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第四章︰天下要真正的一統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花非花月夜 本章︰第四章︰天下要真正的一統

    <b></b>                  這邊洛陵得到了姬昭的指示開始準備西域事宜,劉邦在洛陽召集了自己的一幫老兄弟,只要劉邦不提換太子這種敏感的事情,這幫人就是劉邦的鐵桿。

    隨著夜幕落下,洛陽宮殿之中燈火通明,無數的宮人在其中穿梭,一班功臣則在大殿之中各自閑談。

    最引人注目的當然是韓信,不是因為他位高權重,恰恰相反,他現在屬于賦閑在家。

    劉邦任命他做太尉,被他拒絕了,說是打了一輩子仗,想要享受享受,于是空掛著一個大將軍的頭餃,這是明顯的不想參與政治。

    但是沒人會忽視他,項羽死後,他就是如今兵之一道上,斷層的天下第一。

    別人害怕賦閑是因為可被代替,韓信不怕,等到出了什麼搞不定的事情,他就會被火速起復,掛印出征。

    樊噲湊上前來笑道“大將軍安好,安陽侯安好,前些時日犬子滿月,給您二位發帖,只可惜您二位身體不便,沒能前來。

    聖人說,收下重禮卻不感謝,不是君子該做的。”

    洛采輕笑道“舞陽侯客氣了,是采身體不好,沒能前往,些許禮物就當作賠罪,您的夫人身份高貴,您則是少見的英雄豪杰,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願您和夫人永結同心。”

    “英侯到!”

    隨著宮人一聲唱喏,洛采連忙往外趕,正見到洛亦走進,嬌嗔道“兄長竟然從關中回來了,信中也不說一句,真是叫人擔心。”

    洛亦笑道“陛下信件來的實在是太急了,根本來不及反應就匆匆從關中趕回來,然後直接進了宮,是為兄的錯,之後定然向阿采賠罪。”

    洛采靠近低聲問道“兄長,陛下這是要做什麼?看著不像是簡簡單單的要宴請群臣啊,最近又沒有什麼節日和喜事。”

    洛亦一回來就進了宮,劉邦自然和他交待了很多事情,現在面對洛采的詢問,同樣低聲道“的確是大事,不過波及不到我們身上,當初你讓子穆辭去王位很對,真不愧是洛氏才女。”

    洛采悚然一驚,她當然明白洛亦所說的是什麼意思,劉邦這是要對異姓王動手了,洛采有些難以置信的問道“雖然這件事是遲早的,大兄說過中原內部不該出現疆域這麼大的王國。

    但陛下這麼迫不及待的嗎?

    背信棄義殺死項羽這件事情世人還沒有忘卻呢。

    現在就要對異姓王動手,他難道完全不顧及自己的身後名嗎?”

    洛氏早就研究過,得出的結論就是趙魏韓齊,楚國北部,沒有必要大封諸王,中央王朝在這些土地上統治的收益是大于支出的,所以洛氏支持這部分土地由王廷管理。

    洛亦苦笑道“陛下從來不在乎自己的名聲。

    他算是將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發揮到淋灕盡致了。

    而且陛下很清楚為兄的為人,所以從來不用素王和洛水的名義,許下什麼政治承諾。

    他這麼做,為兄都不知道該說什麼。”

    素王的名義就不用多說了,只有誠心起誓的人才會以素王為名義,只要心里有一點鬼都不敢用素王的名義。

    洛水同樣不用多說,姬昭被封到洛水支流以東,于是建立了洛國,以洛為氏。

    伊洛之水培育出了洛陽這座神城,歷代洛侯和天下霸主在洛氏見證之下指著洛水發誓,這已經是一條神河了。

    當日劉邦和項羽若是指著洛水發誓,即便洛陵不為他們見證,說不準劉邦還會因為摸不準洛陵的態度而暫時放過項羽,之後再重新找理由收拾項羽。

    洛采一直以來就不喜歡劉邦,聞言對劉邦更多憤怒,說道“兄長,陛下如何做采是不在意的。

    但您是他的近臣,他的名聲不好一定會連累到您的。

    雖然史官都是我們自己人,到時候會秉公而寫。

    但人心復雜,天下小人何其之多,終究還是會影響您的。”

    “陛下到!”

    突然傳來的聲音打斷了所有人的交談,洛采和洛亦分別落座。

    劉邦和呂雉聯袂而至,呂雉穿著全套的宮裝,但是劉邦穿著很是隨意,臉上還帶著輕松的笑意。

    很多人心中一松,認為這大概是陛下對臣子們賜恩的一次宴會。

    果然劉邦沒有談任何有關于政治的話題,反而是聊起了往事,與群臣一起回憶著這一路走來的風風雨雨。

    眾人就在這大殿之中飲酒作樂,樂師一的換下,舞蹈的宮娥在大殿之中飄然起舞,衣袂飄香之間,真是一副盛世的繁華場面。

    不知道喝了多久,劉邦突然長長的嘆息一聲,洛亦明白該是自己上了。

    于是朗聲問道“陛下,您是天下之主,所有漢人的皇帝,這世上難道還有您做不到的事情嗎?

