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開局越女阿青

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空戰模式,變革之引(6K)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觀星若塵夢 本章︰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空戰模式,變革之引(6K)

    紫宸殿內,青銅鶴爐吞吐的奇楠香被北風撕成縷縷殘煙。元武捏著邊關急報的手指在帛書上壓出細密褶皺,目光掃過“七千四百丈”時,殿角銅漏恰好滴落辰時第一滴水珠。

    “楚人的天鳶,竟如此利害!”他猛地將急報摔在龍案上︰“難道我大秦的天,是的要被他們給遮了?三日之內,給朕找出解法!”

    二十余名玄袍官員額角沁汗,捧著泛黃的古籍在青銅長案前圍成扇形。

    元武皇帝負手站在殿前,晨光將他的影子拉長到鋪滿九州疆域圖的牆壁上,如同給連綿山脈鍍了層金邊。遠處寒谷關送來的焦土樣本,則在琉璃盞里泛著妖異的紫芒。

    桌案上攤開的古籍里,某頁泛著幽藍熒光的插畫正與寒谷關急報中的天鳶輪廓重疊——那是《幽世巡天錄》所載“神王天宮”的褪色殘卷。

    墨繪的浮空殿宇正被九條玄蛟牽引,十二重金玉檐角綴滿星斗狀的符文。

    下方斑駁的古篆注釋寫著︰“清者上浮為天舟,濁者凝作地錨,陰陽輪轉則懸閣自升……此二氣升降之理,猶水浮葫蘆。”

    “這就好比船行水上!”工司匠作令突然捶打膝蓋︰“臣少時隨漕船押運軍糧,千石貨船吃水不過丈余。若將清濁二氣視作現在的空氣與‘水’,浮空載具便是航行在清氣之海的船!”

    “古籍中亦有言稱,‘颶風生于鵬翼之下,非力也,勢也’。”他屈起枯瘦的手指,抓起案頭竹紙便畫︰“假設每斤玄鐵需十五斛清氣托舉,按楚軍天鳶載重推算……”

    角落傳來嗤笑。

    研習上古符文的陳老祭酒抖開半卷《雲墟考》,手指戳向某幅星圖︰“幽王朝的浮空戰艦靠的是二十八宿陣,你們算這些俗物有何用?”

    他突然劇烈咳嗽起來,泛黃的絹帛飄落在地,露出半句“地脈牽引如磁石相吸”。

    “那你復原成功了幽朝星陣嗎?”兵械院掌院嘲諷式地反駁道︰“陛下要求的是可行的方案,而非此等停留于紙上的虛談!”

    “所以你就能拿出實際性的技術?”

    “如何不能?”

    元武眯眼掃過爭執的群臣,袖中劍意悄然割裂了第三根殿柱雕花。眾人瞬間噤聲,只余檐角青銅風鈴叮當作響。

    “從最簡單的開始。”

    皇帝屈指彈飛落在奏折上的燈蛾,“今晨朕見膳房蒸籠揭蓋時,屜布被熱氣頂得鼓脹——若縫制巨囊以蓄火氣,可否載人?”

    工造司眾人瞳孔驟縮。

    “陛下之言,正合臣等心中所思所想。”

    器監丞抓起炭筆在青磚地面狂書︰“譬如民間放"浮空燈"時,竹篾蒙紙浸油點燃,熱氣自會托其升空——若將此法放大百倍,取火浣布百匹縫作球囊,下置精鐵火盆,燒煉青岡炭。按熱氣升騰之力計算……”

    算珠 啪聲里,他猛然抬頭︰“若直徑達五丈者,或可攜三名甲士升至千丈高空!但滯空不足半個時辰,且怕強風。”

    “千丈?楚軍天鳶巡航高度可是七千丈!你這‘火雲盞’怕是剛離地就被當成箭靶!”陳老祭酒冷笑︰“火囊遇雨即潰,跟尋常孩童牽線所放的紙鳶,又有何區別?”

    “區別便是,它能穩定升空,無需依賴風力!而且造價低廉,可迅速列裝!”

    兵械院掌院反唇相譏︰“反觀你那勞什子星宿大陣,莫說材料難尋,符文缺失難計,就算真給你湊齊了,你能確保一定成功?我大秦可還有時間讓你反復試驗!”

    “你!”

