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

第200章 辦報紙!拉下神壇第一步!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朕聞上古 本章︰第200章 辦報紙!拉下神壇第一步!

    麻了!

    徹底麻了!

    魯穆此刻心亂如麻!

    他自認為為官至今恪守本心,稟公執法,吏不容奸,為百姓做了不少實事。

    然而今日從漢王口中听到的這些,卻是令他整個人都陷入了恐慌!

    泱泱大明,億兆子民,竟然十之八九都淪為了士紳的佃戶!

    剩下那一兩成的耕戶,還要承擔本該屬于士紳的沉重賦稅!

    誰都無法想象,這些平民老百姓,日子過得會是多麼艱難!

    為什麼?

    這不是太平盛世嗎?

    是誰給了那些士紳的權力?

    又是誰明明心知肚明,卻還在粉飾太平,侈人視听?

    這些該死的狗東西!

    魯穆氣得面容鐵青,死死地握緊了拳頭!

    他豁然轉身,看著戶部尚書夏元吉,沉聲問道:“夏大人,這一切都是真的嗎?”

    夏元吉聞言一怔,整個人仿佛丟了魂一樣,顯得落寞無比。

    “希文(魯穆字),自古歷代帝王首重農桑,土地農桑也是我華夏延續至今的根基。”

    “不止是帝王,我華夏子民安土重遷,讀書人如此,老百姓更是如此。”

    “漢王殿下說的對,自建文年間起,鄉野間就出現了士紳豪強兼並土地之風,發展到永樂年間,雖然稱不上嚴重,但確實已經影響到了朝廷的農稅。”

    魯穆听到這話,當即怒喝道:“夏大人明明心知肚明,為何不上奏陛下,讓朝廷出面制止這種兼並之風?”

    “呵,制止?”

    話到此處,這位掌控戶部十幾年的老尚書,也忍不住長嘆了口氣。

    “怎麼制止?萬一那些百姓是自願成為佃戶的呢?”

    “什麼?自願成為佃戶?這怎麼可能?”

    魯穆傻眼,他雖然剛正敢言,但終究還是年輕,為官經驗太少,哪能與夏元吉這等經年老臣相比。

    “希文啊,讀書人考取功名之後,是可以免稅的,也就是說他名下的田地全都不用向官府交稅!”

    “這樣一來,就給了他們獲利的機會,當地百姓為了逃避官府日益沉重的賦稅,會將土地主動送給這些有功名的讀書人,也就是地方士紳。”

    “他們私底下簽一個協議,此土地只是名義上送給地方士紳,借助其讀書人的功名,就可以不向朝廷繳納沉重賦稅罷了。”

    “可那些地方士紳也不可能白給你幫忙,你得給他們足夠多的好處,這些士紳才能給你抗下風險,至于他們要的好處也自然不多,只是比官府收的少一點而已。”

    “希文,你仔細想想,如此一來地方士紳什麼不用干,但是每年都有大量田地收成,成為佃戶的地方百姓也因為不用繳稅日子比以前稍微好過那麼一點,最後虧的會是誰?”

    地方士紳得了田地收成。

    百姓免于上繳沉重賦稅。

    最後,誰虧了?

    朝廷!

    只有朝廷!

    這種現象如果不加以遏制,任由那些士紳豪強兼並下去,只怕最後大明朝廷將會無稅可收,無糧可收!

    但是這個念頭剛一出現,瞬間就在腦海中煙消雲散了。

    因為魯穆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完稅乃是地方官政績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

    那這些地方官,為了完成稅額,會做什麼?

    霎時間,魯穆臉色瞬間慘白。

    巧立名目。

    苛捐雜稅。

    最後……官逼民反……

    而且朝廷主要的財政收入,便是農稅與鹽稅,其余像商稅這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一旦農稅出了大問題,那麼大明江山,只怕也不穩了。

    朱高煦始終在一旁靜靜地听著,夏元吉這番話語倒是令他眼楮一亮。

    永遠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啊!

    也許人家明明心知肚明,但就是裝作糊涂,難得糊涂!

    魯穆沉思了良久,突然發問:“夏大人,難道就真的沒有辦法了嗎?”

