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元入長樂宮,與母抱頭大哭。而張嫣著小功喪服,站在椒房殿下,侯著外祖母和母親。
不知不覺,時光已經過去了三年了。三年中,昔日女孩的個子抽高了不少,細麻布織成的小功喪服勾勒風流,窈窕窕有了些少女的圓潤清甜。
“太子大駕過來了。”殿下有宮人切切私語道,帶著些微雀躍。
張嫣愣了一愣,遠遠地望過去,果然見太子車輿一角。不知怎的心中生出一些害怕,退了一步躲開。
“張娘子,”永巷令張澤從殿中出來,忙道,“等會兒皇後想起你找不到怎麼辦?還是該回去候著。”
“我的事要你管?”她心中煩躁,回頭斥道,張澤不敢再言,只好亦步亦趨的跟著。
飛渠中流水清暢,卷起一朵朵細小的浪花,張嫣沿著飛渠行走,間或瞧著湍湍流泉,和流泉中的自己。流水淘洗了多少世事?再多英雄,最終都付諸流水;再美紅顏,最後都成為枯骨。年復一年春走了,春還會再來。長樂還是那個長樂,昔年在飛渠之邊玩耍嬉戲的那些舊人,又都在哪里呢?
一時間,張嫣感慨萬千。
“陛下——”遠處傳來隱約的哭喊之聲。
她怔了一怔,回頭看著聲音傳來的方向。
“那是神仙殿里的戚姬。”張澤笑道,“明日要送先帝大駕往長陵,戚姬想跟著去,但太後沒有允。本來麼,她不過就是個夫人,有什麼資格送先帝靈柩的?真是可笑可悲。”
“哦。”張嫣點頭。
一陣風吹來,戚懿的聲音又清楚了些,她在低低咒罵。“呂雉你不得好死。”
張嫣變色,回頭森然道,“張大人,我舅舅繼位為新帝後,阿婆就是皇太後了,是不是?”
張澤摸不透她的意思,頷首笑道,“太子即將繼位,皇後為太子之母,自然當為太後。”
“那有人公然辱罵國之太後。該當何罪?”
五月丙寅,皇太子扶棺,送葬長陵。
那一日沒有太陽。也沒有風,初夏特有的悶熱,長安城里濕嗒嗒的,空氣粘滯。南北軍加強宮城門警備。文武百官去冠,穿白單衣、頭戴白幘立于長樂正殿之外。
卯時正。納遺體入棺柩,二丈二龍首白玉棺,上鏤蛟龍鸞鳳龜龍之象,是一代帝王劉邦最後的歸宿。
皇後、太子率宗室並三公大臣哭臨于棺,依次沐浴、飯、盤冰、小斂、大斂,諸禮儀皆畢。四十八白衣白幘宮人抬二丈龍首白玉棺出長樂宮西闕,沿章台街馳道而行,一路向長陵而去。
梓宮出長樂北闕宮門之時。戚懿穿著瑟瑟的單衣倚在永巷的柱子向著龍首山方向流淚。陛下,我終于知道我是多麼渺小,你活著的時候我承你千般恩寵,你死了我卻連送你最後一程也沒有資格。呂雉那個老婦,戚懿忽的咬牙。她欺人太甚,她命人將我下到永巷。她命人擼去我身上的華服珠飾,她將我充做長樂宮最卑賤的舂米女奴,可是,她奪不去我對你的愛。任她呂雉反手若天,陛下你心中,只有我一人。
白玉棺行到橫門下時太常丞高喊了一聲“跪。”于是張嫣隨在母親身邊,跪在了長安街頭,深深伏下頭去。
龍首白玉棺里的那個人,我愛過他麼?泯泯于眾人之間,張嫣問自己,高皇帝允稱英雄,卻不曾純粹的疼愛過自己。所以自己也不能純粹的回報于他。她對他的感情,遠沒有母親外祖母以及舅舅深厚,可是他亡了,她跪在長街上送他最後一程,街道上的塵灰吹進了眼楮,也就經不住流下淚來。
伏首之前她的余光分明看見,隊伍最前列著最重的大功麻衣扶棺而行的少年,神情消瘦,臉色比身上麻衣還要白。&nbp;有那麼一剎那,她幾乎要以為,接踵而至的悲哀在下一刻會將他壓垮。可是他只是抿了唇,一步一步走的堅穩。骨子里有一種柔韌,百折不撓。
——舅舅。
“你若不怕剝皮,就繼續咒罵皇後娘娘吧。”永巷中,容貌粗鄙的嬤嬤將一碗粗糲的飯食扔在戚懿面前,“不過這回倒也別冤枉皇後娘娘,我听張大人說,將你下到永巷的,不是皇後,而是長公主家的大娘子。”
戚懿愕然睜大眼楮。
