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飲食男女

第673章 你們分手了?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武文弄沫 本章︰第673章 你們分手了?

    紅星閃耀的年代,下班後的應酬生活是什麼樣的?

    專業如老李那樣,早期在小食堂,後來在招待所,現在國際飯店,關起門來,自成一統。

    請的是大師傅,吃的是小灶台,喝的是真佳釀。

    飯後一杯茶,慢搖兩部曲,說說時事,干點實事。

    當然了,也有光吃喝跳舞不干正事的人,如老李。

    以酒席佳宴作為手段,以舞蹈歌唱伴為助興,舉杯宴飲,揮斥方遒,好像是從古至今的主旋律了。

    紅星廠位于京城,吃的是地緣紅利,老李作為紅星廠的門面擔當,自然應酬是少不了的。

    一年能在家吃兩頓飯都算是多的,媳婦睡覺前是見不著他的,醒的時候也基本見不著。

    別問,問就是為組織操勞,為集體奉獻去了。

    同紅星廠相比,天南海北的企業或者單位里京辦事或者尋求關系合作該怎麼應酬和招待呢?

    去大街上隨便找一家飯店?

    那關系就甭處了,服務員的態度能把你氣個半死,再把你的客人氣個半死,你們倆湊一塊兒就得完蛋。

    這個時候就得用到駐京辦了。

    駐京辦的歷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封建王朝的同鄉會和會館,如湖州會館、寧州會館等等。

    早期的會館雖然種類繁多,但多是為了維系、團結、和睦同鄉、同宗、同行業的關系,具有地緣、血緣、業緣因系。

    也就是說,會館在這個時期還不是窯子的代名詞呢,千萬不要誤會,這里面挺正派的。

    當然了,這個時期公主、小姐、佳麗、外圍、名媛等等都還是正常的詞匯,不帶有其他色彩。

    要說發展了,也不都是好的,吹進來的也有亂七八糟的東西,再過多少年好像都沒啥好詞兒了。

    會館的興起是有一定客觀原因的,無論是倌民、紳商,在會館中均可不受任何拘束,相互交往。

    所以會館漸漸成為正治和社會活動的重要場所,近代很多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都與會館有關。

    那時候從家里出來,你媳婦問你干嘛怯,你說去會館辦事,你媳婦一定認為你去找同鄉關系發財。

    後世不成了,你要敢說去會館辦事,那你完了。

    當時,京城的會館、同鄉會的功能主要是溝通家鄉與京師之間的聯系,接待來京出差的地方倌紳以及進京趕考的家鄉學子,維護家鄉人民在京的合法權益等。

    解放以後,上面與各地之間需要形成一種密切的聯絡機制,商討建設立項,審批計劃調撥物資的事宜。

    但當時的交通和通訊都不發達,地方的負責人又不能天天在京城待命。

    所以為了保持與上面的隨時聯絡,需要一個派駐京城的辦事機構,負責文件傳送,溝通上下。

    四九年以後,第一個駐京辦——蒙內駐京辦就是帶著這種使命設立的。

    同時,當時剛剛解放,各種不穩定因素依然存在,而具有民間團體性質的會館,有些成為特殊勢力潛伏的場所。

    五十年代後期,很多會館就被取締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地方的駐京辦事處和縣一級駐京聯絡處。

    飯後胡可招待了李學武喝茶,閑聊時講起了這段歷史,談及最多的一年,五八年到五九年,有28個駐京辦事處相繼成立,且全是省一級的駐京機構。

    這樣的單位外表看起來莊重嚴肅,實際上就是一個派駐聯絡單位,主要做溝通和服務工作。

    胡可同李學武講,他以前是做秘書工作的,也曾擔任過秘書長的職務。

    現在擔任駐京辦副主任,同以前相比沒什麼兩樣。

    說是有區別,區別就在于服務來京的領導不確定。

    他現在的這個位置絕對不是服務員的角色,是配合領導完成較為重要工作的關鍵人物。

    比如現在,休息室里只坐了四個人。

    胡可、李學武、徐斯年和王瑞清。

    李學武是紅星廠的秘書長,也是經濟和組織工作的主要負責人,他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李懷德。

