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沉默的坐在餐桌前,無心的吃著眼前可口的飯菜。</p>
盛老太太抬頭,疑惑的看了孫子一眼。</p>
“三郎,這些菜不合你胃口?”盛老太太開口問道。</p>
“祖母,飯菜很美味,是我有心事,所以沒有胃口。”王剛放下快子說道。</p>
“這倒是少見。”盛老太太好笑道:“你還有沒胃口的時候?”</p>
王剛一直以來給盛老太太的印象就是飯桶,平常胃口特別的好,那吃相之豪邁,老太太講了幾次都沒用。</p>
後來盛老太太也放棄糾正王剛用餐的儀態,反而覺得王剛吃飯香,也能帶動自己胃口。</p>
“昨日父親和我娘吵了一架,為了撫養六妹妹和七弟弟的事。”王剛嘆氣道。</p>
盛老太太臉上的笑容也慢慢收斂。</p>
“我也听說了,王大娘子和你娘都想撫養六丫頭和棟哥兒,你爹夾在中間也難做,這事你怎麼看?”盛老太太問道。</p>
王剛老實說道:“我只是覺得六妹妹和七弟弟這麼小就失去母親,非常可憐。”</p>
盛老太太說道:“你個小滑頭,我問的是,你想讓你娘撫養六丫頭姐弟嗎?”</p>
王剛皺眉,考慮一番後,說道:“我想求祖母收養六妹妹和七弟弟。”</p>
盛老太太不為所動,拿起飯碗問道:“你擔心你娘收養六丫頭姐弟,會分你的寵?”</p>
王剛搖頭道:“我是覺得六妹妹她們只有在祖母這,才不會吃苦。”</p>
盛老太太眼中精光一閃,不再說話。</p>
半晌後,盛老太太問道:“你娘這段時間性情改變,是不是你的原因。”</p>
王剛微愣,心想什麼都瞞不過老太太。</p>
“我也沒做什麼,是娘自己覺得以前做的太過分,所以才嘗試改變。”</p>
盛老太太冷哼一聲,說道:“你娘什麼德行我能不知道,她呀!小聰明是有一點,可惜全沒用在正道上。”</p>
對于林噙霜,盛老太太在王剛面前,從沒掩飾自己的不屑,她也不需要掩飾。</p>
王剛低頭沉默兩秒,才說道:“也不能全怪我娘,她一個人在盛府生活,總要用些手段,我反而覺得父親的問題更多一點。”</p>
盛老太太眼中異彩更甚。</p>
“我一直听老廖說你有些見解很奇怪,沒想到是真的,子不言父之過,難道你不懂嗎?”</p>
盛老太太的語氣漸漸深沉,似乎是生氣了。</p>
王剛站起來,雙手抱拳對盛老太太說道:“回祖母,孫兒不是在指責父親,只是覺得後院不寧,其實與女人關系不大,最大的問題還是男人好色。”</p>
盛老太太瞪大了眼楮,微微吃驚。</p>
王剛說道:“後宅爭端不止,究其根本,還是因為男人娶的太多,若是只有一個女主人,紛爭自然也會少很多。”</p>
盛老太太奇道:“大丈夫三妻四妾很平常,難道你還想只娶一個?”</p>
王剛反問道:“為何不能,一生一世一雙人,難道不好嗎?”</p>
盛老太太嘴里喃喃自語幾句“一生一世一雙人”,最後嘆道:“世人都羨慕一生一世一雙人,可真能做到的有幾個。”</p>
王剛認真道:“祖母,我想試著去做。”</p>
盛老太太以一種奇怪的目光掃視王剛一眼,然後說道:“你還小,等你長大,明白女人個中滋味,就不會這麼想了。”</p>
王剛沒有爭辯,他知道這種事說的再漂亮也沒用。</p>
“六丫頭和棟哥兒的事我會去和你父親說,以後他們就養在我院里吧!”盛老太太也沒了胃口,徹底放下碗快,回房休息。</p>
王剛目的達到,也就沒在糾纏。</p>
盛老太太回房後,房媽媽走過來,問道:“小姐,要不要我去請大夫?”</p>
盛老太太搖搖頭,說道:“不用了,我睡一會就好。”</p>
房媽媽為盛老太太蓋上被子,問道:“小姐可是因為三郎的話,想起了老太爺?”</p>
盛老太太反問道:“你覺得三郎的話,是真心的嗎?”</p>
房媽媽沉默了一會,才說道:“我覺得三郎的話,更多的是想討好小姐您。”</p>