最是人間不能見,英雄老死美人塵。
橫城門莊嚴而又沉肅,靜默的看著身後長長的跪在馳道邊風塵里的長安百姓。他們紅著眼,服著孝,跪送大漢開國皇帝,一拜再拜,不肯起身。
龍首白玉棺中躺著的人是什麼模樣,什麼性情,平生愛過什麼人,恨過什麼人,得意過什麼,遺憾著什麼……甚至他究竟是一個英雄,還是一個無賴,他們都未必知道,也不需要知道。
他們只知道,這個人,送了他們一個太平天下。
吃過了離亂的苦的人最是珍惜太平,有太平,才有希望。這世上,有一種東西極其珍貴,又極其渺小,它叫做民心。
民心最難得,因為他眾口難調;民心又最簡單,因為,那些吃過太多苦的人們,太容易滿足。
從橫門出長安,再行二十里,至龍首原長陵。
自漢七年定都長安,長陵就開始修建,到如今,已經修建了五年,尚未完全竣工。然而陵冠恢弘巍峨,盡顯一代霸主吞吐天下的氣勢。
闔上陵墓的時候劉盈遽然落淚,這個陵墓里埋葬的是他的父親,他愛過恨過但永遠是至親的父親,他們並不如民間父子的親近,但他一直敬仰孺慕著的父親。
走出長陵的時候劉盈擦掉了淚,將手負在背後,從龍首山上俯瞰近處的長安。長樂未央二宮大氣恢弘,滿城掛著白色布幡,國孝鋪天蓋地。父親的年代在他身後被長陵石門緩緩的合上,從現今開始,將開啟屬于他的年代。
悲痛。歡喜,躊躇,茫然,各番心思一時間俱在心中翻轉,劉盈五味雜陳,面上神色復雜。
從長陵回來,呂雉沐浴更衣,甦摩為她細細的涂上合香澤,梳理頭發。合香澤的香味很淡,又最是滋養頭發。用了經年,頭發果然滑軟順多,雖比不上戚懿那一頭茂盛秀發。披散下來的時候,也是動人風景。“對了,戚懿還在鬧麼?”呂雉忽然問道。
“這個呀,”甦摩為難咬咬唇,“听張澤說。前兩日戚懿又在大罵太後,剛巧被張娘子听到。張娘子一個火大,惡作劇將戚懿下到永巷舂米去了。”
她低頭等了許久不聞呂雉聲響,抬起頭來,見呂雉摩挲腰間衣帶,銅鏡映出她唇角微翹的容顏。神情似笑非笑,“這個阿嫣,她簡直是我肚子里的蟲子。一心一意和我相貼。不過,也好。——咱們暫且裝著不知道,讓戚懿在里面舂幾天米再說話。”
漢十二年夏四月己巳,太子劉盈登基為新帝。
因先帝新逝,原廟尚未建成。于太上皇廟繼皇帝位。議先帝謚號。群臣皆言“高祖起微細,撥亂世反之正。平定天下,為漢太祖,功最高。”上尊號為高皇帝。
丞相蕭何奏《尚書•顧命》“太保承介圭,上宗奉同瑁,由阼階。太史秉書,由賓階,御王冊命。”請太子即皇帝位,同時尊呂皇後為皇太後。奏曰,可。于是群臣換吉服出,蕭何升自阼階,坐北面稽首,讀策命曰“惟漢十二年夏四月己巳,咨高皇帝懿德巍巍,光于四海;大行皇帝不永天年。朕惟侯孝惠帝嫡皇子,謙恭慈順,在孺而勤,宜奉郊廟,承統大業。審君漢國,允執其中……皇帝其勉之哉。”畢,以傳國玉璽綬東面跪授皇太子盈,太子即皇帝位,年十七。這就是日後漢家所稱的孝惠皇帝。
捧著皇帝璽綬的劉盈回過頭來,御階之下,三公大臣,文武百官,宗室子弟全都拜了下去,“陛下萬歲。”
劉盈站在御階之上,望階下玄衣高冠廣袖跪拜之人,綿延從廟中直到廟外,昨日里他見了他們,可能還要喚一聲叔叔伯伯,不過一個轉身間,他們便全部跪在殿下,口呼陛下,尊敬循蹈。
這就是,君臨天下。
孝惠皇帝令于長樂宮南安門與王渠之間建高廟,供奉高皇帝之靈,同時命郡國諸侯于國境內各立高祖廟,每年按時歲祭祀。
命蕭何繼任丞相,命絳侯周勃為太尉,拜夏侯嬰為太僕,拜孫叔通為太常,以玉具、隨侯珠、斬蛇寶劍授太尉,告令群臣,群臣皆伏稱萬歲。于是遣使者詔開城門、宮門,罷屯衛兵。群臣百官罷,入喪服如禮。兵官戎。三公、太常如禮。
新皇帝回宮之後,一直忙到深夜,方透了一口氣。長騮小心翼翼的在一邊伺候著,見了忙上前勸道,“陛下,不妨歇了吧?”