    徐斯年是紅星廠在遼東工業投資和生產建設的主要負責人,是營城船舶的一把。

    王瑞清,鋼城煤炭四公司的總經理。

    胡可把這三位聚在一塊是什麼目的,從李學武坐在這兒的那一刻起,就已經不言而喻了。

    ——

    徐斯年老神在在,臉色微紅,捧著茶杯跟癩蛤蟆似的吹著氣,好像還在醒酒的狀態中。

    實際上,他跟著李學武來到辦事處,見了酒桌上的這些人,心里就已經開始掰算開了。

    他此次來京的首要目的,就是試探和催促廠里盡快同營城進行接洽,將營城港碼頭的項目落地。

    對于他來說,紅星廠批準了遼東工業領導小組提交的建設奉城鋼城營城工業鏈條集成化產業區塊的報告絕對是一個大機遇。

    作為營城船舶的負責人,他當然也在領導小組內,很清楚這個項目背後的推手。

    其他的暫且不論,徐斯年對這個項目關注的重點是反過來的。

    也就是說,他是要把營城放在最前面的,是作為這個工業鏈條的起點來建設的。

    為什麼這麼想?

    很簡單,掌握了造船廠,再掌握了出海口的航運碼頭,以目前東北的鐵路運輸狀況和工業生產能力,以及資源配比,他老徐只要守著營城船舶,原地起飛那是指日可待。

    任何工業生產和貿易發展都離不開運輸,李學武有意打造的東北亞經濟圈他是琢磨了又琢磨,研究了又研究,終于是悟了。

    所以,鋼城工業產業基地不用想,那不是他那能踫的蛋糕,奉城是廠里剛剛開始拓展的工業區域,但絕對不是最後一塊拼圖。

    從奉城沿著鐵路線往上,吉城和冰城早晚要聯系到,越來越多的工業和貿易在東北遍地開花,無論是進還是出,營城港碼頭都將會是一個關鍵的門戶。

    不用去想鋼城的內陸碼頭,千噸貨船或者客船還有可能進去,未來的運輸主力絕對是萬噸級以上的大船。

    從李學武給營城船舶定的生產規劃和發展方向就不難看出這一點。

    小型船舶建設工程,主要的生產方向還是游艇和漁船,中型船舶雖然也有漁船,但主要還是散裝貨船,未來的生產重心是萬噸級以上的大船,目前在建的船塢都是大船。

    就連小型船舶和中型船舶的生產船塢也都是盡量滿足大型船塢改裝的基礎,一個船塢同時建造六艘小船或者四艘大一點的船舶是目前的標準狀況。

    說是同時開工節省成本,潛在的大船生產力已經在做鋪墊了。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營城船舶便開始接收萬噸級貨船的建設資料和設計人員。

    紅星廠從江南造船廠以及其他具有大型船舶建造經驗的造船廠直接挖來的人才。

    法國聖塔雅集團按照合作協議,向營城船舶輸出了技術和設備。

    目前營城船舶正在建造的第一艘萬噸級散裝貨船就是給聖塔雅集團的補償貿易款。

    第一艘散裝貨船在建,第二艘、第三艘也已經完成了設計和規劃。

    同時,營城船舶也接到了東風船務的造船委托申請,有區別于以前的千噸級貨船,這一次東風船務訂購了新型集裝箱貨船。

    營城港碼頭的建設規劃就同這條正在設計和規劃的集裝箱貨船契合在了一起。

    他不知道的是,遠在港城的太子港碼頭也正在進行改造施工。

    目的就是將現有的六座散貨碼頭改造成為集裝箱貨運碼頭,連土地都批下來了。

    到時候營城港碼頭、津沽港碼頭運輸出來的貨物將直達港城太子港碼頭。

    以貿易管理中心和國際事業部為核心,以聯合儲蓄銀行和東方時代銀行為支撐,以港口對港口、貿易對貿易的超級外貿聯合體將以紅星廠為主要力量完成搭建和運營。

    到時候紅星廠的經濟實力將會更上一層樓,類似于從內地高速轉到德國高速了。

    李學武在辦公室講他不懂拋磚引玉的真正目的,到了現在他稍稍有了一些了解。

    其實營城港碼頭的建設規劃,最終決定是可以不在營城談的,在京城談更合適。

    紅星廠也不一定非要直接同營城談,甚至都不用見營城的人,這件事就能辦。

    你看胡可都領了誰來?

