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巨商

194章 鞏固太行山(二)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羅夫子 本章︰194章 鞏固太行山(二)

    來人手提雙槍,不是別人。正是在東平府與武松比武輸了,負氣出走的雙搶將董平。

    原來,董平一時負氣出走,並沒有想好具本的去處。只是信馬由韁,漫無目的走了幾個時辰。

    一直走到深夜,人困馬乏。只得下了馬,讓馬兒在路邊自由吃草。他便倒在跑邊的草叢中睡了起來,次日一陣饑餓感傳來,他才起來找到坐騎,重新上馬沿著大道往北而去。

    他父母雙亡,已經無家可歸。仗著一身武藝和一個前輩的推薦,好不容易才在東平府謀了個出生。

    現在自己負氣出走,已經沒有臉面再回東平府。那麼自己究竟到哪里去安身立命呢?

    他想啊想,終于想起董家有一個在親友在河北路制置使手下當都統制,便決定去投奔那位親友。

    到了那里後,恰好定州兵馬總管病故,他的那位姑父知道他有一身好武藝,原本也是軍官出生。便向上司推薦他去當兵馬總管。定州地處遼宋邊境,所管的兵馬比東平府多,他的武官的武階反而比原來高了一級。

    經過東平府的事件後,他仿佛長大了幾歲,知道自己今後再也不能意氣用事了,這里是邊關,今後有的是仗打,只要立了軍功,就可以升官。

    所以,他到這里後,天天操練人馬。在他的督促下,定州的官兵倒是有了一番新氣象……

    由于董平一心想往上爬,對于上司布置下來的事務,也總是努力去完成,爭取做好。

    十天前,他和太守同時接到設卡查糧的通知後,按他的意思是要帶兵守住官道,嚴格檢查。

    但太守堅決不同意,強調︰“水至清則無魚,過于嚴格,沒有商隊經過定州,不但會造成定州物資匱乏,而且你也收不到一文好處費。這樣連手下兄弟的辛苦費都發不起一文,你讓大家為什麼要辛辛苦苦的跟著你出去?”

    兩人官階相同,但太守是文官,大宋以文馭武,董平不敢當面頂撞太守,只有另想方法。

    他一邊派人暗中監視關卡,一邊派人將定州的情況上報制置使。這天從制置使處剛討來由他負責的指令,就接到手下報告,太守放了上千輛的龐大車隊北上。

    所以,他立即點起兵馬,一路飛奔而來。

    江太守見董平帶人趕到,就沒有立即離開。

    董平下了馬後,向太守拱手道︰“大人,上峰有令。讓卑職帶兵嚴守關卡,這是指令,請大人過目。”

    江文波道︰“既然是上峰有令,本官自會遵守,從明天起,由董將軍帶兵來守卡便是。”

    “但剛過去那隊車馬,大人何以不攔住仔細查看?”

    “仔細查看?你知道那是誰家的商隊?那是八王爺家的。本官可不想觸那霉頭,不信你帶兵前去試一下。”

    兩人說話的這片刻,五百騎兵已經趕到。

    董平見如此立功的機會就這樣錯過了,心里實在不甘。但听說是八王爺家商隊,他也確實沒有膽量撕破臉去強制留下。只是望著商隊帶起滿天的塵土往北而去……

    江南的船隊到達大名府後,盧俊義就帶著人在碼頭迎接,把錢小波等人迎上岸後,將北邊定州等地設卡,不許運糧北上的情況告訴大家。

    眾人一合計,只得將運糧的馬車分批往西北山西方向而去,有人攔車檢查,就說是給太原仲家軍運的糧食。同時,飛鴿傳書,請小仲帥派兵在路途接應。

    仲家兩兄弟已經得到了趙重陽在海外立國的消息,二人雖然沒有明確表態要效忠趙重陽,但是對于趙重陽及其手下的請求,只要辦得到,都是有求必應的。

    十萬石糧食太顯眼,只是打著太原仲家軍的旗號,新任的大名府留守也沒有敢強行派人扣留船上的糧食。

    前後分十批,才把糧食運完。盧俊義對錢小波道︰“幸好山東的五萬石糧安全通過了定州,我們從山西方向轉運,就要多繞兩千多里路,推遲一個半月才能抵達楊家坪。”

    錢小波道︰“我們江南後續的糧食,可以用船運到信陽,由淮西那邊從信陽把糧食運到山西境內。這樣反而要節省幾百里路。”

    對于錢小波的提議,盧俊義表示贊同。他們根本沒有想到,他們的大盛王這時已經抵達南京。有了大盛王趙重陽,所有的糧食運輸問題,通過系統就能解決了……

    戴宗運用神行之術,半月時間,就帶著大盛王趙重陽從峴港抵達南京萬通商會總部。

    趙重陽在這里停留了兩個時辰,了解到現在宋廷已經對太行山展開了封鎖,前段時間是展開糧食禁運,這段時間是難民只許進,不許出,為的是怕太行山糧食不夠時,楊懷玉等人將難民趕出太山區。

    趙重陽听了王振南等人的情況匯報後,心里笑道︰老子將百多萬石糧食運往太行山,你就是將難民增加到百萬,我們也不會鬧糧荒。

    當夜就將南京倉庫的四十萬石存糧清倉,全部裝進系統倉庫。為了節省體力,恢復精神,二人坐船北上揚州。

    揚州還有五十萬石糧食,趙重陽到達後,沒驚動他人,只讓袁術明將這里的總負責人找來,打了一個招呼,就讓他們離去,說施法運糧時,不能有人打擾。

    趙重陽依照此法,陸續從淮西弄走二十萬石糧食、從山東弄走三十五萬石,加上前面兩次用馬車運去的十五石糧食,到了冬月初,趙重陽和戴宗抵達楊家大寨時,各地支援太行山的糧食已經達到一百六石,解決饑荒足足有余。

    因此,從冬月開始,太行山各縣的煮酒業又開始恢復,並隨著年關的到來,白酒的產量還略有增加。

    趙重陽的身份非常敏感,到太行山後只對上層核心人員公開。對外一律稱趙公子或少會主,主要不讓金遼兩國的密諜和宋廷的奸細察覺,他已經悄悄地返回了中原。

    一月後,武松等人帶著工作隊和龐秋霞、方百花、段巧巧三位王妃到來。時遷將東京的情報工作交給燕青和施恩,也和李雲一道帶著一千情報人員到達太行山總部。

    臘月到來後,也許是天氣變冷,也許是周邊各地的難民已經全部跑完,難民幾手停止涌入太行山,具初步統計,切讓臘月初十,太行山的難民達到了一百二十萬。

    加上原住居民,整個楊家軍控制區的軍民總人數已經達到一百五十萬,控制的縣已由原來的十個縣,增加到十六個縣。

    只是冬季到來之後,大量難民涌入太行山,雖然沒有造成糧食饑荒,但房屋卻是人滿為患,軍營也盡量打緊,抽了一半出來安置最後到來的幾萬難民。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亂世巨商》,方便以後閱讀亂世巨商194章 鞏固太行山(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亂世巨商194章 鞏固太行山(二)並對亂世巨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