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王剛滅亡夜秦,譽王就有一種危機感,他覺得王剛將會是一個比太子更強大的敵人。
這段時間王剛留在金陵,雖然梁帝沒有許他任何官位,但靖王府每日拜訪者不絕,多數是軍方的人。
朝中有些中立的大臣,也拜訪過靖王府,雖然那些人官小權微,但也表現了一種態度。
靖王不知不覺中,成為爭儲的大熱人選。
“般若,你覺得蕭景琰比本王更有機會登上大位嗎?”譽王坐在那里不怒自威,全身都在冒出殺氣。
秦般若卻不急不忙,一邊給譽王烹茶,一邊說道:“靖王剛剛覆滅夜秦,有開疆拓土之功,有朝臣依附,也是意料中事。”
譽王生氣道:“靖王在軍方影響力太大。”
秦般若輕笑道:“正是因為靖王手握軍權,他注定不能久留金陵。”
譽王詫異道:“何出此言?”
秦般若篤定道:“一來西北局勢不明,朝廷需要一位大將坐鎮。
再者靖王與蒙大統領關系過近,陛下絕不會放心。若是霓凰郡主再加入靖王一方,恐怕陛下都要開始打壓靖王了。”
譽王贊同道:“不錯,父皇最愛猜忌,靖王又是他最不喜的皇子,若是手中軍權過重,確實不會放心。”
秦般若說道:“只要靖王離開京城,接下來就是我們的機會。”
譽王皺眉道:“但本王還是不放心,若將來靖王擁兵自重,又該如何?”
秦般若鎮定道:“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我們只要掌控戶部,就不怕靖王翻上天。”
“戶部的樓之敬是太子的人。”譽王嘆氣道。
秦般若笑道:“說來也巧,前不久譽王想在金陵尋一處宅院送給梅長甦,我就留意了一處房產,沒想到尋出一件奇寶。”
“奇寶?”譽王被勾起好奇心,問道:“是什麼樣的寶物,連你都說奇寶?”
“是一件可以扳倒戶部尚書樓之敬的奇寶。”秦般若拿出“蘭園”地契,並且將蘭園枯井中藏尸告訴譽王。
譽王一听就高興至極,哈哈大笑道:“沒想到樓之敬還有這種癖好,還搞出這麼多條人命,真是天助我也!”
秦般若說道:“我們只要利用這件蘭園藏尸案,足以扳倒樓之敬,讓太子損失一員大將。”
譽王摸著下巴道:“你說我們能不能用這件大案,威脅樓之敬,將他爭取過來。”
秦般若搖頭道:“很難,太子畢竟佔著大義名分,若是有心壓下這件大案,我們未必能威脅樓之敬。”
“所以我們要將這件案子鬧的越大越好,逼的太子壓不下來,甚至讓樓之敬連累到他!”
譽王也是聰明絕頂之人,一點就透,都不用秦般若多廢口舌。
王剛利用秦般若引出蘭園藏尸案,就是要譽王去對付太子,讓兩個人河蚌相爭,他這個漁翁得利。
原劇情里,蘭園藏尸案是梅長甦在背後推動,甚至親自下場,勞心勞力,扳倒一個樓之敬,但也引起譽王警覺。
要不是主角光環,再加上編劇給譽王強行降智,事情不會那麼順利。
現在王剛利用秦般若引出蘭園藏尸案,不管是梅長甦還是自己,都能置身事外,讓太子和譽王斗個你死我活去。
事情也如王剛所料一般,譽王很快就讓人大肆宣傳蘭園藏尸案,逼的戶部尚書不得不去找太子求助。
太子知道手下搞出這麼多條人命,也是氣的破口大罵,為了保住戶部,只能捏著鼻子幫樓之敬擦屁股。
這樣一來卻正好落入譽王的圈套里,他發動手中力量,把藏尸案和太子扯上關系,甚至誣陷他才是一切主謀。
在扳倒太子這一件事上,譽王不僅積極,更是陰毒,也讓他暫時顧不得對付靖王府。
蘭園藏尸案熱度太高,漸漸掩蓋霓凰郡主比武招親的新聞。
靖王府中,王剛和梅長甦坐在一起,霓凰和蒙大統領坐在對面,四人正討論著金陵這件奇案。
“譽王今天又讓人彈劾京兆尹高升,非逼著皇上下旨徹查藏尸案,樓之敬當時臉都綠了。”蒙大統領眉飛色舞的訴說今日朝堂新聞。
梅長甦裹了裹身上的厚衣服,笑道:“這個秦般若有些能力,竟然能幫譽王把蘭園藏尸案鬧的滿城風雨。”
王剛得意道:“秦般若的紅袖招在金陵一地人脈極廣,某些方面比江左盟的情報網還管用,璇璣公主經營幾十年,確實不俗!”
梅長甦擔憂道:“靖王,你用福壽膏控制秦般若還是有些不保險,她一直沒把那封信交給譽王看。”
王剛冷笑道:“沒事,等我斷她十天福壽膏,她會乖乖听話的。”
霓凰郡主好奇道:“這福壽膏真有這麼大的威力。”
王剛點頭道:“福壽膏比五石散更強效十倍,一旦成癮,很難戒掉。”
梅長甦皺眉道:“這種手段過于陰毒,靖王殿下還是要走堂皇正道,這種下作手段,以後交給我吧!”
“我可以將福壽膏的制作方法交給你,但我還是希望你不要過于操勞,安心練習內家太極拳。”王剛對梅長甦說道。
霓凰郡主笑道:“自從林殊哥哥練了太極拳,氣色確實比以前好看不少。”
梅長甦會心一笑,感激的看向王剛。
住進靖王府後,王剛每天傳授梅長甦內家拳,甚至每日以第十層的騰龍勁,為其推功過血,固本培元。
梅長甦確實感受到身子輕盈不少,寒癥也有所減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