    電力、制造、航空、兵器、煤炭,除了冶金和鋼鐵,以及石油和重器,重工業急需要補充先進技術和管理能力的來了幾個?

    相親局嘛,看上哪個算哪個,大姑娘不可能一下子都嫁出去,對吧。

    奉城一機廠扭虧為盈,起死回生,其他工業和系統就不能充一充電嗎?——

    “你真把煙戒了?”

    胡可示意了手里的香煙,目光里還是難掩意外地說道︰“我還以為這玩意戒不了呢。”

    “我就飯戒不了。”

    李學武笑著看了他,端起茶杯開了個玩笑。

    “我也是趁年輕。”

    他看得出胡可的煙癮很大,抬手示意道︰“沒事,您抽您的。”

    “真不是啥好玩意兒。”

    胡可自嘲地搖了搖頭,說著話給對面的徐斯年和王瑞清各派了一支,王瑞清主動幫他點了煙。

    “嗯,行,”他客氣著擺了擺手,示意了王瑞清和徐斯年自便,轉頭笑著對李學武講道︰“可就是工作忙起來想抽上一口,說緩解疲勞,我自己都是不信的。”

    “有的時候听人家說當干部多辛苦,又要為民做主,又不能跟民訴苦,”他笑了笑,說道︰“要我說啊,就是矯情,讓他當民又該滿腹牢騷和疾苦了。”

    “這里,以前是清廷別苑。”

    胡可指了指古色古香的休息室,雖然這里改造成了現代的風格,但架構上還是能看出曾經的富麗堂皇。

    “據說乾隆小時候住過這里,也不知道真假。”

    他抽了一口煙,繼續講道︰“不過我來這任職以後,倒是听說了一則有趣的小故事。”

    “說當年乾隆下江南,有一烏龜擋道。”

    “乾隆坐問道︰“王吧們有何事上奏?”

    “烏龜就說了︰我等有王吧蛋進貢,欲求烏沙帽一頂。”

    “呵呵呵——”

    徐斯年和王瑞清听他瞎掰,不由得都笑了起來。

    李學武也是捧著茶杯慢慢啄著,臉上的笑意不減,心里卻是篤定,今晚有得熬了。

    為啥?

    因為遇著一個會扯王吧淡的唄。

    胡可也沒在意幾人的笑聲,繼續講道︰“乾隆遇見這種事也是好笑,便糊弄道︰“好,哪日馬不拉車,燈頭朝下時,就讓你等全部當倌。”

    “待見得烏龜王吧們叩謝而去,乾隆這才大笑道︰這幫蠢王吧,馬可以什麼時候不拉車,油燈燭頭什麼時候可以朝下?”

    “臣子們皆稱皇帝聖明。”

    “轉眼間兩百多年過去了,汽車取代了馬車,電燈取代了蠟燭。”

    胡可緩緩點頭說道︰“于是乎,君無戲言,一些烏龜王吧蛋都當倌了,還淨是些混蛋倌,不辦正事,淨扯王吧蛋。”

    屋里其他幾人都笑不出來了。

    李學武更是瞅了胡可一眼,沒想到這老哥這麼狠,連自己都罵啊。

    “這個故事是誰講給我的?”

