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第一百零九章︰麒麟閣上(卷終)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花非花月夜 本章︰第一百零九章︰麒麟閣上(卷終)

    河洛好大雪,萬徑人蹤滅。

    伊洛之上,千山萬水之間,野獸匿跡,萬鳥盡絕,從東到西,唯有寒風呼嘯而過,在天地之間卷起一層層冰晶,宛如風神怒吼,雪神降臨。

    “嗚嗚~~”

    蒼涼悲戚的號角聲突兀響起,瞬間打破了河洛之間的寂靜。

    霍光離開長安的時候就有種預感他回不來,但是關東之事解決的太快太順利,讓他松了一口氣,但沒想到最後還是命數如此。

    洛陽。

    洛青站在這里,感覺著這座諸夏聖城帶給自己的撫慰,這座城池就像是洛氏的母親一樣,千年以來源源不斷的為洛氏增強著底蘊。

    大雪落盡,霍光望著不遠處的巍巍城池,眼前則是眾山環繞,伊洛神水波光粼粼,微微泛起的浪濤,會讓人聯想到河圖洛書的傳說,會讓人想到那傳說中失落在洛水之中的九鼎。

    一聲嘆息。

    “就到這里吧。”

    霍光微微感嘆的說著。

    然後他望著洛青道︰“表兄,弟弟要死了。”

    親戚之間有與生具來的血緣聯系,天生就親近,但相互之間走動同樣重要,霍光和洛青之間就是如此,兩人相識數十年,一人在明,一人在暗,共同做下那麼多大事,感情很好。

    霍光現在要死了,洛青有些哀傷,問道︰“你可有什麼遺言嗎?”

    霍光搖搖頭道︰“又有什麼遺言可說呢?

    你看這大好山河,伊洛神地,能使這巍巍漢室山河在我手中穩固下來,足夠了。

    如果要說的話,就請皇帝陛下好好治國,勿忘孝宣皇帝中興艱難,讓臣的子孫勿忘先祖忠謹,這就足夠了。”

    霍光連續幾個足夠了,讓洛青頗為感慨,大漢從建立之始,就充斥著一股豪俠之氣,洛氏在其中深入約束了皇帝和天下人的道德觀念。

    在漢朝士大夫和王侯貴族之中形成了一種大丈夫當立功振作的社會風氣,最終促成了靖難,最終有了霍光這樣向往洛文王的臣子出現。

    一飲一啄似乎皆有天定,但霍光的出現難道是偶然嗎?

    是因為天下人心未涼啊!

    是因為漢室諸帝還被信任啊!

    霍光死在了洛陽,隨行的羽林衛都在痛哭。

    在霍光拖著病體前往關東時,不僅僅是劉佘,許多人同樣有種預感,霍光大概再也不可能活著回到長安了。

    但當“大司馬大將軍在河洛病逝”的消息傳入長安時,還是讓人感覺震撼莫名。

    那可是手攬天下大政十二年的霍光啊!

    竟然在寂靜無聞之中薨逝。

    劉佘有些木然的听著這個消息,突然感覺到宛如天傾般的壓力到了自己的肩膀上。

    原來這就是扛著一個帝國的感受嗎?

    霍光的遺體在洛陽被裝進上好的棺槨,然後被運往長安,羽林衛皆著白衣。

    裝載著霍光遺體的棺槨進入了關中,沿途不斷有百姓相送。

    然後在長安十里外遇到了前來迎接的皇帝和朝廷的袞袞諸公。

    這不是凱旋,皇帝本不該郊迎的,但是他還是來了。

    洛青上前躬身行禮,正聲道︰“陛下,關東大致安定,流民各歸其家,無有社稷傾覆之禍。”

    “這都是諸位愛卿的功勞啊,朕才得以安坐長安之中,便得天下升平。”

    “陛下,大將軍病重薨逝,臨終前讓臣囑咐您,勿忘孝宣皇帝中興艱難。”

    皇帝走到棺槨之前,沉默了幾瞬,最後輕聲說道︰“朕知道了,帶大將軍回長安吧,早日入土為安,不要讓人間的些許繁雜,驚擾了大將軍的英魂。”

    霍光的棺槨被一路抬進長安,無數的百姓都在街道兩旁觀望,素白旌旗搖曳,幡布四處飄搖。

    遺體交由博望侯府下葬,皇帝直接賜給了霍光五件九錫套裝,作為他的陪葬,沒有人有意見,霍光人臣極致,輔國攬政,按照漢室慣例,都是有九錫陪葬的。

    洛文王那更是九錫具全,除了皇位之外,和天子沒有任何區別!

    朝廷則開始走重臣王侯薨逝後的流程,數不盡的雙字謚號被臣子們遞上去,各有各的解釋。

    一個人的功績如果太大,又沒有明顯的性格缺點,那符合的謚號就很多,霍光性格有些執拗,懿,仁這一類的謚號明顯不適合他,但偏向剛毅一類的謚號都符合他的功績。

    朝會之上,紛紛擾擾,群臣為霍光的謚號二字互相爭辯,這可是要上呈素王上皇的文件,一定要精益求精。

    劉佘望著這一切,認真听著意見,過了許久,他重重錘擊身側的銅鐘,眾臣便停下來。

    劉佘的聲音前所未有的高,二十一年來,他終于發出了雷霆般的,皇帝應該有的聲音。

    “有功安民曰烈、光有大功曰烈、宏濟生民曰烈,為大將軍謚武烈侯,這是朕與太後的意志,不再更改!”

