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兵不能出言。
洛甦便自己一個人沿著東部沿海走著。
他時不時會挑起車簾看看外面。
蒼翠連綿的農田在風中翻起波浪,田中耕耘的農夫正揮汗如雨,井然有序的村莊升起裊裊炊煙,溪流邊洗衣服的女子用力錘擊,孩童的打鬧歡笑聲如同風吹過鈴鐺。
他還記得上一次出行,在隋朝大業年間。
荒敗干裂寸草不生的田地,道路兩旁的草叢中處處都是白骨,兔狐出沒宛如鬼寨的村子,無數被束縛著雙手和枷鎖的百姓,被押解著前往遼東。
蒼山寒微,天下處處泣血,沉重的悲鳴和黑暗籠罩在大地上,似乎永遠也難以看清黑暗後的光明了。
現在真好啊,這些年的努力是有用的,多看看這些,心中那顆為國為民的心就會變的愈發純粹。
洛甦走過河北。
越過黃河。
向前是淮河。
這一路上都是大唐的糧食產地,從李治和武𨮜說@酃 汲喬ㄡ愕鉸逖艉螅 飫 惱 蔚匚瘓陀辛訟災 岣擼 筇迫緗褚話氳惱鄢甯 諍穎焙徒 礎 br />
經過數十年的調整,關中回到了它本該有的區位,山東通過科舉迅速崛起,大唐從一個關中為核心的集團,成為了真正容納四方英才的帝國。
洛甦來到了揚州。
人的天賦比努力更加重要,對于一個城市來說,同樣如此。
一座城池從建立的那一刻,它就存在著一個主要功能,這�功能也是伴隨著天下形勢的變化而變化,會隨著山川、河流的變化而變化。
長安曾經是都城,而現在承擔這個功能的,是洛陽,它的職能被轉移到了洛陽這里。
函谷關曾經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雄關,毀滅它的不是兵刃,而是黃河的改道。
現在承擔這個功能的叫做潼關。
但潼關不如函谷關,守住潼關至少要十萬人,甚至要二十萬人。
于是關中便失去了它四塞之國、穩如泰山的地位,種種因素加持下,舍棄長安便不再是不可接受的選擇。
這些城市中,有軍事重鎮,有普通居住城池,有天險重關,還有經濟城市。
揚州就是經濟城市。
在隋朝年間它曾經衰敗到極點,但地域區位擺在那里,它是大運河的一端,還和金陵對峙,相比甦州而言,它沒有那麼靠南,對于朝廷而言,太過于重要,它必須繁榮,也總能繁榮起來。
在大唐建立的這麼多年里,即便沒有朝廷特意重建,它還是蓬勃的發展起來,在貞觀末年就基本上恢復,在李治登基的第十年,繳納的賦稅再次名列天下第一州。
那個揚一益二的時代回來了。
蓬勃的河北和江淮,讓李治和武訽腋S 俗詈蟺木魴模 匭肭 悸逖簟 br />
在洛陽,交通南北的大運河,會源源不斷的將山東的物資,用極低的代價送到宮中。
如果在長安修建一座宮殿的花費是一萬萬錢,那在洛陽的成本就可以降到三千萬錢,水運的優勢比起陸地,勝過不是一點一滴。
洛甦來到這里,而後被揚州官吏所知曉,听到國師竟然駕臨揚州,揚州官吏幾乎是蜂擁而出。
揚州刺史。
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司馬。
這些人齊齊上書,率領著揚州文武百官請求洛甦蒞臨筵席。
洛甦很關注揚州的發展,或者說,他關注整個淮河以南的發展,但對于見這些官吏,他沒有興趣,只從中挑選了幾個人。
有江南洛氏的子弟。
有呂氏的子弟。
說起呂氏,現在其實過得很舒服,在大唐的眾多家族中算是很不錯的。
當初洛氏無論是征戰草原,還是北遷,呂氏大部隊都跟著洛氏遷徙走了,其中包括主支的許多人和大多數旁系。
呂氏死了很多人,但也有很多活著。
一部分留在齊地的故鄉,還有一部分在南北二朝時前往江南,投靠洛氏,在江淮扎根,後來洛氏南歸,凜冬城的呂氏就有很大一部分回到了齊地。
呂氏是比較特殊的。
呂氏的女兒是不愁嫁的,無論是皇族,還是那些高門,沒人會覺得呂氏不是高門。
雖然呂氏的確不是高門。