    “沒有,土地農桑是王朝的根基命脈,牽一發而動全身!”

    夏元吉神情有些黯然,“老夫不是不想解決這個隱患,奈何兼並土地之人,大部分是像你我這樣的讀書人。”

    “讀書人耕讀傳家,以安天下,這是誰都知道的事情,一個讀書人獲得了功名,就會想方設法地攫取田地,這是所有讀書人的共識!”

    “天下讀書人何其多也?天下士紳又何其多也?”

    話听到這兒,朱高煦總算是听明白了。

    原來夏元吉這個老貨,早就注意到了土地兼並一事,甚至意識到了土地兼並的惡劣後果,但他卻裝作不知,是因為這麼些個理由。

    其一,無非因為他也是文人,老夏頭不想貿然改革最後落得個眾叛親離的下場。

    畢竟古往今來的改革家,大多沒有什麼好下場。

    改革意味著開陳出新,意味著從既得利益者手中搶走利益,這就注定改革是一條充滿血腥死亡的道路。

    其二,夏元吉怕了,因為兼並田地的士紳太多,而且兼並田地的人,還不僅僅只有士紳!

    這就意味著,他真敢對這事兒下手,他夏元吉可能要與整個大明為敵!

    就算是朱老四獲悉真相後選擇力挺他,那又能如何?

    只怕小算盤真這麼做了,最後算盤珠子都得被人給揚嘍!

    魯穆听得怒發沖冠,周忱在一旁沉吟不語。

    朱高煦見火候差不多了,輕咳兩聲笑道:“不必這麼悲觀,本王還活著呢!”

    “土地兼並這個事兒,不是不可以解決,但必須慢慢來,不可操之過急。”

    看著漢王爺臉上那意味深長的笑容,夏元吉心中生出了強烈的不安。

    魯穆听到這話,當即拱手道:“臣願為此盡心竭力,如何做還請殿下示下!”

    “簡單,第一步,你接手通政司後,將邸報辦成兩種,一種為內刊,也就是以前的邸報,上面的內容只能讓官員知道,不能讓百姓知道,比如某些該保密的朝政國策。”

    “另一種為外刊,也就是本王之前說的新報,向天下百姓發售,至于內容就是朝廷近期的大政方針,比如新鹽法的內容與新鹽六十文一斤的價格!”

    “內刊就跟以前的邸報一樣,至于外刊畢竟是給平民老百姓看的東西,售價幾文錢即可,日後你通政司需在地方設立分部,設宣政吏游走于鄉野市井,將外刊內容念給百姓听,讀給百姓听!”

    “你們不要老是想著搞神秘脫離群眾,要主動走入民間,讓老百姓們知道你們這些官員一天都在干什麼,又真真切切地給老百姓做了哪些仁政,這樣才能增強民族凝聚力,才能讓老百姓信賴朝廷!”

    魯穆急忙掏出了個小本本,一臉認真地開始做起了筆記。

    夏元吉倒是听得眉頭緊鎖,這些可都是拉攏人心的手段啊!

    “當然,這是新報外刊的主要板塊,你還可以開闢一些板塊,刊登一些有關百姓民生的事情,還有我大明官員將士的那些英雄事跡,都可以刊登在上面,甚至才子佳人的花邊新聞也可以……”

    听到這話,魯穆突然眉頭一皺,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漢王殿下,這樣一來新報的成本可就太高了吧?”

    又要在地方設立分部,又要增加鄉野宣政吏,還要印刷外刊新報,而且售價才幾文錢……

    以前通政司就是個整理奏疏的清水衙門,哪兒來這麼多的公款?

    “錢不是問題,本王會提高通政司的資金,另外你也可以招商引資啊,在新報上留幾個邊邊角角犄角旮旯,讓那些商賈購買用以宣傳打廣告……”

    魯穆:“???”

    夏元吉:“???”

    你娘咧!

    你真不要臉了啊?

    漢王爺這斂財的本事,真是曠古爍今啊!

    前宋六賊听了都要流淚!(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第200章 辦報紙!拉下神壇第一步!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第200章 辦報紙!拉下神壇第一步!並對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