    “《洪荒紀年》提到‘氣脈通貫如蛟龍脊骨’,又有‘玄蛟腹生風雷囊,吐納雲霞三千丈’之說。”工造司最年輕的錄事突然開口,他俯下身來,沾著茶水在青磚上勾畫︰

    “若將氣囊改為紡錘狀,內設十六道鐵骨撐架,或可作‘雲槎飛艦’,其內分設三十六氣艙,即使半數破損仍可懸浮!若在氣囊表面涂覆雷獸膠液,更能抵御箭矢穿透!這正是依我朝艦船水密艙之理……”

    爭論聲漸起。

    元武注視著磚面水痕,那正是後世飛艇的雛形。他屈指輕彈,茶水痕跡突然立體化懸浮,在晨光中折射出七彩光暈︰“雲槎成型後,如何御敵?”

    “可搭載追雲弩!”

    老機巧史激動得玉冠歪斜︰“相傳幽王朝極盛之時,在浮空巨城中部署‘裁天之瞳’,雖具體構造失傳,但若以四十九具長風追雲弩組成拋射陣列,未必就不能命中七千丈往上的敵鳶!”

    匠作令深吸一口氣,疾步上前︰“臣觀楚軍飛鳶雖利,然每次出動必耗巨資。若以‘火雲盞’、‘雲槎飛艦’為基,分三步應對——”

    他展開一卷絹帛,開始勾畫︰“其一,速造千具五丈火雲盞,載精銳斥候攜鷹隼升空,以目力極限三千丈計,足以監視楚軍動向。每具耗火浣布八十匹、青岡炭千五百斤,合計需九萬緡。”

    “其二,改良浮力。”兵械院掌院突然插話︰“《司天要術》記載幽朝神王巨艦皆用‘清濁輪轉法’,若在‘雲槎’頂部開孔設機關,交替釋放濁氣與注入清氣,滯空時長可延至三個時辰!”

    器監丞卻搖頭︰“凡輕于常氣者有十五,最輕者乃‘玄磁極光氣’,然制備之法早已失傳,現存最輕的便是‘陽和清氣’,提煉需消耗百名四境修士每日半數真元,單艘成本暴漲七倍,且均得修習‘坎震解離之術’。不如……”

    他突然抓起案頭竹紙折成船型,“仿樓船之風帆、飛鳥之羽翼,于‘雲槎’各面加裝‘振風帆羽’,借風力助推以節省內中清氣……”

    眾人眼前一亮,陳老祭酒卻冷哼一聲︰“樓船風帆尚可理解,但這‘帆羽’又有何玄機?”

    “鳥類翱翔,靠的便是羽翼撲打產生升力。若我們在‘雲槎’上加裝許多對可折疊的巨大羽翅,輔以巽風符陣,通過機關控制撲動,便能如飛鳥般自由轉向,甚至實現短暫爬升與俯沖,極大提升機動性!”

    “將煤炭與水汽混合悶燒,亦可得‘煤氣’……此氣雖不及‘陽和清氣’,卻能以量取勝。”

    年輕的錄事補充道︰“若將煤氣充入雲槎輔助氣囊,成本亦可大降。若以軍中‘猛火油櫃’改造之,則可噴射焰流以助推飛艦。”

    “如此,便有了長時御空與短途沖刺兩種飛艦。”元武微微頷首︰“繼續。”

    匠作令以炭筆勾勒著︰“其三,便是地面支援之術……我朝陰殞月、蟠龍飛矛,以及金烏灼,射高均可達萬丈以上,遠勝于重弩之屬,唯需解決精準鎖定之難題,研制專門對空的導引法陣……”

    他停下筆,深吸一口氣︰“此三步若成,我大秦便可與楚軍天鳶抗衡,甚至反制于敵!”

    “……異禽、蛟龍屬類,皆可飛于四五千丈之高處,御氣行空,無有阻礙。爾等欲假飛鳥之性于物,何不直接馴養飛禽?”

