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甦珊能做的只有盡量把李文軍電車降維打擊他們的時間推後,加緊自己企業的電車研發,努力趕上李文軍的步伐。
可是雖然科特家族被她說服了,其他幾個汽車卻絲毫沒有危機感,還在嘲笑她過于敏感。
就跟現在漂亮國的態度一樣。
漂亮國的官員跟李文軍約再次談話的時間。
其實他們也不想再耽誤下去了。
所有特工眼楮都快看不見了,趕著回家治療。
他們擔心李文軍發現其中奧秘,會直接扣下他們。
李文軍卻回復︰“接受我列的產品清單,該給的優惠照給,我們就過去開廠,其他沒什麼好談的了。”
漂亮國只說回去商量一下,然後灰溜溜地撤了。
這邊李文軍在跟漂亮國斗智斗勇。
那邊李文勇又做出了新版的防彈建築。
戈壁上又試了一次。
李文軍對結果很滿意。
現在的問題是,要怎麼樣檢驗這個防彈建築對漂亮國的chua
jiada
也有用。
李文軍說要去一趟非洲,還帶著李文勇和一船材料過去了。
幾個月後漂亮國的一個車隊在北甦丹被手持式火箭炮擊中,雖然沒有出現人員傷亡,但是很嚇人。
他們暴怒,收到消息說是北甦丹的某個小的部落首領干的。
就連那個首領的具體位置都打听到了,在一個地上三層的地下兩層的鋼筋混凝土建築里。
漂亮國要求北甦丹把人交出來。
北甦丹矢口否認︰“沒有的事,我們哪有那個膽子敢炸你們,再說我們也沒有那麼先進的武器。”
漂亮國一直對上次北甦丹干掉他們一個小隊特工的事情耿耿于懷,現在就連個從沒听過的小部落首領都敢對他們下手,真是電桿上捆雞毛——好大的撢子(膽子)。
都不用廢話了,直接幾個導彈下去就解決了。
剛好試一下他們新研發的聯合攻擊制導導彈(JDAM)。
JDAM爛便宜,幾萬美刀一個,不心疼。
然後漂亮國就派了轟炸機去扔JDAM了,一連扔了三個。
個個都命中目標。
像放煙花一樣熱鬧得不行。
等他們扔完走了,李文軍飛了兩個無人機過去,從里到外拍了一下又飛回來。
然後不聲不響走了。
北甦丹向漂亮國抗議,說那是中國援建他們的水閘,亂炸什麼?!
這邊李文軍他們已經飛回家了。
楊守拙下來飛機就開始笑著罵李文軍︰“你個僕街,又騙著漂亮國白花了十幾萬陪你做實驗。”
李文軍笑了笑︰“別出聲啊。他們炸的高興,解了氣。我們也做了實驗,多好。還別說,這一次我哥做的建築很結實。三個chua
jiada
都沒打穿到最下面一層。”
李文勇卻皺眉︰“還是打穿了地上所有建築,需要繼續改進。”
關鍵這一次還檢測了漂亮國的JDAM跟中國自己造的性能也差不多。
這才是最重要的。
李文勇被派出去執行另外一個任務,具體是什麼任務,沒有人知道。
反正他出去後差不多半年才回來。
李文軍說他搞出了個很有意思的東西,叫楊守拙過來玩。
楊守拙哭笑不得︰這人是越活越回去了麼?
他掛了電話,就叫司機開車來“文軍新城”。
他到別墅小區的時候已經是黃昏。
遠處傳來“嗡嗡嗡”地響聲。
他抬頭一看,一輛模樣怪異的銀色直升機從夕陽中朝他飛來,金燦燦地,像一只大蜜蜂。
說它怪異是因為它長得像無人機,有四個旋翼,卻比無人機大許多,只比普通小型民用直升機略小。
大概是因為有四個旋翼,重量又小,所以噪音很小。
有個東西像烏龜一樣從不遠處的河里爬上岸,在滿是卵石的河灘上一邊走一邊排水,留下兩條車轍。
昏暗的光線里,有一種科幻片的感覺。
那東西開到他面前,頂上的板子向前後縮回去,變成了個底座。
那個直升機落在了那個底座上,四旋翼就縮回了頂部變成了一輛車,然後朝楊守拙開過來,在楊守拙身邊停下。
門打開,隱約能看到後座有個身影。
他彎腰問里面的人︰“僕街,你玩什麼?”
那人沒出聲。
車里面卻忽然亮起燈。
他這會兒才發現那是“小陶董”。
“臥槽。”
他低聲罵了一句,轉頭,果然看到了李文軍和陶光明從門衛室里走出來朝他揮手。
陶光明說︰“我跟他打賭看你能不能發現這是個無人駕駛的。里面坐的是假人。”
楊守拙嘴角抽了抽走過去︰“嗯。你又輸了是吧。”
陶光明一臉憋屈︰“哼。”
楊守拙︰“輸給他什麼了?早叫你不要跟他打賭了,你不信。”
陶光明不情不願地說︰“幫他削一個星期隻果。”
楊守拙︰“呵呵,無聊。”
其實他在努力壓抑著興奮。
因為他一眼就看出這東西在戰場上運用的前景。
很多地方戰船是沒法靠近的,而且靠近岸邊被岸邊各種重型武器襲擊的可能性就變大,掉頭也麻煩。
如果有了這個東西,就可以不需要讓船靠岸,而直接把人員,藥品,輕型武器等重要物資從船上運到陸地,繼而可以進行長距離便捷運輸。
那輛車已經跟著他進了小區,然後鐵門關上了。
楊守拙看著安全了,便開始了連珠炮式的提問︰“這個東西叫什麼?什麼時候做出來的。”
李文軍︰“海陸空三棲運輸機,算是概念機,我們做出模型一年了。幾天前才做出真機,進行室外檢測。還沒有經過多種惡劣環境檢測,所以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楊守拙︰“飛行部分這麼輕巧肯定是充電的,最遠續航距離,最大載重多少。陸地行走部分的參數呢。”
李文軍說︰“飛行部分,空載續航距離三百公里,最大載重兩百公斤,滿載後飛行距離兩百公里左右。陸地部分單獨行走充電一次續航三百公里。滿載後,續航一百五十公里。我們在努力改進。”
楊守拙︰“這個載重和續航能力還不行。爭取把飛行部分滿載續航旅程做到五百公里以上。最大載重做到一噸以上。陸地部分也一樣,數據都要至少提高三倍才有實際用途。而且還要考慮極端天氣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