山東士族之類都很喜歡要聘禮,呂氏和洛氏久居,是不興這一套的,但呂氏不認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種理論,所以呂氏會經常性干涉嫁出去的女兒。
呂氏家規很嚴,稱得上是森嚴,對于造反、謀逆之類,可能會造成家族覆滅的行為,管控極嚴。
可以說是三令五申。
大唐實行重內輕外的政策,許多士族高門離開鄉土,前往洛陽長安去客居,謀取高官,但呂氏依舊深耕鄉土,在洛陽可能不如那些追求出將入相的高門,但在地方上,卻是真正的地頭蛇,不顯眼,但實力極強。
一行人在一處雕花的閣樓中見到了洛甦。
無論是洛氏還是呂氏,在見到洛甦的那一刻,齊齊跪在地上,“叩見老祖宗。”
洛甦抬眼望去,每次見到呂氏,他都覺得很神奇,一個凡俗的家族,能夠做到現在這種程度,這是洛氏改變世界的最明證。
雖然呂氏也有敗類出現,但家風極嚴的呂氏,總能主動清除這些人,可以說是將洛氏內部的自我革命學習的淋灕盡致。
姬姜聯盟是從遠古就開始的,到武王和素王的時代發揚光大,創建了邦周,但真正形成制度,卻是洛甦親手推動的。
當初因為姬姓諸侯和天子的血緣越來越遠,為了解決這種問題,洛甦創造性的提出了天子娶嫡長女,其他諸侯同娶姐妹的先例,這叫“取異姓之血固姬姓之親”,真正的姬姜聯盟從這里開始頻繁聯姻,互嫁互娶。
“老祖宗蒞臨揚州,使揚州蓬蓽生輝,傳說上古聖人過而有經典,老祖宗若有只言片語留下,千百年後,定有光輝神聖閃耀啊。”
一行人也不起身,就在地上跪著,誠懇說著。
洛甦坐在椅子上,靈兵將茶水取過來,輕抿一口,只覺甘甜凜冽,“此番過揚州,的確是有些事要交待,你們都是我的本家族人,今日在此,便是機緣,且听一番。
自邦周以降,一千七百年,天下重心,漸次南移、東移,到如今,江淮已經是天下財稅首重,這是不爭的事實。
日後這種趨勢依舊不會停下,所以日後天下想要昌盛,江淮、江南的重要,要時時刻刻記在心上。”
經濟在逐漸南移是洛甦關注到的事情,不僅僅是糧食產量,單論糧食的話,中原以及河北,這兩塊大平原,永遠都是糧倉,江淮的平原還不足以承擔整個天下。
但伴隨著江淮和江南的開發,瘴氣、濕熱、風熱這些問題被解決,南方更加宜居的屬性就凸顯出來,揚州是天下商業最繁華的地方,甚至超過世界大都市洛陽和曾經的長安。
不僅僅是揚州,就連一向被認為流放之地的嶺南,也有廣州這座非常繁華的城池。
見微知著。
其中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暖和,人對溫暖的向往是潛藏在基因中的,就連洛氏都從凜冬城遷徙到了遼州,僅僅南歸一千多里,就暖和了很多。
……
洛甦一路向南的目的地不是江南洛氏,而是嶺南和中南半島。
嶺南的廣州,是一個非常繁榮的城市,和嶺南的其他地方,顯得格格不入。
廣州的土著並不算很多,這里從建立開始,就是秦朝帶來的漢人,而後漢朝的時候,大規模的向這里遷徙人口,再加上在這期間,這里發生過一些戰爭,不少土著主動離開了這里。
如今。
這里是大唐安南都護府的駐地所在,位列四大都護府之一,大唐朝廷在這里駐守著六千兵力。
安東都護府存在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震懾嶺南那些潛藏在山中的南蠻,同時也為了監視被李治分封在這里的王公諸國。
還有那個大王國建制——宋國!
四大都護府之下,都有許多王公之國,是當初大封諸侯的時候,分封在這里的。
安南都護府的轄區,便是後世兩廣以及瓊州,其中布滿了崇山峻嶺,號稱十萬大山,這麼復雜的地形,分封王公之國時,朝廷可謂是絞盡腦汁。
至于宋國。
在剛剛建立的時候,宋王過了很長一段苦日子,畢竟是王後蕭妃的後代,為武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