    胡可掃視了三人一眼,淡淡地講道︰“是我曾經服務過的一位長,具體是誰我就不說了。”

    “但這個故事,一直停留在我的腦子里,如同一把利劍懸掛在我的頭頂。”

    他看著幾人頓了頓,這才說道︰“我從來不會標榜自己做了什麼事,但我時刻記得不能讓人戳我脊梁骨,那不是成了真的烏龜王吧蛋了嘛。”

    “我還真是第一次听到這麼有意義的故事呢。”

    李學武點點頭,放下茶杯說道︰“得 ,我記下了,回頭給我們廠領導也講一講去。”

    “哈哈哈——”

    胡可第一個沒忍住,同徐斯年和王瑞清一起大聲地笑了起來,直點著李學武一副無可奈何。

    門外的秘書們听了個擠眉弄眼,招呼了服務員進去倒茶,他們則是守在外面沒動。

    “其實啊,我請您來的目的,您也能猜到一二。”

    胡可扯淡結束後,按滅了手里的煙頭,正經地看著李學武說道︰“領導特別滿意奉城一機廠的改造。”

    “所以一方面是委托我,向當初促成此事的您表示感謝,”他很客氣地講道︰“另一方面,則是有個重點工作,想請您幫忙給參謀一下,給我們提個意見。”

    “這我哪敢當啊——”

    李學武正經地說道︰“不說我的資歷和閱歷,就是缺乏地方工作經驗這一點,我也不敢亂說話啊。”

    “哎,今天我們要請教的還真就不是地方工作。”

    胡可表情認真了起來,解釋道︰“我不知道您對煤炭行業有沒有過了解啊……”

    ——

    煤炭行業?

    怎麼說呢。

    關鍵是李學武不知道他問的是怎麼個了解。

    偷煤算不算?

    如果如此了解的話,那他還是有著豐富的實際操作經驗的,十三四歲就干這個,老煤炭了。

    從東城進城的運煤車是哪個煤站的,走到哪會掉煤,賣給誰價最高,他是一清二楚啊。

    “其實從前年開始,上面就下了相關的政策,要求各省份積極完成煤炭生產的治理工作。”

    胡可點了點王瑞清的方向,相關的情況便由他來介紹了。

    “相關政策下達的主要原因還是為了資源整合、提升產業的集中度,同時根治小煤礦的安全隱患。”

    王瑞清從包里拿出了一份文件遞到了李學武的面前,見他沒有立即打開看,也沒意外,繼續講了起來。

    “從六零年以後,不僅僅是我們四公司,全市,乃至是全省、全煤炭行業都面臨著一系列挑戰和問題。”

    講到這里,他看了一眼胡可,這才繼續介紹道︰“首先,由于六零年以前因一些政策規劃開發了的眾多小煤礦……”

    他講的比較隱晦了,看得出來也是個謹慎的人。

    就算李學武和徐斯年是胡可邀請而來,他還是習慣性地保持了與第一次見面之人的距離感。

    不過四人已經坐在了休息室內,該談的內容還是要談到、談透徹的。

    李學武不是小角色,不是胡可一個電話隨隨便便就能叫過來的人。

    他必須珍視這次機會,第一次如果不能打動李學武,那同紅星廠之間的合作也就機會渺茫了。

    所以對于王瑞清來說,掌握好匯報的節奏和尺度是一個比較關鍵的要求。

    “……這些小煤礦由于規模小、技術落後、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存在著大量的安全隱患。”

    他悄然間坐直了身子,用匯報的語氣介紹道︰“此外,這些小煤礦的分散經營也導致了資源利用效率低下和市場競爭力弱。”

    “我們四公司前期按照市工業系統的要求,收購了一些諸如此類的小型煤礦,遇到了很多同樣的問題。”

    “鋼城煤炭四公司的規模有多大?”

