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內,朱標與顧清萍並肩而坐,案上攤著三卷密策。
燭光映紅他們的臉,烘出一室溫暖。
顧清萍手中翻動羊皮卷,抬頭輕聲道︰“殿下,又至深夜,還是為冬演策麼?”
朱標抬眸,眉眼如寒星般清冷,卻帶著一抹倔 的光︰“朝中雖已安定,但外府尚有暗潮。昨日從兵部尚書張雋處得報——北苑若有‘夜戰軍演’之事,未入我東宮軍令錄,此演甚有深意,恐是他人暗中示威。”
顧清萍蹙眉︰“北苑素為御林軍演場,若有夜戰之舉,竟不告東宮,難免觸動軍心。”
朱標緩緩閉目,片刻後睜開︰“此演,我要親往北苑視察,揪出幕後之人。”
顧清萍輕聲︰“殿下此行凶險,若遇埋伏,東宮禁衛阻攔可否?”
朱標輕笑︰“禁衛雖出營,然宮門之令,權在輔政王手。今日之後,我需讓天下知——我東宮之權,多重于兵部。”
北苑猶如甬道迷宮,夜色中諸多營帳只留稀疏火把,遠見幾支御林軍夜巡。
朱標策馬而至,禁衛三十人隨行,腰掛東宮令牌。
顧清萍緊騎在側,長劍映雪,神色肅然。
一隊御林軍見東宮旗幟入營,忙迎上前攔道︰“何人夜闖北苑?”
朱標持令出示,語氣鄭重︰“太子朱標奉輔政王朱瀚之命,前來視察夜戰軍演,若有異議,可令正兵部官來應對。”
那御林軍將領錯愕,低聲走至營帳前稟報。
不多時,一名風塵僕僕的中郎率數騎急至,乃是前日與東宮議事的兵部侍郎張雋,他看見太子,先是一愣,隨即施禮︰“太子殿下夜至,微臣失迎。”
朱標直盯前方那排兵陣,問道︰“張公,此處所謂夜戰軍演,為何不先得東宮軍令?”
張雋沉聲道︰“此乃兵部試水,欲測我軍冷夜作戰之力,不敢驚擾東宮。昨夜用兵四千,皆為自衛所需,非為他意。”
朱標目光如寒刃︰“自衛亦是用兵,御林軍主守內苑,兵部擅令調動,若不入東宮冊,如何得知?”
張雋沉吟︰“殿下所言在理,微臣夜行失職。若殿下不怪,今夜何不下令,令東宮各營與御林聯合演練,以補今夜之憾?”
朱標回眸看顧清萍,見她微頷首,遂道︰“既如此,今夜東宮御林,合演‘霜戰’之陣。三刻之後,列陣月下,觀我東宮之威。”
張雋恭敬應聲︰“蒙殿下諭令,微臣願遵旨行事。”
朱標俯瞰眾陣,緩聲道︰“此陣名‘霜月交輝’。三營與御林合練,先由御林前鋒探路,三營接替殿後支援;既展威勢,復行合圍,俘敵于陣中。行之三次,為合格。”
眾將應聲列陣。御林軍舉刀踏雪,破陣前探,士卒疾速揮刀砍松枝之禮,開道雪面。
東營隨之緊隨後掩護,安策于側弓弩遠射,火舌映雪,呼嘯中如銀光閃爍。
朱瀚默立帳後,披衣執羽扇,目不轉楮地觀其精妙之處。
黃祁在側,低聲道︰“殿下陣法精巧,將御林引入東宮陣勢,凜然可畏。”
朱瀚緩緩點頭︰“他此舉非為顯威,只為令眾人知——東宮與御林可合,可制人心。”
演練至第三次,朱標策馬出陣,直逼御林軍方陣中心,聲喝如雷︰“東宮既為中流砥柱,御林亦為金剛護衛,合力破陣,方顯大明軍心一體!”
御林先鋒將領聞聲,挺刀出陣,與朱標並肩,刀光相接。
二人合力,一瞬間震懾全場。
雪地中刀舞刀落,白雪被染紅,眾軍士卒驚呼,繼而齊聲喝彩。
朱元璋與張雋皆已御前列觀,見此場景,朱元璋撫須長笑︰“他真成東宮之主了。”
張雋嘆息︰“此陣勝于紙上,若非太子之令與太府協力,御林軍亦不足與三營並肩。”
演練收束,千人列陣水月鏡中,朱標于陣首喚停眾軍,緩聲道︰“冰霜雖冷,人心更堅;合陣雖難,心同則易。望我東宮三營與御林並肩,天下諸軍,皆可效仿。”
御林與三營齊聲應道︰“願誓效東宮!”
