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第七十六章︰我洛氏的藏書可能不太多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花非花月夜 本章︰第七十六章︰我洛氏的藏書可能不太多

    <b></b>                  司馬遷抬頭望向聲音來處,便見兩位洛氏子聯袂而至,一人是公子青,一人與公子青頗為相像,未曾見過。

    洛青介紹道“太史公,這是我的兄長,公子白。

    兄長,這便是我所說的大才,故太史令司馬子長,世代傳承的史官家族。

    這是一個真正的史官。”

    一個真正的史官!

    司馬遷一怔,這大概是最高的評價了,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洛白又高看司馬遷一眼,兩人互相見禮後,洛白便道“太史公,請隨白去面見父親吧。”

    因為司馬遷屬于私人性質前來,不是公對公的形式,所以就不需要太過嚴肅,幾人順著剛剛掃過的道路走著。

    司馬遷便發覺昭城內城宮殿比之長安城的皇宮雖然小很多,但是感覺卻完全不同,在這里時時刻刻都有一種恢宏的沉重。

    從牆壁的每一道劃痕中,從每一座古樸的建築中,一種古老油然而生然後便是撲面而來的感官沖擊,讓人忍不住的升起敬畏之心。

    尤其是經過洛氏宗廟時,門前站立的敢戰士簡直像是雕塑,隱隱約約之間傳來頌聖的聲音。

    這簡直就是寫史聖地!

    就這一路走來,司馬遷就已經感覺自己文思泉涌,絕對能在保證史實的基礎上,寫的慷慨激昂,寫出一部文采斐然的通史來。

    三人邊走邊談,洛白也是連聲贊嘆,之前真是一葉障目,竟然沒能想到這種寫法。

    又交談幾句,洛白發現司馬遷可不僅僅是能想出新史書這麼簡單,他還有相當強的文采,就算不做史家,去做個家也定然可以。

    同樣的史料,不同的人寫出來區別很大,洛氏是希望更多人可以喜歡讀史的。

    三人走到屋中,在暖爐的烘烤下與外面的嚴寒瞬間有了不同,又穿過一道回廊,敲開門,豁然開朗。

    屋中擺飾是洛氏一貫的簡樸風格,正席上坐著一位神情很是威嚴的男子,正是洛氏家主,當代昭公洛盛。

    屋中昭公夫人和傾國傾城的王文君正一起在旁邊煮著茶,香氣四溢。

    “父親!”

    洛白和洛青齊齊躬身作揖,然後走到兩旁坐下。

    司馬遷深吸一口氣,躬身作揖朗聲道“外臣司馬氏遷拜見大公!”

    洛盛拱手回禮道“太史公請坐,阿青信中說,太史公想要借閱我洛氏的史料?”

    司馬遷點點頭道“外臣家中有不少藏書,但和洛氏相比自然遠遠不足。

    司馬氏自大漢建立以來便一直擔任太史令,對宮廷之事比較熟悉,但是大漢建立之前的資料,就不太清楚了,唯一所知的來源就是諸子百家中有關于先秦上古三代的記載。

    但諸子百家不是史家,是為了說理而存在的,他們的記載多有謬誤和刪改,所以遷希望能夠觀看洛氏的史料,以保證史書的真實性。”

    洛盛沉吟了一下然後說道“在洛氏的史書上有這樣一段記載,周桀王的太子名為述,述的妻子貌美,于是桀王……

    這一段你要怎麼寫?”

    司馬遷知道這個故事,畢竟這個故事的其中一個主人公是春秋霸主重耳,重耳正是因為參與了這場邦周王室的宮闈之亂,扶持天子登上王位,才完成了成為霸主的最後一塊拼圖。

    他沉吟道“桀王穢亂王室,以致君臣父子生怨,昊天不容,宗法不赦。

    二十年秋,述殺桀王于洛,此非弒,乃誅也!”

    不僅僅要記事,還要從中表達態度,這是司馬遷記史的初衷。

    洛盛听罷微微點頭然後對洛白和洛青道“喝杯茶,便帶太史公到守藏室吧。”

    司馬遷這樣穩重的人都帶著顫抖的聲音下拜道“遷拜謝大公,大公萬年萬福。”

    正在煮茶的王文君取下茶壺為父親母親斟茶,然後為自己斟茶,洛白接過茶壺,遞次交接。

    司馬遷被王文君的容顏所震撼,他是知曉洛氏女貌美的,但如同眼前女子的,絕對沒有。

    且他在皇宮之中待了許多年,貌美的女子見慣不慣,但和這清麗脫俗,宛如天山白雪的女子比起來,都顯得俗氣起來。

    他的第一想法就是,這樣超越常人想象的奇女子應該記載在他的史書之中。

    《奇女子列傳》!