    李學武听的認真,問出來的問題顯得並不專業,但很是關鍵。

    他不需要考慮四公司現在面臨著什麼困難,因為胡可請他來也不是解決困難,答疑解惑的。

    目的很簡單,想要紅星廠的資本介入,引入科學的管理機制,沖擊固有且僵化的生產模式。

    談合作,就不要假客氣。

    李學武首先要確定的是,目標工業的規模,能不能收的了,再考慮能不能管得了的難題。

    “具體的數據說出來我可能也不懂。”

    他迭起右腿,看著對方問道︰“四公司現在是虧是盈,年產煤量在全省能排第幾,煤炭的質量如何。”

    “這……”王瑞清遲疑了一下,在看過胡可以後,便直言道︰“四公司是六五年成立的……”

    “我插一句啊——”

    胡可見李學武問到大動脈上了,主動解釋道︰“我听鋼城工業的干部講了一下,四公司是從其他公司分拆整合出來,用于解決和整合小型煤炭資源的企業。”

    “也就是說還沒有什麼規模唄?”李學武一針見血地問道︰“那分出來的規模有多大,總資產有多少,擁有的煤炭資源儲量大概是多少,這些能提供吧。”

    “當然是沒問題的,”王瑞清示意了他面前的文件袋解釋道︰“相關的資料,按照胡副主任的要求,我已經給您準備了一份,包括全省的煤炭工業概況和數據。”

    “好,您繼續——”

    李學武拿起了文件袋,抽出文件一邊看著,一邊示意了對方可以繼續介紹了。

    “我只是介紹一下目前的形勢啊。”

    王瑞清先是解釋了一句,見李學武點頭,這才繼續講道︰“上面給出的政策要求我們研究了,也溝通過,核心重點就是通過大型煤炭集團兼並收購小煤礦,用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升整個行業的安全標準和生產效率。”

    “這種“大礦兼並小礦”的模式,在政策上的解讀,就是通過實力雄厚的礦業集團整合小煤礦,從而提升產業集中度,解決小煤礦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

    “還是那一套,對吧?”

    李學武從文件上抬起目光,看了胡可一眼,說道︰“你們省里的意見是什麼,應該是不願意的吧。”

    “主要是市里的意見,我們也收到了一些反饋,”胡可點點頭,面露無奈地解釋道︰“從拆分重組四公司的情況你應該就可以看的出來了,下面為了保證財政收入當然不願意出讓小煤礦,正在做相關的努力。”

    “但大潮難當,對吧。”

    李學武看著手里的文件,語氣淡然地講道︰“就算下面有再多的困難,這一資源整合的政策和工程面臨著怎樣的重重障礙和阻撓。”

    他抽出一份文件擺在了眾人的面前,講道︰“只看年產量和因公傷亡人數報告,就知道這一方向被上面認為是提升煤礦安全和市場競爭力所必需的步驟吧。”

    王瑞清這會兒沒再開口講話,因為他知道,該介紹的情況介紹完了,他在李學武這里沒什麼話語權。

    徐斯年則是拿起了那份報告看了起來。

    當看到上面的產量和對比的傷亡人數,很是驚訝地問道︰“這麼高?”

    “我們船舶工業都不敢定這麼高的數字,”他眉頭皺了起來,對李學武說道︰“看樣子問題不僅僅是在設備和生產技術上,安全生產管理上也是有問題的。”

    “嗯,這一點必須承認。”

    胡可被徐斯年點了關鍵也沒否認,解釋道︰“咱們工業系統的都知道,目前是‘三年國民經濟調整’的關鍵時期,上面給出的壓力和要求也很嚴格。”

    “從去年開始,省內的一些企業和工業就已經開始了行動,包括關停了一批不符合要求的小煤礦,”他緩緩點頭,說道︰“這也是對煤炭行業進行整合的一種方式和管理辦法。”

    “但省里的意見是,關停不是目的,目的是通過這些措施旨在優化煤炭行業的結構,提升行業整體的安全標準和市場競爭力,以適應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

    “這個窟窿可是不小的啊。”

    李學武點了點腿上的文件,看著胡可講道︰“說是資源整合,其實是還大躍步時期的帳,對吧。”

    “嗯,領導的意思是再看看,”胡可並沒有直接回答他的話,而是解釋道︰“如果能集合幾家大型企業的能力,重新運作這些煤炭資源,也是有希望的嘛。”

    “當然了——”他微笑著補充道︰“領導也說了,可以合作搞,也可以自己搞嘛。”

    “只要飯在鍋里就成。”

    “呵呵呵——”

    李學武輕笑著放下了手里的文件,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玩笑道︰“這鍋飯一般人可吃不下。”

    “胃口小了不成,胃口大的看不上。”

    他捧著茶杯靠在了沙發上,微微眯著眼楮說道︰“您的意思是,邀請我們過去組個局?”