    群臣應聲劉佘起身踱步,然後停下朗聲道︰“朕一直思索,忠臣有功如果不作褒揚,誰還願意恪盡職守呢?

    巍巍的高山萬古不移,滔滔的江河永不停息,日月星辰在星空之中永恆,唯有人的生命啊,如此短暫。

    把人的名字刻在石碑上吧,石碑大概是比人更長久的東西。

    把人的名字記錄在史冊上吧,昭昭青史是會永遠流傳的。

    武烈侯配享孝宣皇帝之廟,歲歲有皇帝祭祀,朕便想到那些功勞未曾配享太廟,卻立下大功的臣子呢?

    朕要立起一座閣樓,以瑞獸麒麟為名,在其中掛先帝及朕時期的諸位忠正重臣之像,稱作麒麟閣中興十二功臣!

    歲歲祭祀,見于史冊,以傳後世。

    麒麟閣,以大司馬大將軍博望武烈侯霍光為首!”

    劉佘回想起霍光走之前,自己還和他說等他回來要和他共建麒麟閣,沒想到現在卻陰陽兩隔,霍光見不到自己進入麒麟閣的時刻了。

    皇帝擲地有聲的話語在大殿之中響徹,群臣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震得有些發蒙,麒麟中興十二功臣,這個名頭可實在是不得了。

    邦周千年有才能的人不計其數,但顯于後世的人又有多少呢?

    皇帝建造麒麟閣,就是要讓君臣之間的功績得以永遠流傳後世,尤其是霍光,定然是要名垂青史的,如果能與霍光同列中興十二功臣,那就同樣可以千秋不易了。

    尤其是丞相劉向,他這一生經歷頗多,從法家自立門戶,最後給予三晉法家最後一擊,融合儒道,自創刑律,最後一步步走到如今的位置上,可謂是人臣巔峰,唯一所能追求的就是身後名了。

    皇帝的麒麟閣名單很快就從禁中傳了出來,這是如今整個長安諸家最關心的事情,除去一些毫無爭議的人諸家都希望能為自己的長輩或者老師爭奪一個身後名。

    劉佘在霍光前往關東時就開始琢磨這份名單,和皇太後商議了許久,基本上能保證服眾,這是最關鍵的,劉佘絕不能讓人質疑這份名單的公正性和權威性。

    麒麟閣第一,大司馬大將軍博望侯霍氏!

    “光侍奉孝宣皇帝二十年,剌太子作亂,霍氏奮勇,堪平動亂,復我社稷,輔政十二載,功成還政,又鎮關東,竟不得歸,至有今日,朕于麒麟閣上,不顯其名,以彰尊貴,以示敬重。”

    麒麟閣第二,西域大都護無雙侯洛世!

    “世生名門,承父之志,安定西域,卓有大功,奉天靖難,安定漢家,又率精騎,絕狄之命,先帝武功,卓然見于無雙劍刃之上,武功烈烈,朕甚慕之,惜貴侯天妒,不得見也,名列次席。”

    麒麟閣第三,丞相宛城侯劉向!

    “……”

    麒麟閣第五,大司農太學祭酒洛青!

    “青出名家,卓有清名,朕履大任,多得其功,名列第五,天下第五。”

    ……

    麒麟閣第十二,宗正劉暢!

    所謂麒麟閣,以功績當先。

    劉佘首先表彰在先帝和他這一朝都有功績的臣子,洛世是其中很特殊的一個。

    他不算是漢宣帝劉詢時期的臣子,但他率軍北上,誅滅匈奴,是元封年間軍功最高之人。

    漢宣帝的大業以及文治武功是不能繞開他的,再加上他是霍光的叔叔,又是洛青的叔叔,必須上麒麟閣。

    十二人名單一出,天下士人爭相傳頌,劉佘所思所想,都已實現。

    漢家社稷傾頹,孝宣中興,功光祖宗,聖王現世,必有賢臣。

    中興諸臣何在?

    具在麒麟閣上!

    ————

    漢宣帝劉詢與漢成帝劉佘,共同建立了一個數十年的穩定局面,縱觀世界,這實際上是不多見的。

    漢宣帝的卓越在前面的篇章之中已經多次講述,漢成帝沒有他父親的能力,尤其是在霍光死後,短板展現出來,但他依舊是一個合格的守成之主。

    筆者的一向觀點便是,能力有所欠缺的君王,不改革所做的貢獻遠遠比胡亂改革大。

    漢王朝依舊保持著繁榮局面,雖然內里已經又有弊病叢生!

    這個再次興盛的王朝開始走下坡路,但幸好沒有人踩上一腳油門,它以一種完美符合周期律的方式,在漢成帝手中緩慢的降落著。——《漢王朝興衰史》

    結束了

    (本章完)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香書小說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方便以後閱讀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第一百零九章︰麒麟閣上(卷終)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第一百零九章︰麒麟閣上(卷終)並對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