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第三十五章︰再幸洛邑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花非花月夜 本章︰第三十五章︰再幸洛邑

    微風浮動,吹散了鎬京城的肅殺之氣。

    在諸侯聯軍的簇擁之下,太子姬服在鎬京之中的宗廟之地舉行了登基大典。

    那些飽受戎人傷害的老周人們終于能夠出現在街頭之中,即使它已經殘破不堪。

    作為大宗正,洛成主持了盛大的祭天儀式以及祭祖儀式。

    姬服站在祭壇之上,各個諸侯國按照地位的高低,分別持著本國的旗幟站在祭壇之下。

    “天子三揖。”

    姬服就走下祭壇向著諸侯行土揖、時揖、天揖三禮,行禮完畢就回到祭壇上。

    諸侯們分別走上祭壇,向天子奉上金玉珍寶。

    光是這一步就持續了很久,但是所有人都很有耐心的等著。

    先前姬宜那一場登基儀式是個笑話,這一場盛大的登基儀式就是要讓周人知道,天子尊貴,天下還有無數效忠的諸侯。

    祭天之時,所有的諸侯公卿都跟著洛成頌唱著古老的詩歌。

    “維天之命,於穆不已。

    於乎不顯,素王之德之純。

    假以溢我,我其收之。

    駿惠我素王,曾孫篤之。”

    這是歌頌素王的詩歌,自康王年間就流傳下來,沒有任何的周人不會頌唱。

    “素王的神靈在天上,多麼輝煌多麼光明。

    素王的品德多麼純淨,我們要繼承。

    順著素王天命的道路啊,子子孫孫永遠踐行。”

    洛成主持著儀式,他舉起天子的冠冕。

    姬服微微低頭,華美的冠冕便戴在他的頭上,微風浮動,暖暖的陽光照下,一層金光照在兩人的身上。

    整座鎬京城都陷入了神聖的頌唱聲之中,無數的周人跪在地上,如同潮水一般。

    他們在參拜新王,上天之子。

    他們在參拜素王,所有周人的神。

    史官連忙記錄下這一幕,畫師心情激動地將這一幕銘刻在腦海之中。

    自“素王負康王”圖之後,再也沒有如此承天受命的畫能流傳世間了。

    王受命圖,他一定要將這一幕畫成傳世經典。

    【你的氣運點正在快速增加。】

    【你的家族聲望增加了。】

    姬昭在冥冥之中看著這一切,眼中並沒有什麼非常高興的感覺,他的眼神很寧靜,像是一片光的海洋。

    很難想象,如果他憤怒起來,會掀起怎麼的巨浪,會不會有九天的雷霆降下,懲罰世人。

    福禍相依,才是天之道。

    他從邦周得到的東西太多,洛氏與邦周綁定的這麼深,到了毀滅的那一日,一定是大廈傾塌,一干二淨。

    姬服縱然是天子,但是這等祭天的場合,依舊要跪拜,響徹整座鎬京城的頌唱聲,讓他的整個身體都在顫抖。

    萬人頌唱是怎樣的場景呢?