    一直沉默的獸苑監丞突然開口,他遍生蛟鱗的手指撫過腰間銅牌上斑駁的獸紋,沙啞的嗓音在殿內蕩開︰“七年前皇後曾命下官培育玄鱗鷹與冥血烏雜交異種,如今已得九千余頭,均重三百斤,翼展可達四丈二尺……”

    “經微臣測試,此禽可負重千斤升至五千丈高空,且目力能穿透雲霧,及十數里之外,若配以特制鞍座與鎖鏈,多半便可由騎士操控,成為真正的‘天騎’軍旅!當從‘雲槎’母艦處放飛,想必更可……”

    “多半?那就是沒有實際測試過了。”元武皺眉打斷他︰“你可知,戰場之上,一個‘多半’便可能葬送數千將士的性命?”

    “異禽異獸生性暴戾,難以馴服,若是在高空突然發狂,騎士墜亡事小,倘若楚人趁機以天鳶襲擊,豈非資敵以刃?鄭無咎,你可有解決之法,保證戰時它們能听從號令?”

    “這……”獸苑監丞語塞,額角冷汗涔涔。

    “但此路,亦值得探索。”

    元武沉思片刻,擺了擺手︰“這樣,你回去後挑選出性情最為溫順、且已馴化的百頭異禽,提解隴西囚徒三千名,在當地進行載人飛行試驗,成功後再來匯報,申領資金。”

    “諾!”

    “對了,當你養的那些鳥飛在五千丈高空的時候,你是怎麼控制它們、確保其不趁機逃離的?只是定期服食秘藥作餌嗎?”

    兵械院掌院忽而敏銳地注意到了這一點,連忙拽住了獸苑監丞方欲轉過的衣袖︰“莫不是以哨類的音符法器來進行引導?聲音循氣,可以及遠……是了,我朝新近研制的音符箭,或許正是楚鳶們的克星!”

    在場眾人無不知曉,音符箭原是大楚王朝的發明,旨在以特殊頻率的聲波振蕩干擾敵方體內的真元和氣血流動,逐漸將經絡、血管撕裂,造成大範圍的殺傷,後被秦諜竊取了機密,復制並改良出了自己的版本。

    “楚鳶飛行高度雖高,但必然也在聲波能夠傳遞的範圍內,只要確定其大致頻段,便可嘗試以音符箭進行干擾甚至殺傷!”兵械院掌院越說越興奮,“陛下,此計若成,楚軍天鳶將不攻自破!”

    “可根據已有的觀測數據,敵鳶的飛行速度完全可以突破音障,你音符箭的聲波還未擴散開來,對方就已飛出了攻擊範圍。”

    匠作令立刻提出了異議︰“而且,在高空之中,聲音傳播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此計恐怕難以奏效……或者說,僅可用于地面防御體系的建設,絕不能寄希望于它在空戰中發揮作用。”

    “天鳶能一直保持飛劍般的極速嗎?就算如此,我們亦可用音符箭封鎖它們的上下前後左右,布下天羅地網!”兵械院掌院不甘心地反駁道︰“只要我們計算出提前量,音符箭仍舊有可能命中高速移動的敵鳶!”

    “況且,在特定的元氣環境與真元附著下,聲音的速度還可以極大地提升,完全可以趕超天鳶的機動!總之,我認為這值得一試!”

    “刻錄‘大道雷鳴’陣紋嗎?你可知曉這樣成本要翻上多少倍?集成在一枝箭矢有多困難?”

    “楚軍飛鳶既以玄妙機關驅動,或許能嘗試以符陣干擾其操控系統。譬如‘顛倒元磁五行陣’,便可使一定範圍內所有金屬器物指向失靈……此法並不受限于音速,只是……”

    “禽鳥先天長有翅翼,而人獸無之,可若依其中氣流升降,研制‘後天翼’類符器……”

    爭論聲浪中,元武的目光突然望向檐角銅鈴。北風掠過時,懸垂的絲絛竟在某個角度停滯不動。“風。”他指尖凝聚的氣旋攪碎三片雪花,“既然楚軍靠氣流翱翔,那便讓七境宗師擾亂天象。”

    “陛下聖明!”觀星台老博士顫巍巍捧出星盤與簡牘︰“請看,天象記錄昨夜楚軍空襲時恰逢巽位罡風紊亂。老臣想起四十年前東海風暴,漁民見龍吸水接天連海……”

    “說人話!”

