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廷和其實算是謝遷一系的,他的座師乃是謝遷的師兄,按照規矩楊廷和應該稱呼謝遷一聲師叔。大明的派系紛繁復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科舉就是一張大網,學院、同年、同鄉、座師、授師、同僚、舉薦,無數個節點匯聚無數的讀書人,一條條脈絡匯聚成一張大網,對抗著高高在上的皇權。
從理念上來講,謝遷和楊廷和也算是志同道合,都是秉承中庸平衡之道,以往謝遷沒少照顧楊廷和。如今謝遷殺回來了,無論從哪方面來講,楊廷和都應該和他一條心才是。听謝遷問起武器裝備,楊廷和苦笑一聲︰“謝大人,新一師裝備齊全,新二師還差三個營的裝備。但是子彈還不能量產,炮彈還行,一月千枚迫擊炮彈、五百山炮炮彈產量很穩定。”
謝遷訝然︰“介夫,機械制造局成立時日不短,怎麼連子彈還•••”
“唉,不瞞大人,現如今制造局制造機床的水準,就算不如江南可也能保證夠用,追魂槍除了槍管之外,都能制造。就是這子彈,唉,看起來小,但至今尚未找到量產的辦法,只能是半人工制造,效率一直提不上來。”
謝遷點點頭︰“哦,那制造局現在缺什麼?需要老夫做什麼?”
楊廷和搖頭︰“大人,陛下極為重視制造局,資金是不缺的。要說人手,其實也不缺。江南吳王殿下也派來技師指導,可就是一直半死不活,總覺得缺少點什麼。”
缺什麼?要是華侯偉在這里,一定是冷嘲熱諷。不把工匠當人看,給的錢再多,能指望他們迸發十二分的熱情?早要是提高工匠的地位,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子彈算什麼?沒看江南連電機都搞出來了?
謝遷雖然在南京待了時日不短,但對機械對工業還遠遠不是內行。他無奈的搖搖頭︰“算了,工業上的事情還是問問殿下吧。硝化火藥現在還是南京供應?”楊廷和無奈的點點頭︰“南京那邊說什麼也不肯給配方,軍中的黑火藥又不能用,唉,長此以往不是穩妥的做法。”
華侯偉當然不肯公開配方,他不是不想給,而是信不過文官的操守。這可不是黑火藥,一旦擴散出去,被正處于發展前夜的歐羅巴得到,自己拼了老命積攢的優勢將蕩然無存。保密當然不可能永遠保密,那不現實,但是能多拖延一下還是多拖延一下好。等大明真正建立起完整的工業體系,就算泄露出去,也不會造成不可彌補的後果。
謝遷不再說這個話題,而是點明今日的主題︰“一師二師已經成立了,十二團營也已經打散,是時候成立新三師了。英國公,你以為呢?”
張懋其實不願來,這新三師乃是兵部和陛下角力的焦點,自己參合進來怕是討不了好。從土木堡之後,武將勛貴凋零,英國公府只能是拼盡全力,努力維持軍方的穩定。但大勢不可違,英國公不再是支撐朝政的一條腿,皇帝也不能依靠平衡文武來控制朝政。慢慢的,張懋也變成皇家和文臣之間的緩沖地帶。雖說朱厚照已經表現出超越弘治的一面,但張懋還沒有覺得到了需要站隊的時候。他咳嗽一聲︰“按規矩來比較合適。”
雷布雨笑了笑,慢條斯理的問道︰“規矩?哪一條規矩?英國公,新軍應該也是新規矩,您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