    “領導的想法是這樣。”

    胡可見李學武點破了這一點,也就笑著直說了︰“對于紅星廠的經濟實力和管理能力,領導是充分信任的,也是了解到了紅星廠在遼東工業的發展需要。”

    他巧舌如簧地側著身子拍了拍李學武的胳膊講道︰“紅星廠無論是冶金工業還是軋鋼工業,亦或者是機械制造、發電等等,都是需要煤炭作為支撐的嘛。”

    “那總不能需要煤炭,就辦一個煤炭企業吧?”

    李學武好笑地說道︰“我們還需要鐵礦呢,鋼城的鐵礦資源需不需要整合一下啊?”

    “那都是可以談的——”

    胡可也知道今天是淺嘗輒止,不可能在這種場合敲定合作,便也是笑著講道︰“就怕你們紅星廠看不上我們鋼城的鐵礦資源啊。”

    “您可別忽悠我啊,”李學武坐直了身子,放下茶杯用玩笑的語氣講道︰“我這胃口可大。”

    “你放心,我保證——”

    胡可拍了胸脯認真地講道︰“只要您願意談!”

    他一揮手,示意了王瑞清的方向,道︰“看見沒,王經理這樣的朋友,都是可以坐下來好好談的。”

    “那我要是想一步到位呢?”李學武恰似獅子大張口,故作認真地將茶杯擺在了文件的一端,講道︰“紅星廠能拿出來的,可不僅僅是資源和管理能力啊。”

    “你看,秘書長還是不相信我的話。”

    胡可也是眯起了眼楮,微笑著打趣道︰“您定個時間,我請能一步到位的人來跟您談怎麼樣?”

    “那咱們就來日方長,哈哈哈——”

    李學武大笑著端起茶杯,示意了胡可和王瑞清的方向,屋里的氣氛又歡快了起來。

    門外的秘書們听的直迷糊,領導們又講H段子了?——

    “十一點了,送完我,你還回去嗎?”

    徐斯年借著車窗外微弱的燈光看了眼手表,問了身邊的李學武一句,“要不就住這得了。”

    “咱能別這麼問嗎?”

    李學武斜瞥了他一眼,也不知道鄙夷古怪的目光老徐是否看見了。

    “大半夜的,我听著總有幾分不自在和別扭。”

    “啥玩意?”

    徐斯年也是愣了一下,仔細回憶和品味了自己剛剛說出的話,這才一臉惡心地說道︰“你心是真髒啊。”

    “再髒還能有你髒啊?”

    李學武點了點手上的時間說道︰“我不回家是怕擾了家人的休息,你特麼大老遠的,回來一趟也不容易,也不想著回家看看?”

    車可不是往徐斯年家的方向開,而是直奔國際飯店。

    “嗯,你怕擾了家人休息,我不怕?”

    徐斯年沒有理由硬找理由,瞪了他說道︰“我的家人就不是家人了?”

    “千萬別這麼說,”李學武擺了擺手,道︰“說不定啥時候家人也不是真正的家人了。”

    “跟你在一起啊,我真是長學問了!”

    徐斯年感慨地點點頭,說道︰“這些年我都沒學壞,唯獨認識了你以後,真是……”

    “你是沒處耍無賴了吧?”

    李學武瞅了他一眼,直問道︰“那個辦公室副主任怎麼個情況,老程的前車之鑒還在,你可別走他的老路啊。”

    “放心,他的路我走不了!”

