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養老從火紅年代開始

523 了解與歡聲笑語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暗石 本章︰523 了解與歡聲笑語

    陳玉鳳作為岳母,自然對岳文軒各方面的情況都很關心,著實問了一番,岳文軒都耐心地給予回答。

    林知慧作為大姐,也提出了幾個問題,兩個嫂子卻並沒有插話,只是在一旁安靜的傾听。

    對岳文軒有了一番了解之後,包括陳玉鳳這個岳母在內,家里的幾個女眷都不在陪同,陪岳文軒聊天的責任交給了家里的幾個爺們。

    大姐夫夏志浩今年三十多歲,他和大姐一樣都是干部身份,去年剛剛調到了食品廠工作。

    林知文對大姐夫挺尊重,有意抬高一下大姐夫的身份,听到岳文軒問起大姐夫的工作,他主動把話頭接過去說道︰

    “大姐夫以前在區政府工作,去年的時候,區里的幾家食品廠合並成了一家,新合並的工廠規模很大,但因為新成立,各方面的工作千頭萬緒,大姐夫覺悟高,主動申請調去了食品廠。

    要我說,大姐夫這一步走對了。調動之前,大姐夫是行政十九級,但調動之後就成了十八級。

    這一級的差別,每月工資就差了九點五元。工資能漲這麼多,固然值得高興,但更重要的還是從辦事員到副科級的跨越。

    這一步可不是那麼好跨過去的,要是運氣不好,很多人一輩子都邁不過這一道坎。

    要我說還是大姐夫目光深遠,雖說從政府調到工廠,讓人挺惋惜的,但能有大級別的跨越,長遠來看很值得。”

    听著林知文侃侃而談,岳文軒倒是對這個大姐夫有了更多的了解。

    以前林知希雖然對夏志浩有過介紹,但並沒有這麼詳細,比如夏志浩的行政級別,林知希就沒有提起過,只是說大姐夫是個干部。

    三十多歲的副科級干部也算是年輕有為了,十八級的工資是每月八十七點五元,在這個年代絕對是高收入了。

    夏志浩不是一個虛榮的人,實事求是的說道︰“知文不用給我遮掩,我哪有你說的那麼目光長遠,我就是一個運氣好點兒的俗人。

    不瞞你們說,從政府調到食品廠,並不是我個人有多麼高風亮節,我也是被迫無奈才做了這個選擇。”

    林知文馬上接話道︰“不管是高風亮節也好還是被迫無奈也好,總之這一步不算差,畢竟這是從辦事員到副科級的跨越,不管原因是什麼,能跨過這一步,我覺得挺值。”

    林知文話里話外的捧著他,夏志浩也不好說什麼,只是笑了笑便不再出聲。

    岳文軒說道︰“我個人也覺得從政府調到食品廠並不是一件壞事,就像大姐夫說的,我確實覺得你運氣挺好。”

    “這是怎麼說的?”夏志浩頓時來了興致。

    以岳文軒的出身,再加上他大教授的身份,自然沒必要捧著夏志浩說話,這樣說肯定是真實的想法,夏志浩倒是很好奇岳文軒為什麼會這麼想。

    “相比在工廠上班,在政府部門工作確實是一件很體面的事情,但相對的責任更重,風險更高。

    尤其是這幾年,風向變來變去的,覺悟稍低一點,可能就會走上錯誤的道路。

    像大姐夫這種性格方正的人,我覺得在工廠發展,反而更有前途。

    尤其是食品廠這樣的單位,以後的重要性肯定會越來越高。現在調進去很容易,以後的重要性凸顯出來,再想調動,那就難了。”

    岳文軒說的這番話確實對夏志浩有一番觸動,尤其是關于風向的問題,這也是夏志浩最頭疼的問題。

    他這一次被調進食品廠,就是因為無意中說錯了話,所以才被人抓住了這個小小的把柄,被人給明升暗降了。

    夏志浩也知道自己脾氣直,有時候不太會變通,這次只是一個小小的教訓,說不定哪天就會因為他的性格惹下什麼大禍。

    對自己性格上的缺點,他知道歸知道,但卻很難改正,俗話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如果從風險這方面來說,他從政府調到工廠,確實也不是一件壞事。

    岳文軒話里的意思,似乎對食品廠很看重,這就讓他有點不解了。

    “你這麼看好食品廠?食品廠雖然還算不錯,但比起鋼鐵廠和機械廠這樣的重點單位來,應該還是有不小的差距吧?”