朱標轉身,對御林將領拱手道︰“今夜之試,幸得將軍助力。此後亦當並肩持家國之重。”
那御林先鋒將領抱拳︰“太子胸懷天下,御林幸拜效力。”
翌日清晨,內閣奏折上傳北苑演練之事,全都稱贊太子鐵血雄心、東宮凝聚軍心。
御林軍與東宮三營並列之勢,直逼朝野,已成新一代軍政標桿。
東宮書閣內,朱瀚拂袖入閣,見朱標面帶笑意正與顧清萍研策。
朱瀚目光深邃,緩步至二人身側,低聲道︰“太子今夜霜月交輝,軍心可定;朝中評議,亦皆稱善。”
朱標回眸含笑︰“皇叔不遠處觀陣,殿下可知我心?”
朱瀚淡然一笑︰“我知你要的不只是軍威,還有眾人之心。百姓、士卒,皆需信任,而信任來源于穿雲裂石之陣,亦來源于平日之溫情。你既破陣,又兼撫慰,便是真正的君心。”
顧清萍輕輕點頭︰“殿下雖為太子,卻已勝似君王。今日不僅大敗試探者,更為東宮積攢了可貴之勢。”
朱標目光轉向窗外初雪之地︰“冬寒將盡,來歲春暖,東宮之勢,便當如雪後初霽,清明無瑕。”
朱瀚深深凝視他,緩緩伸手拍肩︰“好,繼續走下去。”
大雪封宮數日,紫禁城的琉璃瓦上積了厚厚的一層霜白。
到了臘月初九,日頭初露,雪漸融,皇城上空終于迎來了久違的陽光。
朱瀚披著狐裘,立在王府後院的垂花門下,遠眺東宮方向。
黃祁持書而來,輕聲稟道︰“王爺,春祭籌備旨意已下,由太子主典,祭天地社稷四岳五鎮,並首次獨署祭禮官員冊。”
他頓了頓,眼中藏著難掩的驚色,“此次,聖上不再讓禮部統領,而是由東宮直設禮署。”
朱瀚接過奏冊,翻了一頁,嘴角微微揚起。
“終于到了這一步。”
他淡淡一笑,目光望穿瓊樓玉宇,“春祭,是天子獨尊的象征。朱標能親典祭天,便是名正言順地站在了九重之上。”
黃祁卻遲疑道︰“王爺,陛下這一手,是徹底將權柄交于東宮了?”
朱瀚眼神一凝︰“不,是試,也是推。皇兄一生謹慎,除卻戰場,任何一步都布滿伏筆。他讓朱標親典祭天,不止是冊封的象征,也是最後一次大規模天子視察。”
“若朱標能定百官、穩三禮、合五部,便是登極之兆;若有一絲差池,便是全盤清算。”
朱瀚緩緩抬頭,眸光銳利,“所以,此次春祭,不容有失。”
黃祁低聲︰“屬下立刻命人布控,東宮籌禮一事,王府暗中相助?”
朱瀚卻擺手,語氣堅決︰“不。”
“此局,從頭至尾,都由他來掌。”
“若他連一次祭天之典都處理不了,未來之路,也不值得走下去了。”
黃祁一怔,卻見朱瀚已轉身入閣,步履堅定如山。
東宮講禮堂內,朱標端坐于主位,身前擺著十余封兵部與禮部折子。
杜世清、吳瓊、顧清萍分列左右,皆眉頭緊鎖。
“禮部仍以‘祭禮大典不可逾制’為由,拒絕交出禮儀冊。”
杜世清低聲道,“這是陽奉陰違,實則阻礙東宮典禮。”
朱標卻並不惱,輕聲道︰“禮部這步棋,在我預料之中。”
他抬手輕輕一揮︰“顧妃,傳我口諭,命東宮六司起草‘新制春典’,取《大明會典》為綱,輔以東宮新法,三日內制成太子祭禮大章。”
顧清萍眼中一動︰“自設祭禮?殿下,這是要立法于禮之前?”