    因何而嘆息啊,這滿殿群臣,都能為您分憂。”

    絲竹之聲漸漸停下,滿殿群臣的目光都投射了過來。

    劉邦嘆息道“縱觀諸夏的王朝,沒有哪一個能夠不毀滅的,但是存續的時間差距卻是完全不同的。

    英侯啊,您的祖先武王和素王建立了耀耀邦周,傳承了千年之久,遠遠勝過以前的王朝,更不用說秦王朝了,這是為什麼呢?”

    群臣都有些摸不著頭腦,不明白劉邦想要說什麼,洛亦說道“諸姬齊心,拱衛王室,挽國救難,所以有千年天命。”

    劉邦環視大殿一周,朗聲說道“是啊。

    周王室曾經多次遇到滅亡的危機,但是最終卻平穩的度過。

    就是因為洛國、晉國這些姬姓的諸侯扶持著周王室。

    周王室曾經陷入了衰落,甚至諸侯都不朝貢他,但是齊桓公尊王攘夷,得以讓周王室重新尊貴起來。

    第二次衰落,晉文公再次扶持了王室,得以讓王室顯貴起來。

    等到這些姬姓的諸侯滅亡了,洛國沒有能力庇護了,周王室的天命于是就終結了。

    現在天下是太平了,難道會一直太平下去嗎?

    會不會有人對朕心中懷著不滿,或者等到朕百年之後,想要背叛造反呢?”

    原來如此!

    群臣瞬間明白了劉邦想要干什麼,他是想要大封劉氏的宗親,來保證劉氏江山的穩固。

    這是家天下的時代,依靠宗親外戚是每一個君王都會做的。

    劉邦的行為再正常不過。

    但問題是天子直轄的土地就只有那麼多,他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尤其是關中事關重大,是不可能分封的。

    那麼空下來的只有趙地和楚地了,一開始是想要給韓信封趙王的,但是他拒絕了,項羽崩後楚王也空了出來。

    這兩個王位可是很關鍵的,不論是趙國,還是楚國,都是強國,雖然現在劉邦也控制不了這兩個地方,但是一旦分封出去,就像是潑出去的水,想要拿回來就難了。

    這王位肯定不會給太子,那就是要封給其他皇子了。

    嘶!

    群臣只感覺後背一涼,劉邦不會是想著換太子吧,封王這不就是光明正大的培植勢力?

    眾人紛紛暗地里觀望呂雉的神情,卻沒想到呂雉一言不發,依舊靜靜地安坐著,這讓群臣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實際上呂雉同樣認為劉邦是借著誅除異姓王,一石二鳥為劉如意培植勢力,借此打壓呂氏的勢力。

    但是呂雉現在的水平極高,她根本不認為劉邦能做到,從上到下,要麼是我的人,要麼是擁護嫡長子的人。

    別看劉盈只是個孩子,但是他的羽翼豐滿程度,比起劉邦來是不遑多讓的。

    除非這個天下他不想要了。

    呂雉已經看透了劉邦,什麼寵愛都是虛的,只要劉邦發現換太子對漢王朝得不償失,他立刻就會停止。

    翦除異姓王同樣是呂雉想要做的,所以她才放任劉邦的行為。

    正在這時,近侍突然匆匆走進,來到劉邦耳邊低語幾句,正關注著劉邦的眾人見到劉邦臉上的表情漸漸變冷。

    “可恨!”

    劉邦陡然怒喝一聲,甚至直接將手中的酒杯扔了出去,殿中眾人驚了一下,然後就听到劉邦憤怒的說道“燕王擔心朕因為他之前投降項羽的事情清算他,竟然密謀造反,真是中山之狼,不知道恩義。”

    燕王當初被韓信攜著大勢所迫,于是投降,但是回過神之後,就發現燕國是能頂得住韓信進攻的,不過這時候已經晚了,于是率領著軍隊跟隨韓信攻楚,之後劉邦認清了這種現實,將燕國重新分封給了他。

    劉邦話一出,大殿之中當即就是群情激奮,又是叛亂,當初項羽就經歷過這個,現在漢王朝也要經歷這一遭嗎?

    剛剛拿到的封地還沒捂熱乎呢,就想要推翻漢王朝?

    管你是不是真的造反,先按下去再說,這就是群臣一致的心態。

    ————

    在漢帝國建立之後,依照中國的政治傳統,帝國的皇帝試圖將權力牢牢的掌控在自己家族的手中,于是他不可避免的,與事實上獨立的那些國王們開戰,帝國的高級貴族,絕大多數侯爵,大力的支持皇帝的戰爭計劃,在這些久經戰陣的將軍面前,國王們很快就被擊敗,這場戰爭造成了一個巨大的歷史影響,即皇室家族之外的國王,成為了政治上的異類。——《全球通史•古代中國篇》

    我從史書上綜合了好多名將的故事給洛家老二安排上,劉邦的時代不長了,應該能看的出來吧。

    (本章完)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方便以後閱讀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第四章︰天下要真正的一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第四章︰天下要真正的一統並對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