    “渦旋!”老博士跪倒于地︰“臣在幽山古戰場見過半截古艦桅桿,其核心處有螺旋凹槽!或可用清濁二氣對沖形成人工龍卷,借天地偉力撕碎楚軍陣型!就像風箏遇上亂流——”

    陳老祭酒撫須感慨︰“《幽聞錄》亦載,幽王朝末年曾有位‘風伯’以九星連珠之勢引動颶風,一日之內吹飛千萬叛軍、掀翻山嶺。若令七位宗師分守天樞、搖光等星位……”

    “七境搬山之能,何止于制造風旋?”

    元武肅容言道︰“單以寒氣凝結億萬冰雹,覆蓋方圓百里,已足以讓楚軍天鳶無處躲避;若在邊境督造‘離陽鑿罡陣’,更可引星辰射線、九天雷暴摧毀該片空域……”

    “但此法可一不可再,非遭遇奇險而不可為。楚軍亦有七境宗師,若我們先行消耗,高層戰力暫時空虛,恐怕會陷入極大的被動。”

    “朕要你們做的,是找出性價比最高的方案,而非不計成本地堆砌修為!”

    紫宸殿內再次陷入沉默。

    所有官員都明白,元武皇帝正尋求一種能夠大規模應用、且成本相對較低的戰術,而非單純依賴宗師級強者的個人武力。

    ……

    殿角銅漏的滴答聲突然被元武袖中迸發的劍鳴斬斷。帝王指尖凝出半寸青芒,自寒谷關模擬沙盤的鷹喙崖起始,劃開了一道延伸百里,直入楚境陽山郡的劍痕︰“三日內,朕要看到天擊衛的雛形。”

    “諸卿所議,各有可用之處,故皆需同步推進。”群臣驟然屏息,但見元武振袖拂過青磚上懸浮的茶水模型,那虛幻的紡錘狀雲槎先是膨脹至三丈,而後裂作七道流光︰

    “即日起,天擊衛分作七部——火雲部主攻熱氣浮空器,雲槎部專研復合艦艇,天禽部馴養異種飛騎,雷音部開發聲波磁波殺器,地錨司負責對空符器,颶風台專司氣象戰法,最後設金算房統籌錢糧。”

    他屈指叩擊桌面︰“火雲部首批調撥火浣布十萬匹,青岡炭三百萬斤,工造司需在十日內完成千具五丈級浮空盞;雲槎部領雷獸膠液百壇,征調兵馬司修士百人輪班提煉陽和清氣,每三日需注滿十艘試驗艦的氣艙。”

    “陛下!”獸苑監丞突然跪行兩步,“若要天禽部在百日成軍,需增配飼靈丹五萬枚、蛟龍骨粉三千斤,另調膠東郡獸奴八百名……”

    “準。每頭異禽增配三斤寒髓丹壓制凶性,刑徒每試飛一次可抵半年役期。”元武伸指在青銅案面上疾書︰“但每旬需呈交折損名錄,若三個月內墜亡囚犯超過七成,你便自己去填鷹巢。”

    兵械院掌院迫不及待地展開卷軸︰“雷音部申請調用少府庫存的玄音玉三千方,另需征發樂府十二律師,以及南疆三百里內所有會‘傳音之術’的修行者,在雲槎頂部架設九音共鳴塔……”

    “成本幾何?”低頭繪出了不知多少幅圖紙的器監丞突然抬起頭插話,“按每艘雲槎徑達九丈,長約五十丈,配三座音塔計算,單艘造價將突破十二萬緡!”

    “那就砍掉雲槎部的振風帆羽!”掌院梗著脖子吼道︰“反正那些鐵骨羽翅要消耗千鍛精鋼,還不如把資源集中在……”

    “放肆!”元武的威壓如泰山傾覆,眾人腳下青磚同時綻開裂紋,“雲槎部與雷音部各領一百四十萬緡初始經費,三日後卯時前呈交詳細開支名錄。金算房派十二名紅袍監官進駐各司庫房,膽敢貪墨半塊銅板者——”

    他並指如劍劃過虛空,殿外十丈處鎮守宮門的青銅狴犴像應聲斷首,切口處火星迸濺如血︰“這便是下場。”

    陳老祭酒突然顫巍巍舉起半卷殘破的星圖︰“敢問陛下,老臣的二十八宿陣……”

    “爾等考據派單獨成立古法司,專攻幽朝星陣復原,不入‘天擊衛’之屬。”

    元武抓起案頭楚軍天鳶的測繪圖紙,指尖燃起的真火將帛書燒成灰燼,“撥你三百符師、五千斤星隕鐵,暫調御制經史庫官吏的權限……”