    徐斯年更覺得惡心了,沒眼看了都,瞅向窗外說道︰“就是正常的工作關系,我會處理妥當的。”

    “你這麼說我就不放心了。”

    李學武撇了撇嘴角,道︰“給你個忠告啊,怎麼處理我不管,但不能喪良心,更別讓嫂子來單位找。”

    他拍了拍徐斯年的大腿,說道︰“都是干事業的人,為了這點兒事影響了聲譽忒不值了,對吧?”

    “唉,她就是太執拗了。”

    徐斯年想起愛人來,也是嘆了口氣,講道︰“我讓她來營城她不願意,跟她解釋又不听。”

    “好好談,我看嫂子是個明事理的人。”

    李學武見車拐進了國際飯店的大院,給徐斯年講道︰“谷副主任跟嫂子談了談,你回頭也表現表現。”

    “我知道了,”徐斯年滿臉的惆悵,無奈道︰“要不是有你在,不定捅多大簍子呢。”

    “得了吧,我能幫你一輩子咋地?”

    車停穩了,李學武推開車門子下了車,給韓建昆說道︰“願意回家就回家,不願意就跟我在這住一宿。”

    “我明早來接您,”韓建昆下了車,看了下車的徐斯年一眼,解釋道︰“我們得先回廠換車。”

    “你來安排——”

    李學武沒理會徐斯年招呼他車多用一晚沒關系的話,拍了拍韓建昆的胳膊,拎著包上了台階。

    他的指揮車還停在門口呢,彭曉力和徐斯年的秘書還在車上,韓建昆說的是帶他們回廠換這台車。

    李學武住在這邊,司機和秘書有方便車還離家近,當然是要回家住的。

    張松英早等在這邊了,見兩人進院便迎了出來。

    “徐主任這是喝多了?”

    她看著走路有些歪斜的徐斯年,問了後面上來的李學武一句。

    李學武則是擺了擺手,道︰“給他安排一間房,送他過去休息吧,沒喝多少,就是見風了。”

    “沒事,腦子還清醒。”

    徐斯年沖著張松英客氣著笑了笑,回頭給了李學武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

    李學武沒搭理他,徑直往大廳里走去。

    老徐玩的太出格,愛人找來廠里,鬧出了不小的動靜。

    李學武對這樣的事沒太關心,主要是徐斯年有底線。

    雖然底線也不多,但他知道什麼事能干,什麼事不能干。

    李學武提到的那個辦公室副主任還沒結婚呢,這會兒見著張松英了,他倒是來笑話自己了。

    有什麼好笑的,家里紅旗吵鬧,外面彩旗亂飄,還有閑心笑呢。

    哪像他,這麼的有原則。

    沒主兒的干糧絕對不踫。

    他的原則只有一個,不是女神追不起,而是人7更有性價比。

    你要是追求那些待字閨中的小仙女,她會拿你跟好幾百個男仙做對比,可你要是追一個人7,她只會拿你跟她相公對比,難度是不是一下子就降低了幾百倍。

    “瑪姬•羅曼女士在哪個房間?”

    李學武走到前台問了一句,前台詫異地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他身後的張松英。

    張松英走過來提醒道︰“六樓607,這麼晚了……”

    “你還有局兒啊?”徐斯年听見了,好驚訝地看著他。

    李學武回過身,隨口解釋道︰“本來還以為晚上很快能結束的,約了對方問工業區文化合作的項目。”

    他看了看手上的時間,對張松英說道︰“行了,我上去打個招呼,幫我也安排一間房吧。”

    “好的,領導——”

    見張副總點頭,前台很快幫他辦理了入住手續,只是再抬頭的時候,領導已經去了樓梯那邊。

    “給我吧,我送領導上去。”

    張松英接了兩把鑰匙,跟去了樓梯的方向,她抽空看了一下,房間都是三樓的。

    ——

    “我還以為你休息了呢。”

    李學武只敲了幾下,房門便從里面打開了。

    “說好的學中文呢?”