盛老太太閉上眼楮,說道:“三郎自從上次受罰後,整個人性情大變,我都有些看不透他。”</p>
房媽媽說道:“會不會是林姨娘背後授意?”</p>
盛老太太冷哼道:“林噙霜沒那麼深的城府。”</p>
房媽媽問道:“三郎小小年紀,也不該如此城府才對。”</p>
盛老太太累了,對房媽媽說道:“我休息一會。”</p>
房媽媽知道老太太不想再聊這個話題,就準備離開。</p>
“你回頭準備一下,讓六丫頭和棟哥兒住進壽安堂。”盛老太太翻了個身,沒再說話。</p>
…………</p>
王剛回到林噙霜那里,就看到盛明蘭抱著弟弟,正在曬太陽。</p>
“六妹妹,你怎麼抱著孩子,乳娘呢?”王剛擔心林噙霜欺負盛明蘭,所以問道。</p>
“乳娘去忙別的事,我正好想抱抱弟弟。”盛明蘭看到王剛,說話始終帶著客道,沒有盛墨蘭那般隨意。</p>
這也容易理解,畢竟她們姐弟算是寄人籬下。</p>
“我已經和祖母提過,以後你們住到壽安堂。”王剛摸著盛明蘭的小腦袋,有些心疼道。</p>
盛明蘭聞言先是一喜,不過很快就控制住自己的情緒。</p>
她想起衛小娘死前叮囑她的話,讓她以後在盛府低調行事,凡事不要出頭,最好離林噙霜遠一點。</p>
“你去了祖母那里,一定要好好照顧弟弟。”王剛拿出一塊玉佩,塞到盛長棟的襁褓里。</p>
“以後有什麼事,讓人拿這塊玉佩找我。”</p>
盛明蘭不解的看著王剛,最後還是問道:“三哥哥,你為什麼對我這麼好?”</p>
王剛再次摸了摸盛明蘭的頭,笑道:“這還用問嗎?你是我妹妹,我對你好不是應該的嗎?”</p>
盛明蘭眼中疑惑還在,只是沒再詢問王剛。</p>
第二天,老太太就派人接走盛明蘭和盛長棟。</p>
王大娘子和林噙霜都沒的掙。</p>
盛明蘭搬到壽安堂,王剛過去習武時還是能見面的。</p>
王剛一天早飯和中飯都在壽安堂,與明蘭同桌吃飯的機會,比親妹妹墨蘭還高一些。</p>
不知不覺,一年過去,王剛也習慣了盛府的生活,這一天盛 突然找上他,希望他和盛長柏一起參加童生試。</p>
北宋科舉考試有明確規定,只有通過童生試的讀書人,才能參加鄉試,考取秀才。</p>
童生相當于科舉的準考證。</p>
盛 讓盛長柏和王剛參加童生試,倒沒有讓他們一定考中的意思,更多的還是讓他們多感受一下考試氛圍,為將來正式科考做準備。</p>
童生試雖然佔個童字,可不止童子參加,甚至有些五六十歲的讀書人,會一起考試,可見難度還是有的。</p>
當初盛 他自己也不是一次考過的。</p>
童生試分為兩場,一場在縣里,一場在府里。</p>
縣里考試那一天,王剛一早就被林噙霜拉起來,丫鬟也不用,林噙霜親自動手給王剛洗漱,伺候他吃飯,嘴里一直念叨著。</p>
“楓兒,你等會考試一定不要緊張,你父親說過,這次考試只是讓你試試,不求名次的。”</p>
林噙霜一直都都叨叨的,听的王剛都有些煩。</p>
“娘,你也冷靜點吧!”</p>
對于童生試,王剛看的很澹,反而是林噙霜一直都很緊張,天沒亮就為王剛準備早餐。</p>
“娘不緊張,娘緊張什麼。”林噙霜語無倫次道。</p>
王剛無語,只能寬慰林噙霜:“我沒事,不就是一個童生試嘛?”</p>
王剛的自信慢慢感染林噙霜,她也冷靜起來。</p>
可是把王剛送去縣衙後,林噙霜看到王剛走進去的背影,還是患得患失起來,站在縣衙外久久不肯離去。</p>
王剛倒是自信,和盛長柏一起走進考場,被安排在一個偏角落的位置。</p>
盛長柏被分在考場的另一頭,座位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不知道是不是怕兄弟倆作弊。</p>
考場的四個角落,分別有一個監考官,試卷很快被發下來。</p>
王剛展開一看,心里就穩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