    收錄天下有才,有容,有德,有功的奇女子。

    一杯茶喝罷,洛盛送客,一行人便從屋中走出,司馬遷見王文君一襲單衣立于寒風之中,卻無絲毫不適,又是一陣驚異愈發堅定了要寫入史書的心思,其他史家沒有自己這樣近距離接觸洛氏的機會,那自己就一定要盡善盡美。

    “太史公,你來的日子很巧,若是紙沒有被創造出來時,僅僅守藏室的面積就有一座宮殿那麼大,其中陳列的竹簡數量簡直可以遮天蔽日,是你難以想象的。

    紙被創造出來後,家族就一直在謄寫一些重要的典籍,但這份工程實在是太過浩大,所以很多重要性靠後的書籍還沒有謄寫完畢。”

    紙的發明大大增加了書籍攜帶的便利程度,但尋常人想要求得一部書還是不容易的,和洛氏求書是不要錢的,但洛氏對人品有要求,�替掏J髯約旱鈉返攏 冶誓 窖庾約捍 迨蝦萇俁醞庾齟壬疲 饕 俏 朔樂苟訪錐魃壯鸕某魷幀br />
    洛氏一直在謄寫竹簡的書籍,但紙一兩張或許便宜,但架不住洛氏書多,加起來成本實在是太高了,而且人手也不夠,所以謄寫的進度在洛氏看來實在有些慢。

    司馬遷听的暗自咋舌,這麼一個龐大的公國,竟然還謄寫不過來,這該有多少書?

    他很快就知道了!

    當推開守藏室大門的那一刻,司馬遷整個人是失聲的,他張了張嘴,似乎想要說些什麼,但是最終卻沒能發出任何聲音。

    從他所站立的位置向前看去,一排排書架上,一卷卷竹簡,一本本紙張合訂的書籍,鱗次櫛比,一直望向視線的盡頭,那里是一片黑暗,書架深入其中,消失不見。

    洛白望著司馬遷笑道“太史公,我洛氏的藏書其實也不算多,這間守藏室就已經佔據了邦周千年史料的一半。”

    一半!

    這才一半?

    司馬遷現在明白洛青所說的,洛氏藏書浩瀚如海,如果他一個人寫這部史,是絕對要大量刪減史料的。

    現在看來,絕無半分虛言,就憑他從各種渠道得知的關于邦周事跡,恐怕最多有這里的十分之一。

    洛氏。

    真是恐怖如斯!

    洛青將門徹底推開,步入其中道“太史公,為你介紹一下這里的書籍分布,之後你要調集書籍時,可以直接來取。”

    幾人紛紛走進洛青指著第一排的書架道“這里是邦周第一批覆滅的列國,其中有許多被蠻夷覆滅,史料殘缺很嚴重,其中很多邦國,你們甚至完全沒有听過,權當參考即可。”

    又往前走,司馬遷見到了一些熟悉的字跡,大概是周懿王之前的列國史料,洛青道“這里的史料就是听聞過的,基本上都在早期出現,百家寓言中有許多取材自這里。

    儒家,道家,墨家都曾經在這里取材,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在這里悟道成聖,他們的典籍之中那些慷慨激昂的舉例,都是從這其中得來的。

    太史公,你要努力啊。

    成聖的機會,史家第一人的機會,就擺在你面前,名列諸子聖殿,以後所有的史家都要祭拜你。

    你有天賦,有機緣,不博一把,真是太可惜了。”

    洛氏是不拿聖位的,除了洛明公比較特殊之外,諸子百家的各派之中,沒有洛氏的聖賢。

    諸子聖殿之中只有洛明公。

    洛氏不出產聖人先賢,我們只是聖人先賢聖像的建造者和搬運工罷了,在這個過程中,收割一點點智慧的精粹而已。

    洛氏本能夸夸夸。

    洛氏也是會畫大餅的,這番話把司馬遷說的可以說是心神搖曳,一副無比美好的圖卷,就這樣展現在他的面前。

    而且洛氏一向是有信用的代表!

    在洛氏學宮成聖的人可實在是不少,從來不去做那些搶奪別人智慧冠名權的事,簡直是清流中的清流。

    在這個無盡的寶庫之中,洛青僅僅兩句話就將司馬遷的目標從寫出一部千古留名的史書,變成了一書成聖,成為史家第一人。

    “公子,還請繼續為遷介紹吧,我已經迫不及待的要開始寫這部史書了。”

    听到司馬遷略有些焦急的聲音,洛白和洛青對視一眼,眼中帶著笑意,王文君對洛白太熟悉了,低聲道“感覺你們兄弟二人在算計。”

    洛白低聲笑道“合作共贏,這是雙贏。”

    雙贏,指洛氏贏兩次,先收割一波司馬遷的智慧結晶,再繼續維持洛氏史家聖地的名聲。

    一行人一路走,洛青一路為司馬遷講解,走到最後司馬遷疑惑問道“公子,為何沒有殷商的史書呢?”

    洛白和洛青對視一眼,王文君的神情也有些凝重起來。

    (本章完)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方便以後閱讀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第七十六章︰我洛氏的藏書可能不太多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第七十六章︰我洛氏的藏書可能不太多並對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