    岳文軒解釋道︰“眼下來看,確實如此。

    但如果把目光放得長遠一些,一般人恐怕更願意去食品廠工作。

    解放後,咱們國家的農業發展雖然有了很大的進步,但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糧食會長期處于供應不足的狀態。

    在統購統銷的政策之下,不管是工人還是干部,不管是小工廠還是重點廠礦,對于副食品的需求都會極為渴求。

    畢竟每月的糧食就那麼多,又受到國家管控,不管是個人還是單位,要想吃的飽一點,就只能從副食品上打主意。

    按照現在的糧食標準,就算是豐年,各單位也會有求于你們食品廠。

    萬一遇到了災年,那你們食品廠的重要性就更突出了,到時候你這個食品廠的干部,各單位恐怕會排著隊的宴請你。”

    “你要是這麼分析,確實有一定的道理。”

    對于這一點,夏志浩已經有了一些切實體會,“雖然我調去食品廠的時間還不算長,但每周至少會被各單位宴請兩三次,那些關鍵部門的人甚至天天接受宴請。

    說老實話,我還有點不太適應,總覺得這是不正之風。可大家都這樣,我又剛剛調去新單位,也不好多說什麼。”

    “大姐夫,你可千萬別再出什麼ど蛾子!大家都這麼做,你隨波逐流不就好了,何必非得做那個砸鍋的人呢?”

    林知文終于不再捧著夏志浩說話,而是開始勸解起來。

    一直都沒插言的林知武也說道︰“大姐夫,你是應該改改自己的脾氣了,人不能有壞心眼,但也不能太正直了。

    你也是三十多歲的人了,不年輕了,說話辦事也得講究點方式方法了,不能再和年輕那會兒似的不管不顧。”

    夏志浩看不上大舅子,但和小舅子很投脾氣,對于他的勸解還是能听進去的,便說道︰

    “我也知道自己脾氣太直,我會盡量控制的,現在到底是年齡大了,已經不像年輕那會兒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

    “這麼想就對了,大家都在一個單位工作,就算不能做到和光同塵,但也不能總是挑刺兒,那樣就太不合群了。”林知文欣然說道。

    關于大姐夫做人做事的方法,岳文軒並不打算多說什麼。不要說他剛剛和夏志浩認識,就算是接觸久了,他也不會在這方面進行干涉。

    盡管夏志浩的脾氣直,可也不願意听其他人的說教,轉移話題道︰

    “知文,這段時間你們工藝品廠的任務重不重?還像以前那樣總加班嗎?”

    “上個月上級部門剛剛給我們廠下了一批玉雕訂單,听說是要出口南洋,最近這一個月幾乎天天加班,我都有一個月沒休息了,今天能在家也是專門請的假。”

    “這也是好事,像你這樣的玉雕師,就算天賦好,要是沒有練手的活,想要提升技藝,肯定也不容易。

    要是一直這麼忙,說不定過個三兩年,你又能提升一級了。”

    岳文軒知道林知希的大哥是個雕刻師,玉雕和木雕都很精通,但水平到底怎麼樣就不是很清楚了。

    相比大哥,林知武就有點普通了,只是一個普通的印刷廠工人。

    幾個人聊了一會兒工作,又把話題轉移到了岳文軒的身上,除了工作上的事情,問的最多的就是他出國留學的那一段經歷,幾個人都很好奇。

    面對這幾人的好奇心,岳文軒很有耐心,特意挑出留學期間的一些趣事講給大家听。他講的繪聲繪色,並且很有趣味性,很有吸引力。

    這個時期因為信息的封閉,大家對國外的事情了解不多,只要是國外的事情,哪怕是一些普通的話題,都很有吸引力。更不要說岳文軒講的都是一些很有趣味性的話題,不但讓大家增長了見聞,還增添了歡笑。

