯的,還看著三妹跳進去。”
聞言,一旁的湯為民張了張嘴,似乎有話要說,但最後還是閉上嘴。
何家麗最後有些不高興的離開王剛家。
王剛下班回家後,听說了這事,表示何家文做的對。
“親戚之間的相處之道關鍵在于保持邊界感、平衡利益關系、尊重個性差異,並通過適度互動維系情感紐帶。”王剛對何家文說道
“我們畢竟不是她的父母,有些事不好過問,大嫂非要管,可能是自討苦吃。”
何家文嘆氣道“我勸過大姐,可惜她不听,她總覺長姐如母,要對我們幾個妹妹負責。”
王剛說道“算了,隨她去吧!我們與大嫂之間,也需要邊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