    瑪姬•羅曼穿著粉色的睡衣站在門口,抱著胳膊幽怨地說道︰“上夜校有點傷身體吧。”

    “有工作耽誤了,”李學武笑了笑,解釋道︰“怕你等太久,上來跟你說一聲,明天早餐見吧。”

    “來都來了,吃個宵夜吧。”

    瑪姬讓開了身子,示意了房間里的辦公桌方向,確實有還沒動的餐點。

    “那就吃個宵夜?”

    李學武想了想,笑著問道︰“不打擾吧?”

    “您太客氣了——”

    瑪姬翻了個白眼,擰著身子進了屋里。

    李學武則是聳了聳肩膀,跟著進了門。

    美女相邀,盛情難卻。

    不過大家放心,他是有原則的人!

    只是吃夜宵,學外語。

    學習期間,瑪姬談及她萬里之外的家鄉,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感慨萬千。

    想起同國內的戀人聚少離多,通信不便,身為外事人員,總會有這樣那樣的苦惱和悲怨。

    李學武教了她幾句應時應景書寫傷感的詩句,比如曹公的“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

    再比如杜公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

    窗外下起了小雨,她點燃一根555,李學武撥弄唱片,從留聲機里教給她唱了一首《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歌詞動人,詞美曲美。

    她棕色的眼眸泛起了柔光,用漢語說了句謝謝。

    擰滅了煙頭,便邀請李學武一起去探險。

    李學武剛開始是拒絕的,因為他不知道探險有沒有風險,可瑪姬說這算是學外語的報酬。

    這話一說出口,就叫李學武不能拒絕了。

    因為他這輩子從來不做虧本的買賣,學費不能不收吧?

    探險從登山開始,山峰挺立,李學武教了她一句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嗯,國外的景色還可以。

    瑪姬說她經常鍛煉身體,馬甲線倒是明顯,所以登起山來確實不累,還很舒服。

    在山上停留了一會,就下山了。

    山下有一處峽谷,雜草叢生,可以看得出這應該是一條少有人走的崎嶇山路。

    峽谷很深,但是很窄,兩邊的兩片斜坡很小但很對稱。

    正所謂一線天高不可升,峽谷深處有梯登!

    峽谷水流湍急,清澈見底,雖然他沒用手撈,但多少能聞見有一種異國他鄉的味道。

    瑪姬找了個雨披,很貼心地主動幫李學武穿上。

    但李學武覺得雨披有點小了,笑問道︰“這是給誰準備的?”

    瑪姬驚喜道︰“沒想到你個子這麼大!”

    雨披小了點無所謂,只要別沾身上雨水就行了。

    峽谷里面的路很窄,李學武也是沒有想到,山澗的路會這麼窄,比他曾經探險過的其它國外峽谷都要窄。

    高山深峽,人間絕景!

    峽谷幽暗,山澗難行,磨磨蹭蹭的走了很久,差點累的吐了出來,還是瑪姬最先累的受不住了。

    幾次嘗試著,她也努力了,最後只能服輸,給他表演了一曲薩克斯。

    听得出來,她確實很有天賦,氣力很足,很動听!

    “所以,你們分手了?”

    “不然呢?”

    瑪姬坐在窗邊,看著窗外的夜景說道︰“你心里裝著一個連見面都難的人,卻還想著和他有以後?”

    “你呢?以前一定有很多女朋友吧?”

    “你猜錯了,以前的我很卑微的。”

    李學武穿上衣服解釋道︰“以前因為窮,找不著女朋友,所以只能蹭別人的。”

    瑪姬︰“額……”

    你這是卑微麼?

    你特麼這是卑鄙啊!

    “沒辦法,”李學武在出門前對瑪姬說道︰“誰讓我在最無助的年紀遇到了85個想要守護的女人呢。”

    ——

    PS︰唉,我真不擅長寫這個學外語,完全沒有天賦。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合院之飲食男女》,方便以後閱讀四合院之飲食男女第673章 你們分手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合院之飲食男女第673章 你們分手了?並對四合院之飲食男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