    他從來沒有見過,便是想象之中也沒有。

    但現在他見到了,就像過去的每一位天子一樣,深深的震撼著。

    他徹底明白了素王在周人之中的地位。

    他忍不住低下頭,向那位冥冥之中的老祖宗表達著謙卑。

    邦周迎來了一位新的王,天子姬服。

    【歷史掀開了新的篇章,你獲得了大量氣運點,你獲得了玄階道具——碧血丹心。

    玄階唯一•碧血丹心忠誠天可鑒,碧血洗丹心)︰以生命發動此卡,天生異象,地涌金蓮,可殺禍國之人,使用者死後化作黃階道具•血玉。】

    這是一件效果明顯超標的玄階道具,但又到不了地階道具的層次。

    諸侯們簇擁著新王前往議政殿中。

    新王登基最重要的兩件事,對往事蓋棺論定,對臣子論功行賞。

    對申國叛亂、諸侯勤王這件事定性,尤其是在這一次的兵戈之下,死去的那些大人物。

    首要的就是罪魁禍首姬涅與犯下弒君之罪的申侯、太子宜。

    即便姬服對姬涅的感情很是深厚,畢竟姬涅愛屋及烏,對他是真的好。

    但他知道自己的父王肯定是得不到好的謚號的,最終還是乖乖的接受了諸侯公卿對姬涅“幽”的謚號。

    雖然諸侯公卿話中說以早孤隕位曰幽,但是他心中清楚,違禮亂常曰幽,這才是眾臣給幽的原因。

    至于姬宜的謚號很快就出來了,殺戮無辜曰厲,稱厲太子。

    申侯謚“干”,犯國之紀曰干,稱申干公。

    其余跟隨申侯作亂的諸侯公卿,有的誅殺上惡謚,有的奪爵除國,貶為庶人,有的甚至直接貶為奴隸。

    區別對待的判斷標準,主要有兩條,第一是過錯大不大,過錯太大的,無論如何都要挨著一刀;第二是關系硬不硬,換句話說就是看姻親關系,能不能說上話。

    後續整個申國有過錯的公室之人都要伏誅,從公室之中重新挑選一人,繼任申國國君。

    將申國改遷到梁地西部,這里是更加荒蕪的地方,這一次的重新建國比百年前還要難得多。

    申國的爵位也被降到了子爵,基本上從諸夏大國之中除名了。

    戰功最大的兩人,鄭伯被晉升鄭侯,從密國、鄢國劃分出十座城池給他,新的鄭國自此在洛邑東部建立。

    出身嬴姓趙氏的造非,則憑借著格殺戎王的大功,從附庸一步登天成為諸侯,被封為秦伯,整個西申國四分之一的土地都賜予了他。

    其他的諸侯公卿也各自獲得了土地、金銀珠寶、人口、武器,不一而足。

    這場戰後的戰利品分配,目前為止還是非常和諧,基本上做到了不偏不倚,各有所獲。

    處理完這些法統和蠅頭小利的問題,真正的利益就擺在了所有人面前。

    先前還能齊心一致的諸侯公卿,瞬間就根據利益訴求的不同分裂成了不同的陣營。

    首先是兩個最大的陣營,留守派與東遷派。

    留守派以鎬京本地的公卿貴族為主,他們把控著王畿的權力,還通過天子掌控著整個邦周。

    東遷派則是以勤王的諸侯為主,晉侯、鄭侯等人都非常強硬的要姬服遷徙到洛邑去。

    畢竟這一次他們出了大力,如果不能將天子放到自己的勢力範圍,那就是給他人做嫁衣。

    “王上,申人和戎人霍亂王畿,不僅僅是鎬京稱殘破不堪,整個王畿都遭到了破壞,加上連年的天災,這里已經不是能夠承受天命的都邑。

    而且整個豐鎬舊地上,遍地都是戎人,王上您待在這里,一定會遭到戎人不斷的襲擾,這是多麼危險的事情啊。

    如果能夠遷徙到洛邑,那里姬姓諸侯的實力更強。

    晉國在您的北方、鄭國在您的東方、衛國在您的東北方。

    還有宋國、洛國、齊國這些強大的諸侯能夠作為您的屏障,這樣您的安全才能夠得到保證。

    康王、昭王都曾經將洛邑作為都城,在那里興盛邦周天命,您遷徙過去,一定能夠重新振興邦周的。”

    這一番話,不是信口胡謅,而是有理有據,現在的鎬京王畿問題的確很大。

    諸侯聯軍雖然誅殺了申人,趕走了戎人,但他們不可能一直待在這里,等到他們一走,單憑王畿的力量根本不足以面對如同潮水一般涌入渭河平原的戎人。

    支持東遷的也不僅僅只有中原諸侯,實際上很多分布在三河流域的畿外諸侯,都支持姬服東遷。

    畿外諸侯和畿內諸侯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們信奉用刀劍來增長實力,畿內諸侯更喜歡用政治手段來掠奪。

    天子東遷,他們這些畿外諸侯拓展起土地來就沒有顧忌,尤其是這次新晉的秦伯,手中握著強大的武力,正處于躍躍欲試的階段。

    但是鎬京的畿內諸侯就不願意了,如果是兩百多年前東遷,他們還能跟著天子一起遷徙過去,但是現在洛邑本身就有大量的卿族。

    哪里有多余的土地去賜予他們呢?

    沒有土地采邑,就維持不了龐大的氏族,很快就會在激烈的競爭之中敗下陣來。

    這是他們不能容忍的。

    “洛邑雖然宏偉壯大,但是卻處于四戰之地,國勢盛大的時候能控制天下,國勢衰微的時候卻四面受敵,不能夠作為都邑。

    鎬京位于群山大川之中,有崤山與函谷關天險,可以阻擋來自四面的敵人。

    只要能夠掃除現在這些戎人,重新將關隘握在手中,就不擔心遇到危險。

    等災害過去,關中有無數的土地可以產出糧食,還有無數的周人能夠為您作戰,這是上天為邦周留下的能延續天命的土地啊!

    怎麼能夠舍棄祖宗的基業,遷徙到洛邑去呢?”