    岳文軒教授的身份本來就很受人尊重,實際接觸之後,他的博學多才更是讓人印象深刻,再加上他沒有一點傲氣,從來不擺架子,他的平易近人更是贏得了大家的親近。

    他是第一次上門的未來女婿,同家里的任何一個成員都沒有矛盾,他釋放了善意,大家自然也樂得親近。

    一上午下來,因為岳文軒趣味性的講述,屋子里歡聲笑語不斷。甚至就連屋子旁邊的走廊上,都始終有人關注著屋里的談話,不時的也跟著笑出聲來。

    早在幾天之前,陳玉鳳這個丈母娘就開始為今天的招待做準備了,她手中的票不夠,還特意找人借了幾張,所以今天的午餐很豐盛。

    十一點半鐘,一樣一樣的精美菜肴就陸續端上了桌。

    今天的主菜是陳玉鳳最拿手的糖醋魚和粉蒸肉,盡管只是家常做法,但味道確實很好。

    因為時代的不同,哪怕是林家這種文化氛圍較為濃郁的家庭,中午這頓飯也是分桌吃的。

    陳玉鳳這個丈母娘都沒有上主桌,而是和家里的幾位女性另外坐了一桌。

    岳文軒所在的主桌上,總共只有四個人,卻上了八道菜。而女人們坐的那一桌,五個人卻只上了四道菜,而且也沒喝酒。

    為了招待好岳文軒這個未來女婿,陳玉鳳也算是竭盡所能了,不但精心準備了八道菜,而且還特意買來了兩瓶茅台酒。

    就連夏志浩都開玩笑說︰有了小女婿,他這個大女婿就不受重視了。小女婿來了,喝的是茅台酒,而他來家里,喝的卻是散酒。

    兩瓶茅台酒並沒喝完,第二瓶只喝了一半就結束了。

    並不是林家人舍不得好酒,而是三位主人的酒量都不高。

    夏志浩、林知文、林知武的酒量都差不多,也就是三四兩的量。今天為了招待好岳文軒,平均每人喝了四兩酒,已經算是超常發揮了。

    岳文軒第一次上門,當然不能把主人喝倒,現在這個狀態算是恰到好處,每個人都喝得很盡興,又沒有喝醉。

    新女婿第一次上門,不適合久坐,喝完酒之後又喝了一杯茶,岳文軒就提出了告辭。

    帶來的這些上門禮,按照岳文軒的想法,本來是打算都留下,沒必要再帶回去。但林家的做法很傳統,堅決不讓他空著籃子出門,籃子里竟然還裝了回禮。

    回到家里,除了岳振華之外,其他人都在等著他回來。

    老太太和黃怡君挨著個的提問,她們問的最多的除了林知希家人的基本情況,最關心的就是林知希什麼時候能來家里。

    “我已經和知希說好了,如果她下周沒什麼特殊情況,下個星期天就來咱們家里拜訪。”

    听了這句話,老太太馬上高興的說道︰“哎吆,知希真是個善解人意的好孩子,還有一個星期,我得好好做準備,必須要把知希招待好。”

    老太太看了黃怡君一眼,特別提醒道︰“文軒媽,等知希來了,你可不要擺婆婆的譜,不要把孩子給嚇到了。

    我現在就盼著她快點進門,你就算要擺婆婆的譜,那也得等她進門之後才行。”

    黃怡君有些委屈的說道︰“媽,我是那種人嗎?你怎麼會這麼想?你盡管放心好了,就算知希進門之後,我也不會擺婆婆的譜。

    我又沒受過婆婆的氣,自然得跟你學習,也把兒媳婦當成女兒一樣對待。

    我是個有福的,有一個和親媽一樣的好婆婆,我兒媳婦當然也和我一樣。”

    “我知道你是個好的,我就是提前打個預防針。”

    說完這句話,老太太憧憬的說道︰“等知希上門之後,就該是親家見面了,然後就可以商量什麼時候給他們倆舉行婚禮。

    我覺得九月十月就挺好,不冷不熱的,婚禮上要用的青菜也好買,可以在這倆月里選個好日子,把事給他們辦了。”(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諸天養老從火紅年代開始》,方便以後閱讀諸天養老從火紅年代開始523 了解與歡聲笑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諸天養老從火紅年代開始523 了解與歡聲笑語並對諸天養老從火紅年代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