朱標緩緩點頭︰“若今日我仍照舊章行事,只會讓天下以為我只是皇上之下的‘使者’;唯有自立一章,方能讓百官明白,我朱標,能開一典之先。”
吳瓊咬牙低聲道︰“如此一來,禮部必將反彈。”
“讓他們反彈。”朱標眼神如炬,“越是反彈,越是說明東宮已經不在他們掌控之中。”
他緩緩起身,步至案前,看著已整理出的一排名錄︰“這一次,我要讓整個朝廷知道——大明太子,不止可為儲君,更可為共主。”
兩日後,東宮“新春大典章程”出爐,一式三份,呈皇上、內閣、禮部三方。
其內容革故鼎新,廢除原先三跪九叩的繁禮,改為“五拜三祝”,更引入“宣策祭文”制度,由太子親書,昭告天地。
朱元璋坐于御書房,翻完厚厚一卷祭章,臉上神情復雜。
李善聞立于側,低聲問道︰“陛下,是否有異議?”
朱元璋沉默片刻,忽而放聲大笑︰“好個朱標,竟真敢動禮部的牙根了。”
他將冊一拋,笑聲止住,沉聲道︰“傳旨,太子所議春典,不違祖制,可施行。”
李善聞拱手︰“臣遵旨。”
朱元璋起身,負手踱至窗前︰“他終于學會了,不只做個太子,而是做個皇帝。”
禮部震動,祭禮舊派震怒,但無可奈何。
聖旨在前,誰敢違逆?更重要的是——當太子開始親掌禮典,意味著——即便皇上未明言,也已是“實則攝政”。
而東宮之中,朱標並未有半分喜色。
他日夜調兵遣將,遣人巡視京中街市,接連召見五營三司,確保春祭當天,無一錯漏。
顧清萍見他夜夜伏案,眼中滿是憂色︰“殿下,如今局勢雖穩,可殿下若倒了,誰來守得住這局?”
朱標淡淡一笑,低聲道︰“我若倒了,這局不再重要。真正的局,是百姓的天下。若我連一次春祭都不能扛下,何談守天下?”
顧清萍無言,只默默為他添茶。
兩人相視,盡在不言中。
春祭之日,皇城內外,百官衣冠齊整,十里禁軍列于天壇南門兩側。
鼓聲如雷,鐘磬齊鳴。
朱標一襲赤金禮袍,親率文武百官,自東宮出發,緩緩步入天壇。
聖旨在前,皇上不臨,太子代典。
那一刻,朝中百官,莫不拱手于地,齊聲而呼︰“願大明太子,主社稷,安四海,祈太平!”
朱標走上壇台,展開親書祭文,朗聲念道︰
“天高地遠,國祚承運,太子朱標,謹以誠心,昭告天地。”
他聲音清晰如霜下洪鐘,字字鏗鏘。
念完祭文,他緩緩舉爵祭天,目光堅毅,額間無一絲懼色。
高台之下,朱瀚立于軍陣之中,遙望朱標端立壇上,長風拂袍,如真龍降世。
他心中暗道︰“他終于不再需要我了。”
身後,黃祁低聲問道︰“王爺,如今,太子已如天子一般,王爺可曾憂慮?”
朱瀚緩緩搖頭,微笑道︰“我從不憂他強,只怕他弱。”
朱瀚坐于王府暖閣,案前炭火通紅,香爐輕煙裊裊。
黃祁披裘入內,低聲道︰“王爺,東宮送來賀歲禮帖,請王爺初一赴宴。”
朱瀚翻看那道帖子,上頭是朱標親筆題字︰“歲首同樂,叔佷一堂,不談朝政,唯敘親情。”
他輕輕一笑,把帖子合上放于爐前,淡聲道︰“他終于學會‘分寸’了。”
黃祁聞言不解︰“王爺何意?”
朱瀚起身,披上狐裘,步至窗前。窗外瓊枝玉樹,宮牆之外傳來孩童嬉笑聲,滿城紅梅似燃。
“政,是冰,是刀,是鋒芒畢露。”
朱瀚望著天際淡雲,“而親情,是玉,是水,是能讓鐵火熄下的柔光。若太子只知治國而不懂親情,將來坐那龍椅,只能得天下,卻失人心。”
黃祁低聲︰“殿下眼光遠矣。”
朱瀚負手而立,忽問︰“東宮如何安排除夕?”
“據密探所報,東宮大殿將設‘三堂夜宴’︰一為‘宗親席’,請皇室子弟與外藩宗親;一為‘三部席’,邀中書、兵部、戶部新年議禮飲宴;一為‘靜夜席’,只留太子與顧妃對坐于景福軒。”
朱瀚听罷微微頷首,眼底露出一抹淡淡欣慰︰“三堂分設,有疏有親,有政有私。看來他不只是能立朝,還學會了馭人。”
“王爺可要赴席?”黃祁小心問。
朱瀚轉頭看他一眼,淡淡道︰“明日初一我自會往東宮走上一遭。至于除夕,便不擾他那‘靜夜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