    晉侯冷哼一聲道︰“高卿,你的心思真是歹毒啊。

    岐山崩塌,洛水、涇水、渭水全部斷流,整個豐鎬平原都受到了巨大的破壞,誰能知道什麼時候可以恢復呢?

    那些散亂在整個豐鎬之間的戎人,時時刻刻的威脅著天子的安全,你說‘只要能夠掃除戎人’,如果沒能掃除呢?

    天子是多麼的尊貴啊,怎麼能夠陪著你們冒險呢?

    如果你們是忠誠的臣子,怎麼會讓天子陷入這樣的境地中呢?”

    張侯同樣幫腔道︰“洛邑是天下的中心,在那里天子能夠接受天下所有諸侯的朝拜,才是真正的天下共主。

    鄭侯、晉侯還有孤都是姬姓的諸侯,是天子的宗親,難道會讓天子陷入不利的境地之中嗎?”

    面對這種情況,洛成一言不發,這件事情從一開始就是注定的。

    先不說他已經和畿外諸侯們達成了政治交換,即使從天子姬服本人來看,東遷也是必然的。

    首先是天子姬服從感情上就傾向于晉侯、鄭侯他們這些幫助他上位的姬姓諸侯。

    其次姬服這些年生活在鎬京,耳濡目染之下,對戰勝戎人實在是不報太多希望。

    尤其是他的父親和母親都間接死在戎人手中,更是想要離開這個危險的地方。

    最後就是武力,現在的畿外諸侯們有著決定性的武力,根本不是畿內諸侯能相提並論的。

    現在只是還沒有反應過來,一旦晉侯他們反應過來,這些叫囂的公卿貴族,手中就那麼一點兵力,恐怕根本不會和他們廢話。

    “洛公,你對這件事怎麼看?”

    姬服心里已經想要到洛邑去了,但他最信任的人還沒有開口,于是將目光望向了洛成,征求他的意見。

    見到姬服問洛成的意見,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射過來,想看看洛成怎麼說。

    洛成也不含糊其詞,直接了當的說道︰“王上,十萬大軍護送您前往洛邑,應當是安全的。”

    十萬大軍四個字特意被他重重的讀出來,立刻驚醒了殿中的所有人。

    晉侯、鄭侯臉上都露出笑容,對啊,我們現在佔據著絕對的優勢,和這群廢物有什麼好說的。

    先將天子帶到洛邑之中,反正那里曾經就是都邑,這些年的修繕也沒有停過,王上到了直接就能執掌國政。

    鎬京的公卿貴族們則如喪考妣,囁喏了兩聲,看了看那群前幾天剛剛從戰場之上下來,殺氣騰騰的諸侯,也不敢多言了。

    姬昭望著這一幕,確定了一件他一直猜想的事情,那就是這真的是一個世界。

    他現在經歷的,更像是玩家與背景故事的結合,真正的游戲是完全不能改變歷史的,主角家族完全隨波逐流。

    但是從他開始,每一件道具的使用都能改變一些既定的命運,也許世界的框架還在讓一些事件出現,但是人物已經完全變化了。

    按照歷史設定,應該是姬宜登上王位,但由于他的外祖父引來戎人,霍亂鎬京,所以他被國人厭棄,最終孤身一人前往洛邑。

    沒有了國人的支持,王室的實力一落千丈。

    但是現在姬服東遷,卻可以帶著大批破產的國人一起走,這樣至少短時間之內,天子還是有底蘊的,比真實歷史上強了許多。

    東遷的決策定下,諸侯們自然要一起動身,再帶上一批國人,先護送天子到洛邑,然後各自率軍回國。

    洛成被任命為奉王受命總理鎬京留守,總管鎬京軍國重事,加三公太師餃,要在鎬京再停留兩三個月的時間。

    主要是將鎬京城中屬于王室的財產全部清點出來,還要將後續願意遷徙的周人名單統計出來。

    ……

    從結果來看,懿王東遷之後,周王朝徹底衰落,走向了滅亡,但這是典型的倒果為因。

    懿王的東遷不是王室衰落的開始,而是王室衰落的結果。

    周王室在豐鎬王畿的利益已經被畿內諸侯瓜分完畢,王室的統治根基已經被挖空,周王室振興的唯一希望就是洛邑王畿的六百里國土。

    根據史料記載,周王室的確在東遷的初期振作,懿王在一批強有力的諸侯輔佐之下,姬姓諸侯團結在王室周圍,強有力的打擊了四方的蠻夷和不尊王室號令的諸侯。

    這證明將周王朝的衰落歸咎于東遷是典型的謬誤。——《周王朝興衰史》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方便以後閱讀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第三十五章︰再幸洛邑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第三十五章︰再幸洛邑並對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