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

第173章 胡元澄!大明火器之神!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朕聞上古 本章︰第173章 胡元澄!大明火器之神!

    這……不太好吧?

    要是此事落到老大與太子黨耳中,指不定會罵他又在收買人心。

    難怪永樂帝喜歡重用宦官,這種機敏听話的太監,比起那些清高自傲的文人士大夫,是要好用不少。

    即便他知道了,也不會放在心上。

    海壽太監亦步亦趨地跟在朱高煦身後,諂媚笑道:“王爺,山東河北那邊傳來消息,百姓對咱兵仗局的水泥贊不絕口,更是對王爺您感恩戴德。”

    “奴婢甚至听說,不少百姓自發地為您在家中立起了長生牌,感念您的恩德,為您祈求福壽。”

    大胖胖跟哈士奇的小動作,朱高煦並不清楚。

    “而且兩局競爭的主要是軍備,這水泥對軍隊而言,遠遠不如武器輜重來得重要……”

    “嗯,本王明白你的意思,今兒就是來解決這個隱患的。”

    朱高煦笑著擺了擺手,“本王特意請來了一位人才,想必你二局很快就有自己的競爭力火器了。”

    海壽太監聞言大喜過望,同時也對漢王殿下口中的“大才”充滿了期待。

    很快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著,很快一位年過四旬的青袍官員走了進來。

    海壽太監一見到此人,臉上綻放出的笑容如菊花般燦爛。

    “下官胡元澄,見過漢王殿下,海壽公公!”

    朱高煦立馬上前,笑著將他扶了起來。

    “孟源快快請起,無須多禮,本王一直想著見見你,可惜瑣事纏身。”

    這話倒不是場面話,而是漢王爺的真心話。

    畢竟眼前這位傳奇人物,可不是一般人啊!

    胡元澄原名黎元澄,本是安南權貴及胡朝君主胡季的長子,曾任陳朝司徒、胡朝左相國等職。

    這胡季原是陳朝外戚,而後趁勢奪權黨同伐異,最終篡奪了陳朝王位,改國號為大虞。

    說白了,這就是個亂臣賊子,偏偏他還不安分,上奏朱老四自稱陳朝皇室絕滅,自己以外甥的身份被群臣推戴為皇帝,請求冊封。

    天遠地遠地,朱老四也不知道真相,直接就冊封了他兒子胡漢蒼為安南國王。

    結果不少幸免于難的遺臣逃到了大明境內戳破了這個謊言,朱老四派遣都督黃中護送假冒宗室陳添平歸國即位,結果胡季直接伏擊了大明使團,將陳添平凌遲處死。

    胡季的愚蠢行為,徹底引得朱老四暴怒,直接下令命成國公朱能為征夷將軍,西平侯沐晟為左副將、新成侯張輔為右副將,豐城侯李彬為左參將、雲陽伯陳旭為右參將,領兵八十萬征討安南。

    在大明的浩蕩天威面前,胡朝軍隊完全失去了戰斗力,大明吞並並且郡縣安南,滅亡胡朝。

    胡季、胡元澄父子被俘,同眾多胡朝的文臣武將一起被押送至帝都關押。

    這就是大明滅亡安南之戰。

    而後胡元澄因善長兵器,得到朝廷重用,朱老四授命他“督造兵使局銃箭、火藥”。

    就連胡元澄本人都感到意外,稱這是一次“奇遇”,全身心投入到大明火器建設之中。

    大明神機營的出現,胡元澄可謂功不可沒,深受朝野敬重,被譽為“大明火器之神”!

    此後胡元澄官運甚為亨通,累功升任工部主事。

    朱高煦可是知道,眼前這位兵器大家,未來還會坐到工部尚書的高位!

    “孟源,本王請你過來,是想解決一個難題。”

    “我大明鐵制火炮不但十分沉重,還極易炸膛,銅制火炮雖然性能優良,然而成本太高,根本不能量產,孟源可有良策解決這個困境?”

    一邊說著,朱高煦自己都覺得好笑。

    打仗打仗,敵人都還沒打到,自己先被火炮炸死了!

    這讓將士們上哪兒說理去?

    胡元澄眉頭緊鎖,並未急著開口,而是在海壽的帶領下巡視了整個鐵匠工坊。

    良久之後,他才開口道:“王爺,問題根源,出在冶鐵工藝上!”

    “我大明的鐵礦石和煤炭,冶煉出的生鐵極脆極硬,遠遠沒有木炭冶鐵的韌性好,由此制成的大炮不但十分沉重,而且韌性很差極易炸膛!”

    此話一出,朱高煦頓時就明白了,說到底還是因為鐵礦石和煤礦石中磷和硫的含量比較高,導致產出的鋼鐵質量極差!

    當初他改造軍器局的時候,曾經提過一嘴,改良鋼鐵的生產方式,如今軍器局搭建出了不少高爐煉鐵,但是坩堝煉鋼還未實現。

    眼下水師即將出海剿匪,並且征伐倭國,火炮與火銃乃是重中之重,必須全力生產。

    那就意味著,坩堝煉鋼這個難題,必須盡快想辦法解決!

    海壽太監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王爺放心,奴婢自然懂得。”

    水泥制作工藝可是二局唯一能夠與一局爭鋒的東西,海壽太監自然無比重視。

    那些派遣出去的工匠,都是兵仗局的老人,而且妻兒老小都在兵仗局內,臨走前海壽太監親自警告了他們一番,絕不允許出現任何紕漏。

    平民老百姓本就淳樸憨厚,誰對他們好他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要怪就只能怪朱高煦心軟,見不得百姓吃苦受罪,總想做點什麼。

    “行了別拍馬屁了,有一點你要注意,水泥的生產工藝現在還不能泄露出去,不然會成為商賈斂財謀利的工具!”

    朱高煦臉色一正,神情嚴肅地提醒了他這一點。

    水泥乃是建築神器,現在這個階段需要掌握在朝廷手中,大力建設民生發展與軍事基地,不能草草推廣出去。

    想著,朱高煦也是嘆了口氣。

    听到這話,朱高煦有些發蒙。

    只是這樣一來,二局算是抽調人手支援災區,還如何與一局爭鋒?

    想著,海壽太監就硬著頭皮開口道:“王爺,只是這樣一來,二局怕難以與一局爭鋒啊!”

    海壽太監雖然是個沒卵子的貨,但是這些宦官勝在一個听話。

    朱高煦因山東雪災一事,勒令兵仗局抽調匠人全力生產水泥。

    等到陳濟等人將新學教材編好,到時候育部新設,朝野上下自然明白他想做什麼。

    此刻朱高煦再次降臨兵仗局,視察水泥生產工作。

    這道命令,海壽太監可謂是不折不扣的執行,冒著延誤北伐軍機的風險,在工部的幫助下,抽調了兵仗局大部分匠人,遠赴山東河北等重災區,生產水泥幫助災民重建家園。

    僅憑這一點,就令朱高煦對海壽的態度改觀不少。

    (o)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第173章 胡元澄!大明火器之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第173章 胡元澄!大明火器之神!並對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