“不。”劉盈搖搖頭,“我想去見見母後。”
皇帝儀仗向椒房殿而行的時候劉盈忽然又有些後悔,這個時侯,母後應當已經安歇了吧?他緊抿著唇,看著暗夜中只能瞧見輪廓的宮廷台閣,從東綿延到西,直到未央。
若能長樂,又何必未央?
椒房外殿還留著數盞燭火,皇帝特特囑咐斂了聲息,莫要驚動了殿中母親。于是甦摩出來的時候瞧見廊下站了一個人影,嚇了一大跳之後方認出是劉盈。
“殿下——”她呼道,驀地改口,“現在應當叫陛下了。”微微扯了一道笑拜下去。
“起吧。”劉盈微微一笑,問道,“孤——朕就是想在這陪一陪母後。也不用吵著她,靜靜的站著就好。”
“可別。”甦摩笑道,“明兒個太後听了準會心疼。我去喚她。”
內殿里點亮了燭火,劉盈瞧見匆匆出來的母親,中夜夢醒,她只是披了一件白麻孝衣,牽了自己的手,罵道,“傻孩子。”眼圈卻空落落的紅了。
“母後。”劉盈將頭枕在呂雉肩頭,歉道,“兒子吵到你了?”
淡淡的茅草清香縈繞在他身邊,“沒有的事。”呂雉笑道,“你父皇去後,這幾夜我也總是睡不好。你來了,正好陪母後說說話。”
“嗯。”劉盈輕輕點頭,眸色沉靜,“兒子閉了眼,就會想起父皇。鷀捸@患 慮椋 突嵯 富駛嵩趺醋觶克 嵩尬液茫 故撬滴也歡 隆! br />
……
這座長樂宮,父皇住了五年,每一處地方,都充滿了他的影子,觸之驚心。
“盈兒。”呂後拉過他,嚴肅的道,“母後知你對你父皇情深,可是你父皇已經過身了,你得學會自己站起來。”
“諾。”劉盈激靈靈打了一個冷顫,從無盡哀思里爬出來,挺直了背梁。
“盈兒你听著,”呂雉冷冷道,“你父皇走的急,你那些叔伯兄弟還有諸侯大將要回來奔喪。咱們尋個方法將他們打發回去,莫要借著國喪滯留長安。”
“他們也是傷心父皇,”劉盈皺眉道,“也不必如此不盡情吧?”
“除了你,”呂雉恨鐵不成鋼的戳了戳兒子的腦袋,“哪個是單純傷心先帝的?他們留在長安,就是埋下禍患。”
劉盈思忖了會兒,勉強道了聲,“就依母後。”
呂雉笑了笑,慈愛的瞧著兒子清朗的輪廓,眸中帶著母親對兒子的驕傲,“我的盈兒,他今個兒當上皇帝啦。我生你的時候,可沒敢想有這麼一天。”
劉盈笑得一笑,椒房殿氣氛寧馨,無言安穩。
******************
這是第一卷最後一章,分上下。
于是,後天進入第二卷山有木兮木有枝。
咳咳,關于大風卷中配角搶戲搶的太嚴重的問題,我很抱歉。
不過進入第二卷就好了。听卷名麼,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就終于有感情戲了。感動淚奔。
感謝大家的支持,同時繼續求粉紅票及推薦票。
希望粉紅票能夠盡快滿200哦!
咩(n_n)~(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