    七色流光復返匯聚,變化成了巴掌大的浮空城,二十八星宿在底座流轉生輝。陳老祭酒老淚縱橫地捧住模型︰“老臣定不負所托,只是復原星陣需大量幽朝遺物……”

    “準你與李相屬下‘掘子軍’配合,暗中啟挖境內一切前朝王陵、古冢,搜尋查驗先古失傳的技藝,但不要對外泄露風聲……”

    元武寫畢《天擊衛籌建令》的最後一筆,將整塊桌案斜插入地磚︰“記住,天擊衛六部之間,互相競爭也需協作。每月實戰演練倒數者,主官降為副手,經費削減三成。”

    當最後一滴銅漏墜入辰時的光暈,元武已踏著滿地星圖殘卷走出紫宸殿。

    他望向殿外翻卷的層雲,明黃色龍袍上的蟠龍圖樣仿佛要破空而起,昨夜的飄雪已然盡停,朝陽將暗色的夔紋映成流動的血河,十二旒玉冕在朔風中踫撞出金戈鐵馬︰

    “楚人以為七千丈便是天?朕偏要告訴他們——大秦的疆域,上至九霄,下達黃泉!”

    ……

    半個時辰後,數千里外的章華台,身為楚軍天鳶的研發者,趙青卻是不急不忙,全然未把秦方的應對放在心上,只是專注于她自己的研究項目。

    昨晚子夜時分,彗星襲月,月球背面的亮度驟升百倍,掀起了數萬丈的元氣潮汐,這毫無疑問是件詭異的突發天文事故,可惜除了她之外,各朝觀星台均是沒怎麼關注,幾乎視若無睹。

    “區區幾支飛機編隊,就牽扯住了秦、燕、齊三朝的全部精力,讓他們絞盡腦汁去想著平衡新近的局勢變化,而此等潛在的域外威脅,看來始終要我一人來抗……能夠登月的航天載具,還不知要多久方可研發。”

    趙青心中若有所思︰“說起來,與‘太虛靈種’共生的靈植,它們榨出來的汁液,或可充當航空航天所用的高能液體燃料?這比完全由修行者驅動的熱氣機、以符晶為核心的法陣引擎,似乎要泛用許多?”

    “……從理論上來講,當煉器材料的品質與相關參數超過修行者的軀體,以它們制造出來的發動機,完全可以達到該層次修行者的功率密度,成為體外輔助器官般的存在,即插即用,真正改變整個修行世界……”

    “不過,考慮到元氣法則的玄奧,常規未臻至本質、優化水平不足的技藝,怕是還不如八境及以上修行者用神念直接固化出的,由純粹元氣構成的法陣,後者甚至無需專門加工任何材料……境界的重要性難以忽視。”

    “所以,依靠天鳶機群向秦、齊二朝直接或間接地施加軍事壓力,迫使元武不得不暗中開啟‘孤山劍藏’,運用其中涉及到天地協同作戰的資料,鄭袖開始嘗試跟齊人交易‘十二巫神首’,讓巫祖的功訣重現于世——”

    “這樣,我才能設法拿到這兩項至關重要的古代傳承,讓它們成為助推自己更進一步的養料。”

    她暗自琢磨︰“話說回來,元武找了個借口,讓李思派人盜掘古墓,應該是想靠著周王朝遺留的陪葬品,來緩解所需改革資源上的壓力?動作如此不加遮掩,連城南棺材鋪的老吳都注意到了。”

    “‘秦仲焉東居周地,以守周之舊墳,秦以始大’,在劍王朝世界,周朝的影響力與統治時長比正常歷史要差上不少,可畢竟也是個以關中為核心的強大王朝,姬姓的燕王朝依舊是它的旁支……”

    “秦在長陵建都僅百余年,其史書中所載的前朝,其實也就是東周王朝,據說舊權貴門閥之首的公孫家族,實質上正是此界周公的後裔……而周朝在秦境內的帝王、公侯級大陵,亦是不計其數。”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諸天︰開局越女阿青》,方便以後閱讀諸天︰開局越女阿青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空戰模式,變革之引(6K)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諸天︰開局越女阿青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空戰模式,變革之引(6K)並對諸天︰開局越女阿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